王振超



摘要:目的 探討個性化心理護理應用于剖宮產產婦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3例剖宮產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291例)和實驗組(292例)。常規組應用傳統圍術期護理,實驗組在常規組基礎上應用個性化心理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結果 實驗組護理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實驗組干預后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實驗組干預后生理功能、軀體不適和社會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 個性化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產婦負性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剖宮產;手術室護理;個性化心理護理;負性情緒
作為一種常見的分娩方式,剖宮產對很多產婦來說是一次重大的生理及心理挑戰。產婦在圍術期可能會經歷恐懼、焦慮、情緒波動等多種復雜的心理狀態,不僅會影響心理健康,還可能影響產婦產后恢復、母嬰親子關系等[1~2]。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對促進產婦的整體健康至關重要。
傳統的醫療護理模式更多關注于產婦生理健康的維護,而缺乏對心理護理重要性的認識[3~4]。近年來,隨著人文醫療和整體護理理念的提出,個性化心理護理逐漸成為醫療護理領域的熱點話題[5]。個性化心理護理不僅注重評估和滿足產婦的個別心理需求,還強調在護理過程中建立起護士與患者之間的信任和理解,從而給產婦提供更為全面和細致的支持[6]。本研究旨在探討剖宮產婦應用手術室護士個性化心理護理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3例剖宮產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291例)和實驗組(292例)。常規組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9.50±2.13)歲;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14±0.14)周。實驗組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9.44±1.54)歲;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24±1.53)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剖宮產指征,需進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足月妊娠(37~42周);理解研究目的和程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妊娠期間嚴重并發癥,如先兆子癇、嚴重妊娠期高血壓等;存在嚴重心理疾病或正在接受心理治療;雙胞胎或多胞胎妊娠;存在語言理解或溝通障礙。
1.2 方法
1.2.1 常規組接受傳統圍術期護理
護理重點內容包括術前指導、手術準備、術后疼痛管理和基本的生理監測。術前指導包括手術流程、預期結果和可能的風險;手術準備包括身體檢查、必要的化驗檢查和術前禁食等;術后護理包括疼痛控制、傷口護理、恢復期監測、基本的生活護理指導等。
1.2.2 實驗組在常規組基礎上接受個性化心理護理
(1)心理輔導:對于表現出手術焦慮和恐懼的產婦,護士應為其提供專門的心理輔導,包括深呼吸訓練、放松技巧和正面情緒激勵,并提供針對性的安慰和解釋。例如對于擔心手術疼痛的產婦,護士可以解釋疼痛管理策略和麻醉過程,以減輕其擔憂。這種心理輔導不僅可以減輕產婦的心理壓力,還有助于建立信任關系,提高產婦對手術過程的信心。
(2)情緒支持和溝通:護士應根據每位產婦的性格特點、文化背景和個人偏好,以提供個性化的情緒支持和溝通。對于內向或猶豫的產婦,護士可以采用溫和、耐心的溝通方式,確保其能夠表達自己的需求;對于焦慮的產婦,護士可以提供詳細的手術信息和護理計劃,以緩解其焦慮。
(3)產后心理狀態的評估和干預:在孕婦進入手術室時,護士應評估產婦的心理狀態,關注其是否存在產后抑郁風險。通過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和觀察產婦,護士可以及時識別其心理健康問題,并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干預。
(4)信息傳遞與指導:護士應為產婦提供關于產后恢復、嬰兒護理和家庭適應等方面的技巧和策略,幫助其應對新的生活挑戰。護士可以為產婦提供嬰兒護理的基本知識和實踐技巧,減輕其的不安和壓力,提高自信心和應對能力。
(5)促進家庭和社會支持:護士應指導產婦家庭成員在手術前后為產婦提供情感和實踐上的支持,建立支持性的家庭環境,從而改善產婦的整體心理狀態。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量表進行評估,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總滿意=非常滿意+滿意。(2)比較兩組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焦慮、抑郁程度,得分越高患者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
(3)比較兩組生活質量:采用ADL量表進行評估,包括生理功能、軀體不適和社會功能3個維度,總分為0~10分,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7.26%,顯著高于常規組的85.91%,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心理狀態比較
實驗組干預后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實驗組干預后生理功能、軀體不適和社會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產婦在剖宮產圍術期可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焦慮和恐懼,這些心理問題可能源于產婦對手術過程的擔憂、疼痛的恐懼、新生兒健康的憂慮以及產后恢復和護理的不確定性[7]。此外,產后抑郁癥也是剖宮產孕婦常見的心理問題之一,不僅會影響其情緒和行為,還可能影響產婦產后恢復、母嬰親子關系,甚至整個家庭的和諧[8~9]。
在剖宮產手術中,手術室護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在手術過程中提供專業的醫療護理,手術室護士還應關注產婦的心理健康。個性化心理護理是一種以產婦為中心的護理方法,重點關注于滿足每位產婦的特定需求[10~11]。在剖宮產的情境下,手術室護士應向產婦提供個性化護理方案、情緒輔導以及產后心理關懷,幫助其應對手術相關的壓力和焦慮,加快產后恢復,提高整體護理滿意度。因此,手術室護士應為剖宮產產婦提高優質的護理服務,改善其心理狀態[12]。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理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實驗組干預后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實驗組干預后生理功能、軀體不適和社會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提示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改善產婦心理狀態和整體健康具有顯著效果。手術室護士提供的個性化心理護理可通過心理輔導、情緒支持和溝通、產后心理狀態的評估和干預、信息傳遞與指導、促進家庭和社會支持等,建立產婦與護理團隊之間的信任關系,減少手術相關焦慮和恐懼的發生,提高產婦對手術過程和結果的信心,降低產后抑郁風險,提高產婦生活質量,促進母嬰良好關系的建立[13~14]。
綜上所述,個性化心理護理可滿足剖宮產產婦的心理需求,為其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護理支持。
參考文獻
[1]陳麗麗,韓翠翠,王銀,等.多學科聯合護理模式在兇險性前置胎盤產婦采用“一站式”雙介入技術剖宮產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22,26(36):145-147.
[2]張玲慧,郭冉,劉艮令.產前心理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剖宮產率及負性情緒的影響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22):109-111.
[3]郭冉,張玲慧,周靜.全程心理護理對剖宮產初產婦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2,17(21):90-92.
[4]許妍.針對性護理措施對剖宮產產婦產褥感染的預防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2,20(27):17-20.
[5]邢朝霞.剖宮產產婦圍術期實施心理護理聯合音樂療法的效果評估[J].心理月刊,2022,17(17):85-87.
[6]董紅娟.細節護理干預在高危孕婦剖宮產分娩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中醫藥,2022,51(4):186-188.
[7]曹榕.分析心理護理對高齡產婦分娩方式、產程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28):52-54.
[8]于艷.助產士心理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產程進展及剖宮率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26):147-149.
[9]李華菊,施薇,蔣佩蕓,等.全程系統心理護理對分娩期間心理狀態與產后心理狀態的影響[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23):103,106.
[10]韋文雪.助產士心理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產程及剖宮率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133,139.
[11]郭江麗.助產士心理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產程進展及剖宮率的影響評價[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23):166.
[12]朱鳳娟,黃妙然,周志云,等.助產士心理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產程進展及剖宮率的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0):184-185.
[13]譚美珍,岑婷,謝鳳云,等.心理護理對高齡產婦分娩方式和產程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9):215-217.
[14]龍翠萍,卓麗英,覃秀,等.助產士心理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產程進展及剖宮率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7,44(2):30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