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采用熵權TOPSIS法評估江西省井岡山市第一產業現狀,運用“障礙度” 模型探討影響其第一產業發展水平提升的障礙因素。結果表明:在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井岡山市第一產業持續發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較大發展空間,據此提出發展機械化農業、綠色生態農業、紅色文化創意農業及特色農業的建議。
關鍵詞 熵權TOPSIS法;第一產業;發展評價;障礙度模型;江西省井岡山市
中圖分類號:F30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9.049
自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就頻繁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上,而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總要求中,產業興旺被列為首位,由此可見,產業振興是助力鄉村振興的主要推手[1]。因此如何構建一個符合實際的評價指標體系來衡量鄉村產業振興水平、如何實時有效地進行鄉村振興水平測度,成為了研究地區產業振興過程中的關鍵問題。
位于江西省西南部的井岡山市昂揚革命先烈的紅色精神,在國家政策的支持與推動下,紅色旅游整體發展趨勢較好并且帶動周邊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目前圍繞井岡山市所做的研究視角主要集中在“紅色旅游”上,以“紅色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迅猛發展,加快了當地鄉村振興的進程。但實際上井岡山仍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地區,農業人口在井岡山市占據了很大的比例,盡管農業在總產值中的占比較低,但對于大多數農戶來說,農業還是他們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讓他們立足的產業。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
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社會統計年鑒》《中國縣域統計年鑒》《中國環境統計年鑒》,2017—2021年《井岡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并參考2017—2021年《井岡山市政府工作報告》完成對指標數據的補充。
1.2" 構建第一產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井岡山市第一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2018—2022年)》的主要考核指標,在遵循科學性原則和確保數據具備完整性、 可獲取性的同時構建了井岡山市第一產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農業多功能產業體系、農業支撐產業體系、農產品產業體系3個一級指標。在農業多功能產業方面,從經濟功能、社會功能和生態功能3個方面構建二級評價指標;在農業支撐產業方面,從農業科技服務、農業信息服務兩方面構建二級評價指標;在農產品產業方面,從農產品供給結構和農產品生產能力兩個方面構建二級評價指標(見表1)。
1.3" 熵權法評價
熵權法可以避免主觀賦權中的不準確性和隨機性,指標信息越大,熵值越小,則指標所占權重越小 [2-4] ,步驟如下:
第一步,構造m個對象n維指標
X=[[xij]m×n] (1)
第二步,為了避免計算中出現誤差,在計算權重時先將矩陣X進行一定的處理,即歸一化和同向化處理,得到標準矩陣。
A=[[Aij]m×n] (2)
其中[Aij]=[x'iji=1m(x'ij)2]
第三步,運用熵權法計算各指標的權重ω。
[ωj=1?ejn?j=1nej]" " " "(3)
其中[ej]=—[1ln mi=1mpijln pij]為信息熵,本質上為信息的期望值,[pij]=[Aiji=1mAij]
第四步,確定正理想解A+和負理想解A-。正理想解是每一列元素的最大值構成的向量,負理想解是每一列元素的最小值構成的向量。
A+=(max{[A11,A21],... ,[Am1]},max{[A12,A22],... ,[Am2]},... ,max{[A1n,A2n],... ,[Amn]})=([A+1, A+2], ... ,[A+n]) (4)
A-=(min{[A11,A21],... ,[Am1]},min{[A12,A22],... ,[Am2]},... ,min{[A1n,A2n],... ,[Amn]})=([A?1, A?2], ... ,[A?n]) (5)
第五步,用熵權法得出的權重計算各指標值與正負理想解的距離
[D+i]=[j=1nωj(A+j?Aij)2]" " " " (6)
[D?i]=[j=1nωj(A?j?Aij)2]" " " (7)
第六步,計算評價對象與理想解的貼近程度[Ci]
[Ci]=[D?D++D?],0<[Ci]<1" "(8)
根據[Ci]的大小進行優劣排序,[Ci]值越大說明該地農業發展水平越高。
2" 結果與分析
針對井岡山市第一產業發展現狀建立了鄉村產業振興評價指標體系(見表2),并采用熵權TOPSIS法對一系列指標進行分析,從獲取的原始數據來看,PM2.5平均濃度和恩格爾系數兩項數據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且穩定變化,其他正向指標中農田機耕面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寬帶接入用戶數、森林覆蓋率、移動電話用戶數等數據均呈現穩定上升的態勢,其中寬帶接入用戶數增長最明顯,5年內增長率高達129%。其次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年相較于2017年增長了52.2%,農田機耕面積相較于2017年增長了41%,其中也有一些正向或逆向數據有較為明顯的波動甚至出現了反向發展的現象,比如恩格爾系數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由此可見,在正常變化的數據中寬帶接入數量、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田機耕面積在鄉村產業振興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從熵權TOPSIS法分析來看,2017—2021年,每一年的正理想解距離D+呈現穩定的減少趨勢,且變化波動較大,2018年后變化幅度均在40%以上。同理,5年的負理想解距離D-呈現穩定的增加趨勢,尤其是2018—2019年,變化幅度高達401%,由此可以認為,在2018—2019年,鄉村產業振興迎來了爆發式的發展。最后熵權TOPSIS法評價給出了5年的相對接近度與綜合排名,在相對接近度表列中,2018—2019年仍然是增長最為迅速的,從排名來看,在2017—2021年的排名逐漸上升(見表3)。
為了得到更加細致的結論,在熵權TOPSIS法的基礎上還進行了障礙度的分析(見表4)。2017—2019年農業多功能產業體系產生的影響相較于其他兩項更為顯著,而2020年農業支撐產業體系和2021年農產品產業體系產生的影響相較于其他兩項更為顯著。綜上所述,5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產業振興實現了間斷性的爆發式發展,且每一年發揮重要作用均有不同的體系。
3" 發展建議
3.1" 發展機械化農業
1)大力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提高農機效率水平,農機效率水平的提升不但能提升糧食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而且能提高農民從事農業的信心。政府部門要加強農機宣傳,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機合作社和區域性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依托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作業服務公司等擴大農機作業規模,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
2)加強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宣傳和落實。鼓勵、引導農民和農業主體購買適合本地區耕作條件的農機裝備,如水稻收割機、插秧機、烘干機、碾米機等,通過提高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率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3)加強與大學、研究機構、公司等的合作交流,加快推進農機裝備制造業的創新發展,培育和引進一批適應丘陵山區和經濟作物種植的專業農機裝備,通過提高農機裝備的智能化水平,實現農業生產經營數字化轉型。
3.2" 發展綠色生態農業
1)井岡山市要建設生態文明,首先就要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讓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護相互促進,協調發展。采用節水節肥和生物防治等技術,在提高效率和提升質量的同時,做到少消耗資源和少污染環境。其次,可以利用井岡山市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因地制宜開發系列相關項目,滿足游客對綠色生態的需求。
2)推進科技創新,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升綠色農業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強綠色農業的核心競爭力[5] 。
3)深化金融改革,加大對綠色農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建立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債券等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降低綠色農業的融資成本和風險。
3.3" 發展紅色文化創意農業
1)挖掘和利用井岡山市的紅色歷史文化資源,創新農業生產方式和組織形式,形成具有紅色文化內涵和特色風格的農業產品和服務。例如,在農產品的包裝、加工、銷售等環節融入紅色元素,如革命標語、紅星、紅旗等;在農業生產基地中設置紅色教育場所和展示設施,如革命舊址、革命文物、革命故事等;在農業服務中提供紅色文化體驗和傳播活動,如紅歌會、紅色講座、紅色微電影等。
2)積極培養和吸引一批有理想、有能力、有創新的紅色農業人才隊伍,開展一系列紅色農業技術培訓、創新創業、科普宣傳等活動,如井岡山市紅色農業技能大賽、井岡山市紅色農業創新創業大賽、井岡山市紅色農業科普展覽等,這些活動不僅能提高井岡山市紅色農業人才的水平和素質,也能激發井岡山市紅色農業的創新活力和潛力。
3.4" 發展特色農業
井岡山市的特色農業主要有茶葉、竹子和果品三大產業,其中茶葉是井岡山市的優勢產業,竹子是井岡山市的特色產業,果品是井岡山市的朝陽產業。
1)發展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拓展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和市場。利用井岡山市“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市)”的優勢,積極探索電商扶貧工作的路徑和辦法,促進電子商務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并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成果,借助區塊鏈公共服務平臺,確保域內電商農產品信息透明化和全流程可追溯化,提升井岡山市網銷特色農業產品的創新能力和水平。
2)結合紅色旅游主題,培育和推廣具有井岡山市特色的農產品,如紅米、紅茶、紅薯、紅棗等,打造井岡山品牌,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同時,利用農業生產基地和農家樂等形式,開展多種多樣的農業項目,增加農民的旅游收入。
參考文獻:
[1] 人民日報.深入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EB/OL].(2018-12-08)[2023-05-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2/05/c_1122368903.htm.
[2] 戴學勇.安徽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發展關系研究 [D]. 蚌埠 : 安徽財經大學 ,2021.
[3] 姜君.基于熵權與變異系數組合賦權法的模糊綜合評價模型:以白洋淀水環境質量評價為例[D]. 北京: 首都師范大學, 2011.
[3] 姜君. 基于熵權與變異系數組合賦權法的模糊綜合評價模型——以白洋淀水環境質量評價為例 [D]. 北京: 首都師范大學, 2011.
[4] 喬家君.改進的熵值法在河南省可持續發展能力評估中的應用[J]. 資源科學,2004,26(1):113-119.
[5] 李福奪,楊鵬,尹昌斌.我國農業綠色發展的基本理論與研究展望[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10):1-7.
(責任編輯:易"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