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ESG是利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個維度來綜合評價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一種評價方法。在可持續發展理念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影響下,國內外許多第三方評價機構、指數研究機構都在積極探索與建立ESG評級體系。本文通過梳理國內外學者關于ESG評級與企業績效關系的文獻,發現評級機構能夠通過ESG評級,幫助企業發現并改進ESG實踐中的薄弱環節,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ESG評級;企業績效;可持續發展;資本市場
ESG是于2006年聯合國PRI(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報告中被首次提出的非財務性企業評價體系。ESG報告讓投資者不再只依賴三大報表做決策,其披露的諸多非財務績效可以幫助投資者做出合理決策。為統一衡量上市公司ESG基準,ESG評價體系及ESG評級公司在資本市場中應運而生。越來越多投資者將ESG因素納入決策考量,關系到標的是否具有足夠的風險抵御能力和從長遠來看是否會帶來更豐厚的回報,ESG評級越高的公司也越容易受到資本的青睞。但是對于中國而言,我國ESG信息披露仍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尚沒有建立統一、規范、具體的ESG信息披露標準,缺乏比較成熟的評價體系,披露的廣度和深度均存在不足。
一、ESG各維度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研究
1.環境責任與企業績效
從20世紀中葉起,環保主義在美國開始盛行,關于企業環境責任的概念被獨立提出,并逐漸引起各界對企業履行環境責任產生成果的關注,與環境責任相關的問題也逐漸成為被關注的焦點。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承擔者要為整個社會負責,須承擔保護環境的責任。由于企業環境責任投資回收期較長和金額較大,企業很難在短期內通過實施環境責任來提高績效,只能采取適當的環保策略,逐步強化綠色創新和實施綠色信譽管理。
(1) 環境責任履行與環境戰略
在企業的長期發展中,企業的環境戰略總是存在著挑戰與機遇,提高認識可以有助于企業更好地制定企業長期發展戰略。主動履行環境責任的企業會認識到環境管理的積極意義,采用前瞻性的環境策略樹立企業環保意識去實施環保行為。充分考慮產品每個生產環節的環保情況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因此,環境責任的承擔程度對企業績效具有明顯的正向影響,良好的環境績效有利于改善企業經營。
(2) 環境責任履行與綠色創新
秉持倫理動因的企業受到整體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可以正確地識別并認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會積極地向公共利益的方向進行資源配置,并將綠色創新貫穿至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長遠來看,環境責任的履行通過企業綠色創新得以更好的開展,企業也會因技術創新的補償效應產生超額收益從而提高企業績效。
(3) 環境責任履行與綠色聲譽
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以及政府、民眾等利益相關者的壓力,如何積極履行環境責任和踐行綠色環保的生產方式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企業的綠色聲譽十分重要,當遭到破壞傳遞出消極信號會容易失去利益相關者的支持,而且一旦被破壞,再恢復如初會很困難。而積極履行環境責任的企業會表現出更高的道德水平,有利于企業獲得良好聲譽,通過良好的企業形象向市場傳遞負責任意識促進企業發展。
2.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
社會責任是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以時應承擔的一項職責,即維護企業利益相關方的利益。全球倡導綠色發展,過去的傳統理論已不適應現代企業,企業應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由于受到指標選取、數據收集等制約,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股票價格或財務指標的影響上,存在中介作用的主要有員工離職率和顧客滿意度。保留員工能力和顧客滿意對企業長遠利益和市場價值至關重要,對企業績效也有很大的正向影響。
Colquitt認為員工對公平的認知程度與其工作績效具有正向關系。員工在經歷不公正待遇后,其自尊心會受到損害,會引發異常行為,如果員工受到公正對待,那么員工的離職率就會降低。企業社會責任不僅是企業關注內外利益相關者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是關注企業自身公正的體現。
企業社會責任則主要通過三條途徑來影響顧客對交易公平的感知。第一,企業社會責任通過改善企業內部流程對顧客的交易公平感知產生影響,提高顧客滿意度。第二,企業社會責任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影響顧客對交易公平的感知,產品質量越高,顧客滿意度也就越高。第三,企業社會責任通過倫理責任對消費者感知交易公平產生影響,企業所表現出來的倫理水平正向影響消費者對公正的感受。
同時,有研究表明員工離職率和顧客滿意度對企業績效也有著直接影響。留住員工的能力與企業的財務績效以及產品生產率之間呈正相關關系。顧客滿意度對企業的長遠利益和市場價值的影響也至關重要,顧客滿意度與企業的財務績效呈正相關關系,只有顧客對產品滿意才會考慮再次消費和向他人推薦等。
3.公司治理與企業績效
公司治理與企業績效的關系一直是學者、企業管理者、政府監督者頗為關注的問題,對企業績效影響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三個方面。
(1) 股權績效
徐莉萍等對股權結構與企業績效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發現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企業績效也越好,二者呈正向關系。但也有人認為兩者呈反向關系,當股權集中度越高,盈利能力越差,企業績效也越差。陳德萍等發現股權制衡度有利于提高企業績效,二者之間存在正向聯系。但安燁等對在滬、深兩地A 股制造業股票市場進研究時,發現兩者呈逆向變化的相關性。將內外部股東進行區分,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與企業內部股東持股比例呈正向變化,當企業內部股東持股比例升高,企業績效越高。
(2) 董事會特征
沒有一種標準的董事會規模適用于所有企業,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所在行業的特征和發展階段選擇適合自己的董事會規模。董事會規模過大會降低公司決策效率,中小上市企業想改善經營績效,需適當控制董事會規模。Kumar采用系統GMM面板分析發現公司治理與企業績效呈顯著負相關,獨立董事占比高更不利于企業績效。
(3) 管理者
當企業績效風險持續增加時,高管薪酬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很小。就實行經營者持股激勵制度的公司而言,管理者年薪與其持股金額和股票報酬率呈正相關,與企業會計利潤無關。
二、ESG評級對企業績效影響的相關研究
1.ESG評級與企業績效的中介機制
(1) 創新能力。
提高ESG表現能夠激勵企業進行研發創新和采用綠色環保技術,通過規避企業委托代理風險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穩步發展和提高績效水平。ESG評級還能緩解企業的融資約束,企業的融資壓力小,企業的創新成果越有可能得到轉化,企業績效也會提升。
(2) 媒體關注度。
當媒體關注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會觸發企業的聲譽機制,在外部輿論和聲譽的影響下,企業將會盡可能依據社會責任準則來運作,對企業績效產生積極影響。同時,減少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市場沖擊,能夠有效緩解由于信息傳遞帶來的滯后效應。
(3) 融資成本
高質量的ESG評級表明企業更加符合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求,傳遞出ESG表現良好的信號。ESG評級可以增強企業信息透明度,緩解由于信息不對稱問題造成的風險,增加債權人對企業的信任程度,降低債權人對企業風險溢價補償要求。ESG評級對企業減少債務融資成本、提升融資能力、提高企業績效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4) 機構投資者持股
ESG具有價值創造功能,高ESG評級能夠顯著提升企業價值。機構投資者大多存在ESG投資偏好,ESG表現好能使其一定程度上容忍短期績效的低迷,向市場傳達積極信號去提升企業績效。
(5) 信息風險和經營風險
企業為了提高ESG評級將會重點關注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在外部監督的作用下,ESG評級對降低企業信息不對稱程度和企業盈利波動性有著顯著的效果。
2.ESG評級與財務績效
多數研究結果認為ESG評級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是正向的:衡量企業的經濟表現時,ESG評級高的企業更有優勢,對財務績效都有正向影響。ESG評級還可以通過促進收入增長、降低成本、最小化監督和法律干預、提高員工生產率、優化投資和資本支出五個方面增加現金流,進而提高企業的財務績效。
也有學者認為企業積極追求良好的ESG表現和高評級會難以兼顧企業經濟效益,將對財務績效帶來負面影響。如果企業只是秉持獲取短期功利化思維去履行ESG責任將會不利于企業高質量發展,并會增加企業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對企業績效造成不利影響。
另外,有學者認為ESG投資存在較大外部性,認為上市公司的ESG評級與其股東權益報酬率、公司價值之間并無明顯關系,當管理者逐私利而不顧企業利益,ESG評級則與財務績效無關。
3.ESG評級與非財務績效
ESG可以促進金融企業財務績效的大力發展,在戰略決策中加入 ESG 相關因素,可以健全金融體系的安全性。ESG投資能成為聲譽管理的重要手段,高質量的ESG評級更能贏得利益相關者的廣泛認同,與非財務績效有正向關系。隨著評級的提高,上市公司的股票累積超額收益也會變高,有利于投資者獲取更多收益。同時,高ESG評級能夠增加企業的信息透明度,減輕委托代理問題,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形象,增加投資者的參與意愿,進而推動企業績效。并且,高ESG評級意味著企業可以更好地履行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契約,通過聲譽效應減輕負面信息對企業股價的沖擊,降低企業崩盤的風險。
企業追求高ESG評級勢必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所以有學者認為兩者是負向關系。基于股東至上理論,ESG評級會損耗股東權益。同時,第三方ESG評級倒逼企業提高綠色創新數量時,會降低綠色創新質量,而綠色創新屬于企業長期績效范疇,企業出現迎合市場的形式主義行為,不僅會加劇綠色創新“泡沫”,還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
國內的ESG理念雖起步較晚,但是國內外ESG評價標準將逐步融合發展,評價體系標準會更加成熟和清晰。在對企業責任的要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企業需將ESG評級與商業理念結合起來。在研究二者聯系中雖未得出統一結論,但認為高質量的ESG評級可以促使企業擁有更好績效的學者占絕大多數。
一是ESG評級高的企業更能體現企業的整體實力,企業財務報表只是考核財務收益盈虧,而ESG考核的是環境損補、社會得失、企業健康度的標準,這也指明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更有利于企業抓住未來的發展機遇。
二是ESG評級高的企業有助于緩解下行壓力,不同于以往單一的財務指標,從長遠來看,ESG投資能夠有效地緩解下行風險,抓住上行機遇,并能夠有效地規避黑天鵝風險與閃崩股,是投資者追求穩定收益的一種優質方法。
三是ESG評級高的企業能夠獲得更多被投資的機會,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把ESG 理念融入企業的投資決策中,同時,評級高的企業也更具有吸引力,能夠使企業獲得更多的融資渠道。
2.建議
企業應加強對ESG的關注,提升自身的ESG評級。企業作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主體,不僅要追求經濟效益,也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ESG評級可以展現企業主動承擔責任的意識以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企業應該將ESG發展理念全面融入并體現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
參考文獻:
[1]俞智慧.ESG表現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研究——基于社會責任履行的調節作用[J].全國流通經濟,2023(1):76-79.
[2]陳柔霖,田虹.組織環境認同對企業綠色競爭優勢的影響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9(2):329-337+374.
[3]陳力田,朱亞麗,郭磊.多重制度壓力下企業綠色創新響應行為動因研究[J].管理學報,2018(5):710-717.
[4]Colquitt Jason A,Scott Brent A,Rodell Jessica B,et al.Justice at the millennium,a decade later:a meta-analytic test of social exchange and affect-based perspectives.[J].Th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3(2):199-236.
[5]徐莉萍,辛宇,陳工孟.控股股東的性質與公司經營績效[J].世界經濟,2006(10):78-89+96.
[6]劉國亮,王加勝.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激勵制度及績效的實證研究[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0(5):40-45.
[7]陳德萍,陳永圣.股權集中度、股權制衡度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2007~2009年中小企業板塊的實證檢驗[J].會計研究,2011(1):38-43.
[8]安燁,鐘廷勇.股權集中度、股權制衡與公司績效關聯性研究——基于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46-52.
[9]Mishra Aswini Kumar,Jain Shikhar,Manogna R·L.Does corporate governance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firm performance in India?Empirical evidence using dynamic panel data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closure and Governance,2020(1):71-82.
[10]胡陽,劉志遠,任美琴.設計有效的經營者持股激勵機制——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6(5):52-58+82.
[11]彭滿如,陳婕,殷俊明.ESG表現、創新能力與企業績效[J].會計之友,2023(7):11-17.
[12]Zerbib D O.The effect of pro-environmental preferences on bond prices:Evidence from green bond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8,98.
[13]陳嬌嬌,丁合煜,張雪梅.ESG表現影響客戶關系穩定度嗎?[J].證券市場導報,2023(3):13-23.
[14]廖榮鋒,李姣姣.企業ESG信息披露對股票定價偏誤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基于信息傳遞的視角[J].中國證券期貨,2023(2):46-54.
[15]劉柏,盧家銳,琚濤.形式主義還是實質主義:ESG評級軟監管下的綠色創新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23(5):16-28.
作者簡介:陳紫微(1999— ),女,漢族,江西上饒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