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欣 沈磊
摘 要:文章旨在探討游戲教學法在高校乒乓球選修課中的應用。游戲與教學相結合的設計,即在乒乓球教學中融入游戲元素,為學生創造輕松和有趣的乒乓球學習氛圍。文章詳細闡述了游戲教學法的應用分析和具體實施策略,并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傳統教學法與游戲教學法進行了對比,同時分析了游戲教學法的效果及其對學生的影響。
關鍵詞:高校;乒乓球選修課;游戲教學法;實驗;研究
隨著乒乓球運動的日益發展,其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創新。在當前高等院校的體育課程中,乒乓球課程獲得了學生的廣泛參與。高校乒乓球教師應根據乒乓球運動的特點,在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前提下,進一步激發他們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從而使其養成終身運動的好習慣。然而,在傳統的乒乓球教學模式下,教師常常過于強調技術的練習,而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培養,這使得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遇到瓶頸時,往往會產生退縮等不良情緒,從而導致乒乓球教學達不到教學要求。因此,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入游戲化教學方法變得至關重要。
1 游戲教學法的內容
1.1教學目標的設定
在應用游戲教學法之前,需要明確教學目標。高校乒乓球選修課的教學目標,除了要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還要培養他們的戰術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教師應創造一個積極的學習環境,并提供趣味性的教學內容,用來激發學生對乒乓球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其參與度。教師采取這種方式,學生將更加樂于參與乒乓球的練習,并從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和成就感。這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而且有助于他們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通過乒乓球游戲教學法的應用,教師可以確保學生在技術、戰術和團隊合作方面的全面發展。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教學的效果,而且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全面發展的機會。
1.2 教學原則
在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時,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要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游戲。通過巧妙地融入游戲元素,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參與到學習中,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這種綜合了游戲和教學的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而且能夠提升教學的效果和趣味性。例如,開展“顛球接力”“托球接力”這類游戲,不僅能達到練習的目的,而且能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帶來更豐富、有趣的學習體驗。
2 游戲教學法的應用
2.1具體設計
結合高校一學期16周、每周1節次的課程安排,設計具體的游戲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計劃。除特殊情況外,一學期的課程設計如下:第一周:介紹乒乓球的起源和發展,以及乒乓球的基本理論;第二周:學習乒乓球的站位姿勢和握拍方法,以及簡單學習乒乓球的反手推擋技術;第三周:復習乒乓球的站位姿勢和握拍手法,以及反手推擋技術;第四周:學習乒乓球正手攻球技術、介紹合理發球的規則;第五周:學習正反手平擊發球和復習正手攻球;第六周:學習正反手接發球和復習正反手平擊發球;第七周:復習正反手接發球;第八周:復習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擋技術,以及學習乒乓球的移動步法;第九周:復習乒乓球移動步法和學習乒乓球左推右攻技術;第十周:復習乒乓球左推右攻技術;第十一周:學習正手搓球和反手搓球技術;第十二周:復習左推右攻技術和正反手搓球技術;第十三周:介紹乒乓球旋轉的概念和學習正手發下旋球技術;第十四周:復習正手發下旋球技術、乒乓球反手推擋、正手攻球技術;第十五周:介紹乒乓球基本比賽規則、復習左推右攻、正反手搓球技術;第十六周:進行乒乓球趣味比賽。
適用于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游戲有:托球接力、聽哨音顛球、人球合一、最佳拍檔、帶球追逐跑、升降級比賽、攻球門、擂臺賽等。例如,在第八周復習正反手技術和學習乒乓球基本步法移動的過程中,在開始部分結束后,基本部分可先用十五分鐘的時間復習反手推擋和正手攻球,接著集中講解乒乓球的基本步法移動。讓學生熟練掌握后,進行“移步換球”的游戲。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靈敏素質和步法移動能力。方法如下:在球臺邊線兩端各放一個小盆,其中一個盆內放15個球,另一個為空盆。將學生分為人數相等的小組。比賽開始時,第一名隊員用側向滑步從裝球的盆內拿一個球并將其放至另一側空盆內,直至15個球全部移至空盆。第二名隊員重復第一名隊員的操作,直至小組所有人全部完成則比賽結束,其中用時最短的團體獲勝。(注:每名隊員只能使用一只手拿放乒乓球,并且拿放乒乓球的手始終不能更換。)
通過這個游戲,學生不僅能夠提高步法移動的準確性和穩定性,還能夠鍛煉他們的協調性和反應速度。這項游戲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高了乒乓球技術,并培養了一系列重要的運動能力。
2.2 學習反饋
在游戲化視角下的乒乓球教學,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它能夠減少學生對練習本身的關注,而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游戲的過程中。這樣一來,學生會更加專注于游戲中的各種任務和挑戰,而不是過度擔心自己的表現。這種放松的心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學習,在不經意間鞏固了技術。除此之外,游戲化教學還能通過增加互動和競爭元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可以小組或個人的形式參與各種游戲任務和挑戰,通過與其他同學的競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這種競爭的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他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環節中。
3 效果分析與影響
實際應用結果顯示,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趣味游戲教學法通過引入有趣的游戲元素和競爭性的活動,不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動力。在游戲教學法的引導下,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參與到各種有趣的活動中。此外,游戲教學法還具有促進學生之間交流和合作的優勢。通過團隊活動和合作項目,學生相互協作、交流和協商,達到共同的目標。這種團隊合作的經驗對于他們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游戲教學法不僅能傳授乒乓球技巧,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技巧。
通過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者發現絕大多數高校乒乓球選修班的學生認為游戲教學法更能吸引他們參與其中。大部分學生認為游戲教學法能夠激發他們對乒乓球的興趣,并且認為這種教學法對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提升其團隊合作能力更加有效。
綜上所述,游戲教學法在高校乒乓球選修課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對這種教學方法表現出了較高的興趣和積極性。對于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而且能夠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游戲教學法在乒乓球教學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它可以為學生提供更有趣和有效的學習體驗。
4 游戲教學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應用的展望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多變的,要想激發并鞏固學生的興趣,教師必須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法旨在通過將教育與娛樂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在體育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作用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概括。
第一,游戲教學法具有很強的娛樂性。教師將趣味性游戲融入乒乓球課程中,可以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調動其積極性。基于此,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得到了增強,同時教學內容與游戲得到了有效的融合。
第二,游戲教學法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教師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實現教學內容的傳遞,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精神。在游戲化的乒乓球教學中,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乒乓球的技巧和策略,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運動協調性。
第三,游戲教學法注重競爭性。趣味游戲或比賽通常具有競爭性。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轉換,可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和游戲體驗感。在乒乓球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參與各種游戲活動增強自身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這種競爭性的教學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基于以上特點,在乒乓球實踐教學中,教師既要突出相關學習任務,又要合理運用游戲化的方法。在乒乓球教學中,教師科學合理地運用體育游戲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乒乓球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游戲化的乒乓球教學中,學生不僅可以掌握乒乓球的技巧,而且可以提升團隊合作能力和領導才能。基于此,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才能更好地適應各種挑戰。
5 結語
游戲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對乒乓球乃至體育的興趣和熱愛。通過將學習與娛樂相結合的模式,游戲化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積極情感,并且培養他們對體育的長久熱愛。這對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形成積極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通過合理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體育素養,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因此,在乒乓球教學中,合理運用游戲教學法將為學生帶來更加豐富有趣的學習體驗,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袁莉萍.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19(4):159-160.
[2]陳武.乒乓球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應用探研[J].成才路,2019(11):97.
[3]侯勝.高校乒乓球選修課引入游戲教學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11):92-94.
[4]姚榮奇.“游戲化”教學對乒乓球教學的促進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3):213-215.
[5]劉軍.普通高校乒乓球動態分層教法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4,11(10):96-98.
基金項目: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平臺“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乒乓球游戲系統的開發及應用研究”(編號:202310522016)
通信作者: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