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霞

摘 要:陜北地區自古以來就孕育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其中民間剪紙藝術作為一種獨特而深厚的民間手工藝,在傳統文化的傳承中占據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深入探討陜北民間剪紙藝術中的傳統圖案,并對這些圖案的寓意進行解讀,總結其體現的審美特征。
關鍵詞:陜北民間剪紙藝術;圖案寓意;審美特征
陜北地區自古以來便是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地方,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悠久的歷史為陜北民間剪紙藝術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土壤。陜北人民通過在紙張上剪刻出各種形狀的圖案,表達對自然、生活的理解。陜北民間剪紙中的傳統圖案十分豐富,常見的圖案包括花鳥、人物、神話傳說等,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文化獨特性。圖案往往寓意深厚,全面反映了當地的傳統民俗、農耕文化、宗教信仰。
一、陜北民間剪紙藝術概述
(一)藝術發展歷程
陜北民間剪紙藝術起源于古代農耕社會。在農民生活中,人們開始運用剪紙來簡單裝飾生活用品,如燈籠、窗戶等,以美化生活和祈求好運。隨著時間的推移,陜北地區形成了以簡單的線條和明快的圖案為特征的剪紙風格,剪紙逐漸形成體系,并成為一門手藝。
在當代,陜北民間剪紙藝術已發展成一門獨立的藝術門類,其作品不僅在國內展出,還吸引了國際關注。一些藝術家致力于將傳統剪紙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創作出更具創新性和藝術性的作品。
(二)技術特點
陜北民間剪紙藝術在制作工藝方面擁有極多的考究。
在材料方面,陜北民間剪紙通常使用比較厚實、質地堅韌的紅色或黑色紙張,這有助于剪紙時保持紙張的穩定性。在設計圖案方面,陜北民間剪紙通常以當地的動植物、農村生活、神話傳說等為題材,以此表現濃厚的地方風情和傳統文化。
陜北民間剪紙藝術擁有豐富的剪紙技法,作為一種剪刻、鏤空的藝術,它能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美感和藝術享受。陜北剪紙技法主要有剪影式造型法、平切法、曲線切割法和空心剪紙法。其中,空心剪紙法是指在紙張中心剪出空洞,形成空心剪紙作品,這是陜北民間剪紙藝術最具特色的技法之一。陜北民間剪紙藝術還采用多層次的剪紙技法,將不同形狀和尺寸的紙張疊加在一起,形成豐富多彩的層次感。層次的設計不僅是在平面上,還包括紙張的折疊和疊加,以此增強作品的立體感。
陜北民間剪紙藝術還善于運用不同顏色的紙張疊加,創造出豐富的色彩效果,有時還會使用一些傳統的涂色技法,如在剪紙表面加入顏料或水墨,以此增強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二、傳統圖案的分類及寓意
憑借靈活的技法、豐富的形式,陜北民間剪紙藝術幾乎可塑造出任何一種獨具剪紙風格的圖案,同一題材也因藝術家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圖案。陜北剪紙藝術給民間巧手提供了一個天馬行空的舞臺,其圖案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動植物圖案
動植物圖案是陜北民間剪紙藝術中常見的圖案,被頻繁運用在窗花、掛簾花、枕花、鞋花、圍肚花等剪紙形式中,它是陜北人民對自然和生活凝練的理解和概括,被賦予了豐富的象征意義。
動物圖案主要如下:鳥類圖案,如喜鵲,象征吉祥,常被用于婚慶剪紙,寓意婚姻美滿和幸福;生肖動物圖案,反映了中國傳統的時間觀念;蟲類圖案,如蝴蝶,象征著幸福和美好,常見于慶祝活動。
植物圖案主要如下:花卉圖案,如梅花,象征堅強和純潔,常用于表達對節日和寒冷季節的祝福;果實圖案,如柿子,常用于婚慶剪紙,因為它的發音“柿”與“事”同音,所以常用于表達祝福,事業成功、事事如意;樹木圖案,如松樹,象征長壽和堅韌,常用于表達對長壽和健康的祝愿;農田圖案,如谷物和稻穗,象征農田豐收,常用于表達對農業豐收和家庭富足的祝愿。
這些動植物圖案不僅在陜北的剪紙中常見,還是其他地區剪紙的重要元素。這些圖案既有美麗的形式,又富有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幾何圖案
在陜北剪紙藝術中,幾何圖案是一種常見的設計元素,其不僅僅是一種裝飾手段,更是一種表達文化觀念和價值觀的方式。
幾何圖案通過線條和形狀的巧妙組合,使得陜北剪紙在視覺上更引人入勝,同時也傳達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如格子圖案,在陜北剪紙中常見于邊框、底紋和分隔線等位置,象征著豐收的農田、和諧的村莊,這也反映了陜北地區崇尚農耕的文化特色。
在陜北民間剪紙藝術中最常見的是對稱性圖案。對稱性也是所有剪紙藝術最基本的觀念,它能使作品更加協調有序。運用對稱的方式剪紙還能讓整個剪紙過程事半功倍,是制作復雜作品的有效途徑。對稱性圖案反映了陜北人平衡與和諧的文化觀念,也可以被理解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共生。
其他圖案還包括菱形和六邊形圖案、螺旋和螺線圖案、復雜的層次感圖案等。多樣的幾何圖案體系,衍生出了富于變化且有秩序感的陜北民間剪紙藝術,如今它已被吸收進現代設計中,是塑造陜北風格的重要元素。
(三)民間生活圖案
民間生活圖案最能反映出陜北地區獨特的歷史、風俗和生活方式,是陜北民間剪紙藝術中最地道的表現形式。民間生活圖案中眾多人物的出現,進一步加深了陜北人民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觀察和思考。它們通常承擔記錄、弘揚等作用,如描繪農民、工匠、商販等生活中的各色人物,記錄生活或工作場景;以歷史英雄、當代英雄為題材,弘揚英勇、正義、忠誠等精神。其中,近年來涌現出的剪紙藝人喬桂蓮是運用剪紙表現生活場景的代表人物,她創作的《耕牛圖》《回娘家》等一批作品,將家庭場景、婚慶節慶、季節景觀、傳統手工藝等民間生活刻畫得細致入微。另外,許多留存下來的剪紙文物,因為題材來源于生活,其圖案內容可作為研究陜北歷史民俗的佐證材料。
民間生活圖案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達,更是對社會、文化和歷史的記錄與反映;它們生動地呈現各色人物,傳遞出對生活、勞動、英雄等方面的思考,使陜北民間剪紙藝術在文化傳承中擁有獨特的地位。
(四)神話傳說及文學戲曲圖案
神話傳說圖案在剪紙中的應用,展現了陜北人對神秘、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人們常說:“圣人傳道,此處偏遺漏。”陜北古時位偏地貧,以從前的生產力難以開發,中原、江南的文化對這里影響較弱。因山川的阻隔以及多民族的交融,陜北孕育出了獨特、雄厚的地域文化。
在陜北民間剪紙藝術中比較常見的是神獸圖案,如龍、鳳凰、麒麟、獅子等,這些神獸又演化出了舞龍、舞獅等民俗,它們一起被吸收進剪紙中,象征吉祥、神圣,用于祈福。剪紙圖案中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場景,如《白蛇傳》《嫦娥奔月》等,還有仙人圖案、山海經圖案等。
這些神話傳說圖案既是一種視覺藝術的表達,又展現了陜北人對傳統文化和神秘傳說的傳承和弘揚。
(五)信仰圖案
陜北民間剪紙藝術中的信仰圖案通常包含宗教符號和民間信仰元素,如儒釋道圖案,土地神、水神、祖先神圖案,福祿壽圖案等,反映了人們對神靈以及各種宗教信仰的崇敬。
在陜北,信仰圖案與傳統節慶產生了融合,在一些表現傳統節慶的剪紙作品中,會加入與信仰相關的元素,如春節“福”的設計、元宵燈籠的貼花等。
三、傳統圖案體現的審美特征
陜北民間剪紙藝術中的傳統圖案被陜北人民賦予了豐富的寓意,剪紙作品中的一磚一瓦、一枝一葉似乎都具深意。除了這些具體圖案的具體寓意,陜北民間剪紙所反映的審美特征或在陜北地區具有統一性,或在全國地區具有統一性,因此剪紙是在一個個有范圍的“審美場”中,不斷傳承和演變的。這一特征,既讓陜北民間剪紙藝術保留了地方特色,又讓其不會與其他剪紙格格不入。
(一)率性的粗拙美
陜北民間剪紙藝術的率性和粗拙由來已久,從當地的文物中就可尋到相似的基因。如剪紙保留了新石器時代彩陶的古老樸拙,漢代畫像石的豪放深沉,宋代石窟造像的自然質樸等特點。剪紙的圖案形象也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彩陶中的蛇、鳥、蛙以及一些原始圖騰,都在現在的陜北民間剪紙藝術中反復出現。
另外,在封建社會的兩千多年里,陜北因為地處邊陲,受中原和江南先進文化的影響小,相對保留了原始古老的藝術樣式,相比其他受儒家文化影響較大的地區,陜北民間剪紙藝術更具野性之美。這一點也體現在陜北人自身上,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多民族的融合,造就了陜北人豁達、堅韌的性格。逐漸地,粗拙、率性也延伸到了剪紙上。
在創作剪紙時,陜北民間剪紙藝人習慣先剪出整個圖案的外框,再進行簡單的“內秀”,這使剪紙整體給人一種樸素、粗拙的氣質。如安塞民間剪紙藝人王占蘭的《獵手》,先剪出圖案整體外形輪廓,將作品內容固定在輪廓之內,其中人物的表情、著裝雖只做簡單鏤刻,但從動勢情態的整體表現上仍能看出獵人動作的敏捷、肌肉的堅實,甚至能感受到鋤頭揮到地面時的大地顫動。
陜北民間剪紙藝術中的率性和粗拙是多因素的,它讓我們感受到了古老原始的祖先的氣息。
(二)多樣的抽象美
寫意從來都是中國藝術的基本觀念。中國的先民“觀物取象”,創作出了許多抽象但內涵豐富的造型。如八卦,就是一組由實線虛線組成的圖案,雖簡卻能算盡世事。
陜北民間剪紙藝人幾乎沒有受過系統性的美術教育,他們創作時更加沒有束縛,習慣以隨性的表意進行創作。比如在剪雙面虎時,老虎的整個輪廓表現的姿勢是朝前的,而為了體現雙面的意味,藝人往往將虎臉剪得朝向觀眾,這就制造了錯位、夸張的效果。另外,虎身的其他部位被刻意簡化了,這就使得虎的臉部極度突出并成為圖案的中心,整體給人一種簡約且抽象的美感。
陜北民間剪紙藝人劉蘭英被稱為“東方的畢加索”,她的剪紙作品層次豐富,想象奇絕,習慣對整體或局部進行無數次對稱折疊,將內部陰陽形體都折成邊沿形后,再直接剪出。這種方法從細微處著手,豐富了造型圖案的表現力。她的作品多以宗教活動和人類繁衍生息為主題,也增加了可抽象的空間。以劉蘭英的《魚》為例,造型是一條魚,雙鰭和尾鰭用散開的植物代替;頭部放大了魚眼和魚鰓,魚鰓好像魚的耳朵,使魚頭整體形似三星堆面具;魚背運用反復折疊的方式剪出背鰭和兩側的腹部圖案,既突出了背鰭形象,又給人一種燃燒感。
四、結 語
陜北民間剪紙藝術運用傳統圖案,傳遞了豐富的社會、歷史、宗教和倫理觀念,不但在藝術作品中展現出了獨特的審美價值,而且在形式上呈現了文化的傳統和智慧,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這些圖案作為文化符號,承載了陜北地區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為后人提供了了解、感受和傳承這一地區文化的重要窗口。
(甘泉縣文化館)
參考文獻
[1] 劉路遙.陜北剪紙:黃土大地上的獨特藝術[J].環球人文地理,2023(24):63-65.
[2] 周鳴勇,杜亞琪.陜北地區剪紙紋樣寓意淺析[J].對聯,2022,28(14):5-7.
[3] 任小峰.榆陽區民間信仰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