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軒有好詞,“清風半夜鳴蟬”,清風幾許,蟬聲縷縷,時光嫻靜若畫,在這景致里,于庭院中聽蟬,有禪意。
夜靜下來,月光升起。升上柳梢頭的月光順著瓦檐瀉下來,落在檐下的石階上,是一地清輝。清輝好,清輝如水,有水銀的質地,落在衣衫上的月光就是一身銀子,清清亮亮,有富貴氣。窗欞半開,半開的窗欞上落著蟬聲。
庭院四四方方,庭院之外,是林立的槐樹。
蟬在高處,蟬將自己隱在夜色中,夜色卻隱不住蟬聲。
隱不住的蟬聲,就滴落下來,滴落在庭院一角的竹叢里,滴落在檐瓦上,滴落在窗欞間醒著的燈火里。蟬聲落進竹叢里,有絲竹氣,落在窗欞上,是明月里別枝的驚鵲,落在檐瓦上,碎了,碎成一眼窩的仰望,落在燈火里,是一燈如豆的暈黃。我喜歡在蟬聲里,搬了竹椅,飲茶聽蟬。
聽蟬,飲茶,蟬聲就落進杯盞里。
白瓷盞最好,白瓷盞里盛著蟬鳴,是一盞絳紫色的滇紅。滇紅適合夜飲。滇紅性暖,初夜寒涼,于是,提壺燒水,紅泥小火爐,鐵壺,一壺摻了月光的井水。陸羽說煮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中,山水乳泉、石池慢流者上,江水取去人遠者,井水取汲多者。”但于鄉間而言,井水來自地下,歷經了沉淀與砂石凈化,雖不及山水井水,卻亦是上好的煮茶之水。書上說妙玉煮茶水取自窖藏的雪水,總覺不夠鮮活,就像一首寫壞了的現代詩,有拘囿之嫌。水開,1083168779b1017bf57ae5c07e4e11943c076a29c370566ca86ac825d2445728洗茶,刮沫,泡茶,盛茶,飲茶。舉杯邀蟬聲,明月在高處。蟬聲落進杯盞里,有禪茶意境。
那年在江邊喝茶,就少了蟬聲,少了蟬聲的茶盞里多了一份幽靜的念想。
蟬聲幽靜,亦好讀書。
晉人陸云謂蟬有五德:文、清、廉、儉、信。其《寒蟬賦》有“夫頭上有,則其文也;含氣飲露,則其清也;黍稷不食,則其廉也;處不巢居,則其儉也;應候守節,即其信也……邁休聲之五德,豈鳴雞之獨珍”。蟬在陸云心中當是崇高之物,其德非鳴雞之所獨有。宋魏了翁有“鳴蟬泊雨晴云濕”詞句,雨霽天晴,蟬聲低沉,讓人覺得晴空的行云都是濕漉漉的。蟬愈是天氣晴朗愈是喜歡鳴叫,那年在南京中山陵園的午后時光,確是蟬聲聒噪,但我卻于一份聒噪里聽出了蟬內心的寧靜。雨后蟬鳴,濕漉漉的,適合在秋日將近時聽蟬觀畫。
觀畫亦好。在蟬聲里觀一份獨有的寧謐與愜意。
畫作最好是元人畫作,元人畫作多是山水寫意,多留白,留白能留出心意,觀元人畫作能觀出自我內心的空余,看到澄澈天宇和辰星燦爛。燦爛多了,內心自然明澈。
觀畫飲茶聽蟬聲,已有古人焚香品茗插花掛畫之雅氣,于此之間,有三兩聲蟬鳴點綴其間,當是多么雅靜閑適。
尤其是在鄉間,更多了鄉野氣息,茂林修竹,青青瓦舍,清風半夜鳴蟬。
半夜間,再沏一壺好茶,醉了茶氣醉蟬聲。
(編輯 高倩/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