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點認為,年齡超過80歲一般被視為手術禁忌。因為高齡老人進行手術,在面臨常規的手術風險外,還需要面對手術和麻醉耐受性差、基礎疾病多、術后恢復慢等重重難關。然而,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醫療設備的變革,讓高齡手術不再是手術“禁區”。
麻醉不是簡單地睡一覺
近年來,高齡患者手術的情況不斷增加,不僅手術風險大,也給麻醉帶來了不少挑戰。
對于麻醉醫生來說,麻醉不只是“打一針,睡一覺”那么簡單。 術前,麻醉醫生會對患者的全身各個系統進行評估,尤其是關乎生命的呼吸、循環以及中樞神經系統是否能耐受手術麻醉。根據評估結果,麻醉醫生會跟手術醫生商量制定麻醉方案,尤其是針對高風險人群,更需要作出正確判斷,制定出精準化的麻醉個性化實施方案。術中,麻醉醫生需要時刻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手術進程。根據其術中情況,進行分析處理,幫助其平穩度過圍手術期。
在臨床,麻醉科的業務范疇涵蓋了臨床麻醉、急救復蘇、重癥監測和疼痛診療等四個方面,麻醉方式有全身麻醉、椎管內麻醉以及區域阻滯麻醉等。比如,在無痛胃腸鏡、無痛人流,介入中心等領域,可以為患者提供安全無痛的技術支持,保證診療結果的準確與患者安全;在麻醉技術不斷進步的情況下,對于難以承受的神經痛、癌痛等也找到了控制的方法。總之,隨著麻醉學科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領域都可以看見麻醉醫生的身影。
老年患者麻醉知識科普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接受手術的老年患者越來越多,給麻醉工作帶來極大挑戰。為什么老年患者手術麻醉風險比青壯年高呢?
(1)各器官功能減退:隨著年齡增長,機體組織器官衰老明顯,老年特征突出,如心功能儲備低、血管硬化、肺功能下降、新陳代謝減慢、胃排空時間延遲等。(2)對麻醉藥敏感:老年患者對麻醉藥比較敏感,特別是中樞性抑制藥。同時,老年人個體差異大,相同麻醉劑量即可導致呼吸循環功能的急劇變化,甚至威脅生命。(3)合并癥多:老年患者往往合并一些全身性系統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老慢支、冠心病、各種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等。(4)對麻醉手術耐受力差:老年人一般反應遲鈍,應激能力較差,對于麻醉、手術創傷帶來的強烈刺激不能耐受。由于自主神經系統調節功能差,圍術期容易出現心肌梗死、腦梗、低體溫等并發癥。(5)麻醉操作難度大:老年患者腦功能水平和認知水平下降,溝通相對困難,配合度也相對較差,同時韌帶纖維化、鈣化骨質增生、脊柱畸形等情況都增加了麻醉操作的難度。
安全、舒適、快速康復是麻醉管理的最終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麻醉醫生會在術前對老年患者全身情況和器官功能進行全面、合理的評估,及時對合并疾病進行處理。充分完善的術前準備,可使老年患者身體機能處于相對良好的狀態,增加了其對麻醉和手術的耐受能力。在術中,麻醉醫生會全方位監護各種體征,更精準地維護脆弱的生命機能,從而更好地保障老年患者手術期的安全。術后,麻醉醫生會采取鎮痛,防治惡心、嘔吐、譫妄等措施,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結束語
總之,老年患者給麻醉與圍術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過精準的監測、關注細節,才能確保老年手術患者獲得良好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