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所引發的傳染病,空氣傳播為主要傳播方式。當結核病患者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通過大聲談話、大笑、噴嚏、咳嗽等行為,可將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氣體以飛沫進行傳播。結核病最易發生的器官是肺,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肺結核。結核分枝桿菌還可以侵犯淋巴結、腦、腎、肝等肺外器官,導致肺外結核病。
結核病的流行病學現狀
結核病的流行病學現狀和多種致病因素密切相關。其中,衛生條件差和患者營養不良是最主要的原因。此外,艾滋病毒感染者和免疫系統受損者更容易患上結核病。在結核病的防治措施中,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不過,目前非洲和亞洲等多數欠發達區域對結核病的診斷以及治療仍然存在嚴重的滯后現象,加上缺乏有效的檢測工具和醫療資源,以及患者對就醫的延遲,都導致了病情的惡化和傳播率的增加。
結核病的治療
早期診斷是治療結核病的關鍵,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傳播和病情的進展。臨床上,結核病的診斷通常包括臨床癥狀評估、痰涂片檢查、結核菌素試驗、胸部X線檢查等。確診后,患者應立即開始治療,以免病情惡化或傳染他人。現階段,臨床對結核的治療措施主要是藥物治療。此外,還有手術治療、對癥支持治療等。
藥物治療
(1)化學藥物治療:化學藥物主要的藥理機制是以不同的方式干預結核菌的生存和增殖,最終導致結核菌的死亡或抑制其生長。具有代表性的化學治療藥物是異煙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利福平,在初始治療階段通常會同時使用,即“四種藥物療法”,主要考慮到不同藥物的作用機制可以相互補充,減少結核分枝桿菌對單一藥物的耐藥性。
(2)免疫治療:所謂的免疫治療是指通過用藥直接增強或者輔助增強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對結核分枝桿菌的殺傷能力。免疫重建、免疫調節是免疫治療中最主要的兩個環節。免疫重建主要是向患者體內輸入體外培養的自體免疫細胞,增強相應免疫細胞的數量;免疫調節是指向患者體內輸入免疫細胞活化調節劑,增強機體原有的免疫殺傷細胞的功能,并降低免疫抑制細胞的功能。生物制劑如母牛分枝桿菌菌苗、細胞因子等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治療藥物。
(3)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結核分枝桿菌、抗炎癥的作用,可在患者癥狀嚴重的情況下使用。其使用劑量和方式要根據患者具體病情而定。
手術治療
當藥物治療方法無效或不能使用藥物治療時,可以選擇手術治療。目前,肺結核進行手術治療的主要適應證如下:
(1)化學藥物治療無效或療效較弱時。如在經過半年至1年的化學藥物治療后,患者痰菌(結核分枝桿菌)培養仍然陽性,且影像學上有明顯腫塊或后壁空洞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手術治療。
(2)直徑>2 cm的結核球,存在疑似肺癌或并發肺癌的可能。
(3)結核逐步形成明顯的支氣管擴張,且支氣管擴張伴有反復感染,或支氣管擴張和大咯血,經內科反復治療無效等。
(4)結核性膿胸伴支氣管胸膜瘺。這類患者在心肺功能正常、能耐受手術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進行部分肺葉切除術。
結核病的對癥支持治療
大多數肺結核患者經過規律用藥以后,低熱、盜汗、咳嗽、乏力、咯血等癥狀會顯著減輕或消失。但當出現咯血、呼吸急促等急癥時,要給予藥物止血、氣管插管等對癥處理。
合理用藥
患者在整個療程遵醫囑用藥,可有效控制結核病的傳播和進展,最終實現病情的康復。
藥物治療原則
(1)早期用藥。結核患者一旦確診,要及時用藥。尤其是在結核病早期,及時用藥效果顯著,能盡快促進病情恢復,縮短治療時間。
(2)多藥聯合治療。結核病通常采用多藥聯合治療,旨在同時攻擊結核分枝桿菌的不同部位,以減少耐藥性的產生。
(3)適量用藥。患者用藥劑量要依據具體病情決定,并不是劑量越大越好。適當的藥物劑量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地抑菌或殺菌,還能夠盡量避免用藥后的副作用。
(4)全程規律用藥。全療程規律用藥的結核病患者治療成功率在95%以上;部分療程規律用藥的結核病患者治療成功率僅40%左右。
常用抗結核藥物
結核病的藥物治療通常包括I線抗結核藥物、II線抗結核藥物以及一些新型抗結核藥物。
I線抗結核藥物有鏈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異煙肼;II線抗結核藥物有卷曲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等;新型抗結核藥物有利福拉齊、淺藍菌素、丙替唑胺、利福霉素類、干擾素噴霧劑等。
用藥方案
結核病的治療方案通常是基于患者的臨床情況、病原體的耐藥情況以及當地的流行病學數據來確定的。
初治肺結核治療
(1)每日用藥方案(2HRZ/4HR):強化治療期,吡嗪酰胺、利福平、異煙肼,每日用藥1次,用藥時長2個月。鞏固治療期,利福平、異煙肼,每日用藥1次,用藥時長4個月。
(2)間歇用藥方案(2H3R3Z3E3/4H3R3):強化治療期,吡嗪酰胺、利福平、異煙肼,隔日用藥1次或每周用藥3次,用藥時長2個月。鞏固治療期,利福平、異煙肼,隔日用藥1次或每周用藥3次,用藥時長4個月。
復治肺結核治療方案
(1)每日用藥方案(2HRZSE/4~6HRE):強化治療期,乙胺丁醇、異煙肼、鏈霉素、吡嗪酰胺、利福平,每日用藥1次,用藥時長2個月。鞏固治療期,乙胺丁醇、利福平和異煙肼,每日用藥1次,用藥時長4~6個月。鞏固期治療期間,若第4個月時患者痰菌培養仍然陽性,可繼續延長治療期2個月。
(2)間歇用藥方案(2H3R3Z3E3/6H3R3):強化治療期,乙胺丁醇、異煙肼、鏈霉素、吡嗪酰胺、利福平,隔日用藥1次或每周進行用藥3次,用藥時長2個月。鞏固治療期,乙胺丁醇、利福平和異煙肼,隔日用藥1次或每周進行用藥3次,用藥時長6個月。
注意事項
(1)定期監測。患者需要定期進行相關檢查,如肝功能、腎功能、血常規等,以及藥物血藥濃度的監測,以確保藥物在有效范圍內。
(2)藥物副作用的處理。患者和家屬需要密切注意觀察患者用藥后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如肝損害、神經系統反應等,及時向醫生報告并接受處理。
(3)嚴格遵照醫囑用藥。在患者出院后,要嚴格遵照醫囑用藥,不得重復用藥、隨意更改劑量和停藥。
此外,患者在全療程用藥期間,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包括適度運動、充足睡眠、合理飲食等。
結束語
總之,結核病的治療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過程,患者和醫護人員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