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盧溝橋事變與國難書寫

2024-08-04 00:00:00郭建鵬張昊為
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4年2期

摘 要: 1937年至1949年, 圍繞 “盧溝橋事變” 而生的報載散文、 詩歌、 戲劇、 小說等 “國難” 文學作品, 著眼于社會現實, 以歷史圖像式敘事方式來反映日寇侵華之血腥與民眾生存之慘境, 記錄戰亂下社會百態, 塑造了抗戰斗士的光輝形象, 高歌后方各界人士抗日救亡的壯舉, 鞭撻賣國求榮之徒。這些作品以質樸的文字反映國難危機下的時代痕跡與特殊時期國民的精神面貌, 既補充了歷史史料, 又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

關鍵詞: “盧溝橋事變” ; 抗戰; 國難書寫

中圖分類號: I20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1217 (2024) 02-0096-10

收稿日期: 2024-01-10

基金項目: 聊城大學博士科研基金項目: 1931-1945報載抗戰文學研究。

作者簡介: 郭建鵬 (1980-) , 男, 河北昌黎人, 聊城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文學博士;

張昊為 (1999-) , 女, 山東聊城人, 聊城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盧溝橋事變” 伊始, 舉國嘩然, 第29軍的英勇抗敵, 得到全國各界的熱烈聲援, 尤其是國內各大報刊對 “盧溝橋事變” 爭相報道, 同時刊載了書寫國難的詩歌、 戲劇、 散文和小說等文學作品。圍繞事變產生的大量文學作品, 文體形式豐富, 主題內容鮮明凸出。 報刊作為傳播資訊、 刊載文章的重要傳媒工具, 成為抗戰文學的重要陣地。戲劇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演繹將士們血染疆場的戰時場景;報告文學詳實記錄了事變經過及前線戰況,以犀利的言語抨擊日本侵略者的殘暴罪行;小說以其虛構性講述抗戰英雄的故事,表現國難下民眾的態度與反應。民族危難之下,報刊文學以其特有的方式記錄戰況,鼓舞士氣,激發民眾愛國情懷,承載著沉重的國難記憶,賡續著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盧溝橋事變” 爆發后, 盧溝橋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 但由于路途遙遠、 局勢復雜, 民眾無法得到及時的消息。在這關鍵時刻, 眾多記者不顧生命危險奔赴現場, 收集前線資訊, 撰寫新聞報道, 及時為民眾傳遞了真實可靠的資訊, 展現了前線士兵的抗戰圖景, 并對緊張的局勢進行了分析和評價, 形成了大量詳實可靠的報告文學, 這些報告文學不僅從正面戰場書寫將士們的奮勇殺敵, 而且從側面反映前線的緊張局勢。

戰火紛飛中, 各大報刊記者趕往戰場采集時訊, 以戰地通訊、 速寫、 時事評論等形式記錄戰事。在記者群體中, 以范長江、 陸詒和小方三位記者最為突出。范長江是 《大公報》 的著名新聞記者, 曾只身前往祖國的大西北考察, 寫出了著名的 《中國的西北角》 。范長江一直對中日關系十分關注, “盧溝橋事變” 發生后, 他奔赴前線, 采訪多名將領和戰士, 考察戰場形勢, 寫出了多篇詳實可靠的戰地通訊。以筆名 “長江” 撰寫的 《蘆溝橋畔》 分別于1937年7月24日、 26日和28日連續刊登在 《大公報 (上海) 》 上,分 “無從說起”" “太息唏噓” 和 “問題重重” 三個部分敘述了 “盧溝橋事變” 發生前的局勢和事變過程, 并指出當前緊張局勢的岌岌可危。小方 《血戰居庸關》 分 “搶防南口”" “肉搏坦克車”" “新的長城” 和 “ ‘鐵漢’ 之淚” 四個小節描寫了居庸關戰役的戰況。 “肉搏坦克車” 一節更是描寫了戰事慘烈的一幕:

怎么奈何它呢?辦法是有的, 第七連連長帶著兩排人跳出陣地沖向坦克車去, 他們沖到這 “鐵怪” 的跟前, 鐵怪自然少不了有好多窗口以備里面的人向外射擊之用, 于是大家就不顧一切的攀上前去, 把手溜彈往窗口里丟, 把手槍伸進去打, 以血肉和鋼鐵搏斗, 鐵怪不支了, 居然敢走, 并且其中的六輛因為里面的人全都死了, 所以就成了我們的戰利品, 兩排勇敢的健兒雖然死了一半, 但我們終于獲得勝利。【小方:" 《血戰居庸關》 ," 《抗戰半月刊》 1937年第1卷第4期。】

二十九軍雖然沒有先進的武器裝備, 但有一群寧死不屈的戰士, 面對敵人先進的坦克車, 戰士們化肉體為銅墻鐵壁, 與那 “鐵怪” 拼死爭斗, 以慘烈的犧牲換取了最終的勝利。

七月七日夜, 日軍在盧溝橋發起進攻, 駐守于此的二十九軍奮力抵抗, 八、 九兩日, 日軍更是挑釁不斷。" 《盧溝橋》 一書中 《八、 九日激戰》 一文記錄了我軍勇奪盧溝橋的戰爭事實:

據當地人說, 戰事以八日晚最烈, 是夜十一時許, 日軍二百余人由永定河東岸向河西進攻, 搶奪盧溝橋, 橋西我金營一排當時全軍覆沒, 縣城西門城上守城某連長眼見日軍前進, 我援軍不繼, 氣憤不堪, 不待命令, 即派一排兵士出西門往援, 該排兵士丟掉步槍, 持大刀手溜彈黑地里偷偷前進, 行近日兵時, 舉刀砍殺, 聲震四野, 日兵猝不及防, 死三十余人, 該排兵士中有一十九歲青年連砍日兵十三人, 并生擒一人, 該日兵跪地求饒, 亦被砍殺。【前導書局主編: 《盧溝橋》 , 桂林: 前導書局, 1937年, 第131頁。】

這位 “連砍日兵十三人的十九歲青年” 多次出現在報刊的詩歌和小說中。柳林的詩歌 《血虞盧溝橋》 用較大篇幅描寫了這位 “十九歲金標小英豪” 斬殺敵人的場面:

只見他手提大刀猛一跳,

第一個跳進日本戰壕。

手溜彈先把七個鬼兵齊炸倒,

一腳兩步上前掄大刀。

一個掉頭一個砍斷腿,

兩個鬼子一齊嗚呼了。

有一個小鬼頭前跑, 被金標一刀斬斷腰。

血濺滿身如雨灑, 金標瘋狂一般舞大刀。【柳林:" 《血虞盧溝橋》 ," 《江西地方教育》 1937年第88期。】

營內士兵無不夸贊這位 “小英雄”, 民眾亦被此英勇之舉所激發, 個個義憤填膺士氣高。詩歌展現了軍民團結一致抗擊敵人的激動人心的場面。

這一英雄形象同樣也出現在小說 《白刃戰》 中。故事發生在七月八日的夜晚, 槍聲在雨的籠罩下不時傳來, 駐守在宛平縣的廿九軍廿七旅都壓抑在服從上級不準行動的命令中, 心里憋足了反抗的勁頭。戰斗的機會終于來了, 戰士們在營長的帶領下揮著大刀痛快殺敵, 他們是 “長城的廿九軍”, 亦是 “古北口的大刀隊” !小說依據 “連砍日兵十三人的十九歲青年” 原型塑造了一個英雄人物 “十九歲班長” :

十九歲的班長瘋狂著, 用大刀卷進敵營去。他底刀左右并排揮去, 人頭滾著, 尸身就也向左右并排倒下來。他心中默默計算著:

“十二個了!”

于是又是一個尸身向后倒下去, 這使他差點兒絆了一交。他心中想道:

“第十三個!”

他抬起頭來, 四下里沒有敵兵了。尸身在地上泥里扭曲著, 蠕動著。【江羽:" 《白刃戰》 ," 《中流 (上海1936) 》 1937年第2卷第10期。】

而在田風的小說 《蘆溝橋上》 中, 這一英雄形象又變成了 “中士張虎”。 小說對其勇殺十三個日兵的場景進行了更為細致的描寫:

中士張虎, 在殺場中橫沖直撞。猛然間, 一只槍刺正沖著他底胸口刺將過來。他急忙躲閃過去, 順勢一刀, 正砍中了敵兵的咽喉。于是脖頸像甘蔗的關節似地折斷了。這時候, 另一個敵兵, 又沖到他底眼前, 他一刀砍掉了一只肩膊。他完全失掉理性了。他底蒙著血的眼睛藉以辨別敵和友的, 只靠著他們頭項上的鋼盔或者軍帽。他胡亂地跑著, 有時向前也有時向后。他底刀每一下都見著血肉。他已經砍倒了十二個敵軍。他還想要砍第十三個。①【①田風:" 《蘆溝橋上》 ," 《中流 (上海1936) 》 1937年第2卷第10期。】

侵略者的殘暴使民眾義憤填膺, 戰士們的英勇使民眾痛快不已。 民眾更是迫切想要了解戰爭的經過, 但是戰事主要依靠記者們從現場帶回的消息以及事后撰寫的文章。對戰地通訊和報告文學, 作者更注重真實性, 因此其敘述內容較為真實可靠。但在小說中, 作家往往以虛構的情節結合真實事件架構故事和塑造人物形象, 將士兵如何沖入敵營進行廝殺的場面描寫得全面、 細致, 讓讀者讀后有身臨戰場的體驗和酣暢淋漓的感覺, 這也是小說與報告文學的不同之所在。

與小說的虛構敘事和報告文學的及時性和新聞性特點不同, 抗戰時期的詩歌以其凝練的語言和簡短的篇幅抒發對日軍侵略行為的憤慨和抗日救亡的殷切呼喊。在特殊環境下, 舊體詩再現新活力, 王冷齋的 《蘆溝橋紀事詩》 共十五首, 均為七言絕句, 且每首詩都有附注, 是記載 “盧溝橋事變” 的寶貴史料。 組詩第一、 二首極陳宛平城和盧溝橋所處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把宛平城比作 “南北咽喉”, 盧溝橋更是歷史悠久、 位置險要。“橋上睡獅今漸醒, 似知匕首已臨頭”,②【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王冷齋:" 《蘆溝橋紀事詩》 ," 《時事新報 (重慶) 》 1944年7月7日第6版。】 說明如今局勢緊張, 而中國這頭 “睡獅” 也終于覺醒, 洞察出日軍的侵略之意。事變發生之前的盧溝橋畔已然是 “滿夷氛”, 日軍軍事演習的 “嘶馬鳴弦” 也時常能聽見, 當時作為宛平縣長的王冷齋更是能察覺到日軍的蠢蠢欲動、 局勢的緊張, “河山寸土屬中華, 保衛毫厘敢失差”,③ 寫出了詩人保衛國土的責任感以及面對大敵壓境的緊迫感。 “盧溝橋事變” 于七月七日夜間爆發, 日軍 “故伎重施”, 借口尋找丟失士兵, 進而向盧溝橋發起進攻, 詩人憤怒地記載了日軍發動戰爭的真相:

一聲刁斗動孤城, 報道強鄰夜弄兵。月黑星沉煙霧起, 時當七夕近三更。④

面對敵人的無恥謊言和狂妄行為, 守城的二十九軍義憤填膺, 時刻做好反擊的準備。由于二十九軍的頑強抵抗使日軍無法支撐, 日軍假意 “和平協商” , 而中方卻真的打算以 “和平談判” 來解決問題。在上司的命令和指示下, 詩人多次作為中方代表出面與日軍進行交涉, 于危難之中舌戰狡猾的日方, 據理力爭:

挾持左右盡弓刀, 誰識書生膽氣豪。談笑頭顱拼一擲, 余生早已付鴻毛。⑤

履險如夷終不險, 似歸視死竟安歸。天高一任鴻飛渺, 凝望孤城正曙暉。⑥

詩人始終抱著視死如歸的心態完成一次次的交涉, 在民族危難面前, 個人生死早已如鴻毛般輕薄。但日軍卻利用協商的時間間隙加緊軍事防備, 而我方在這一方面多有懈怠, 軍事防備并不嚴密, 士兵準備亦不充足。八、 九兩日日軍展開了猛烈進攻, 雙方交火。詩歌展現了交戰的激烈場面:

暗影沉沉夜戰酣, 大刀隊里出奇男。霜鋒閃處寒倭膽, 牧馬胡兒不敢南。⑦

這是一場我軍大刀隊突襲敵營的戰斗, “夜戰酣” 點明了戰爭時間是夜晚, 戰況激烈、 膠著。將士們的大刀 “霜鋒閃處” 令倭寇膽寒, 凸顯出 “大刀隊” 的勇猛與無畏, 敵軍在大刀隊的鐵血刀鋒下驚慌不已、 畏葸不前。除此之外, 詩歌還歌頌了吉星文、 馮志安等愛國將領:

喋血前驅不顧身, 裹傷再戰勇無倫。舍生赴死原難死, 始信星文是吉人。⑧

馮異孤忠終為漢, 趙云大義獨知劉。男兒衛國同心志, 妄效狙公動詭謀。⑨

而處在旋渦中央的宛平城更是炮火頻繁, 經此戰亂后滿目瘡痍, 百姓流離失所:

滿目瘡痍困待蘇, 乞鄰將伯費頻呼。失家縱有流離苦,得粟差無凍餒虞。⑩

王冷齋的組詩 《蘆溝橋紀事詩》 以紀實的手法再現了 “盧溝橋事變”, 抒寫了對日本軍隊侵略行為的憤慨, 歌頌了眾多愛國將領和二十九軍將士們不懼敵人、 奮勇殺敵的壯舉, 是對國難的真實記錄, 不僅為 “盧溝橋事變” 的文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史料, 而且展現出國難面前一代文人的骨氣與豪邁、 中華民族的堅韌不屈。

圍繞 “盧溝橋事變” 所創作的國難戲劇以另一種方式書寫國難, 大批劇作家、 業余愛好者紛紛加入創作行列, 緊緊圍繞 “抗日救亡” 的主題進行創作, 各劇團的排演也是快馬加鞭。戲劇以喜聞樂見的演繹方式、 憑借著較強的感染力影響民眾, 面向廣大的農民群體、 工人群體, 呼吁全民族團結起來, 抗戰救國。

在這特殊時期, 劇作家們從 “為藝術創作” 走向 “為現實創作”, 時間緊迫的情況下, 為及時讓民眾通過戲劇了解時局, 創作出的戲劇作品在藝術上難免會有些粗糙。但文藝界空前團結, 創作激情空前高漲, 他們迫切想要通過戲劇向人們揭露侵略者的真實意圖、 告誡落后同胞、 呼吁全民族抗日救亡。文藝界緊密團結在一起, 共同為了抗日救亡而努力, 集體創作、 共同出演是這一時期戲劇創作的特點。由多位作家合作完成的三幕劇 《保衛盧溝橋》 , 全面展現了 “盧溝橋事變” 的發展過程。第一幕 “暴風雨的前夕”, 事變爆發前日軍在盧溝橋附近以 “演習” 為幌子進行挑釁, 其囂張行為惹怒居住在附近的百姓, 百姓們發出 “把鬼子兵趕出去” 的怒吼, 局勢緊張, 戰爭一觸即發; 第二幕 “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展現了事變發生的過程, 被日軍燒殺搶掠的百姓向盧溝橋附近駐守的軍隊求救, 戰士們想要救援, 卻因上級命令 “不準輕舉妄動” 而無法解救遭受炮火襲擊的百姓, 最終戰士們奮起反抗, 英勇地擊殺敵人; 第三幕 “全民的抗戰” 描寫了軍民合作共同抵抗敵人的熱烈場面, 廣大民眾把身邊可用的農具作為武器, 和將士們一起奮勇殺敵, 毫無畏懼, 這一幕將全劇推向高潮。此外, 在抗戰戲劇中有一類 “反正” 題材的戲劇, 這類戲劇描寫了消滅漢奸的故事, 揭露了漢奸的丑惡行徑, 歌頌了我軍將士英勇機智的抗敵斗爭。當日軍向北平大舉進攻之時, 通縣 “冀東防共自治政府” 所轄保安隊第一、 第二總隊官兵在總隊長張慶余和張硯田的率領下, 于1937年7月28日發動武裝起義, 全殲通縣城內日軍四百余人, 活捉漢奸殷汝耕, 收復通縣。此次武裝起義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及漢奸的囂張氣焰, 鼓舞了前線抗戰的士氣。以此次抗敵事件為底本的兩部戲劇 《反正》" (冼群作, 記錄了冀東自治政府保安隊第一大隊反正的過程, 表達了隊員們不愿做漢奸叛徒的堅定決心和愛國熱情)、" 《通州城外》" (尤兢作, 描寫了保安隊與二十九軍合作活捉大漢奸殷汝耕的英雄事跡) 中, “反正” 將士們與前線作戰的軍隊相比, 他們的 “力量” 薄弱, 不能直接與日軍交戰, 但他們通過鏟除漢奸政權的方式來削弱日本侵略者在后方的擴張勢力, 震懾賣國的漢奸群體, 極大地支持了正面抗戰。

國難事件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記憶和苦難書寫, 而作為個體的普通民眾更是直接承受炮火侵襲的受害者和悲慘遭遇的親歷者。前線戰士以血肉之軀抵御敵人炮火, 怎奈敵人仍然侵入了后方, 對百姓進行殘忍的奴役和殺害, 致使大量百姓流離失所, 不得不離開故土、 逃難至各地尋求庇護和救助。張悅仁的 《大紅門戰場視察》 記錄了 “大紅門事件” 兩軍沖突后, 作者從永定門乘車到大紅門戰場路程中所見之情景。作者剛乘車出發, 便看見了大量難民 “驅車出廣安門, 西馳十余里, 抵大井村, 沿途扶老攜幼之難民, 多用大車滿載大小包裹什物等正向北平逃難”。【張悅仁:" 《大紅門戰場視察紀》 ," 《新聞報》 1937年7月19日第14版。】而隨后作者在北平大街上看見了被炸毀的日軍汽車、 日軍留下的斑斑血跡以及武器彈藥, 雖然這一場戰爭已經結束、 造成的恐慌已漸漸平息, 但街道上到處可見戰爭痕跡, 而奔赴趕來的難民不知又將要遭受怎樣的苦難。張悅仁在另一篇報告文學 《蘆溝橋難民的痛淚》 中詳細記錄了一個難民椎心泣血的講述。作者于七月十一日一早外出視察情形, 途中偶遇一個老人帶著一個幼女前去難民收容所, 老人乞求作者憐憫施舍, 作者領二人于一小飯館飽食, 吃飯過程中老人講述了他的悲慘經歷:

大雨前夕, 我一家四口, 正在呼呼入睡之際, 突被屋外槍聲所驚醒, 初皆莫明其妙, 以為匪劫。……其時槍聲稍止。行至中途, 將近村正住宅約數十武, 迎面忽見日武裝兵一隊, 約二十余人, 正用麻繩捆縛村正, 押著走來。時已天明, 我見情況不妙, 急藏身于道旁麥田內, 舉首外望。聞村正大聲曰: “你們打死我也沒用, 咱村中沒人開過槍, 也沒人敢窩藏。你們要不信咱的話, 你們就搜你們的。” 語方畢, 日兵中有一稍高者, 似屬官佐, 揮令其部下四散向村街前進, 村正仍被放下, 押著同行。

①【①②張悅仁:" 《蘆溝橋難民的痛淚》 ," 《新聞報》 1937年7月20日第17版。】

老人作為村副, 本想起身探查村內情形, 不料正碰上村正被日本兵抓住, 便藏身于旁, 然后想要去宛平縣報告, 誰知日本兵崗哨頗嚴, 只能原路返家。而家中也早已是一片觸目驚心: 兒子兒媳被抓去做雜役, 只留孫女在門口哭泣。村正生死不明, 老人只好領著孫女一路逃難至此。老人敘說完事情經過, 憤慨道: “這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先幾年, 地面上都吃著大兵們的苦頭, 還不過是自己人, 倒也罷了。如今怎么在自己的地面上, 反而吃起人家的苦頭來, 這才真的活不成了。”② 言語的悲憤無奈卻早已化作眼淚, 無聲地訴說著遭受的苦難。

對中國百姓的奴役卻只是日本侵略者最 “仁慈” 的一面, 他們的罪行并沒有因此而止步, 而是變本加厲、 喪心病狂。在記者小方筆下的 《蘆溝橋抗戰記》 中, 日軍的兩次進攻遭到了二十九軍的頑強抵抗, 均以失敗告終, 竟把失敗的怒火發泄到無辜百姓身上, “農民們被強迫著割平自己的莊田; 不止此也, 割完之后, 還被活活的埋在地上, 只留一個頭在外邊, 等他們慢慢死去。至于婦女們所遭遇的命運, 更不忍想像了!”③【③小方:" 《蘆溝橋抗戰記》 ," 《世界知識》 1937年第6卷第10期。】作者把日本侵略者比作 “野獸”, 把他們這種行徑說作 “野蠻的暴戾行為發作起來”, 可謂是準確地表現出了侵略者身上非人性的丑惡本質, 把殘殺無辜百姓生命當做游戲, 當真是 “獸性” 發作, 肆意施展淫威。

陸詒的 《在抗戰的前線 (二) 》 中描寫了 “敵人們的鐵騎” 對中國百姓生命的隨意踐踏以及敵機轟炸造成的大量死傷:

敵人們的鐵騎早已踐踏了農民們血汗交流的農田, 不但如此, 而且日軍到處, 四出找尋中國婦女, 供他們這批侵略獸軍做慰勞品, 誰沒有姊妹, 誰能忍受獸兵污辱中國婦女的獸行?農民們都給他們拉去當伕子, 稍一不遂, 動輒以刺刀戳入華人的腹部, 腸血迸流, 這樣殘酷的殺人行為, 決不是人類所能做出的, 最慘者, 他們所認為排日的人, 捕去后往往被他們活埋, 全身埋在地下, 地面上只露出一個頭, 這種空前殘忍的殺人新方法, 使人死起來, 又痛苦, 又慢性!④【④⑤⑥陸詒:" 《在抗戰的前線 (二) 》 ," 《新聞報》 1937年8月5日第7版。】

侵占中國的領土、 活埋農民、 找尋婦女做 “慰勞品”, 如此慘絕人寰的 “獸兵獸行” 點燃了作者滿腔怒火, 立刻燃燒成了熊熊斗志, “敵人這種殘暴的行為, 不會使我們害怕, 只該使我們更咬牙切齒, 堅強抗戰到底的決心!”⑤ 為了死去的苦難的同胞們, 必須團結抗敵, 放棄妥協的想法, 將這群 “野獸” 趕出中國的大地。被日軍侵占的中國大地上流淌著遇難同胞的鮮血, 而在天空之中, “敵人的飛機又出動大轟炸, 七時以后, 長辛店上空, 竟有十五架敵機大施轟炸, 炸彈著地的聲響, 隨著軍民傷亡最后的慘叫聲, 鬧成一片, 街頭成了死尸的堆積所, 在長辛店的人們, 誰都掙扎在生死線的邊緣, 前幾分鐘尚有呼吸, 卻不能保障后一分鐘內, 是否已血肉橫飛了!”⑥ 文章不僅對敵機轟炸的場面進行了真實描寫, 而且細致描寫了處于轟炸中人們隨時喪生的境況和極度恐懼的心理, 可見戰爭不僅殘害人們的身體, 而且折磨著人們的心靈。

如果說敵人的炮火侵襲是對城市的摧毀, 燒殺搶掠是對人們肉體的折磨, 那么對新聞界和教育界的控制就是對中國民眾心靈的鉗制。日本侵略者跨過盧溝橋, 踏入北平, 對北平各界進行打壓和破壞," 《敵騎縱橫下的故都》 詳細記錄了日本侵略者對北平各界的破壞活動。新聞界受盡摧殘, 記者多被逮捕; 對教育界的破壞有三點: 一驅逐學生, 二逮捕教授, 三焚毀書籍、 修改課本。日軍還聯合警局搜查 “三民主義” 及 “共產主義” 書籍, 禁止學校講授相關知識, 企圖實行殖民地文化侵略政策, 從精神上控制和馴化國民。面對敵人的囂張氣焰, 軍民本該團結一致, 共同御敵, 但仍有人賣國投敵, 甘愿做漢奸, 百姓們在遭受外來侵略者折磨的同時, 還承受了漢奸們的迫害。顧一樵創作的三幕劇 《古城烽火》 就刻畫了淪陷區清末遺民的丑態和漢奸的真實面目。北平淪陷后, 前任清吏部尚書張文熙及其兒子張鴻圖為首的漢奸集團, 在利益的驅使下賣國求榮, 為了當上偽政府的警察廳長, 張鴻圖不惜出賣自己的親妹妹。作品將漢奸叛徒的丑惡行徑昭之于世, 以此激勵和鼓舞民眾抗敵救國, 也警醒民眾莫要貪圖一時利益而背叛祖國和人民, 成為千古罪人。

日軍對中國每一寸國土的蠶食, 都夾雜著對中國人民的奴役和殘害, 從肉體殘害到思想控制, 戰火從前線戰場綿延至房屋村舍。不同作家群體對日軍的罪行進行了不同視角、 不同方面的真實記錄和悲慘書寫, 將侵略者殘暴丑陋的形象毫不留情地展露在世人面前, 傳達出歷史沉重的聲音和人民撕心裂肺的呼嚎。

日本侵略者們肆意踐踏中國民眾的生命尊嚴, 燒殺搶掠、 無惡不作, 用文字來還原歷史、 記錄民族災難的過程, 也孕育著憤怒與反抗、 吶喊與救亡的力量。 “盧溝橋事變” 后, 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詩歌如雨后春筍般生長, 記錄了詩人們的所思所想, 飽含憤怒憂怨的感情噴薄而出, 希冀在奔走呼號中喚起更多同胞的抗日激情。任鈞的 《與打擊者以打擊》 以無比激憤的感情表達了對日本侵略者的怒火, 鼓舞國人勇敢還擊:

“與打擊者以打擊” !

讓我們把陰險的毒蛇趕走吧,

難道我們還沒有忍受夠嗎?

像啞巴的弱女

不斷地忍受惡漢的蹂躪和猖狂——

六年來, 我們忍受了東北的淪陷!

忍受了冀察的 “特殊化” !

更忍受了冀東傀儡的登場!

但敵人的胃袋卻更加擴張:

如今又在蘆溝橋畔。

企圖把 “九一八” 的拿手好戲重新演唱!

企圖把血腥的 “日徽旗” 豎立在整個華北,

豎在黃河, 豎在長江!

“與打擊者以打擊” !

讓我們把無可理喻的瘋狗打死吧,

的確, 我們已經忍受夠啦!【任鈞:" 《 “與打擊者以打擊” !》 ," 《浙江省民眾教育輔導半月刊》 1937第3卷第19期。】

以 “陰險的毒蛇” 和 “惡漢” 比喻日本侵略者, 以 “啞巴的弱女” 比喻長期隱忍、 積貧積弱的中國, 形象的比喻和對比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所處的 “千鈞一發” 的危急局勢。緊接著陳述六年來日軍的囂張氣焰: 占領東北、 控制冀察、 建立漢奸傀儡政權, 如此種種仍然使敵人 “胃口” 不減, 如今已經將魔爪伸向了盧溝橋畔, 難道眼睜睜看著日軍將 “日徽旗” “豎在黃河, 豎在長江” 嗎?詩歌結尾, 詩人近乎瘋狂地再次發出 “與打擊者以打擊” 的呼喊, 激勵同胞奮起反抗, 打倒侵略者。

趙顧年的 《蘆溝橋是我們的墳》 歌頌駐守宛平城的將士們堅守陣地的果敢, 激勵他們堅決與敵人對抗到底, 絕不讓出一寸一毫的土地:

“蘆溝橋是我們的墳”,

唱出這雄壯的歌聲!

這是敵人千萬重壓迫

榨成我們的一片軍心。

軍心的鞏固有如磐石,

看, 我們寧死守著

不讓敵人的鐵蹄,

踏進一寸宛平城!

不怕炮火多磨緊,

殺, 殺, 殺, 殺呀!

殺退虎狼的□□兵!

起來, 起來, 我們的少年軍!

“蘆溝橋是我們的墳”,

我們要唱出這雄壯的歌聲!【趙顧年:" 《蘆溝橋是我們的墳》 ," 《立報》 1937年7月15日第2版。】

“蘆溝橋是我們的墳” 貫穿詩歌首尾, 也是全詩思想的中心。 我軍戰士寧死不屈, 守衛國土, 戰士們的肉體即是盧溝橋的最后一道防線, 以盧溝橋為墳墓也再所不惜。詩人發出悲壯的呼喊, 激勵 “少年軍” 前赴后繼, 殺退敵人, 保衛盧溝橋。

著名詩人臧克家創作長詩 《除了抗戰什么都沒意義》 , 痛斥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 悉數被侵略的中國大地的滿目瘡痍, 痛心不已、 焦急萬分地呼吁還沒有覺醒、 仍然麻木的社會各階層共同抗敵:

學者們呵!

把身子移開那一堆故紙吧,

而今的真理已不在故紙上!

詩人們呵!

請放開你們的喉嚨,

除了高唱戰歌,

你們的詩句啞然無聲!

……

工人, 農民呵,

快伸開粗大的手吧,

祖國正用著你們!【臧克家:" 《除了抗戰什么都沒意義》 ," 《光明 (上海1936) 》 1937年戰時號外5。】

眾多愛國將領不僅戰斗在一線, 而且能以質樸簡潔的語言抒發內心感情。愛國將領馮玉祥拼殺在一線, 但筆耕不輟, 堅持作詩。他說自己是一介武夫, 是個大兵, 將 “兵” 字上下拆分, 就是 “丘” 字和 “八” 字, 并自稱為 “丘八詩”。其詩語言質樸, 通俗易懂, 感情炙熱, 有著鮮明特色, 是宣傳抗日救亡詩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馮玉祥的詩歌多為短詩, 內容淺顯直白, 卻字字鏗鏘有力," 《打蜈蚣》 一詩就痛陳日軍的侵略罪行, 號召全國人民反抗侵略者:

日本軍閥, 與此正同,

吞我土地, 殺我民眾,

凡我同胞, 痛須思痛,

趕緊起來, 打此毒蟲。

……

努力努力, 全國拼命,

緊緊踏住, 萬勿放松!

行見此害, 命將告終!【馮玉祥:" 《打蜈蚣》 ," 《抗戰 (上海) 》 1937年第5期。】

詩人描寫了社會各階層民眾的抗戰行動, 號召大家緊密團結在一起, 共同反抗日本侵略者。例如 《檢查》 描寫了日兵調戲和侮辱等車的兩名中國女郎, 引發了周圍同胞的滿腔怒火, 他們共同與日軍抵抗, 發出 “我們可殺不可辱, 愿同倭寇同歸于盡!你用槍炮我空手, 若不拼完不甘心!我們死是中國的鬼, 活著是中國的人”【馮玉祥:" 《檢查》 ," 《抵抗》 1937年第15期。】的慷慨呼聲, 反映了中國民眾同仇敵愾的英勇氣概。 《反正》 以熱河一帶士兵抗日的舉動為例, 反映各地士兵抗日救亡熱情高漲。 《鐵》 描寫了國民黨政府不積極抵抗政策下眾多抗戰人士的憤怒與無奈, 這更加激發了他們抗戰救亡的決心:

我有力量打倒強暴!

我有力量把國恥雪湔!

等到獲得了最后勝利,

我更能把新的中國興建!【馮玉祥:" 《鐵》 ," 《抵抗》 1937年第10期。】

曾為馮玉祥部下的另一愛國將領宋哲元, 在 “九一八” 事變后通電全國, 請纓抗日, “盧溝橋” 事變發生后, 率領部隊奮起反抗。所作的 《殺敵救國詩》 四首同樣以高昂的基調鼓舞中國同胞抵御外敵, 第一首敘述了自 “九一八” 事變后日軍在各地的侵略擴張, 占領東三省、 強占平津、 進攻上海等地, 中國已經到了最緊要的關頭。第二首描述了日軍燒殺搶掠的種種罪行, 罄竹難書, 呼吁 “中華好男兒” 為國盡忠, 殺敵報國。第三首則大力呼吁社會各界 “救國莫因循”, 抗日救亡不止上陣殺敵, 后方救濟同樣重要, 鼓勵民眾積極支持抗戰。第四首展現我軍打擊侵略者的英勇, 以此鼓舞士氣, 發出 “中國一定勝” 的豪情壯志, 把抗戰救亡的情感推到了最高點。

社會各界組成眾多 “慰勞團”, 較多報告文學中都提到了 “慰勞團” 對前線士兵、 受傷將士們的慰問, 他們及時送去物資, 并給予戰士們心靈上的撫慰和鼓勵。漪嘉的 《勞軍記》 描寫了八人組成的慰勞團前往城墻慰勞士兵, 送去慰勞品, 守城將士多次激動地說道 “抗敵是我們應有的責任, 實在不敢接受大家的敬意。【漪嘉:" 《勞軍記》 ," 《中流 (上海1936) 》 1937年第2卷第10期。】” 劉誠的 《在龍王廟受傷的——獻給劉連長和栗文華勇士》 則寫了在 “盧溝橋事變” 發生的第四天, 北平大學學生組成慰勞隊去 “陸軍后方傷兵醫院” 慰勞受傷將士, 慰勞隊給受傷將士們帶去了精神上的鼓舞, 而將士們的堅強樂觀和保家衛國的責任擔當也極大地感染和激勵著這些學生。

青年學生也是抗日救亡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他們帶著朝陽般的活力與激情, 積極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活動中: 無論是背上行囊積極參軍, 還是走上街頭進行宣傳, 都彰顯出中國青年在國難面前的責任與擔當。盧溝橋的炮聲雖然已經打響, 但仍有很多民眾沒有覺醒, 抗日救亡的宣傳仍需要繼續。芷夫的 《陽光下》 寫了一群青年學生在街頭宣傳抗日救亡知識的熱烈場面;" 《參加戰區服務團》 這篇通訊則描寫了青年學生抗日救亡的另一種方式, 他們呼吁更多學生參加戰區服務團, 合編隊伍, 隨時做好為前線服務的準備; 田漢的四幕話劇 《盧溝橋》 描寫了青年學生組成的慰勞隊上前線支援抗日戰士的故事, 該劇以 “七七” 事變前后為背景, 熱情謳歌了宛平縣人民群眾、 青年學生和二十九軍士兵的愛國精神。同時憤怒地揭開了日本侵略者假談和真進攻的猙獰面目, 抨擊了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表達了抗戰必勝的信念和堅決斗爭到底的決心, 道出了當時廣大中國人民的呼聲, 起到了宣傳鼓動抗日的積極作用。青年學生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 普通民眾也用不同的方式支援部隊、 反抗侵略者, 體現了國難之中的國家情感與民族精神。 《兩周間》 描寫了北平各界自發形成的救亡運動:

在往年, 這三伏節季正是休息的時間, 然而, 在此刻, 全市各界的工作反倒加緊了, 掏茅房的糞夫, 倒臟土的土車夫, 送水的水車夫, 都把每天應做的工作提前做完, 利用剩余時間自動幫助掃街夫到馬路上搬運石塊, 沙袋, 建筑防御工事。

警察帶領著一輛輛的洋車到各米糧店購買麻袋, 值錢多少按照市價。

米糧店老板悉數把麻袋交出。等警察交錢時, 老板卻和顏悅色地拒絕:

“老鄉, 我們絕不能要錢。你們老鄉們黑夜白日辛辛苦苦地替國家打仗, 我們買賣人絲毫不能幫忙你們就夠慚愧的了, 幾條破麻袋值什么?那能要錢呢?”

仿佛預先有所協訂, 走遍全市的米糧店, 各家都是如此。

各鬧市商家伙友們, 都掏包湊錢買西瓜, 預備茶水, 供給值崗士兵吃喝。

十幾歲的小學生們在炙熱的陽光曝曬下沿街捐款。崗警勸阻, 說是: 上方有命令, 不許捐錢給士兵; 因為兵士打仗是應盡天職。學生們固執, 仍然要捐, 被勸阻急了就號啕大哭, 哀痛非常, 有如受了極大委屈。【澎島:" 《兩周間》 ," 《中流 (上海1936) 》 1937年第2卷第10期。】

戲劇創作中也有很多作品反映了后方民眾的愛國救亡運動, 李白鳳的 《盧溝橋的烽火》 展現了后方醫院的傷兵要求去前線繼續作戰的感人場面; 在李增援的獨幕街頭劇 《盲啞恨》 中, 一個盲人以自己悲慘的遭遇揭露了日軍的殘暴行為, 激勵同胞堅決與日軍抗爭直至戰爭勝利; 左明的兒童劇 《夢游北平》 以上海一戶普通人家為中心, 敘述了三個孩子的父親在保衛北平的戰爭中光榮犧牲、 全家陷入了悲傷的故事。作家對因戰爭而失去親人的家庭給予深切的同情, 同時將抗戰勝利的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 希望他們能夠努力報國。

在抗戰小說的創作中, 作家的視角更多地集中在市民階層的生活上。 《七月八日的晚上》 描寫了 “盧溝橋事變” 后民眾的反應與態度, 小說將視線放在普通工人身上。小說以七月八日夜間的一次工人討論為背景, 描寫了普通工人抗日救亡的決心和熱情。為了救國, 爭取整個民族的自由解放, 工人們 “誰也不愿意把自己底話放在肚子里, 盡情地談”。【張春橋:" 《七月八日的晚上》 ," 《中流 (上海1936) 》 1937年第2卷第10期。】

他們甚至愿意與平時欺壓他們的老板合作, 體現普通民眾從大局出發, 緊密團結在抗日救亡旗幟下的愛國熱情。李輝英的 《往那里逃》 展現了國難之下民眾不同的心態。 “盧溝橋事變” 導致北平城內人心惶惶, 一戶周姓人家因為要不要離開北平而發生爭執, 想要出逃的父親和堅持留在北平抗日救亡的兒子之間的爭執尤其激烈:

“我叫你進城你就得進城!”

“我不能聽命!” 兒子反抗著, “我要救國!”

“但你也要救家!”

“家并不危急!”

“你不能固執!”

“命運決定我這樣作啊!” 【李輝英:" 《往那里逃》 ," 《光明 (上海1936) 》 1937年第3卷第5期。】

父親擔心戰亂中的北平動亂不安, 母親和女兒也始終驚慌不已, 三人堅持逃離北平去往上海, 只有兒子堅決要留在北平支援前線。 最終兒子為了抗日救亡留在了北平, 膽小的父親及母親女兒則離開了北平。小說塑造了一些只顧家庭, 對戰事漠不關心的北平市民形象。盧溝橋畔的炮聲響起, 驚醒了許多沉睡的民眾, 他們憤恨于日寇的兇殘, 感動于將士的英勇殺敵, 積極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但這并不是民眾的全部形象, 其中還是有些人面對震耳欲聾的炮聲只想著自己的小家庭。國家的危亡、 民族的命運在這些人眼中仿佛都與自己無關。他們只看到了自己的 “小家庭”, 想著 “往哪里逃”, 而忽視了國家這個 “大家庭”。可惜這樣的人在事變中不在少數," 《往那里逃》 揭露了抗戰時一些落后分子的狹隘保守心理, 豐富了抗戰初期文學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題內容。

“盧溝橋事變” 引發了報刊文學以各類文體形式描摹國難下的家國圖景, 不管是對前線將士們奮勇殺敵保衛國家的歌頌, 還是對后方社會各界熱血滿腔抗日救亡的記錄, 以及對日本侵略者種種罪行的還原, 都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極高的文學價值。一方面, 報刊文學是對歷史史料的極大貢獻, 在戰爭場面、 社會救亡等多方面補充歷史; 另一方面, 報刊文學對 “盧溝橋事變” 的國難書寫, 得以讓后人觸摸到歷史的傷痕, 聽到歷史的聲音, 透過一行行質樸珍貴的文字洞察到國難危機下的痕跡, 窺探特殊時期國民的精神面貌。文學記錄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光輝榮耀, 也反射出她曾承受的深重苦難。有關 “盧溝橋事變” 的報刊文學記錄了中日軍隊激烈的戰爭場面, 也傳達著中華民族憤怒的嘶吼, 更是激勵和鼓舞著全民抗戰的勇氣。國難書寫是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 它記載了一個國家最沉重的傷痛, 卻也象征著一個民族最堅挺的脊梁。

The Lugou Bridge Incident and the Writing of National Troubles

GUO Jian-peng, ZHANG Hao-wei

(School of Literature,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252059,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collation of “The Lugou Bridge Incident” works published in the newspapers from 1937 to 1949, it is found that these literary works, such as prose, poetry, drama, novels and so on, which were born around the “national tragedy”, focused on the reality of the society, reflected the bloodshed of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China and the miserable conditions of the people’s survival through the historical pictorial narrative, portrayed the glorious image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fighters, sang the feat of anti-Japanese salvation of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t the rear, and scorned the warlords. Reflecting the bloody invasion of China by the Japanese invaders and the tragic situation of the people’s survival, recording the social conditions under the war, shaping the glorious image of anti-war fighters, singing the anti-Japanese salvation of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the rear, and lashing out at those who sell out the country to seek honour and glory. Through the simple words, the book provides an insight into the traces of the national crisis and the spiritual outlook of the people in the special period, which not only supplement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but also has a profound literary value.

Keywords: “The Lugou Bridge Incident”; war of resistance; writing about national troubles

[責任編輯 唐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99国产精品国产| 亚洲大尺度在线| 亚洲综合二区| 国产成人毛片| 欧美一区国产|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天堂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夜夜拍夜夜爽|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99手机在线视频| 91在线高清视频|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亚洲成年人网|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欧美精品1区|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在线中文字幕网|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在线欧美一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在线va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 无码日韩视频|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jizz国产视频| 久久精品丝袜|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国产精品视频系列专区|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乱子|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午夜国产小视频|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啪啪国产视频|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亚洲视频a|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