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減”之下,如何讓教師得到發展,幸福感有增不減,這就給學校管理者帶來了新的挑戰,探尋新的管理模式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由此可見,在“雙減”之下,要滿足教師發展的需求,需要我們去探究有效的校本培訓應對策略。幸福管理模式的校本培訓應運而生。
幸福管理模式。幸福管理模式是一種在積極心理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的管理模式。本研究將幸福管理的模式應用到學校校本培訓中,希望充分發揮和調動學校教師的積極性,揚長避短,發揮個體聰明才智等人為因素來優化學校教育工作,促進學校發展的同時,滿足教師發展的需求,讓教師的幸福最大化。
一、幸福管理模式在校本培訓中的作用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校本培訓作為教師發展的重要途徑,也需要不斷地創新和完善。幸福管理模式在校本培訓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師的幸福感、激發教師的潛能、促進教師的成長、增強團隊合作和提高培訓效果。
1.提升教師幸福感。在校本培訓中,通過關注教師的成長歷程、工作環境和職業規劃等方面,讓教師感受到被關注和被重視,從而提升教師的幸福感。同時,幸福管理模式還強調教師的心理健康,學校通過多種團建活動形式的校本培訓,讓教師身心得到放松,幫助教師緩解工作壓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在校本培訓中,幸福管理模式通過設置多元化的培訓課程和活動,讓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技能,從而激發教師的潛能。此外,幸福管理模式還鼓勵教師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讓教師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進一步激發教師的自我發展潛能。
3.在校本培訓中,幸福管理模式通過設置系統化的培訓課程和實踐性的教學任務,幫助教師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幸福管理模式還鼓勵教師進行學術研究和實踐創新,讓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成長。
4.增強團隊合作。在校本培訓中,幸福管理模式通過組織各種團隊活動和合作項目,讓教師之間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機會,從而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同時,幸福管理模式還強調教師的團隊精神和服務意識,讓教師在團隊合作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5.提高培訓效果。在校本培訓中,幸福管理模式通過設置符合教師需求的培訓課程和實踐活動,讓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學有所獲。同時,幸福管理模式還采用多種培訓方式和方法,讓教師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和學習機會,從而提高培訓效果和教師滿意度。
二、幸福管理模式校本培訓的有效策略
幸福管理模式在校本培訓中的應用需要注重人文關懷和情感交流,關注教師的內心需求和發展目標。同時,我們需要采用多種培訓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教師的全面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從心出發,追求本真
幸福管理模式強調關注教師的內心需求和發展,因此,在校本培訓中,我們需要從教師的角度出發,了解他們的需求和發展目標,然后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和課程,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此外,我們還需要關注教師的個性化需求,為他們提供定制化的培訓服務,從而更好地促進他們的專業發展。
2.愛心無限,與人為善
幸福管理模式注重人文關懷和情感交流,因此,在校本培訓中,我們需要關注教師的情感需求,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讓他們感受到關愛和支持。同時,我們還需要關注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提供積極的反饋和激勵,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成就。
3.書香致遠,向美而生
閱讀是獲取知識和提升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校本培訓中,我們可以采用閱讀分享的方式,讓教師通過閱讀專業書籍、教育名著等,獲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同時,我們還可以組織教師進行閱讀分享交流活動,讓他們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和體會。通過這樣的方式,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培訓效果。
總之,“雙減”之下適應小學教師發展需求的幸福管理模式校本培訓研究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過程,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深入思考和實踐。通過有效的校本培訓,可以更好地幫助小學教師適應新的政策和要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職業發展和幸福感。
【注:本文系廣州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課題“‘雙減’之下適應小學教師發展需求的幸福管理模式校本培訓研究” (項目編號:202316225)的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