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被譽為“世界水果之王”,因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和鋅、鈣、鐵、銅等微量元素,被國際糧農組織列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長白山是我國優質藍莓產區之一,產地范圍為吉林省長白縣、靖宇縣、撫松縣、臨江市等16個市區縣現轄行政區域。
在吉林,長白山藍莓赫赫有名,馳名中外。《撫松縣志》自然篇第八章第五節野生珍奇植物里記載:藍甸果,俗稱高麗葡萄,雜于林木之間,果小、幼青、熟靛,七、八月份成熟。味酸甜,可食亦可釀酒,入藥治目最效,為果中佳品,婦孺多采食之,也采售之,以撐微利。
長白山藍莓主要生長在冷涼和寒冷區,是長白山區特產的小漿果,具有獨特的風味。長白山是我國優質草炭土的原產地,年降水量為600—800mm,非常適合藍莓的生長。2011年7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長白山藍莓” 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多年來,靖宇縣因地制宜,不斷做強產業鏈,推動藍莓產業高質高效發展,讓小小藍莓果托起了鄉村振興的致富夢。從最初的310畝到如今的3.2萬畝,20年間,藍莓產業規模增加了100倍,成為靖宇縣特色產業重要支柱之一。
靖宇縣支邊村是藍莓的集散地,也是遠近聞名的“藍莓村”。每年從7月中旬開始,藍莓陸續成熟,支邊村路上就停滿了來自長春、沈陽的冷藏車。2015年,支邊村申請扶貧項目資金135萬元,用于發展藍莓種植,當年發展藍莓980畝,全村藍莓種植面積達到了1500畝,占全村耕地面積的93%。
通化縣地處長白山南麓,老嶺山脈,境內土壤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高、pH值微酸性,降雨量適中、晝夜溫差大,對藍莓產業的發展有著區位、品質、晚熟等不可替代的優勢,是我國晚熟藍莓品種主產區。每年7-9月鮮果成熟期,通化藍莓成為國內藍莓市場主要供應區,產品通過冷藏保鮮后,鮮果可一直供應到11、12月份。
2002年,我國首個通過校企產學研合作創建的藍莓產業化發展企業——吉林通化禾韻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公司現已發展成為集藍莓育種、良種繁育、種植、收儲、加工于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
截至2020年,公司已投資3.1億元,建成5200畝有機藍莓種植基地、6000噸藍莓收儲基地、4000噸產品深加工基地和每年400萬株優良種苗繁育基地,初步完成了規模化布局,農工商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生產經營模式,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來源: 中國吉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