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全面護理干預在口腔正畸固定矯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予以全面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牙周相關指標、治療配合度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護理后DI、PI及GI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配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全面護理干預在口腔正畸固定矯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可顯著改善患者牙周指標,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全面護理;口腔正畸技術;固定矯治;治療配合度
近年來,隨著口腔正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接受該方法進行固定矯治[1]。然而,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面臨諸多并發癥,如牙釉質脫礦、牙齦炎、疼痛等,不僅影響患者治療效果,還可能降低患者生活質量[2]。研究顯示[3],全面護理干預是一種綜合性、個性化的護理模式,關注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等多個方面需求,可為各類疾病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從而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全面護理干預在口腔正畸固定矯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2例,女28例;年齡23~49歲,平均年齡(30.34±4.23)歲;學歷:中小學及以下9例;初中及高中12例;大專及以上29例。觀察組男23例,女27例;年齡22~51歲,平均年齡(30.15±4.16)歲;學歷:中小學及以下8例;初中及高中11例;大專及以上3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
告知患者定期復查時間,明確早晚刷牙、進食后溫鹽水漱口等注意事項,并耐心解答患者疑問。
1.2.2 觀察組予以全面護理干預
(1)初診及術中護理配合:治療前,向患者解釋治療的目的、過程、可能的不適和注意事項,提高患者的認識和配合度。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況,如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指導患者進行術前準備,如口腔清潔、飲食調整等,確保手術順利進行。術中協助患者取舒適的體位,并保持患者口腔清潔,避免感染及其他并發癥的發生。根據患者需求給予適當的疼痛管理,如局部麻醉、轉移患者注意力等。
(2)個體化護理:與患者進行充分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年齡、性別、職業、生活習慣、口腔健康狀況等,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健康教育,包括衛生知識、飲食指導等,提高患者對口腔健康的認識。指導患者正確使用矯治器,如佩戴、取下、清潔等,避免矯治器造成口腔損傷。根據患者的口腔健康狀況,制定并發癥預防措施,如預防齲齒、牙齦炎等。在治療結束后,給予患者康復指導,包括保持口腔衛生、飲食指導、定期復查等。
(3)口腔衛生指導:向患者普及口腔衛生知識,包括正確刷牙、使用牙線和漱口水等口腔清潔工具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指導患者使用巴氏刷牙法,即刷牙時將牙刷毛與牙齒表面呈45°,以畫圈方式進行刷牙,重點清潔牙齒與牙齦交界處和牙縫。指導患者正確使用牙線,包括清潔上下頜牙齒的鄰接面和牙縫,避免損傷牙齦。建議患者在每次進食后使用漱口水,幫助去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和細菌,降低齲齒和牙周病的發生風險。鼓勵患者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如定時刷牙、使用牙線、定期就診等。
(4)飲食指導:向患者及家屬普及飲食知識,使其了解飲食對治療過程的影響,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指導患者避免食用過硬、過粘、過大的食物,以免造成牙齒移位;避免過多攝入甜食、飲料等容易導致齲齒的食物,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的的食物,如瘦肉、魚、雞蛋、牛奶、水果、蔬菜等;進食應細嚼慢咽,避免暴飲暴食,以免對牙齒和矯治器造成過大壓力;在治療過程中,定期評估患者的飲食狀況,了解患者飲食行為的變化,及時調整飲食指導內容。
(5)定期復查: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復查計劃,確保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得到及時、有效的護理。通常情況下,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每4、8、12周復查1次,具體復查時間根據治療情況而定。復查時,檢查患者口腔衛生狀況,如牙齒清潔度、牙齦健康狀況等,指導患者正確刷牙、使用牙線和漱口水等口腔清潔工具。了解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適反應,如疼痛、牙齦炎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根據復查結果,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指導,如調整飲食、口腔衛生習慣等。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牙周相關指標:包括軟垢指數(DI)、菌斑指數(PI)和牙齦指數(GI)。DI用于評估患者牙齒表面的軟垢程度,分數越高表示軟垢越嚴重;PI用于評估患者牙齒表面的菌斑程度,分數越高表示菌斑越嚴重;GI用于評估患者牙齦的健康狀況,分數越高表示牙齦健康狀況越差。(2)比較兩組治療配合度。利用問卷調查方式評估患者配合度:完全配合,患者能夠按時就診,嚴格遵守醫囑,積極參與治療,對護理服務表示滿意,無明顯不適反應;基本配合,患者基本能夠按時就診,遵守醫囑,但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不適反應,對護理服務表示基本滿意;不配合,患者不能按時就診,不遵守醫囑,治療過程中出現較多不適反應,對護理服務表示不滿。總配合=完全配合+基本配合。(3)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牙周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DI、PI及GI水平得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配合度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配合率為98.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4.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口腔正畸固定矯治的治療原理是將矯治器固定在牙齒上,通過逐漸施加力量使牙齒按照預定的方向移動,最終達到理想的排列效果。矯治器分為金屬托槽、陶瓷托槽等多種類型,可根據患者需求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治療過程中,矯治器產生的力量會刺激牙槽骨的改建,使牙齒得以穩定地移動至理想位置。通過矯正牙齒,可改善咬合關系,降低口腔疾病的發生風險,有助于提升面部美觀度,增強個人自信心[4]。同時,還有助于消除牙列不齊導致的口腔衛生死角,便于清潔,從而降低口腔疾病的發生率。然而,治療過程中患者往往面臨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問題。為提高患者舒適度、減輕焦慮情緒并確保矯治效果,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患者至關重要。全面護理干預不僅關注患者的生理健康,還關注其心理健康,能夠確保治療過程的順利進行,提高治療成功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DI、PI及GI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配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該項護理干預有助于增強正畸固定矯治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會因為疼痛、焦慮等原因而影響配合度。全面護理干預下,護理人員通過指導患者正確佩戴矯治器、提醒患者遵守醫囑、關注患者口腔衛生等方面,能夠確保治療過程的順利進行,提高治療成功率,改善患者口腔健康指數,降低并發癥發生率[5]。護理人員會針對患者的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從而提高患者治療過程中的舒適度及配合度[6]。此外,護理人員還會通過開展心理輔導、解答患者疑問、分享成功案例等方式,幫助患者建立信心,降低焦慮水平,使其更積極地應對治療過程中的挑戰,從而提高治療
效果。
綜上所述,全面護理干預在口腔正畸固定矯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可顯著改善患者牙周指標,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且并發癥發生率較低。
參考文獻
[1]劉麗麗.定期口腔護理運用于口腔正畸固定矯治患者的效果觀察[J].養生保健指南,2021(9):176-177.
[2]谷耀東.全面護理干預在口腔正畸固定矯治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黑龍江中醫藥,2021,50(3):258-259.
[3]王靜.觀察全面護理干預在口腔正畸固定矯治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飲食保健,2020(45):1.
[4]海棠.全面護理干預在口腔正畸固定矯治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17):131.
[5]周娟.全面護理干預在青少年口腔正畸固定矯治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21,8(5):141-143.
[6]過艷芹.人本理念下全面性護理干預工作對于口腔正畸固定矯治的干預效果分析[J].健康必讀,2021(2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