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問題與實踐

2024-07-11 07:23:23劉海明方益權
職業技術教育 2024年18期
關鍵詞: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

劉海明 方益權

摘 要 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是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新技術應用人才供給的現實要求,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以浙江省為研究區域,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存在社會認知與政府政策支持不足、民營經濟參與職業教育動力缺乏、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深度不夠的現實問題。從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意義出發,提出政府應完善政策支持,營造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積極環境;職業院校應提升學校實力,構建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民營企業應樹立社會責任感,構建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長效機制等實踐路徑,以期為推動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高質量融合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職業教育;民營經濟;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 G71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24)18-0062-06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1]。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民營經濟發展迅速,2021年,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10.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額19萬億元,增長26.7%,占我國外貿總額的48.6%,對外貿增長的貢獻度達到58.2%;貢獻稅收收入9.8萬億元,占企業稅收總量的59.6%;民營企業數量4457.5萬戶,占全部企業數量的92.1%;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專利申請數占比82%,有效發明專利數占比79.9%。2021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前10名中,民營企業占據7名,其中前3名全部為民營企業,民營經濟表現出強烈的創新和適應能力。相較于傳統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更加注重市場需求,更加靈活應變。這種創新和適應能力使得民營經濟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更具競爭力,有助于推動整個經濟體系的升級。

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職業教育的人才供給。2021年《教育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助力“活力溫臺”建設的意見》(簡稱《意見》)正式出臺,明確指出需提升建立社會多樣化辦學、政府統籌管理局面的速度,利用機制創新推動民營經濟和職業教育的進一步融合發展[2]。推動民營企業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民營企業人才培養質量、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浙江實踐

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校企合作”,輻射面更廣,強調當前產業革命背景下新技術擴散的社會性、教育教學與國家創新體系、社會成員(產業、行業、團體)標準和要求的對接程度,所涉及、參與的主體遠比校企合作復雜和多樣[3]。浙江是民營經濟強省,是全國民營經濟的發祥地,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旺盛。截至2023年底,民營經濟創造了浙江67.2%的生產總值、71.7%的稅收、80.2%的進出口、87.5%的就業、96.9%的市場經營主體。浙江全省現有本科層次職業學校4所、高職高專院校47所、中等職業學校355所(包括技工學校108所),在校生127.8萬人,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近年來,浙江致力于打造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職教高地,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政府優化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生態

近年來,浙江省各級政府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深入推進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持續提升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效益。浙江各級政府圍繞促進產教深度融合,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激勵政策,解決了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中的政策難題。例如,臺州市出臺《關于推進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支持職業院校開展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深入探索“政校企”“校校企”等合作模式,落實“金融+財政+土地”的激勵“組合拳”。在此基礎上,臺州市還制定了《臺州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從法律層面保障了企業和院校參與產教融合的權益。此外,浙江各級政府對標先進制造業發展要求,將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例如,溫州市政府綜合施策,縮短學校與企業的空間距離,倡導在產業園區內建校,推進臨企建校。當地緊密對接溫州“5+5+N”產業發展,把職業院校建在產業園區,目前已在龍灣區和溫州海經區建立了7所中職、技師學院、高職和應用型本科新校區。立足縣域產業需求,開辦高職特色學院,在瑞安、永嘉等縣(市)區布局高職特色學院[4]。

(二)學校提升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活力

隨著浙江省民營企業在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蓬勃發展以及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浙江省的職業院校在區域民營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所需的新技術應用方面,進一步深化了產教融合。臺州市的職業院校積極響應企業需求,建立科技創新團隊、產業技術聯盟、重點實驗室、技術孵化中心等科技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所需的科技服務。每年承接超過400項技術服務項目,轉化450多項科技成果,科技服務實際到款額超過6000萬元。同時,這些職業院校積極參與社會培訓和學歷提升行動,建立了職業技能培訓“兩清單一指數”,每年培訓超過10萬人次,每年新增成人初高中學歷提升10萬人次,新增大專及以上學歷教育學員30萬人次。此外,職業院校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在縱向上,職業院校積極探索區域中高企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中職+高職+企業”等方式,延長培養鏈,增強學生對職業和企業的認同感,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例如,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永嘉學院推行“1+3+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打造全國首個“共享、共生、共融”的中高職一體化公辦職業院校。在橫向上,職業院校積極探索職企一體化培養模式。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與溫州市包裝聯合會合作,建立了全國首家“智能包裝學院”,通過聚合人才培養模式,解決了包裝企業單體規模小難以與職業學校獨立合作的難題,有效推進了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通過這些措施,浙江省的職業院校與民營企業實現了深度融合,顯著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和企業服務能力。

(三)企業提升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動力

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的深度融合以及提升人才培養效果離不開民營企業的積極參與。為激發民營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意愿,溫州市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探索,包括民營企業獨立辦學和混合所有制辦學在內的多種模式。例如,瑞立集團創辦了瑞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成為企業和汽車零部件產業的人才培育基地;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與溫州市包裝聯合會合作,共同創辦了全國首家“智能包裝學院”;溫州技師學院與中信阿里云甌江口機器人產業園、達明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工業機器人產業學院。此外,溫州市還致力于激發民營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協同育人,倡導“把專業建在產業鏈上、把課堂建在生產線上”的理念,推進政府、企業和學校的多方協同育人模式。目前,溫州已推動全市5所高職院校及技師學院與195家企業合作,舉辦了200余個訂單班。例如,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與新華三集團聯合招生,實行訂單培養模式,學生在實習期間每月享有5000元的薪資,畢業后可直接進入新華三集團企業就業。通過這些舉措,溫州市成功探索了多種民營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和協同育人的創新模式,極大地推動了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的深度融合,同時提升了人才培養的效果。

二、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現實問題

(一)社會認知與政府政策支持不足

社會對于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的融合發展仍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偏見和刻板印象。第一,傳統觀念中,民營經濟被認為是高風險、低穩定性的就業選擇,而職業教育則往往被視為“次選項”或“無前途”的學習路徑。這種偏見阻礙了更多有志于從事創業或加入民營企業的學生選擇職業教育,同時也制約了民營經濟對職業教育畢業生的認可。第二,傳統觀念對技能型人才的低估。傳統社會觀念通常更加重視傳統學術型教育,而對實際技能的需求和價值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5]。民營經濟對于具備實際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有著迫切需求,然而,社會認知的滯后使得這些實際技能在職業教育中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這使得一些畢業生在進入民營企業時可能缺乏實際操作經驗,影響其融入企業的速度和效果。第三,社會對創業者的支持不足。相比于傳統職業,創業者在經營和發展民營企業的過程中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和挑戰。然而,社會對于創業者的認知往往過于理想化或過于謹慎,缺乏對創業者創新、冒險和實踐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政策支持上的不足也是目前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過程中十分突出的問題。一是資金投入不足。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需要政府在資金投入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相對于傳統學術型教育,職業教育需要更多的實際操作、實踐培訓和創業支持等資源。然而,目前政府對于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資金投入仍然不足,限制了相關項目和計劃的有效實施。二是缺乏鼓勵創業的政策。政策上缺乏積極鼓勵和支持創業的具體內容,限制了更多職業院校畢業生選擇創業的意愿。在許多地區,創業者仍然面臨著創業難、融資難等問題。三是產學合作機制不健全。目前職業院校的專業布局并沒有及時跟上區域產業調整的步伐,或是盲目跟風,為迎合熱點而開設專業;或是將傳統專業改頭換面,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學校的辦學能力不相適應,導致教學質量低下、學生就業率不佳。目前,職業院校專業資源離散程度高,多專業聯合攻關的制度和機制尚未理順,未能形成集聚效應;產學研聯動機制不完善,橫向科技經費到款總量有待進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還不夠高;校校、校地、校產、校企合作還有待進一步拓展,校友資源尚未得到充分開發和利用。

(二)民營經濟參與職業教育動力缺乏

民營經濟的短期逐利性與職業教育的長期育人性之間的沖突是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中的根本性問題。就當前職業教育中已建立的校企合作來講,協作方式大多是以學校為主導,是校方在市場壓力下為紓解畢業生就業困難所開展的一種被動的求生舉措。但在民營企業方面,由于校企合作對企業自身實際利益的影響較小,因此始終處在被動的合作狀態之中。在實踐中,高職院校力圖最大限度地利用與發掘不同社會資源創建培訓基地為學生創造更多實習機會,但民營企業對參與校企合作并不積極,其原因就在于民營企業認定自身無法從協作中獲益。這實際反映出職業院校與民營企業的價值訴求不同。職業教育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就業技能,還要考慮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6],但民營企業的逐利性決定了公司進行的所有選擇均是在權衡收益和成本以后才做出的。尤其是當前的一些民營企業參加職業教育,以捐贈形式投入了一定的設備和資金,安排了一定的企業人員作兼職教師,但高職學生在擇業時卻往往因為民營企業的規模、聲譽不及國企而不愿去民營企業就業,這也增加了民營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顧慮。

(三)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深度不夠

由于民營企業注重短期效益、資源有限,以及在創新方面缺乏系統性的特點,導致當前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多集中在表面層次,缺乏深度融合。大多數合作形式限于學生的短期實習和見習,缺乏在課程開發、科研合作和技術培訓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同時,學生的實習通常時間較短,內容也相對單一,主要以基礎性的勞動為主,難以接觸到企業的核心業務和先進技術。這樣的合作形式未能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和經驗,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養,影響了職業教育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培養目標。其次,目前民營企業在職業教育方面的投入缺乏長期、體系化與整體性的合作機制[7],合作項目缺乏持續性和穩定性。許多合作項目缺乏系統的規劃和長期的戰略目標,合作結束后企業和職業院校之間的聯系就會中斷,難以形成長期的合作關系。最后,職業院校和民營企業在教學資源、技術資源和研發資源等方面的共享和協同創新不足,限制了合作的深度和效果。雖然許多民營企業在某些技術和市場領域具有獨特優勢,但這些優勢未能系統地整合到職業教育的教學和科研中。例如,企業可能在某一技術上有很強的創新能力,但沒有系統的合作框架來將這些技術經驗轉化為教學資源。此外,企業內部的研發和創新活動往往缺乏與職業院校的協同,導致資源共享和創新能力未能充分發揮。

三、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實踐路徑

(一)政府完善政策支持,營造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積極環境

1.促進社會對于職業教育的歧視性社會觀念的轉變

促進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首要解決的問題便是扭轉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誤解,更新公眾的教育觀念,重新認識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時代定位。首先,政府需要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支持職業教育的政策來引導社會認知。這些政策可以包括減免稅收、提供補貼等,以激勵企業與職業教育機構的合作。此外,政府可以設立專項基金支持校企合作項目和職業教育的發展,通過政策引導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讓社會各界認識到職業教育在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方面的重要性。其次,政府可以通過示范項目和成功案例,展示職業教育在經濟發展和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組織職業技能大賽、行業展覽和職業教育宣傳月等活動,邀請公眾參觀和體驗職業教育的教學和實訓環境,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最后,政府可以利用各種媒體平臺進行宣傳,推廣職業教育的優勢與成功案例,樹立正面的社會形象。例如,通過電視廣告、報紙專欄和社交媒體等渠道,講述職業教育畢業生成功就業和創業的故事,以打破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制作高質量的紀錄片和專題節目,深入挖掘職業教育的亮點和典型案例,通過生動的影像和真實的故事打動觀眾,使其對職業教育產生積極的認知和認可。

2.落實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政策的措施

目前,浙江各地政府出臺的政策還僅僅停留在鼓勵支持層次,要落實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政府應采取多管齊下的方法。首先,政府應當制定詳細的實施細則和明確的責任分工,確保各級政府部門、職業教育機構和企業在政策落實中的職責和任務。建立績效考核機制,將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成效納入各級政府部門和相關單位的考核體系,確保政策落實有據可依、有責可究。其次,政府應當搭建校企合作平臺,促進職業教育機構和企業之間的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可以設立專門的校企合作辦公室,定期組織對接會、研討會等活動,促進雙方的溝通與合作。同時,建立線上信息平臺,發布合作需求和項目進展,方便職業院校和企業進行互動和合作。最后,政府應加強對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項目的監督和評估,確保政策落實到位。可以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對各地政策執行情況進行獨立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并設立舉報和反饋機制,鼓勵社會公眾和相關機構監督政策落實情況,確保政策執行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完善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法律體系正在不斷完善,但與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相比卻還存在滯后性。為滿足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新需求,結合發達國家在職業教育立法方面的經驗,探索適合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要完善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立法的內容。進一步明確各部門承擔的職業教育職責,借助法律建立起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管理體制,制定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標準體系及執行的準則,規范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方式。通過立法手段把職業教育與行業發展整合在一起,明確特定行業所需的職業技能。在法律內容上,要明確相關主體的職責,堅持權利和義務的平等,建立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管理體制。此外,還要明確各主體的責任,在立法時應對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法律法規的責任做出專門規定,明確法律責任的適用情況。

(二)職業院校提升學校實力,構建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命運共同體

1.加強職業院校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相關配套制度建設

相關配套制度建設是確保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基礎保障。首先,優化職業院校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績效考核指標的指向,強調與民營企業開展實質性合作的導向,進一步明確對合作對象、合作內容和合作成效的具體要求。其次,鼓勵各二級學院與行業龍頭企業、領軍企業和高級別行業協會(學會)開展合作,特別加大對二級學院引入民營企業等社會資源參與學校辦學的鼓勵,細化對社會投入類型及價值的核定標準,為二級學院開展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項目指明具體方向。再次,修訂完善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項目資助管理協議,突出強調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項目的立項和結項審查,提升對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項目的實質性成效要求。最后,創新混合所有制實施辦法。通過研究文件精神和混合所有制底層困境,創新對混合所有制工作推進的機制,完善治理協同、主體協作、關系協調和風險可控的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新機制。

2.深化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相關平臺載體建設

平臺載體建設是確保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基本條件。首先,促進職教集團實質性運行,強化集團內外聯動共治,對內激發發展動能,對外提升社會影響。在集團內部管理上,要進一步優化成員結構;在集團發展方向上,要強化以二級單位為主體開展混合所有制試點,以副理事長單位為核心單位謀劃混合式實體的建設;在對外協同合作上,要切實加強校際之間和集團內外企業的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履行各自職責,在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技術研發、社會培訓、產教融合等方面深入開展合作。其次,引導產業學院由虛向實轉變。產業學院是深化產教融合的核心載體,是推進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但由于內外體制機制和主客觀原因影響,現有職業院校產業學院虛多實少甚至名存實亡的情況客觀存在。各職業院校應當系統梳理現有產業學院運行情況,并進行分級分層管理。通過重點約談和對口指導等方式,加強二級學院對產業學院的重視程度,從而進一步發揮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等方面的作用,產業學院整體呈現由虛向實轉型。最后,提升涉企服務成效。通過打造助企服務平臺,讓企業實現在線咨詢,解決問題“一次不用跑”,推出個性化服務項目,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助推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系列活動。

3.提升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能力

提升職業院校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就是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科技服務、職業培訓等方面的實力。首先,推動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建設。通過凝練基地建設成果,梳理虛擬仿真教學相關場所,組織二級學院將原有虛擬仿真實訓項目統一遷移至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形成場地共建、資源共享的虛擬仿真教學場地。成立虛仿課程研發中心,充分體現“學訓研創用”的辦學理念。其次,主動對接區域支柱產業,快速精準布局。堅持“與國家發展同頻,與區域產業對接,與民營經濟互動,與行業企業共贏,與國際頂尖接軌”的辦學理念,主動對接區域產業鏈,進一步梳理調整組群邏輯,完善專業(群)發展規劃,進一步挖掘專業內在潛力,做強群內專業,做特群外專業,做大做強職業培訓品牌。最后,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專業技術和人才集聚優勢,面向民營企業職工、高技能人才等群體開展各類培訓工作。明確形成以現有考核基地衍生出的培訓項目為重點、人社局認證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為拓展方向,機關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委托的考證、考試及各類短期類定制培訓項目為輔助的培訓格局。

(三)民營企業樹立社會責任感,構建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長效機制

1.提高社會教育責任意識和人力資源戰略眼光

作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主體的民營企業應順應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加強對新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視,將其擺在企業發展的首要位置。首先,企業應將教育責任納入企業戰略規劃中,將其視為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設立專門部門或崗位負責職業教育相關事務,制定并實施長期的人才培養計劃。通過與職業院校合作,共同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課程體系,確保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學習到企業實際需要的技能和知識。其次,企業應積極參與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實踐。通過與職業院校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共同設立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實踐機會。最后,企業還應注重員工的職業發展。企業可以通過構建終身學習機制,鼓勵員工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支持在職學習和進修。通過設立內部培訓中心,定期組織各類培訓課程和講座,邀請行業專家和學者進行授課,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2.重視企業的社會效益和外部形象

民營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更應該重視企業社會效益的外部形象。首先,企業應當制定和實施社會責任計劃,積極參與職業教育支持項目,如捐資助學、設立獎學金和提供職業技能培訓。這不僅提升企業形象,還能直接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培養企業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其次,企業應積極參與國家和地方層面的職業教育政策和項目,成為職業教育改革的積極推動者。通過參與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企業可以確保職業教育緊跟行業發展的步伐,滿足市場需求。最后,企業應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對外宣傳,樹立積極的企業形象。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企業可以展示其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投入和成就,分享成功案例和經驗,傳遞企業的社會責任理念。企業可以制作宣傳片、發布新聞稿、參與職業教育主題的論壇和會議,展示在推動職業教育與經濟融合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3.構建與其他社會組織互利共生的新生態

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原有產業形態、分工和組織結構的變化勢必對民營企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就需要民營企業與其他社會組織互利共生。首先,民營企業應與職業院校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共同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課程。通過合作設計課程體系,確保培養的學生具備實際工作所需的技能,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其次,企業應與行業協會和專業團體合作,利用行業協會的平臺分享信息和資源,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和修訂,推動職業教育的標準化和專業化。邀請行業專家和學者參與課程開發和教學,提升職業教育的質量和前瞻性。同時,企業應推動與科研機構的合作,支持職業教育的科研和創新。通過資助科研項目和參與研究開發,企業可以獲取最新的技術和知識成果,提高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科研機構的參與能提升職業教育的科研水平和實踐能力,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最后,企業還應與非營利組織和社區團體合作,參與社區服務和公益活動,開展職業培訓和技能提升項目,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公眾形象,提升社會效益,促進企業與社會的良性互動。

參 考 文 獻

[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EB/OL].(2023-07-14)[2024-03-04].https://www.gov.cn/gongbao/2023/issue_10626/202308/content_6897070.html?ddtab=true.

[2]教育部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助力“活力溫臺”建設的意見[EB/OL].(2021-01-29)[2024-03-20].https://www.zj.gov.cn/art/2021/1/29/art_1229019364_2229350.html?ivk_sa=1024320u.

[3]丁金昌.溫州特色高職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08(4):70-71.

[4]推進溫臺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EB/OL].(2021-06-04)[2024-03-04].https://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ztzl/bsgjfzgd/dfdt/202106/t20210604_535640.html

[5]何興國.民營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實證調查與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2(31):55-59.

[6]余闖,施星君,楊曉珍,等.高職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的邏輯與路向[J].中國高教研究,2023(4):95-101.

[7]劉春生,張宇,柴彥輝.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現實條件與激勵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30):16-17.

Problems and Practice of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ivate Economy

——Taking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u Haiming, Fang Yiquan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private economy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achiev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driven by the practical demand for supplying talents skilled in new technologies, and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ocusing on Zhejia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th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private economy faces practical challenges such as inadequate social awareness and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lack of motivation for private sector involvemen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nsufficient depth of integ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private economy. Starting from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the private economy,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hance policy support to 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is integr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capabilities and foster a shared community of fate with the private economy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Private enterprises should assum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stablish long-term mechanism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the private economy. These practical approaches aim to provide insights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the private economy.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private econom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uthor? Liu Haiming, associate researcher of Wenzhou Polytechnic (Wenzhou 325000); Fang Yiquan, professor of Wenzhou Polytechnic

猜你喜歡
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 04:29:06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人民論壇(2018年5期)2018-03-12 00:16:18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祖國(2018年1期)2018-02-02 18:01:45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6:34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3: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色呦呦手机在线精品|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人妖无码第一页|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午夜|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亚洲精品第1页|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成人免费一级片|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极品av一区二区| jizz国产视频|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99re精彩视频|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欧美爱爱网|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另类|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国产免费a级片|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成人蜜桃网|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毛片手机在线看|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91偷拍一区| 狠狠综合久久|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最新国产在线| 欧美视频二区| 久久99这里精品8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久草中文网|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少妇精品在线|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91九色视频网|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欧美综合激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69av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