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漸進式康復護理干預在乳腺癌化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12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6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康復護理,研究組實施漸進式康復護理,比較兩組負性情緒評分、生命質量評分、化療依從性、并發癥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干預后,研究組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研究組生命質量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化療總依從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乳腺癌化療患者應用漸進式康復護理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負性情緒,提高生命質量和化療依從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整體護理滿意度高。
關鍵詞:乳腺癌;漸進式康復護理;化療
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乳腺癌疾病的臨床干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越來越多的患者通過接受化療獲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1]。然而,大多數患者會因化療不耐受而出現不同的并發癥,如脫發、骨髓抑制等[2]。同時,由于部分患者對于化療的認知不足,使其對化療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影響臨床治療效果[3]。因此,臨床應給予乳腺癌化療患者科學的臨床護理干預,幫助其快速康復。本研究旨在探討漸進式康復護理干預在乳腺癌化療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2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60例。對照組年齡47~55歲,平均年齡(51.63±0.37)歲;腫瘤分期為Ⅰ期 27例,Ⅱ期23例,Ⅲ期10例。研究組年齡46~54歲,平均年齡(51.85±0.15)歲;腫瘤分期為Ⅰ期31例,Ⅱ期24例,Ⅲ期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經病理檢查確診為乳腺癌;未出現腫瘤轉移;獲得患者及家屬知情權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全程參與此次臨床研究。排除標準:出現腫瘤骨轉移、淋巴轉移;臨床資料不全。
1.2 方法
1.2.1 對照組予以常規康復護理
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化療的相關知識,使其積極配合化療,積極應對化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提高治療信心。護理人員或家屬可對患者乳房部位進行適度按摩,改善其局部血液循環,避免上肢水腫。同時指導患者進行肩部運動,保持雙臂自然下垂,以肩部為中心,對上肢分別進行前后左右運動,并逐漸加大運動量,避免出現上肢功能障礙。
1.2.2 研究組予以漸進式康復護理
依據患者術后恢復時間,將康復時間劃分為3個階段,即康復早期(術后1個月)、康復中期(術后2~3個月)與康復末期(術后4~6個月),并采取不同的干預方案,具體如下。
(1)專項培訓:為了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腫瘤內科需針對所有臨床護理人員開展系統性培訓,培訓期滿開展專項考核,高度樹立“以患者為本”的護理理念,旨在提高臨床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
(2)康復早期護理:采取對癥護理,確保患者生命體征平穩。護理人員指導家屬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進行日常監督,協助其適應后續的康復鍛煉節奏,在確保患者的生命體征維持正常狀態后,依據其術后恢復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漸進式康復訓練操。
(3)康復中期護理:該時期的患者相對于康復早期有所改善,為確保訓練量的循序漸進,該階段可適當增加康復訓練的難度和訓練量。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在早期康復鍛煉的基礎上增加對肢體活動度與自由度的訓練,并指導家屬對患者進行上肢的內收、外展、前屈與后伸及旋轉等活動。在訓練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詢問其真實感受,必要時可減小鍛煉力度,確?;颊呤孢m性。
(4)康復后期護理:該階段患者已經出院,因此康復后期的護理主要在家庭和社區中完成。為了確保醫院護理的延續性,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建立家庭隨訪檔案,組建微信群聊。邀請出院患者加入群聊中,同時依據患者恢復情況設定不同的家庭隨訪周期,并加強對患者的出院宣教,囑其按時、按量遵醫囑服藥,告知患者日常飲食禁忌、注意事項及復查時間[5]。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負性情緒:分別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焦慮、抑郁程度,得分越高患者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
(2)比較兩組生命質量:使用生命質量測定量表(FACT- B)進行評估,得分越高患者生命質量越差。
(3)比較兩組化療依從性:包括完全依從、部分依從與不依從,總依從=完全依從+部分依從。
(4)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5)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使用自制的問卷調查,分為非常滿意(90~100分)、一般滿意(70~<90分)與不滿意(0~<70分)??倽M意=非常滿意+一般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
干預后,研究組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生命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后,研究組生命質量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化療依從性比較
研究組化療總依從率為98.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33%,見表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1.6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5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總滿意率為10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6.6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化療是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之一,及時、有效地接受化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熤饕墙柚熕幬飳颊呷斫M織進行治療,能夠有效地殺死病灶的癌細胞,延長患者的生命。但化療藥物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機體的正常細胞造成嚴重的損傷,繼而對全身產生毒副作用,導致化療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道反應、脫發、骨髓抑制等并發癥。大多數患者對于化療存在恐懼、焦慮感[4]。因此,臨床需探索有效的護理方案,提高化療患者的舒適性。
當前的常規護理已難以滿足患者的需求。漸進式康復護理主要是在開展各項臨床護理措施前,護理人員將患者的康復護理進行周期的劃分,通過不同周期的康復訓練,可充分滿足不同階段患者對于康復鍛煉的需求,強化了康復護理的階段性和針對性,可以從根本上促進患者化療依從性的提高,加快其康復[5]。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研究組生命質量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化療總依從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漸進式康復護理在乳腺癌患者化療護理中應用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乳腺癌化療患者應用漸進式康復護理的效果較好,可有效減輕患者負性情緒,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和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謝云,陳鑫,吳娛.激勵式康復管理聯合漸進式阻力訓練在乳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海軍醫學雜志,2023,44(1):59-63.
[2]卓海燕,洪冬妮.康復護理干預聯合心理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治療中的效果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3):4724-4725.
[3]殷明燕,張冬梅.漸進式康復護理模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中的臨床干預效果[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0,31(8):1336-1337.
[4]李秀芳.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康復期的護理干預[J].大家健康旬刊,2018,12(8):238-239.
[5]歐陽仲霞,歐陽清清,李翠英.健康教育聯合身心康復護理在乳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8):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