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個性化心理護理支持在清創縫合術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行清創縫合治療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紅藍信封法分為參照組和分析組各40例。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分析組接受個性化心理護理,比較兩組干預效果。結果 兩組干預前心理狀態及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組干預后心理狀況中可控制感、意義感、可理解感評分均優于參照組,疼痛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兩組干預前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組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分析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 個性化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清創縫合術治療患者的心理狀態,減輕患者疼痛程度及應激反應,提高其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個性化心理護理;清創縫合;心理狀態;應激反應;滿意度
急診外科每天接診的清創縫合患者數量較多,患者大多因交通車禍、機械工傷、打架斗毆等突發意外傷害,導致機體出現非致命性損傷,需及時進行縫合、包扎、消毒及止血處理[1]。因進入急診的患者發病急,且自身可能伴有較為明顯的生理疼痛,部分患者會因清創縫合的疼痛產生較為顯著的焦慮、恐懼等心理狀態,增加護理及治療難度。既往有研究顯示,對急診室患者開展科學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其應激反應及疼痛程度,改善其心理狀態,促進其康復[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個性化心理護理支持在清創縫合術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行清創縫合治療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紅藍信封法分為參照組和分析組各40例。參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19~71歲,平均年齡(43.65±5.46)歲;創傷部位為頭部19例,四肢21例。分析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43.49±5.61)歲;創傷部位為頭部18例,四肢22例。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無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意識清楚且精神狀態佳,能與醫護人員正AfkIHAEiRMUkpq6jdslZ3A==常交流;無其他嚴重損傷,需進行清創縫合;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相關同意書。排除標準:就診時神志不清或認知障礙;伴多臟器損傷或多發傷;不配合治療。
1.2 方法
1.2.1 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
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做好口頭健康宣教,對癥護理支持。為保證清創的及時性,患者入院后經綠色通道到達急診科,于急救黃金時間進行救治。接診后快速明確患者損傷情況、傷口污染情況等,便于急診醫師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方案,徹底清洗傷口。術后遵醫囑常規應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并做好輸液護理。
1.2.2 分析組接受個性化心理護理
(1)術前:熱情接診患者,并詢問其受傷一般情況、原因等,迅速進行止血處理,滿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求,若無家屬陪同,可協助患者掛號、取藥等。同時,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轉移其注意力,期間向患者介紹清創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耐心傾聽患者主訴,鼓勵其充分表達內心的擔憂、恐懼等。換藥室其他護士應迅速做好清創準備,保證術中需用到的各類器械物品符合滅菌消毒要求。
(2)術中:積極與患者交流,緩解其焦慮不安心理,確保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應對縫合手術,可指導其進行放松訓練,如深呼吸及漸進式肌肉松弛,減輕患者焦慮,使其放松身心[3]。確保手術室無菌,溫度控制在25 ℃、濕度控制在55%左右。同時,對患者受傷部位皮膚進行全面消毒,與醫師配合好,同時照顧患者的情緒,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此外,注意遮擋患者私處,特殊情況下盡量為其安排同性別的護理人員。
(3)術后:肯定患者配合完成清創,及時告知其手術情況、預期恢復時間,同時檢查傷口包扎情況。在留觀等待過程中,及時與患者溝通,改善其擔憂情緒。若疼痛程度輕,可通過聊天、術后注意事項宣教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待其手術完成30 min后,用0.9%氯化鈉注射液清洗患者傷口周圍血跡,以免傷口周圍血跡過多影響其心理狀態。若患者疼痛程度較為劇烈,可遵醫囑使用藥物止痛。明確術后傷口護理事項后,還需給予患者飲食護理,告知其需保持清淡飲食,注意補充機體所需營養,如優質蛋白質、水果、蔬菜、養氣養血食物等。患者出院時,為其發放居家護理注意事項手冊,明確標注好復診時間。
(4)強化社會適應支持:家屬是患者社會支持系統建立的基礎,護理人員需同時對患者家屬做好健康教育,使其充分意識到自身角色在護理中的重要性,多鼓勵、關心患者,積極調動家庭支持系統功能,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和主動性。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心理狀況及疼痛程度:采用總體感知量表(SOC-13)[4]評估患者在壓力狀態下的心理感知情況,共3個維度13項,包括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及意義感,單項分值越高說明患者在壓力情況下更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該量表Cronbachs’α為0.695,滿足本研究評測需求;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總分為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劇烈。
(2)比較兩組應激反應指標:主要觀察干預前后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
(3)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量表進行評估,按照百分制賦分,分別從護理責任心、風險意識、操作技能、服務態度4個維度評估,分值越高說明患者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心理狀況及疼痛程度比較
兩組干預前心理狀態及疼痛程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組干預后可控制感、意義感、可理解感評分均優于參照組,VAS疼痛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
2.2 兩組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兩組干預前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組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分析組護理滿意度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參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急診清創縫合術為治療外傷的重要手段,但在縫合傷口過程中患者處于清醒狀態,疼痛感較為明顯,可使機體產生應激反應,部分患者甚至會因難以耐受疼痛而懼怕治療[5~6]。因此,做好患者心理支持護理尤為重要。
個性化心理護理中,個性化突出的是尊重患者實際護理需求及自身意愿,以患者合理需求為中心開展針對性的護理支持[7~8]。整體上尊重個體差異,結合患者的情緒、認知水平不同進行護理。術前通過溝通交流、詢問患者傷情、熱情接診等方式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同時針對性解答患者的困惑和疑問,緩解其不安及焦慮。術中護士全程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并及時給予放松訓練干預,如深呼吸及漸進式肌肉松弛,有效改善患者焦慮及緊張情緒,調動其積極心理因素,調節機體自主神經系統興奮性,從而緩解疼痛及肌肉緊張,保持良好的機體狀態,保障手術順利進行[9~10]。術后護士及時向患者進行反饋,并加強相關知識宣教,引入家庭支持系統支持,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使其保持積極心態,提高治療積極性、主動性及護理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分析組干預后心理狀況中可控制感、意義感、可理解感評分均優于參照組,疼痛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分析組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分析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個性化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清創縫合術治療患者的心理狀態,減輕患者疼痛程度及應激反應,提高其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彭翼,郭媛,惠捷.優質護理輔助整形美容清創縫合術對頜面部外傷患者應激反應及效果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23,32(5):183-186.
[2]張靜靜,劉衛東,邢玉虹.思維導圖結合目標責任制護理在頜面部外傷患者美容整形清創縫合術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22,31(9):183-186.
KNaMzLK2AAR7kM61PLby3UVGoyyKxbM2cg+ac61H0OM=[3]楚偉英,鄧博,李燕輝,等.精細化護理在低頻超聲清創儀治療糖尿病足患者慢性潰瘍護理中應用及對不良反應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3):536-539.
[4]鐘澄,徐海婷.精細化護理模式輔助美容整形清創縫合術對頜面部外傷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21,30(3):163-166.
[5]伍翠云,查大慧,程晶晶,等.心理干預配合綜合護理對頜面外傷整形患者術后康復的作用[J].中國美容醫學,2023,32(3):176-179.
[6]陳小麗,梁愉笳,陳善丹,等.光動力聯合抗真菌藥物輔以綜合護理干預在治療膿癬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熱帶醫學,2023,23(11):1228-1230,1236.
[7]周穎,劉麗娜.全程無縫隙多護理聯合模式在兒童面部清創縫合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美容,2022,12(1):68-72.
[8]刁萌謙.心理護理在急診科清創縫合術中的效果觀察及焦慮評分影響分析[J].健康之友,2021,5(16):197-198.
[9]崔立新.分析門診清創縫合術患者中應用有效護理措施的臨床效果[J].自我保健,2023(15):48-50.
[10]趙晶.綠色通道護理在骨科清創手術患者中實施對手術進程的影響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21,29(1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