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項目式學習,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云崗中學以項目式學習研究為契機,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初高中全學段全學科開展項目式學習實踐,通過改革課堂教學、改革作業、改革評價,不斷提高學生整體學業質量和核心素養,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推動建設學校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生態。
1.立足單元整合,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立足單元整合,基于真實情境開展項目式學習。為了培養學生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學校語文、數學、英語、生物、道德與法治等學科組積極開展研討,選定學生感興趣的真實情境,如快遞包裝空隙率、測量建筑物高度、河西社區未來創意展等作為單元話題,嘗試以項目式的方式開展單元學習,指導學生圍繞驅動性任務開展問題解決式的實踐活動,在活動過程中獲得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2.打破學段壁壘,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
學校以項目式學習為依托,打破初高中學段壁壘,實現貫通育人。例如,生物教研組統一規劃設計主題為“蠶寶太空旅行記”的項目式學習,從初中的設計制作太空屋篩選優質蠶寶,到高一的多倍體桑樹選育,轉基因獲取高質量蠶絲,再到高三的通過轉基因技術培育“抗菌蠶絲”。通過嘗試同一項目,初高中進階培養,使學生深入研究生物技術培育優質蠶種和高產桑樹的過程。該項目式學習使初高中得以順利銜接,概念原理既有共性又有進階性,解決問題思路一致;能夠圍繞課程標準進行項目設計,整體設計思路合理,能夠通過真實活動培養學生高階思維,指向深度學習;與生物學概念原理進行有機結合,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3.整合跨學科知識,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為了促進學科知識與實際應用的融合,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學校組織各教研組結合學科特點,挖掘學科中蘊含學校特色(軍事、航天、科技)的元素,通過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方式實施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的研究,以青年教師跨學科教學能力發展為突破口,鼓勵項目式學習種子教師組建跨學科研修團隊,以學校特色與學科有機融合為內容,嘗試開展“語文、音樂和美術學科”“語文、政治、通用技術和美術學科”“生物學和物理學科”的跨學科項目式研究。研究案例樣態豐富,教師在學習情境中靈活選擇合適的項目類型,設計有意義的真實問題,與學生共同經歷具有挑戰性的項目過程,搭建學習支架,創設自主、合作的探究環境,提升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同時實現了學校特色建設與學科教學的有效融合。
學校作為豐臺區項目式學習領航聯盟實驗校,鼓勵教研組選擇有意義、有價值、有挑戰性的項目做好研究,搭建多渠道的案例共享平臺,扎實推進項目化學習落地,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促進了師生綜合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