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月
摘 要:在武術套路教學中對學生加強攻防意識訓練,既能增強學生對武術動作的記憶,提高學生的武術套路技術水平,又能弘揚武術文化。基于此,本文闡述了攻防意識訓練在武術套路教學中的價值,探討了武術套路教學中學生攻防意識訓練的思路,并從訓練模式、模擬訓練、游戲化教學等方面出發,探索攻防意識訓練在武術套路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策略,旨在提供一些有益參考,以提升武術套路教學效果。
關鍵詞:攻防意識訓練;武術套路教學;價值;應用
攻防意識作為武術的精髓,其在武術套路中的地位不容忽視。在武術套路教學中,教練員對學生加強攻防意識訓練,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和實戰能力,而且能夠讓他們深入理解武術的攻防哲理和文化內涵,提高他們的武術技能水平,從而能夠讓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信、果敢,這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重要意義。
1 攻防意識訓練在武術套路教學中的價值
1.1有益于提高學生武術套路演練水平
首先,學生通過攻防意識訓練,不僅能掌握武術動作的形式,而且能理解武術背后的技擊原理,這有助于他們在動作演練中更加靈活、準確地運用所學的武術技法。其次,學生通過不斷練習和模擬對抗,有助于提升反應速度和判斷能力,使他們能夠在短時間內選擇最佳的技術動作,提高武術套路的演練水平。最后,在攻防意識訓練中,學生需要練習各種攻防組合動作,這有助于他們熟悉在套路演練中如何正確地做出技術動作,提高動作套路的流暢性和連貫性,同時提升攻擊與防守能力,提高武術套路的演練水平。
1.2有益于增強學生對武術動作的記憶
一方面,通過攻防意識訓練,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每個武術動作的內涵,如武術動作在實際戰斗中的應用場景、武術動作在實際戰斗中的作用以及和其他動作的關聯性等,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記憶和掌握武術動作;另一方面,武術套路往往是一連串動作的組合,需要學生能夠流暢地轉換和連接。通過攻防意識訓練,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動作之間的轉換關系,從而提高其動作的連貫性和流暢性,并更好地記憶武術動作。
1.3有益于弘揚武術文化
首先,通過攻防意識訓練,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具體的武術技術,還能夠深入領會武術的攻防哲理、武德武風和武者精神,了解武術的精神內涵,這有助于武術文化的傳播;其次,通過攻防意識訓練,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武術技能和道德品質,還能傳遞武術文化的正能量和積極影響力,弘揚武術的價值觀,讓更多人認同和接受武術文化的精神內核;最后,通過攻防意識訓練,學生能夠感受到武術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從而增強他們對武術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這有助于推動武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讓更多人愿意學習和傳承武術。
2 武術套路教學中學生攻防意識訓練的思路
2.1注重訓練學生感覺和知覺能力
首先,視覺感知是攻防意識中較為關鍵的一環。在武術套路教學中,教練員可以通過示范動作、視頻教學等方式,讓學生仔細觀察每一個武術動作的細節和攻防轉換過程。此外,教練員可以利用反應球、靶子等器材,訓練學生的反應速度和準確性,提高學生在套路演練中的表現力。其次,觸覺感知是學生在套路演練中感知動作的重要因素。例如,在雙人對抗訓練中,教練員可以要求學生通過身體的接觸感知對手的動作和力量變化,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教練員還可以使用推手練習的方式,使學生在身體對抗中感知對手的動作意圖和節奏變化,提升他們的觸覺感知能力。最后,針對時間感知能力的訓練,教練員可以利用節拍器,讓學生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一系列武術動作的練習,逐步培養他們的節奏感和反應速度。
2.2加強武術套路演練節奏意識訓練
在武術套路教學中,教練員要對學生加強武術套路演練節奏意識的訓練。首先,在進行具體的武術套路訓練之前,教練員可以先讓學生聆聽不同節奏的音樂,讓他們感受節奏的變化和韻律,逐步培養其基本的節奏感知能力;其次,在武術套路教學中,教練員要明確每個武術動作的節奏要求,通過動作示范、動作演練等方式,幫助學生把握每個武術動作的具體節奏要求,以及武術動作的快慢或輕重;最后,教練員應該加強學生應對節奏變化的訓練,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的演練場景等方式,讓學生在演練中體驗武術動作的節奏變化,逐步引導學生擁有自己的節奏,培養他們在動作演練時的節奏調整能力。
2.3進行身形和神態融合訓練
首先,教練員應指導學生進行身形訓練,如站樁、腰腿動作、身法、步法轉換等基礎訓練,幫助學生逐漸掌握正確的身體姿勢和運動軌跡,提升其身體的力量、平衡性和靈活性;其次,在攻防意識訓練過程中,教練員要指導學生進行攻防動作的身形訓練。例如,在做沖拳等動作時,教練員要求學生做到蹬腿轉髖,轉腰送肩,腰活肩松,力達拳面,以展現出強烈的攻擊意圖;在做防守動作時,教練員要求學生核心收緊、手臂用力旋轉格擋,展現出穩定的防守態勢。通過反復的身形訓練,使學生逐漸掌握正確的攻防身形;最后,在套路演練中,教練員要求學生根據套路的編排和節奏調整自己的身形和神態,以展現出靈活多變的動作轉換。
3 攻防意識訓練在武術套路教學中的具體實踐
3.1加強技術動作攻防講解,優化訓練模式
其一,加強技術動作的攻防講解。一方面,教練員在講解每個武術動作時,不僅要介紹武術動作的外在表現形式,還要深入剖析其內在的攻防原理。另一方面,教練員可以利用多媒體分析動作案例,如每個武術動作的具體應用場景和應用效果、武術動作的攻防價值等。在動作講解過程中,教練員要強調動作之間的連貫性,也就是動作之間的攻防轉換和銜接,使學生明確每個武術動作的攻防價值,從而把握動作技巧,提高演練水平。其二,優化武術套路訓練模式。教練員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需要,不斷優化武術套路訓練模式。教練員可以在武術套路訓練中設計單人練習、雙人練習、小組練習等多種訓練方式,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訓練方式,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訓練內容和訓練強度,提升武術套路學習效果。
3.2基于模擬實戰訓練,提升學生實戰能力
其一,教練員應根據武術套路的特點和實際應用場景,設計不同的攻防場景,如近距離纏斗、遠距離攻防轉換等,且這些場景要能夠涵蓋武術套路中常見的攻防情況和變化。同時,在模擬實戰訓練中,教練員可以扮演對手的角色,并模擬不同的攻擊和防守動作,以及相應的戰術策略,在此期間,他們既要發揮對手的作用,又要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讓學生在實戰中快速掌握武術技術。其二,在模擬實戰訓練中,教練員可以將學生分為攻擊方和防守方,再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對抗練習。學生也可以進行角色的互換,從攻擊轉換成防守,加深對攻防技巧和武術動作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武術套路學習效果。模擬實戰訓練環節結束后,教練員要予以學生反饋和指導,及時指出學生在攻防意識和套路技巧應用上的不足,幫助學生進行改進,加深學生記憶,提高模擬實戰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3引入攻防對抗游戲,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首先,教練員應根據武術套路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按照“游戲規則簡單明了、場景設置貼近實際”的原則,設計多樣化的攻防對抗游戲。其次,教練員要在游戲中擔任裁判和指導者的角色,既要公正公平地執行游戲規則,確保游戲的順利進行,又要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建議,幫助學生掌握攻防技巧。最后,教練員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在限定時間、地點內完成基礎游戲任務后,可以結合自身情況繼續挑戰更高難度的游戲任務,由教練員進行打分,評估各組學生在游戲中的具體表現。游戲環節結束后,教練員應組織學生總結和分享自己在游戲中的體驗和收獲,幫助學生更好、更及時地認識自己在攻防技巧應用和實戰方面的不足,明確今后的訓練方向。
3.4培養學生的預判和應對能力
其一,教練員可以在訓練中增加模擬攻擊練習環節,其自身可以充當學生的對手,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學會應對不同方向和速度的攻擊。同時,在模擬攻擊練習中,教練員也要做好相應的指導工作,要引導學生預判對手的攻擊意圖并快速且正確地做出技術動作。學生通過反復練習,逐步提升預判能力。其二,不同學生的能力不同,教練員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
4 結語
攻和防是武術的“魂”,在武術套路教學中對學生加強攻防意識訓練,可以提高學生對武術動作的記憶,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相關武術技巧,提升武術套路教學效果。因此,在武術套路教學過程中,教練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攻防意識,訓練學生的感覺和知覺能力,指導學生進行身形和神態融合訓練,加強武術套路演練節奏意識訓練。同時,教練員要從教學方面入手,探索更好的武術套路教學措施:加強技術動作攻防講解,優化訓練模式;基于模擬實戰訓練,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引入攻防對抗游戲,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預判和應對能力。
參考文獻:
[1]安芳.高中武術套路教學現狀和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0):208-210.
[2]萬海光,陳碎媛.武術套路教學改革研究[J].武術研究,2020,5(4):48-49,53.
[3]方芳.關于普通高校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武術套路教學改革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7):177-178.
[4]陳維東.高校武術套路教學改革探究[J].智庫時代,2019(29):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