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中,腫瘤分子靶向藥物的應用大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但與此同時,使用靶向藥物也可能引發皮疹、皮膚干燥、甲溝炎、毛發變化和黏膜炎等皮膚不良反應,讓患者苦不堪言,甚至因此出現減藥、停藥等不良行為。在此,本文就靶向治療后相關皮疹的護理進行介紹。
什么是靶向治療以及臨床應用
靶向治療是一種針對癌癥治療的先進手段,通過特定的藥物直接作用于癌細胞上的特定分子靶點,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與擴散,同時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損傷。靶向治療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多種癌癥的治療,如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延長患者生存期,并減少傳統化療帶來的副作用。
常見靶向藥及適應證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
這兩種藥物都是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通過與EGFR的ATP結合位點競爭性地結合,阻斷EGFR信號通路的傳導,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主要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特別是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患者。
曲妥珠單抗
曲妥珠單抗是一種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能夠特異性地與HER2受體(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結合,從而阻斷HER2信號通路的傳導,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轉移。主要用于治療HER2陽性的乳腺癌。
伊馬替尼
伊馬替尼是一種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能夠抑制BCR-ABL融合基因(導致CML的基因突變)和c-Kit、PDGFR等激酶的活性,從而阻斷腫瘤細胞的信號傳導,抑制其增殖。主要用于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和胃腸道間質瘤(GIST)。
利妥昔單抗
利妥昔單抗是一種針對CD20抗原的單克隆抗體,通過與CD20抗原結合,引發免疫系統的攻擊,從而導致腫瘤細胞的凋亡。主要用于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尤其是CD20陽性的B細胞淋巴瘤。
靶向藥物的作用機制
抑制受體信號通路
部分癌細胞會過度表達某些受體,如EGFR和HER2。靶向藥物可以與這些受體結合,阻斷相關信號通路的激活,從而抑制癌細胞的分裂和增殖。例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就是通過抑制EGFR信號通路來發揮作用。
阻斷信號傳導途徑
癌細胞內的信號傳導途徑可能異常活躍,促進癌細胞的增殖和生長。靶向藥物可以抑制這些信號傳導途徑中的關鍵分子,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例如,伊馬替尼通過抑制BCR-ABL等激酶的活性阻斷信號傳導。
誘導癌細胞凋亡
癌細胞的凋亡受一系列調控因子的影響。靶向藥物可以通過調節這些調控因子的表達,促使癌細胞發生凋亡,從而控制疾病的進展。例如,利妥昔單抗可以通過引發免疫系統的攻擊來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
靶向藥物為什么可引發皮膚毒性和皮疹
靶向藥物引起的皮膚毒性和皮疹主要是由于藥物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抑制作用,即藥物在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同時,也影響了正常皮膚細胞的增殖和修復,從而導致皮膚干燥、瘙癢、紅斑、丘疹等皮膚癥狀的出現。
靶向藥物導致皮疹的治療與預防
皮疹癥狀與嚴重程度分級
皮疹通常表現為紅色斑丘疹,可能伴有瘙癢、疼痛、灼熱感等不適。皮疹可能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以面部、頸部和上胸部最為常見。嚴重時,皮疹可能融合成大片紅斑,甚至出現水皰、膿皰等。
(1)輕度皮疹:局限于頭面和上半身,患者無明顯不適、不影響日常生活。
(2)中度皮疹:范圍比較廣泛,有輕度的瘙癢等不適,對日常生活影響輕微。
(3)重度皮疹:范圍廣泛,出現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大的癥狀,伴有皮膚破損或繼發的感染等。
皮疹的預防
(1)注意皮膚保濕:從使用靶向藥物開始,清水洗漱,避免過度使用肥皂和刺激性洗滌劑。如果皮膚干燥或裂開,可涂抹不含酒精的潤膚露或潤膚油,如嬰兒油等,或局部涂抹10%尿素軟膏,防止皮膚干燥。
(2)注意防曬:出門穿防曬衣、抹防曬霜,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光照條件下,盡量使皮膚暴露在溫濕度適宜的空氣中。
(3)避免皮膚損傷:建議患者穿全棉衣服,避免穿粗糙、過緊衣物,不要穿羊毛、尼龍等衣料的衣服;勤換衣褲,保持衣物清潔、干燥;不要去撓抓局部皮膚,避免過度摩擦皮膚、頻繁洗手;平時生活中要避免擠壓或刮丘疹;男性患者使用電動剃須刀,以防刮傷皮膚。
(4)日常生活注意事項:注意勞逸結合、不宜吃刺激性食物,忌飲濃茶、咖啡、酒類等飲料;規律生活,保持心情舒暢;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機體抵抗能力;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以免發生感染;在夏季,注意防蚊蟲叮咬。
(5)合理使用靶向藥物:研究顯示,在進餐后TKI(小分子絡氨酸激酶抑制劑,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的藥物暴露增加,更容易出現副作用。因此,TKI類藥物要在空腹或餐后2 h服用。
(6)藥物預防:米諾環素能將重度皮疹的發生率從34.1%降低至9.5%。但米諾環素本身也有一定的副作用,用藥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皮疹的治療
對于治療靶向藥物引起的皮疹,首先需要評估皮疹的嚴重程度。輕度皮疹可使用局部抗炎藥膏、抗組胺藥物等緩解瘙癢和紅腫;中度至重度皮疹可能需要口服或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抗生素等控制炎癥,防止繼發感染。若合并感染,局部出現紅、腫、熱、痛和膿性分泌物,要注意保持皮膚干凈,不要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劑,可局部使用莫匹羅星軟膏或者口服羅紅霉素等進行治療。
皮疹的護理
護理人員在充分考慮患者文化水平、身份背景等情況下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若患者文化水平不高,可通過通俗易理解的言語對皮膚病治療過程、疾病知識與疾病預后等進行相關講解,同時耐心回復患者及家屬的疑問。若患者文化水平較高,可適當應用專業術語提高患者認知。
護理人員應語氣溫和、親切,并簡明告知患者皮膚病注意事項、如何觀察病情、注重皮損狀態等。通過語言、肢體撫慰與眼神肯定等對患者進行鼓勵、安慰,根據用藥詳情與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
在實施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保證操作的熟練性以及規范性。在進行輔助檢查、涂抹藥物等操作時,動作要輕柔,并注重患者隱私。
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有效的飲食護理方案,以增強患者的皮膚抵抗力,促進疾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