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社區綜合管理對社區高血壓老年患者降壓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卡的122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1例。對照組開展常規宣教,觀察組開展社區綜合管理方案,比較兩組治療依從性、健康知識知曉程度和血壓水平。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依從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健康知識知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社區綜合管理可有效提高社區高血壓老年患者治療依從性,增強患者對血壓相關健康知識的認識,保障血壓控制效果。
關鍵詞:社區綜合管理;宣教;血壓;老年;高血壓
高血壓為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近年來呈現出持續上升的流行趨勢。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患病率顯著增加,在老年人群中尤為突出[1]。這一現狀不僅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對其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社區是老年患者生活的主要場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對高血壓老年患者進行科學的管理,設計針對性的社區綜合管理方案,從而及時發現、干預和控制高血壓,防止病情惡化,降低并發癥風險[2~3]。本研究旨在探討社區綜合管理對社區高血壓老年患者的降壓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卡的122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1例。對照組男31例,女30例;年齡62~79歲,平均年齡(72.82±6.06)歲;體重指數20.7~26.6 kg/m2,平均體重指數(23.26±3.09) kg/m2;病程8~38個月,平均病程(23.45±5.38)個月。觀察組男32例,女29例;年齡61~82歲,平均年齡(72.16±6.13)歲;體重指數20.3~26.5 kg/m2,平均體重指數(23.24±3.13) kg/m2;病程8~35個月,平均(23.12±5.24)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年齡≥60歲,且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居住在社區內,能夠接受非藥物治療干預;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存在嚴重的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或并發癥;正在接受其他降壓藥物治療或參與其他臨床試驗;無法配合完成非藥物治療干預或隨訪。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宣教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指導患者健康飲食、定期用藥等。
1.2.2 觀察組采用社區綜合管理方案
(1)建立健康檔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為每位老年高血壓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健康檔案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家族史、生活習慣、血壓監測記錄等內容。通過定期更新檔案,醫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為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2)健康教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通過開展健康講座、發放健康手冊、播放健康視頻等方式,向老年高血壓患者傳授高血壓的基本知識、危害因素、預防措施和自我管理技能。同時,鼓勵患者家屬參與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家庭對高血壓的認知和支持。
(3)生活方式干預: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特點,為其制定個性化的飲食、運動、戒煙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預計劃。飲食方面,應控制鹽、糖、油的攝入量,增加富含鉀、鎂、鈣等微量元素的食物;運動方面,應選擇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打太極拳等,避免劇烈運動;強調煙草和酒精對血壓的不良影響,鼓勵患者戒煙限酒。
(4)定期監測:通過定期測量血壓、心率等指標,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為調整治療方案提供依據。同時,鼓勵患者自我監測血壓,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5)心理干預:老年高血壓患者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治療效果,還會降低生活質量。因此,社區醫生應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和支持,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治療態度和生活信心。
(6)藥物治療與調整:社區醫生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血壓控制情況,囑患者合理選用降壓藥物,并定期調整藥物劑量和種類。同時,向患者解釋藥物治療的重要性、注意事項和可能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7)家庭與社會支持:社區醫生應與患者家屬保持良好的溝通,指導家屬給予患者關愛和支持。同時,鼓勵患者參加社區組織的康復活動、互助小組等,增強患者的社會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
(8)效果評估與持續改進:通過對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等進行評估,了解方案的實施效果。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方案內容,優化管理措施,提高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治療依從性:分為非常依從、基本依從、基本不依從和非常不依從。90~100分,非常依從;80~89分,基本依從;70~79分,基本不依從;0~69分,非常不依從。總依從=非常依從+基本依從。(2)比較兩組健康知識知曉程度:分為非常知曉、基本知曉、基本不知曉和非常不知曉??傊獣?非常知曉+基本知曉。(3)比較兩組血壓水平:主要統計兩組護理開展前、護理后3個月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7.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2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依從率為73.7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4.1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1 兩組健康知識知曉程度比較
觀察組健康知識知曉率為80.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7.54%,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高血壓作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并且,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波動較大,容易受到情緒、飲食、運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我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數量逐年上升,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老年高血壓還會多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和復雜性。然而,在社區管理當中,常規宣教內容單一,缺乏針對性,且宣教方式較為陳舊,多采用傳統的宣傳冊、講座等形式,缺乏新穎性和吸引力,難以引起患者的興趣[4]。此外,傳統的宣教模式缺乏持續性和互動性,無法持續的跟蹤和反饋機制,難以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
為了更好地管理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需要改進常規宣教的方式和方法,為患者提供社區綜合管理方案。要豐富宣教內容,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提供個性化的指導;要創新宣教方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如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途徑進行宣傳教育;還要加強與患者的互動和反饋,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反饋意見,不斷完善宣教內容和方式[5]。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總依從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健康知識知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社區綜合管理方案對社區高血壓老年患者的管理效果突出。社區綜合管理方案強調多維度干預,不僅關注藥物治療,還重視健康教育、生活方式調整和心理支持等方面。在這些措施共同作用下,增強了患者對高血壓的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提高了治療依從性。同時,定期隨訪和血壓監測也讓患者更加重視自身的血壓控制情況,進一步提升了其治療依從性。此外,患者血壓穩定性的改善與綜合管理方案的全面性密切相關。本文的綜合管理方案針對高血壓患者的多個危險因素進行干預,包括飲食、運動、心理等,通過優化患者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有效降低了血壓波動的風險。同時,藥物治療的調整也使得患者的血壓控制更加精準[6]。
綜上所述,社區綜合管理對社區高血壓老年患者的降壓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加深患者對血壓相關健康知識的認識,保障血壓控制
效果。
參考文獻
[1]朱洪瓊.健康管理的綜合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指標及SF-36評分的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3,13(14):72-74.
[2]史威力,王留義,李明艷,等.基于慢病管理路徑的社區高血壓患者管理效果評價[J].中華全科醫學,2022,20(11):1893-1896.
[3]江燕文.高血壓長處方聯合醫院-社區綜合管理治療高血壓的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2,12(25):34-36.
[4]周政新,高夢,陳海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社區高血壓綜合管理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2,38(12):167-169.
[5]張淑花,黃金獅,尹海鷹,等.綜合管理模式對社區高血壓合并腎臟損害的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20):220-222.
[6]洪秀蘭.基于自我管理支持的綜合核心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影響的隨機對照研究[D].福州:福建醫科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