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形象地描述了這里地少山多的地貌特征:“一分地,兩分水,剩下七分都是山?!睘榱税l揮耕地最大的經濟效益,喀喇沁旗積極探索特色農業產業,王爺府鎮的硬果番茄產業就是其中之一。
喀喇沁旗地處北緯41°線農產品黃金品質生產帶,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強、微量元素豐富、酸堿度適宜,適宜番茄生長和干物質積累。這些自然條件和生產環境成為喀喇沁番茄具有果形周正、果面圓滑、酸甜適中、耐儲性強等優良品質的重要因素。2018年2月12日,農業部正式批準對“喀喇沁番茄”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王爺府鎮的硬果番茄產業始于2006年,由上瓦房村原來的老支書帶頭發起。第一年種的村民,一畝地賺了五六千元。村民們看到實際效益了,積極性也就調動起來了。經過多年發展,整個王爺府鎮累計發展冷棚硬果番茄3.2萬畝,輻射周邊5個鄉鎮發展3萬畝,全旗年產優質番茄60余萬噸,實現產值30余億元。
2017年以來,王爺府鎮通過實施“菜單式”產業扶貧,累計發展冷棚硬果番茄860畝,年增加純收入860余萬元,帶動增加貧困戶就業崗位1000余個,人均增收1萬元。在硬果番茄全產業鏈條的帶動下,全鎮1500余貧困戶實現了穩定脫貧。同時,用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和其他項目的資金,打造了冷棚、保鮮庫、交易市場等配套設施。如今,王爺府鎮的硬果番茄產業已經逐步形成全產業鏈條。
為了幫助村民解決種植技術上的難題,王爺府鎮同當地的科技公司深度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鄉土人才培訓基地,引進農業專家和農業院校講師60余人,組成智慧農業硬果番茄培訓團隊,每年定期為農戶提供種植指導和培訓等服務。同時培養一批當地的技術人才,實現“外部引才”和“內部育才”相結合。
政府扶持,人才助力,科技賦能……如今,“硬果番茄之鄉”已經成為王爺府鎮一張亮麗的產業名片,在推動產業增效、群眾增收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來源:《人民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