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考上了武漢科技大學,李哲考上了武漢大學……”在崇陽縣青山鎮尺沖村尺沖小學的課堂里,每當和求知若渴的學生們說起自己曾經教過的這些學生時,王值軍臉上滿是自豪,對這些名字如數家珍。
王值軍是尺沖小學的一名普通黨員教師。1995年,他從蒲圻師范學校畢業后,就來到青山鎮尺沖教學點任教,一教就是29年。尺沖教學點是當時崇陽縣最邊遠的教學點,“我剛來到教學點的時候,這里都是土坯房,學校在青山水庫的上游,三面環水,像一個孤島,進出都要靠船。”王值軍回憶。
為了讓住在偏遠庫區的學生有學上,王值軍自費買材料,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小木船,“擺渡”接送學生,這一渡就是21年。直到2016年教學點附近的旅游公路建成,王值軍接送學生的方式,也從劃船改為開車。
對于王值軍來說,自己或許是一個好老師、好黨員,卻算不上是個好丈夫、好父親。因為路途遙遠、老師緊缺,王值軍常年住在學校,回家的次數一年比一年少。2007年,王值軍的妻子因病去世,之后,王值軍不僅要照應雙方年邁的父母,更是獨自帶著兒子以校為家,又當爹又當媽,但他并未因此落下學生一節課。
29年間,在王值軍的傾心教育下,這個庫區深處只有800多名村民的小山村,走出了46名大學生。“作為一名普通老師,做好本職工作是最基本的要求,作為一名黨員教師,不但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我只想把我們這里的學生送出大山,讓他們能夠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走得更高更遠;也希望他們能學成歸來,把家鄉建設得更好。”王值軍說,這是他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