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燕 覃夢生



“以前村民一有時間就想著打牌、喝酒?,F在,在駐村工作隊和黨員干部的引導下,村民有空就來農家書屋讀書看報,學習技能,分享讀書收獲。”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平樂縣橋亭鄉顯堆村農家書屋管理員黎宗華,說起農家書屋的建設頗有感觸。
小書屋發揮大作用
橋亭鄉駐村工作隊同村“兩委”一道,堅持把農家書屋作為實現鄉風文明的“精神糧倉”,不斷提升農家書屋服務效能,累計投入資金10余萬元,對該鄉8個農家書屋進行提檔升級,新增圖書5000余冊,圖書存有量增至18000余冊,涵蓋政經、科技、文化、少兒、醫衛生活等類別。
為讓村民在生產生活間隙享受更好的文化服務,駐村工作隊主動聯系農業、司法、婦聯等各有關部門,在農家書屋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讓農家書屋成為村民學習科技知識的“充電站”、日常生活的“精神樂園”和傳播先進文化的“主陣地”,在潛移默化中轉變村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為促進鄉風文明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在駐村工作隊的不斷努力下,顯堆村農家書屋獲評自治區提質增效農家書屋。
“紅”文化引領新鄉風
橋亭鄉駐村工作隊以春節、植樹節、“三八”婦女節等節日為契機,聯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組織開展“新年寫春聯,祝福入百家”“巾幗心向黨,奮進新征程”“學雷鋒做好事”系列活動20余場次;邀請電影公司到各村放映公益電影18場次,組織開展籃球比賽、廣場舞培訓、全民閱讀、文藝演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20余場次,以駐村幫扶讓新時代文明之花越開越艷,做到了文化樂民、文化惠民。
“以前村里辦紅白事,大家都要講排場、擺闊氣,但自從駐村工作隊大力宣傳,村里的紅白理事會充分發揮作用,大家的酒席頻次少了,紅包負擔小了,錢也能攢下來了?!碧岬酱謇锏募t白理事會,該鄉上堡村脫貧戶唐壽強贊不絕口。
為了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治理紅白事大操大辦之風,駐村工作隊聯合村“兩委”干部健全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村民自治組織,以村規民約的形式明確婚喪事宜操辦流程、宴請范圍、酒席標準、活動時限等各方面的內容。
同時,駐村隊員化身鄉風文明宣傳員,他們走村串戶倡導文明新風,采取“線上+線下”的宣傳方式,營造出濃厚的鄉風文明氛圍。今年年初以來,工作隊累計深入農戶300余戶,參與紅白理事會議事9次,發放移風易俗宣傳資料600余份。
如今,村民的自覺意識明顯增強,立新風、禁惡習、講衛生、倡文明的生活習慣已經深深入心,民風煥然一新。顯堆村也被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移風易俗文明實踐點。
小積分兌出“大文明”
“這個文明積分真不錯!不僅可以做好人好事,還可以兌換獎品,這個月我參加了3次志愿服務活動,獲得了30分的文明積分,換取了一瓶洗發液和一瓶洗潔精。”顯堆村的黃阿姨開心地介紹起文明積分。
該鄉推出文明積分制管理,采取“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的獎勵機制,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兩代表一委員”、文明家庭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學習宣傳、環境衛生、文明善行、遵紀守法四方面開展文明積分累計兌換活動,通過后盾單位支持、鄉賢能人募捐和村集體經濟兜底的方式,充實愛心超市貨品,并由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具體負責愛心超市的管理、運營和維護。
“文明積分在提升鄉風文明方面發揮了助推作用,既能切切實實給群眾帶來實惠,又不會助長群眾‘等靠要思想,讓群眾參與鄉村治理更有動力,幫扶更有成效?!鄙媳ご羼v村第一書記周華光介紹道。
下一步,橋亭鄉駐村工作隊將通過開展多種活動,進一步引導廣大群眾摒棄不良的社會風氣,自覺成為文明鄉風的傳播者與參與者,營造健康、文明、向上的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