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亮丙瑞林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以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給予米非司酮治療,觀察組聯合亮丙瑞林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性激素水平、子宮大小、肌瘤大小以及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結果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P、E2、LH、FSH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子宮、肌瘤均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PI、S/D、RI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子宮肌瘤患者采用亮丙瑞林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可取得理想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子宮及肌瘤大小,改善患者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
關鍵詞:子宮肌瘤;米非司酮;亮丙瑞林;臨床療效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可表現出月經異常、下腹部不適等癥狀[1]。若未能及時發現并予以有效治療,隨著病情進展,可導致月經改變、貧乏感染、瘤體扭轉以及流產和難產等并發癥,嚴重影響其生活和健康[2]。
目前,臨床對子宮肌瘤的治療目標為控制或切除瘤體,從而減輕對患者正常生活的影響,其中藥物治療為主要方法,能夠起到緩解癥狀、抑制子宮肌瘤生長的作用[3]。米非司酮是臨床治療子宮肌瘤的常用藥,雖然有一定治療效果,但隨著用藥周期的延長,其療效會明顯減退,還會增加子宮內膜病變風險[4]。本研究分析亮丙瑞林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年齡27~53歲,平均年齡(40.26±10.33)歲;病程3~15個月,平均病程(9.33±1.25)個月;肌瘤部位:漿膜13例,肌壁32例;肌瘤直徑1.2~
4.4 cm,平均(2.97±0.58) cm。觀察組:年齡28~54歲,平均年齡(41.17±10.29)歲;病程3~16個月,平均病程(9.54±1.18)個月;肌瘤部位:漿膜14例,肌壁31例;肌瘤直徑1.2~4.5 cm,平均(2.85±0.57) cm。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經婦科、超聲等檢查明確診斷為子宮肌瘤;近6個月內無生育要求;視聽、言語等基礎功能正常;患者及家屬知情研究相關事項,簽署書面協議書。
排除標準:合并卵巢囊腫等其他婦科疾病或生殖系統病變;子宮肌瘤潛在惡變傾向;近3個月有激素治療史;對研究使用藥物存在過敏史、禁忌證,或產生耐藥性;未按醫囑用藥或因主、客觀因素退出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米非司酮治療。于月經周期第1天單次取12.5 mg米非司酮片(規格:25 mg*6片)給患者服用,2次/d,共治療3個月。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聯合亮丙瑞林治療。米非司酮用藥與對照組一致,于月經周期第1天單次取3.75 mg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規格:3.75 mg)給患者皮下注射,每4周用藥1次,共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顯效,月經異常、下腹部不適等癥狀基本全部消失,子宮肌瘤病灶體積減少>50%;有效,相關癥狀較治療前好轉明顯,子宮肌瘤病灶體積減少30%~50%;無效,上述標準均未實現。總有效=顯效+有效。(2)比較兩組性激素水平: 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采集患者空腹狀態下靜脈血作為血液標本,使用離心機離心處理(轉速3 000 r/min,10 min),留取血清,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放射免疫法測定患者孕酮(P)、雌二醇(E2)、促黃體生成素(LH)和促卵巢刺激素(FSH)水平。(3)比較兩組子宮體積、子宮肌瘤大?。河谥委熐?、治療3個月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子宮體積和子宮肌瘤大小。
(4)比較兩組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搏動指數(PI)、收縮期峰值/舒張末期流速(S/D)和阻力指數(RI)。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5.5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22%,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性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P、E2、LH、FSH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子宮、子宮肌瘤大小比較
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子宮、子宮肌瘤均顯著小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PI、S/D、RI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子宮肌瘤在臨床具有較高發病率,確切病因尚未闡明,仍處于研究階段,相關研究認為其可能與遺傳易感性、性激素水平、干細胞功能失調等諸多因素存在一定關系[5]。近年來,受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加等影響,發病率呈明顯上升勢態,對患者身心健康影響較大,因此,探尋高效、安全的治療方案是臨床研究重點和關鍵。
米非司酮是一種抗孕激素,可用于子宮肌瘤的治療[6]。米非司酮具有抗黃體生成激素受體的作用,可以干擾子宮內膜的生長。同時,米非司酮還可以干擾子宮肌瘤血供,降低肌瘤的營養供應[7]。此外,米非司酮還可以抑制孕酮活性,削弱孕激素對肌瘤血管的擴張作用,導致子宮肌瘤細胞凋亡,從而使肌瘤變小。然而,由于子宮肌瘤患者的病情存在個體化差異,單一用藥效果欠佳,且長期用藥易產生耐藥性、增加不良反應。
亮丙瑞林屬于促性腺釋放激素拮抗劑,其是通過抑制垂體腺體的分泌,減少黃體生成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的釋放,從而抑制卵巢中黃體生成和卵泡發育,降低雌激素(如雌二醇)水平[8]。子宮肌瘤的生長和發展通常受雌性激素的影響,亮丙瑞林可通過降低雌性激素水平,抑制子宮肌瘤生長,促進瘤體縮小[9]。米非司酮和亮丙瑞林聯合使用可產生良好的協同性,更好抑制雌激素、孕激素分泌,改善內分泌環境,提高療效[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P、E2、LH、FSH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子宮、子宮肌瘤均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PI、S/D、RI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亮丙瑞林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整體效果更為卓著。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患者采用亮丙瑞林聯合米非司酮用藥方案治療可取得理想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子宮及肌瘤大小,改善其子宮血流動力學指標。
參考文獻
[1]房姝妍,李濤淘,梁婷,等.亮丙瑞林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對性激素水平和血清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J].川北醫學院學報,2022,37(1):92-94,123.
[2]盧琴.亮丙瑞林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及其對患者子宮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2,15(18):142-144.
[3]陳卓,李小華,楊柳.亮丙瑞林注射液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刊,2023,50(18):104-10zo2pgsfxI4ED2+pZ1lqfRA==7.
[4]陳少辰.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聯合米非司酮片治療子宮肌瘤患者的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1,33(6):49-51.
[5]姚瑾.亮丙瑞林注射液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與安全性分析[J].中國性科學,2020,29(8):91-93.
[6]李春曉.米非司酮聯合亮丙瑞林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研究[J].藥物評價研究,2019,42(4):712-715.
[7]張藝英.亮丙瑞林聯合米非司酮預防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術后病情復發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21,19(5):58-59.
[8]龐琴霞,姜伶俐,柳洲,等.米非司酮孕三烯酮醋酸亮丙瑞林治療子宮肌瘤腹腔鏡切除術后患者的療效比較[J].安徽醫學,2020,41(11):1294-1298.
[9]謝愛玲.術前應用醋酸亮丙瑞林與米非司酮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復發率的影響[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9,25(5):141-142.
[10]姜慧,梁璐琪,張媛婓.術前口服米非司酮對子宮肌瘤患者最大肌瘤體積變化率及臨床癥狀的影響[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23,45(3):507-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