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自幼便熱衷于繪畫,她從幼兒園起,便跟隨一位深受她喜愛的美術老師學習。這位美術老師的授課方式獨具匠心,他從不固定讓學生們臨摹同一張圖片或物品,而是準備了豐富多樣的畫具,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創作主題。
我每次去接女兒,總是看到大部分孩子都下課離開了,她還在埋頭畫個不停,不管她延時了多久,頗具耐心的老師都會陪在一邊,從來不會催促,反倒是我感覺耽誤了老師下課而不好意思,忍不住小聲提醒女兒快點畫。這時,老師往往會勸我不要打斷女兒的創作,并且微笑著說:“這次,她又挑選了一張難度比較大的圖片,花費更多的時間也正常。”有一次下課后,我問女兒:“你怎么總是挑選最難的圖片來畫呢?”她俏皮地一笑:“那些圖案相對簡單一些的圖片,老師剛發下來就被別的同學搶個不停,我不愿意和大家爭。再說,我喜歡畫畫,自愿挑選難度系數高一點的,雖然畫的過程比別人累,但是畫完之后非常有成就感呀!”
“嘿,小丫頭年齡不大,講起大道理居然還一套一套的!”女兒關于畫畫的想法讓我不由對她刮目相看,也想起了不久前出去旅游時,在高鐵出口看到的一幕:當時,我們一家要去一個預先計劃好的景點,但是兩側的電梯上都擠滿了人,還有很多人在排隊。我有點焦慮地說:“這么多人,真是太擠了!這要等到什么時候?咱們看完景點就要往回走,晚了怕趕不上車啊……”
這時,兒子指著電梯中間的步行梯說:“媽,如果我們走這里就不會擁擠,雖然要爬這么多層臺階,但能省去等待的時間,我們要不要嘗試一下?”我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發現步行梯果然空蕩蕩的,只有幾個乘客走在上面,多數人寧愿擁擠也要等著乘坐電梯,畢竟這樣更輕松呀。我還沒來得及回答,兒子和女兒已經搶在前面走上了步行梯,我也緊隨其后,幾十級臺階走下來,說不累是假的,但那種避免了擁擠的感覺又是那么舒服。因為選擇了一條不省力的路,我們及時欣賞了想看的風景,當天也按時愉快返程,付出和收獲往往成正比,在這一件小事上也得到了驗證。
朋友小夏,因為家境貧困,中學畢業后無緣繼續求學,跟著村里的姐妹到外地去打工,成了流水線上的普通工人。每天在悶熱的車間里干一天活,回到宿舍人人都疲憊不堪,別的姐妹會躺平刷手機或在宿舍打撲克,她卻不愿意虛度時光。當她得知公司附近有家圖書館,立刻跑去辦5LXJ8QOoYPoL8CSSwPJCi3IDBBjyUTLvvrOViNfdIQs=了借閱證,把別人娛樂的時間都用來看書。每天比別人早起一個小時,悄悄走出去,借助樓道里的燈看書;晚上也是一樣,看書至少一個小時才上床休息。盡管同宿舍的姐妹背后都嘲笑小夏是“書呆子”,她卻毫不在意,在流水線打工的兩年從沒放棄讀書,還每天寫讀書筆記,記錄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兩年后,小夏的表姐考到她打工的城市上大學。當表姐來宿舍探望她時,無意中看到了那一摞摞厚厚的讀書筆記,她被這位表妹的求學精神深深感動了,當即就給自己的父親打電話:“我愿意把生活費分一部分給小夏,她這么好學的人不能上學,實在太可惜了!”此時,小夏家的經濟情況也有所有好轉。于是,在家人和親友的全力支持下,小夏得以重回校園,不僅順利讀完高中,還考入了心儀的大學。有一次,小夏跟我聊起當年打工的經歷時,曾這樣感嘆:“每天下班后都很累,有時我也想像別人那樣娛樂放松,可是我不甘心自己永遠是一名流水線上的工人。讀書這條路并不好走,慶幸的是我沒有放棄……”
難走的路,其實從來不擁擠,因為勇敢者總是少數。在生活的畫卷上,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畫師。世界上所有的“開掛”,都是對過往努力的回報。所以,只要懷揣著夢想堅持下去,你想要的,歲月一定都會給你。
(編輯 高倩/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