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思政課,著重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學生成長成才,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具有重要意義,能滿足國家和社會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文章致力于探究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實踐路徑,提出可從提高思政教師的工匠精神素養、以本地工匠資源充盈思政教學、加強工匠精神思政實踐教學、工匠精神學習效果成果化等方面作出努力。
關鍵詞 工匠精神;技工院校;思政課;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8.037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into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Technical Colleges
LU Yaojun
(Shanwei Technician College, Shanwei, Guangdong 516699)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craftsmanship spirit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technical colleges, with a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craftsmanship spirit, helps them grow and become talents,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cultivating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for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this article is committed to exploring the practical path of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echnical colleges. It proposes that efforts can be made to improve the craftsmanship spirit litera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en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local craftsman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craftsmanship spirit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achieve results in the learning of craftsmanship spirit.
Keywords craftsmanship spirit; technic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ing research
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的重要任務。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職業精神等核心素養。針對當前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思政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本文重點探討了提高思政教師的工匠精神素養、以本地工匠資源充盈思政教學、加強工匠精神思政實踐教學、工匠精神學習效果成果化等新的解決路徑。
1 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
工匠精神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不僅是其璀璨的組成部分,也是每個中國人寶貴的精神財富。隨著時代推進,工匠精神在繼承和發展中有了新的內涵。在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進行了精準概括,即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
①執著專注?!皳褚皇陆K一生”,執著于所選擇的職業領域,專注于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踐行工匠精神,就要愛崗敬業,以敬畏之心對待本職工作,以工匠之心投身職業生涯,殫精竭慮地錘煉專業技能。
②精益求精?!案梢恍秀@一行精一行”,精益求精是對極致的追求。在工匠精神引領下,勞動者刻苦鉆研,力求掌握精湛技術,把“敬業”上升為“精業”,以更好地適應事業發展的需要。
③一絲不茍。“偏毫厘不敢安”,一絲不茍是對細節的完美追求。職業生涯里每個階段、每項任務,我們都必須在每個細節上做足功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真正地做好工作。
④追求卓越?!扒f錘成一器”,勇于創新,突破自我。創新作為工作的內驅力,是勞動者實現卓越的必要條件。具有創新意識、練就創新能力、敢于創新嘗試,是工匠精神對新時代勞動者的期待與希冀。
在當下這個充滿變革與創新的時代,工匠精神以其獨特的價值,成為時代精神的鮮明代表,彰顯了我們對精湛技藝和卓越品質的堅定追求。
2 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思政課的意義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推進改革創新和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的關鍵階段,提倡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國家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國家創新發展。國務院于2019年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改方案),明確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為技工院校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提供了政策指導。2021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改革發展意見),明確堅持培育弘揚工匠精神,提出“十四五”期間全國技工院校在校生規模保持在360萬人以上,累計培養培訓高技能人才達到200萬人以上。技工院校著重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造就更多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這不僅是國家的殷切期望,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保障。
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思政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敦促學生確立正向的職業價值觀。技工院校學生的學歷起點主要為初中畢業。他們正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和確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思政教師將工匠精神融入課堂,倡導學生向工匠學習,積極提高技能水平、提升職業素養,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思政課,不僅對學生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思政教師的能力提升也有極大促進作用。在執教過程中,思政教師也是工匠精神的學習者和踐行者。具有工匠精神的思政教師會專注提升教學質量以獲得專業化成長,助力技工院校的內涵式發展。更重要的是,思政教師傳承和弘揚工匠精神,才能栽培出一屆又一屆以工匠精神引領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思政教師與學生在學習和踐行工匠精神的過程中有效形成正向反饋的閉環。
3 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思政課的現狀
3.1 師資力量有待加強
部分教師對工匠精神的重視程度不足,難以有效引導學生;教學內容與工匠精神融合不夠自然,容易產生脫節。部分技工院校的思政教師隊伍水平參差不齊,缺乏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行業背景的優秀思政教師。
3.2 實踐教學有待拓展
工匠精神強調實踐,思政教學側重理論。思政課程設置未能充分融入工匠精神的內涵和要求,缺乏與工匠精神緊密結合的實踐課程。部分技工院校存在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等問題,難以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實踐機會。
3.3 校園氛圍有待提升
部分技工院校欠缺對工匠精神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缺乏相應的文化活動建設,致使學生未能充分領會工匠精神的重要性,難以將工匠精神與其實際學習、職業規劃相聯系。
4 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實踐路徑
4.1 提高思政教師的工匠精神素養
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養離不開思政教師的言傳身教。“打鐵必須自身硬”,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思政教師應當具備過硬的工匠精神素養。這也是將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思政課的前提條件。思政教師工匠精神素養的提升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4.1.1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思政教師要注意挖掘教學內容中的工匠精神元素,加強融媒體運用,制作微課視頻,抓住學生注意力。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課程內容,加深對工匠精神的認同感。借助“互聯網+”技術,思政教師以交互式微課、希沃平臺、問卷星等資源構建數字化課堂,提升課堂魅力。思政教師還可以運用在線仿真、虛擬工廠等技術手段模擬工作場景,帶領學生置身于虛擬的工作環境,引導學生自主培養工匠精神。
4.1.2 自覺進行雙專業建設
職教改方案第十二條要求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以技師學院為例,其多設有機電工程系、汽車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等系部,開設有電子技術、汽車維修和多媒體制作等數十個專業。任教的思政教師多為人文社科類專業,對學生專業技能知識的了解有限。在此情況下,思政教師對學生講授工匠精神,可能如隔靴搔癢般抓不到學生的關切點。因此,思政教師要自覺多學一些專業或技能,成為“雙師型”教師,就能把思政元素筑牢在專業知識之上,把工匠精神講深講透。
4.2 以本地工匠資源充盈思政教學
職教改方案第十五條要求開展“大國工匠進校園”等活動,宣傳大國工匠事跡,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以廣東省汕尾市為例,本地工匠資源豐富。據報道,2023年12月28日,約150名歷屆各級勞模工匠集結在本市馬思聰藝術中心,與企業、學校簽約結對,提供技術培訓等服務,發揮工匠大師的傳承技能、培育精神等作用。思政教師應積極調動本地工匠資源,助力思政教學。
思政教師可利用網絡會議平臺,邀請行業專家等本地工匠連線進入課堂,打破時空限制。工匠大師在線上課堂向學生介紹其技能創新情況,分享工作心得,與學生交流互動。除了線上課堂,思政教師也可邀請工匠大師進校園開辦講座。通過工匠大師線上線下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能從工匠大師身上學到更多的實踐知識和經驗,親身體驗工匠精神的魅力。在前述過程中,思政教師要注意將工匠精神融入課程內容,使學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對于國家發展及個人成長的重要性,發揮工匠精神的榜樣示范作用。并且,思政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反思學習態度、職業規劃等,鼓勵學生思考如何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踐行工匠精神。
4.3 加強工匠精神思政實踐教學
工匠精神的思政教學離不開實踐。思政教師若僅通過理論知識傳授工匠精神,則較難講到學生心坎里。技工院校應該加強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思政實踐教學,將實踐教學貫穿整個思政課程體系。以廣東省汕尾市的技工院校為例,思政教師應更多地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進本地紅色教育基地,如澎湃故居、紅宮紅場,講解先烈們救亡圖存的愛國精神以及執著專注于革命事業的精神等;走進本地龍頭企業,如信利電子有限公司、汕尾市富珍食品有限公司,讓學生感受企業競爭拼搏的氛圍,以及領悟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走進本地大師工匠工作室和博物館,引導學生感悟匠人和藝術家創業創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此外,改革發展意見強調加強課程思政建設以實現思政教育與技能培養的融會貫通,并要求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工匠精神等專題教育不少于每學年16學時。專業課要保持與思政課同向同行,與思政課共同承擔育人任務。在學生的實操實驗實訓以及頂崗實習等工學結合的專業實踐過程中,技工院??梢约釉O思政教師的工匠精神教學??紤]到專業課的思政元素不會自動呈現,思政教師需要在仔細研究專業課程內容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設計工匠精神理論與學生專業實踐深度融合的教學內容,為學生闡明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重要意義及培養路徑等,引導學生在專業實踐中踐行工匠精神。
4.4 工匠精神學習效果成果化
工匠精神是一種無形的思想引領。思政教師通過設計具有實踐性的任務,激勵學生動手完成,以學生呈現的有形成果直觀檢驗其工匠精神的學習效果。思政教師可以在授課班級或全校舉辦工匠精神主題比賽。除了常規的征文、手抄報等比賽,思政教師可獨具匠心地策劃微視頻比賽、職業生涯規劃比賽、創業計劃比賽等活動,并明確學生應以團隊形式合作參賽。在此過程中,學生有內驅力去學習工匠精神,自發地表達交流、查找資料、動手實施。學生親手完成的作品是他們吃透工匠精神的直接體現。
學生的工匠精神學習成果產生后,技工院校及思政教師要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弘揚工匠精神。技工院??蛇x擇學校官網、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也可選擇線下的校園宣傳欄、技能園地等來展示學生的工匠精神學習成果。同伴展示法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有效營造學習工匠精神的校園氛圍,使各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直達學生內心,筑牢工匠精神理念。
綜上所述,將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思政課教學,既回應了新時代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熱切呼喚,也為學生塑造卓越職業品格提供重要支撐。這一關鍵舉措,不僅豐富了思政教學的內涵,還提升思政教師的教學藝術,形成雙向促進的良性循環。學生在感悟工匠精神的深邃與博大中,不斷磨礪思想品格,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工匠精神的傳承與發揚,將持續地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引領學生努力打好專業技能之基,不斷挑戰自我、追求卓越,助力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的實現。
基金項目:2023-2024年度汕尾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研究成果“地區工匠精神融入技能人才培養途徑研究——以汕尾技師學院為例”(SWSKYF-202320)。
參考文獻
[1] 鄧祿.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育研究——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3,44(23):106-108.
[2] 田靜,馬秋峰.德育視野下中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徑研究——以山東煤炭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2023(22):35-37.
[3] 黎謙.“工匠精神”視域下高職會展專業“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科教導刊,2023(2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