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玉米作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產業化發展對于農業經濟的推動作用不可忽視。安徽省宿州市泗縣作為糧食種植大縣,近年來玉米種植規模有所擴大,然而當地玉米產業化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包括種植戶種植意愿低、優良品種占有率低、產業產出結構不合理、龍頭企業缺乏等。對此,提出了提升種植戶種植意愿、因地制宜推廣優良品種、優化產業產出結構、培育龍頭企業等對策。
關鍵詞 玉米;產業化;產業結構;安徽省宿州市泗縣
中圖分類號:F326.11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9.054
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加之市場需求的逐漸轉變,玉米產業化發展成為必然趨勢。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玉米產業化發展的關注度和重視程度空前提高,玉米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規模化、品牌化的發展趨勢日益明顯。在這一背景下,以安徽省宿州市泗縣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玉米產業化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對于加快泗縣玉米產業化發展,提升泗縣玉米產業化發展成效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同時,深入研究玉米產業化發展的路徑、模式和策略,對于提升我國玉米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也能夠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1" 玉米產業化發展的概念與意義
1.1" 概念
玉米產業化發展是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戰略的要求,以市場為導向,綜合考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按玉米產業鏈結成利益共同體從而增強產業協同效應的一種新型經營方式。玉米產業化發展實現了玉米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專業化生產和企業化管理,提高了玉米產業的增值能力和比較效益,并使之與企業、政府尤其是農民的收益增加直接聯系起來,由此調動各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形成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1]。
1.2" 意義
玉米產業化發展對于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推動經濟發展及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玉米作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玉米產業化發展可以促進玉米產量的穩定增長,從而確保我國糧食的自給自足,減少對進口糧食的依賴,提升國家的戰略安全。在促進農業現代化方面,通過玉米產業化發展,可以提高玉米種植的規模化、集約化程度,實現玉米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提高玉米生產效率,從而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玉米產業化發展能夠優化玉米種植結構,提高玉米種植與加工環節銜接的緊密程度,提升玉米附加值,從而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玉米作為一種重要的農產品,玉米的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可以帶動農業產業鏈的發展,促進農業和工業、服務業的結合,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玉米產業化發展能夠提升玉米生產機械化水平,提高生產資料利用率,并能夠有效利用玉米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副產品,減少資源的損耗與浪費,減輕生態環境壓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2" 泗縣玉米產業化發展現狀
一直以來,泗縣政府對于玉米產業化發展重視程度較高。作為玉米種植大縣,泗縣大力推廣優質玉米品種和先進種植方法,按照“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農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大力推進科學、綠色的玉米生產方式。同時,泗縣已有多家單位和企業參與了玉米產業化發展工作。例如,泗縣農業科學研究所聯合安徽科技學院組織開展鮮食玉米新組合試驗及推廣工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調整,鮮食玉米越來越受到人們喜愛,鮮食玉米產業發展是玉米產業結構調整需要,開展鮮食玉米新品種展示轉化工作將有利于打造鮮食玉米全產業鏈,推動泗縣鮮食玉米產業發展。泗縣還有安徽鄧氏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主要從事玉米、小麥、大豆等農作物播種、收割及秸稈回收等農機具的研發、加工和銷售的民營科技型企業。安徽新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泗縣建設玉米生產加工基地,以玉米秸稈為原料,生產、研發、銷售納米抗菌無紡布、納米抗菌可降解口罩等新材料產品。此外,泗縣部分鄉鎮大力扶持玉米秸稈顆粒化燃料加工企業,并依托地方政府建立了玉米秸稈堆放點,將玉米秸稈統一收集輸送至加工企業進行加工處理,如黃圩鎮已建立起3個玉米秸稈消化能力能夠覆蓋周邊數個鄉鎮的生物質顆粒燃料加工廠。在這些單位、企業的推動下,泗縣玉米產業化發展得以穩步推進,有利促進了當地農民收入提升和玉米產值增加[2]。
3" 存在的問題
3.1" 種植戶種植意愿低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物價的持續提升,我國玉米種植成本逐年上漲。2018—2022年,泗縣玉米種植投入成本由5 500元·hm-2上漲至7 000元·hm-2,玉米產量則由12 000 kg·hm-2提升至13 000 kg·hm-2,玉米種植成本的提升幅度要遠高于玉米產量的提升幅度。種植成本更高,意味著農民種植玉米的收益會大幅減少,降低其種植玉米的意愿。在這種情況下,泗縣有不少農民開始種植其他收益更高的農作物,導致玉米種植面積減少。能夠作為玉米產業化發展的原料數量減少,自然會對玉米產業化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3.2" 優良品種占有率低
為促進玉米產業化發展,需要提升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同時要根據市場實際需求,擴大優良品種市場占有率。然而,泗縣玉米生產效益始終無法得到提升,各地農業技術服務部門和推廣中心缺乏資金和條件進行玉米優良品種的研發和篩選。隨著種業市場的競爭逐漸增大,一些地方性的小型育種企業很難在嚴酷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生存,逐漸取消了玉米育種部門,當地農民開始嘗試購買外地企業售賣的玉米種子。外地玉米品種很可能無法適應泗縣的氣候條件、土壤環境條件,出現品質、產量均下降的情況。此外,許多農民在選購玉米品種時較為盲目,時常有農民因為貪圖便宜而購買到了不適宜當地種植或者綜合性狀差的玉米品種[3]。這些因素使泗縣玉米優良品種占有率低,玉米群體抗逆性差,易受到天氣等外界因素影響,不利于玉米產量和品質的提升。
3.3" 產業產出結構不合理
目前,泗縣玉米加工企業是以加工玉米淀粉等附加值較低的初級產品為主,占玉米加工產出的70%以上,而且這些玉米加工企業規模通常較小,分布也較為分散。對于市場上需求量較大的玉米油、玉米蛋白粉等一些高附加值、競爭壓力小的產品,很少有企業參與生產。這就使泗縣玉米加工企業同質化程度較高,企業之間基本上只存在競爭關系,產業環境較為惡劣,產出結構不合理,缺乏玉米由粗加工逐步向深加工轉化的完整產業鏈。同時,泗縣玉米種植品種結構較為單一,缺乏特色型、專用型玉米品種,無法全面滿足市場需求,對玉米加工企業的業務拓展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約,不利于當地玉米產業多元化發展。
3.4" 龍頭企業缺乏
在玉米淀粉這一類粗加工領域的產業建設方面,泗縣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企業數量也具有了一定的規模,但當前泗縣在玉米加工領域仍然存在缺乏龍頭企業的問題。泗縣規模較大的玉米加工企業普遍存在“大而不優、大而不強”的問題,內部驅動力不足,生產能力、創新能力、研發能力和升級能力不強。同時,泗縣存在大量規模較小的玉米加工企業,這些企業往往以“小作坊”的形式運營,生產方式落后,導致生產成本高、利潤低,且缺乏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這些小規模企業處于明顯的劣勢地位,導致泗縣玉米產業難以形成集聚效應,整體競爭力受到嚴重制約,不利于玉米產業化發展。
4" 對策
4.1" 提升種植戶種植意愿
提升玉米種植戶種植意愿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降低種植成本,增加種植收益。1)種子、肥料、農藥購買及農機農具使用成本通常占玉米種植總成本的70%以上,因此玉米種植戶在購買農業生產資料時,要多方進行對比,尋求物美價廉的供應商,對于肥料、農藥的使用,要根據田塊和作物長勢的情況合理使用,節約生產成本。2)在玉米集約化、規模化種植模式下,勞動效率更高,因此通過將田地流轉集中,適當擴大玉米種植面積,就能大大降低玉米種植單位面積的勞動力成本。同時,推進玉米集約化、規模化種植,不僅能提升玉米種植效率,還能開創玉米產業新業態,提高玉米產值,進而提高玉米種植戶種植意愿[4]。
4.2" 因地制宜推廣優良品種
在推動玉米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優良品種的選擇對于提升玉米種植收益至關重要,尤其是要結合玉米產后加工鏈建設情況,因地制宜推廣種植優良玉米品種。例如,對于畜牧業發展良好的地區,可以加大青貯玉米品種的推廣力度,實現青貯玉米飼料自產自銷,降低運輸成本;對于冷鏈設施設備完善、運輸儲存條件較好的地區,可以加大鮮食玉米品種的推廣力度。只有因地制宜推廣優良玉米品種,才能確保玉米產品與產業發展需求相匹配,有利于玉米產業鏈運轉效率的提升。同時,泗縣農業部門應注重玉米優良品種的研發和篩選,充分考察市面上主流品種的各項特性,加強與其他科研單位、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引進玉米優質種質資源,拓寬育種方向,為種植戶提供更多品種選擇。
4.3" 優化產業產出結構
優化產業產出結構,對于改善泗縣玉米產業行業競爭環境,推動產前、產中、產后全流程鏈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1)泗縣農業部門在進行玉米品種、種植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時,應當更深入地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充分分析國內外玉米市場動態變化,以市場為導向,加大對專用型玉米及其配套種植技術的研發力度,通過研發新品種和加強技術創新,如推廣有機食品玉米、文玩玉米等,為當地玉米產業的結構調整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資源支持[5]。2)在當前泗縣已經具備了一定數量的玉米粗加工企業的基礎上,泗縣應當鼓勵這些企業加強技術研發或設備引進,調整企業經營結構,擴大企業加工范圍,積極探索如玉米乙醇、玉米蛋白粉等高附加值產物的生產工藝,推動玉米產業鏈向前延伸,推進產銷銜接,積極探索玉米訂單生產、定制生產,提升玉米產值。
4.4" 培育龍頭企業
基于泗縣玉米產業化領域企業現狀,培育玉米產業化龍頭企業可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1)加強政策支持,通過政府的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政策,支持當地玉米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產能,提升企業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同時鼓勵企業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從而扶持起一批玉米產業龍頭企業。2)泗縣政府應當積極對接一些行業內的先進企業,組織當地企業前去參觀、交流,學習先進的玉米生產、加工模式和技術,并鼓勵當地較為大型的玉米加工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通過引進、培養高技術人才,加快技術創新和研發效率,提高玉米種植和加工的技術水平,開發出高附加值的產品,提升企業競爭力。通過逐步積累技術優勢,提升企業生產經營效益,從而培養出一批玉米產業龍頭企業。3)政府可以制定相關標準和規范,推進玉米產業鏈整合、科技創新和規范管理,通過合并、兼并的模式,將一些產業互補的企業結合起來,發揮群體優勢,提高資源整合效率,迅速擴大企業規模,從而培育出一批玉米產業龍頭企業。
5" 結語
玉米產業化發展對于提升玉米產量、品質,增加農民收入,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泗縣玉米種植面積較大,具有良好的玉米產業化發展基礎,也具有較好的玉米產業化發展前景。泗縣地方政府應制定政策加強指導扶持,為當地玉米產業化發展做好規劃;地方企業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積極升級轉型,提升玉米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玉米產業產出結構優化;種植戶應主動學習,提升玉米種植水平,提高玉米和品質,從而共同促進玉米產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謝宏,賀書霞,陸瑤瑤.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玉米和薏仁米種植綜合效益對比分析:以貴州省興仁市為例[J].現代農業,2023,48(6):67-73.
[2] 甘陽英,陳夏莉,甘玉蝦,等.國內外甜玉米產業發展現狀與分析[J].熱帶農業科學,2023,43(11):128-133.
[3] 盧媛.鮮食玉米種源創新助推上海農業高質量發展[J].上海農村經濟,2023(12):35-36.
[4] 李佳富,王生富,馬洋,等.內蒙古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23(12):28-30.
[5] 孫瑩.全力擦亮“四平玉米”優質品牌[N].四平日報,2023-12-15(1).
(責任編輯:敬廷桃" 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