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環抱著無際草原,掛在天邊的彩虹,牛羊成群牧歌聲聲,單純質樸的可愛牧民……一部由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改編而成的八集迷你劇《我的阿勒泰》,成為5月最熱門的影視劇之一。劇集播出后,獲全網熱議,總傳播量超86億次。阿勒泰,這片位于中國西北邊陲的神秘土地,以其原生態的風情和純粹的自然美景,徹底走進了人們心中。短時間內,阿勒泰的搜索熱度持續增長超5倍,烏魯木齊飛往阿勒泰的航線訂座量環比超50%。
山邊吹風,林間追夢,草原放飛。離開了橫店、告別了綠幕的《我的阿勒泰》劇集,用電影質感的畫面描述了阿勒泰的山水風光、民俗民情。閃耀著遼遠和寧靜、粗獷和溫柔的美麗阿勒泰闖入了人們的視野,在某個夜深人靜的疲憊夜晚,化作一股清泉,流淌進人們的心田,成為心靈的歸宿。原來,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阿勒泰”。
這里有狂野的夢、山野的風
中國的西北之北,與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三國接壤之處,綿延著2000多公里的“金山”——阿爾泰山脈,奔騰著滔滔“銀水”額爾齊斯河。金山腳下,銀水之畔,就是阿勒泰。這里雪峰連綿、森林密布,河流奔涌、湖泊秀美,草場肥美、人民幸福。
“北疆之北是阿勒泰,她是狂野的夢,她是山野的風。”這是李娟筆下的阿勒泰,擁有原始而質樸的美。
地域遼闊的阿勒泰,南北風光迥異。北部風景秀美,多逶迤雪山、茂密森林、廣袤草原、湛藍寬廣河流。南部景色雄奇,有浩瀚沙漠、蒼茫戈壁、蔥郁綠洲、雅丹地貌。從高空俯瞰阿勒泰地區,由北向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巍峨雪山之巔。緊接著,目光掠過一片郁郁蔥蔥的廣袤森林,苔原悄然出現,以其獨特的生命力點綴在大地之上。再向南行,陽光灑落在生機勃勃的草甸之上,一片金黃與翠綠交織的畫卷鋪展開來。最終,目光定格在準噶爾盆地的心臟地帶,那里是荒漠的領地,浩瀚無垠,盡顯大自然的荒涼與壯美。

阿勒泰生態環境優越,森林面積4000多萬畝,覆蓋率23%,是中國六大林區之一、新疆第一大天然林區,是國務院確定的水源涵養型山地草原生態功能區。人們印象中,新疆是干旱缺水之地,而阿勒泰水資源豐富,有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吉木乃山溪三大水系,大小河流共56條,年總徑流量133.7億立方米。除此之外,阿勒泰還是世界三大有色金屬成礦帶之一,礦種齊全,儲量豐富,盛產黃金和海藍、水晶、碧璽等名貴寶石。
寶藏阿勒泰的四季,像阿勒泰人一樣,有簡潔到直截了當的美,“森林在左,雪山在右,上面是藍天,腳下有草原,還有吹得渾身空空蕩蕩的風……”阿勒泰的四時之景各有千秋,無論何時踏足此地,都能領略到令人驚喜的美景。
阿勒泰地區地文景觀、水域景觀、生物景觀等八大旅游主類齊全,擁有亞類21個(占全部23個亞類的91.3%),基本類型72個(占全部110個基本類型的65.5%),旅游資源單體724處,其中有阿爾泰山、喀納斯湖、禾木村、五彩灘雅丹地貌、額爾齊斯河、墩德布拉克洞穴彩繪巖畫等五級旅游資源(世界級)33處,克蘭河大峽谷、烏倫古湖、通天洞遺址、可可托海三號礦脈等四級旅游資源(國家級)122處。
走過了阿勒泰的春夏秋,阿勒泰的冬天絕對不容錯過。阿勒泰的冬天同樣是“治愈系”的,這里的冰雪資源是世界量級的,這里是人類滑雪起源地、中國雪都。阿勒泰地處北緯45°—47°世界滑雪黃金緯度帶,雪期長、雪質優、山勢天成、溫度宜人,“粉雪”資源世界少有,“人類滑雪起源地”的史證國際公認,集世界各地著名滑雪場的資源特點優勢于一身,是代表新疆冰雪亮相國際舞臺的主力。
綠水青山阿勒泰已創建A級旅游景區53家,其中,國家5A級旅游景區3家,位列新疆第一梯隊;有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3家,數量居全疆第一。現在,阿勒泰地區立足資源稟賦,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精品旅游線路、高等級景區集群已初具規模,喀納斯、禾木、可可托海、G219等景區和線路以及吉克普林、可可托海等雪場已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地游客慕名而來的打卡地。阿勒泰從很多人的夢中走到了眼前。

這里有最安靜最長久的成長
綿延的阿爾泰山脈,從古至今便承載著深厚而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它見證了人類文明的演變,也留下了無數珍貴的古文化遺存。在阿勒泰的崇山峻嶺中,隱藏著大量巖畫、石冢、草原石人等,這些無聲的遺物,特別是有人、獸、符號及盛大生動的圍獵場景彩繪的巖洞,無不顯示著從舊石器時代起,這里就是先民們的家,它們沉默地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在風景如畫的阿勒泰市汗德尕特鄉東北方向約6.5公里處,有一處巨石洞穴,墩德布拉克巖畫就隱藏其中。2005年,一位偶然路過的牧民發現了這個洞穴,并在巖畫上看到人們在茫茫雪原上一起滑雪圍獵的場景。這位阿勒泰牧民不會想到,他竟無意中揭開了新疆目前發現的內容最為豐富、保存最集中的一處洞穴巖畫群的面紗。
巖畫所在的洞穴正上方繪有7個人物,他們彎腰屈膝,抬頭撅臀,手持單桿,腳蹬長條形物件似滑雪板。畫中的姿態與阿勒泰地區部分蒙古族、哈薩克族農牧民穿用古老滑雪器具的滑雪姿態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2015年1月14日至18日,來自挪威、瑞典、芬蘭、丹麥、斯洛文尼亞、奧地利、瑞士、捷克、美國、英國、蒙古國、韓國、中國的近百名專家學者齊聚阿勒泰,舉行古老滑雪文化交流研討會,“中國新疆阿勒泰是人類滑雪最早起源地”這一觀點得到了國際滑雪界的認可。從墩德布拉克巖畫走出去的滑雪星火,也成為點燃2022年北京冬奧會圣火的火種。墩德布拉克巖畫的滑雪火種,照亮了現代滑雪的來路。而僅僅200公里外的通天洞遺址,升起了新疆大地上第一縷炊煙。
通天洞遺址是新疆境內考古發掘的第一個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4.5萬年,填補了新疆舊石器時代考古的空白。這里發現的小麥麥粒、大麥麥粒,經碳十四測定為距今5200多年,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小麥和大麥,并由此證明,阿勒泰地區有可能是一條最北面的早期小麥、大麥傳播通道。通天洞遺址對于今人認識和研究中國與周邊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交流、東西方早期人類遷徙與東亞地區現代人起源、古人類行為適應與古環境演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2018年,通天洞遺址入選2017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全國第八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阿勒泰大地上,看吉木乃草原石城奇石林立,感知自然力造化演變史;來青河三道海子的千年石堆,探秘神秘的草原文化……這里的戍邊文化、民俗文化、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多元一體,時間在這里停留,源遠流長。
遼闊神奇的阿勒泰大地上,那些靜靜存留山間洞穴、綠色草原上的巖畫、石人,是最長久的見證,也是最安靜的守候。
這里被愛吻過,溫情常在
“當我愛著你時,連風中的松樹都會用它們絲絨般的葉子唱你的名字。”李娟寫道。

只有用心去擁抱愛和被愛擁抱過的人,才會有這樣的文字和心情。
在被愛吻過的阿勒泰,溫情常在。
雪山綠草白云,悠悠然然的羊群,阿勒泰的“治愈系”風光,治愈的是城市喧囂和忙碌中疲憊的心靈。阿勒泰不僅是目之所及的“世外桃源”,更是人們內心深處所向往的心靈歸宿。就像《我的阿勒泰》導演滕叢叢所說:“我想傳達的都是那種自由、豁達、不被別人眼光和評價束縛的人生,我們生而為人,在這個世界有自由選擇如何度過自己一生的權利。”

顯然,在阿勒泰拍攝的經歷,給了滕叢叢心靈上的直擊和放松。“哈薩克族的人們特別熱情,你只要認識一個,就能認識一群,他會把所有同學家人朋友介紹給你。”
生活在11.8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漢族、哈薩克族、回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42個民族的人們,他們有著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真情,他們在和諧的大家庭中幸福地生活著。這里有哈薩克民族古老的慶典盛會之一阿依特斯,人們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慶祝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之一;有人們熟悉的刁羊、姑娘追等馬上娛樂活動,是生活在阿勒泰的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有廣泛流行在阿勒泰地區的哈薩克民間集體舞蹈阿依加勒克舞,還有喀納斯湖畔的圖瓦人特有的民俗……阿勒泰地區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0余人,他們傳承著歷史和文化,感受著幸福,也把世世代代相傳的性格氣質,繼續流傳下去。

長長的風吹著綠色的阿勒泰,讓每一個生活于此的人,以及來到這里的人沉醉。在阿勒泰人心中,這里是他們的家園,更是幸福的源泉;在每一個來到阿勒泰的人的心中,阿勒泰原來就在他們心中,是他們心靈的歸宿之地,到了阿勒泰,就像到了家。
“戈壁,草原,森林,雪山,駿馬和牧人。”這里是我的阿勒泰,也是我們的阿勒泰。
責任編輯:張語聰 助理編輯: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