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電商直播作為一種新興的銷售方式,在農產品銷售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推動農產品電商直播的發展,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促進河南省農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分析河南省農產品電商直播的發展現狀,總結農產品電商直播存在的問題,提出“提高農產品質量,塑造特色品牌;創新直播模式,優化直播方式與內容;加強農產品電商直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等對策。
關鍵詞 農產品;電商直播;鄉村振興;河南省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9.059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政府部門的工作重心集中于解決好“三農”問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與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農村電子商務”這一概念最初由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即電子商務進農村),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推進電子商務進鄉村”,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提出“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鼓勵將互聯網與農產品結合,從而更好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農村交通、物流、網絡等軟硬件建設逐步完善,地方特色農產品產業得到扶持,農產品電商直播生態環境不斷得到優化,進入高速發展的新時期。《2023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報告》指出,全國農村網絡銷售額在2023年上半年突破1.12萬億元,同比增長12.5%,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0.27萬億元,同比增長13.1%。其中實物商品的銷售額達到1.02萬億元,同比增長11.3%。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2023年上半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實現穩步增長。電商直播與農產品的結合為農業提供了新的銷售方式,有助于推動我國農業的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實現,更好地鞏固我國部分地區脫貧攻堅的寶貴成果。
1" 現狀
河南省是全國農產品生產大省,近年來,河南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產業持續發展壯大,農業強省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河南省第一產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及增加值、農業總產值等均居全國前3位。同時,河南省高度重視農村電商的發展,重點支持發展特色農產品電商直播、電商直采等“互聯網+”農業新業態,河南省農產品電商直播發展迅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1" 農產品電商直播發展迅速
河南省商務廳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河南省農村網絡零售總額達到784.4億元,同比增長7.6%,占全省網絡零售總額的1/3。據第三方機構統計數據,在2022年全國網絡零售額占比中,河南省位居全國第九位,與東部地區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見圖1)。
1.2" 品牌優勢凸顯
電商的出現增加了農產品的銷售途徑,擴大了農產品的影響力。近年來,河南省蘭考縣農產品上行成效顯著,主要得益于農村產地品牌優勢的發揮和電商集群的建設。蘭考縣以特色產業升級為方向,將古琴、古箏、琵琶等民族樂器打造成在全國市場具有較高占有率的品牌,并遠銷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通許縣的酸辣粉等產品及“陟選好物”“光山十寶”“朝歌印象”等品牌也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河南省還推出了新鄭大棗、新蔡甘薯、固始山茶、靈寶蘋果、西峽獼猴桃及溫縣山藥等一系列優質農副產品公用品牌,重點扶持其開發、宣傳和銷售。通過直播、短視頻等營銷推廣方式,這些產品得以更好地融入農產品供應鏈和產業鏈。
1.3" 農村物流網絡體系逐漸健全
為了推動電商進農村,河南省采取了多項措施。1)建設了縣鄉村物流統倉共配體系,提高了鄉村快遞服務通達率。2)實行多站合一、一點多能、一網多用的城鄉共同配送模式,實現了高效配送和縣域全覆蓋。3)河南省各個縣設立了大量的淘寶村、淘寶鎮,作為河南省級城鄉高效配送試點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洛陽市、鄭州市、蘭考縣等地區攜手推進城鄉物流融通,打造高效配送體系。這一舉措極大促進了鄉村電子商務的繁榮,實現了農產品的迅速流通,加速了當地農業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1.4" 政策支持農產品電商直播
國家高度重視電商直播在拉動數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突出價值,密集出臺多項政策。2022年1月,中央網信辦等多部門聯合推出《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要深化農產品電商發展、促進農村消費升級、加快培育農村新業態。2022年2月,農業農村部發布《“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提出要推動農產品電商規范有序發展,加強農產品網絡品牌建設、品質管控和售后服務。2022年4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關于開展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通知》指出,要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產業,穩步促進行業健康發展。2023年2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強調,要積極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從田間到城市的轉化,倡導農產品的電子商務直銷和定制化生產等新型模式,構筑以直播電商為核心的農副產品銷售平臺。2023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等5部門印發《關于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指導意見》,強調要加大對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產地冷鏈集配中心、農產品電商產業園的金融支持,確保合作模式的合法性與規范性,從而促進“數字經濟助力農業”與“互聯網+”戰略的實現。
為響應國家各項助力農產品電商的政策,促進河南省農產品電商的發展,河南省政府也出臺多項支持政策。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21年末印發《河南省“十四五”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要支持發展農村電商、直播帶貨等電商新模式,構建農村網絡購銷體系,打通農村電商末端網點。2022年出臺《河南省“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發展規劃》,指出要加快構建農產品網絡流通體系,農商互聯渠道拓展暢通,構建形成縣、鄉、村三級覆蓋的農村電商網絡體系,有力推動農產品上行和消費升級。2022年11月,河南省商務廳、河南省財政廳等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后續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加快推進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建設。
2" 存在的問題
2.1" 農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牌競爭力不足
由于聚集性是農產品生產所具有的特質,導致農產品品種出現單一、同質化嚴重等問題。目前的農業生產依然以分散的小規模經營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品標準化的推進,致使出現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難以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產品的要求,也難以適應電商銷售的要求。此外,我國農業整體創新研發水平偏弱,農產品附加值不高,缺少品牌特色,用戶忠實度和認可度不足。雖然河南省已打造出90多個縣域電商公共品牌,但一些農產品沒有形成特色品牌,或者本來具有優勢的品牌,由于保護機制不健全,無法持續保持影響力。
2.2" 農產品電商直播形式及內容不夠豐富
農產品電商直播形式比較單一,多數直播內容為采摘—食用—包裝銷售的形式,且直播內容重復、缺乏新意,尚未深度挖掘農產品自有特性,針對性地優化和創新直播方式及內容。再加上各主播之間相互抄襲,易引起消費者審美疲勞,導致農產品電商直播流量逐步流失,無法吸引更多消費者,從銷售終端限制了農產品電商直播的發展。
2.3" 農產品電商直播專業人才短缺,培養機制待完善
我國農村地區專業電子商務人才相對匱乏,急需既懂得電商知識又熟悉農業及農村特點的復合型人才。農產品直播電商看似門檻極低,只需一部智能手機就能輕松上崗,但實際上,主播除了要簡單介紹農產品,還需要講清農產品特點和農產品生產情況、講好民俗故事,生動地傳播農業耕種文化、農產品特色和優勢等。同時也需要專業的電商平臺運營人員,許多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對電商運營、網絡營銷等知識掌握不足,難以適應電商發展的需求。
3" 對策建議
3.1" 提高農產品質量,塑造特色品牌
無論是電商平臺、商家還是農民,都應該把農產品質量放在首位,在保障農產品質量的同時,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體系,提高農產品標準化程度[1]。同時,充分利用農村獨特資源,發展具有當地特色的產業,塑造產品文化內涵,在直播中展現研發生產、加工制作、觀光農業、產品銷售等環節,打造獨具特色的地域農產品品牌,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附加值。例如,陜西省著名的水果品牌戶太八號葡萄,通過宣傳產品培育模式和產品自身果粒大、含糖量高、耐貯運的特點,成功打造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對于電商企業而言,應做好市場調研,了解市場需求,并結合本地特點和農產品自身特點生產、加工差異化特色農產品。政府可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幫助電商企業建立品牌,并扶持企業進行品牌推廣。例如,增加專項資金用于電商企業自主品牌建設,為農產品打開市場提供支持;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鼓勵企業提高市場宣傳強度,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2]。
3.2" 創新直播模式,優化直播方式與內容
1)直播時要突出農產品的地域特色,針對性講解特色農產品的亮點,避免千篇一律。2)優化直播方式與內容,為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需要注重內容多元化與精準供應,打造集專業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直播內容,以增強消費者的信任感。目前,直播電商正向綜藝化、節目化及更高水平的方向發展,可考慮采用“綜藝+電商+直播”的模式,構建一個全方位互動的帶貨新場景,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感和購買積極性[3]。
3.3" 加強農產品電商直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培養本土特色直播人才,挖掘鄉村優秀青年。借助網絡平臺、高校資源等對電商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教授電商直播運營管理專業知識及現代經營管理理念,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性,打造專業運營人才隊伍[4]。政府部門出臺專項政策,針對直播人才及機構所關注的稅收問題出臺對應優惠激勵政策,并協助商家對接平臺資源,搭建直播信息交流平臺,同步農產品電商發達地區的最新行業動態、運營方法、平臺調整方向等,打破信息交流的地域限制。同時,農業相關高校可同平臺企業進行合作,建立校內外農產品電商培訓基地,培養大批電商專業人才;也可設立農產品直播電商人才培訓專班,吸引返鄉大學生、農村青年和鄉村企業家參與其中,提高其技能水平[5]。
參考文獻:
[1]" 張璇,邵敏.鄉村振興背景下安徽特色農產品電商直播優化策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3(4):158-160.
[2]" 張金香,管樂然.農產品電商直播賦能鄉村振興實踐的路徑研究[J].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23,32(2):105-111.
[3]" 高原.鄉村振興戰略下河南農產品電商設計研究[J].現代營銷,2023(4):148-150.
[4]" 劉洪源,呂玉花.鄉村振興背景下河南省電商助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山西農經,2023(14):49-51.
[5]" 王嬌嬌.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電商直播營銷優化策略探究:以陜西省為例[J].現代農機,2023(6):64-67.
(責任編輯:敬廷桃" 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