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職會計課程教學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授課活動,可帶動學生高效學習專業知識,但同時教師也需要嚴格把關會計教學方法、過程和細節。為此,教師需要引進電子教學資源,植入會計軟件系統,開展虛擬化、信息化教學,以提高教學水平。基于此,本文分析和探討了信息技術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職會計教學;應用
一、引言
在中職會計教學中,教師需要巧妙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把控信息化教學方法和過程,引進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流程,利用信息資源、數字化媒體和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水平和效率。
二、信息技術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信息技術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較為明顯。
第一,信息技術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探索機會。教師可以利用會計軟件、電子表格等工具,引導學生模擬真實的會計操作,例如賬務處理、財務報表編制等,以此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效率。
第二,利用信息技術開展中職會計教學能夠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在線平臺等軟硬件設施,將抽象的會計概念和原理以圖表、動畫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有序、高效地參與會計課程學習。學生則可以通過網絡資源來獲取多元化的學習資料,從而拓寬知識面。
第三,信息技術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可以利用在線討論平臺、編輯工具,引導學生共同解決問題;學生則可以參與案例探討,提高學習效率。
第四,教師可以通過在線學習工具實時監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第五,會計工作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信息,而教師可以在中職會計課堂上應用信息技術,以此不斷增強并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則可以在教師的示范指引下學會獲取、整理、分析、利用相關信息,進而提高信息處理能力和管理能力。
總之,在中職會計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授課水平和效率,并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信息技術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一)引進電子教學資源
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師開展課程教學活動需要引進多元化的電子教學資源。電子教學資源的概念較為寬廣,包含電子材料、教學視頻、在線課程等。如今,傳統的紙質材料可以被電子教材所取代,相關電子教材可以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內容
第一,教師可以結合PDF、電子書、在線課程等方式,借助豐富的媒體元素,將圖片、動畫、視頻相關聯,使得學習內容更加生動、有趣、形象。同時,相關電子教材還會隨時更新、修訂,以保證學生能夠接觸到最新的會計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二,教師可以錄制和分享教學視頻,以便學生在課后進行復習和鞏固。相關教學視頻可以演示會計操作的步驟和技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會計知識。學生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需求,自主選擇觀看視頻的時間和次數,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第三,教師可以利用在線課程平臺創建和分享會計課程,含課程大綱、學習資料、作業和測驗等。學生則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進度和自主學習需求來完成學習探索。同時,在線課程具備學習跟蹤和評估功能,以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提供反饋建議。
第四,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教學資源創建在線探討區,例如結合博客、社交媒體平臺,為學生提供學習互動的機會。學生則可以在相關平臺上提問,分享學習心得,并共同解決學習難題。此類互動教學模式及互動教學資源可以促進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溝通,拓寬學生的思維以及知識廣度。
總之,在中職會計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利用電子教學資源來豐富會計教學內容,提高會計教學水平,帶動學生學習高品質課程。
(二)引進會計軟件系統
首先,在中職會計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建良好的虛擬空間,給予學生進行會計實踐操作的機會。在此過程中,中職會計教師需要根據會計教學需求,選取合適的會計軟件來實施課程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財務軟件、稅務軟件、成本管理軟件等,帶領學生參與實踐探索。但是,在選取相關軟件時,教師需要考慮軟件的功能,評估軟件的易用性,以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出發點,帶動學生進行實踐學習。
其次,教師還需要通過會計軟件引導學生模擬實際操作,例如進行賬目錄入、財務報表編制、稅務申報等,讓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實踐探索,加深對會計原理的實踐和理解。同時,教師可以設計實際的案例和情景,引導學生巧妙利用會計軟件解決相關問題,以此增強學生的實操能力。
第三,會計軟件系統通常搭載了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功能,教師可以在會計課堂上利用相關功能系統,帶領學生分析財務數據信息,提取關鍵指標,并引導學生嘗試在模擬系統中借助相關數據資料進行財務分析和模擬決策,在實際案例情景中提升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和決策能力,并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會計信息素養。最后,教師可以借助會計軟件的實時監控功能,在教學環節引導學生進行細節性學習。例如,相關會計軟件具備腳本錄制功能,可以及時收集整理學生在會計實務操作過程中的學習狀況;軟件系統可以記錄學生的錯誤問題,并提供糾正建議,幫助老師在后續會計教學活動中糾正教學方向和出發點,從而提高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在當前中職會計教學中,教師需要利用會計軟件系統來組織各項活動,帶動學生進行高效學習。為此,教師需要選取合適的會計軟件,模擬實際的會計操作,并引導學生進行數據分析、決策,并提供反饋和糾錯建議。
(三)數據庫和電子表格的應用
在會計專業教學環節,中職會計教師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打造完整的資源庫,并為學生提供多方位的信息資料。
首先,教師需要結合數據庫管理思想,引導學生在學習環節對數據庫進行建立、維護、查詢,通過實際案例和模擬情景,讓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學會使用數據庫來管理會計信息,如客戶信息、供應商信息、存貨信息等,以此培養學生的數據管理能力。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電子表格引導學生進行數據分析,并制作相應的報表。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引進電子表格等多元化功能,結合數據排序、篩選、圖表制作等相關功能模塊,讓學生在實際案例中參與模擬學習探索,學會利用電子表格進行數據分析和制作報表,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
最后,教師可以引進數據庫和電子表格的安全管理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安全學習。在學習期間,學生可以探索保護電子表格以及數據資料完整性的相關舉措,學會設定相關訪問權限,進而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能力。
總體來說,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期間需要靈活高效地應用數據庫和電子表格,以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品質。同時,教師需要合理開發相關表格工具,優化教學模塊,以提高教學水平。
(四)提供在線學習平臺
在中職會計教學中,在線學習平臺的應用可以為學生提供靈活、互動、個性化的學習機會。在實際應用相關學習平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和舉措來帶動學生進行高效學習。
首先,在線學習平臺提供了靈活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地點,選取學習內容和材料;教師則可以將課程內容、學習資源發布在相關學習平臺上,指導學生在會計學習過程中合理安排時間進度。同時,教師可以在相關學習平臺上引進相關會計任務,創建互動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寬闊的研學空間,讓學生成為信息的提供者,促進知識分享互動,打破信息孤島。
其次,在專業教學環節,教師需要及時監管學生的在線學習過程和狀態,例如及時收集和整理學生反饋的信息,從而調整后續的授課內容;引進相關平臺的跟蹤評價功能,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輔導和幫助。
總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在線學習平臺,帶動學生進行高品質、高效率地學習探索,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研學效率。
(五)引進虛擬實驗室
在中職會計教學中,虛擬實驗室的應用提供了實踐性、互動性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打造虛擬實驗室,開發多元化的功能模塊,帶動學生進行高效學習。例如,虛擬實驗室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會計賬務分析或者實踐操作;模擬企業的工作場景,將實驗室環境與企業資源相融合,給予學生身臨其境的會計實踐操作體驗。為了讓學生在實驗室學習過程中獲取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教師需要盡可能整合企業的會計數據信息,并將其錄入到虛擬實驗室系統中,讓學生參與會計決策、財務探索,以此培養學生的決策能力和綜合探索能力。此外,教師還需要為虛擬實驗室提供多元化的資源。例如,教師可以結合案例分析,植入多元化的信息模塊,加深學生對會計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應用,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六)引進AI教學
AI授課模式在新時代得到廣泛應用,改變了當前個性化教學的方式,可以根據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供會計專業個性化的學習內容和多元化的路徑。
首先,AI系統可以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狀態,根據學生在會計領域的優勢和弱勢,為其量身打造學習計劃,同時理解并且跟進學生的學習進度,在關鍵節點給予學生良好的點撥和指引。
其次,AI系統能夠提供互動學習環境。例如,學生可以借助語音功能與AI系統對話;AI系統則可以通過對話,為學生答疑解惑,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實時反饋和指引。這類互動學習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和學習欲望,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效率。
最后,AI系統能夠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態,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等多個角度給予學生良好的點評,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并了解自身的學習進展。
因此,在中職會計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引進AI教學模式和方法,利用AI系統以及各類仿真虛擬軟件,為學生提供個性化輔導,從而減輕中職會計教師在個性化教學期間的工作壓力和負擔,并提高會計專業教學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當避免學生過于依賴AI系統。
(七)碎片化教學
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囊括大量零散化的知識概念,導致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概念存在較大困難。
零散化的知識涉及較為寬闊的領域,教師通常不會在課堂上花費過多的時間來講解此部分碎片化的會計概念,需要學生在后續進行實踐積累學習,導致學生在學習期間缺乏方向進而立足點,無法提高學習效率。
如果引導學生利用較長的時間學習碎片化的會計概念仍然無法取得更加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嘗試利用學生的碎片化時間講解部分零散化的會計概念。
首先,教師可以按照會計知識的不同模塊,把零散化的知識進行拆分整合,將每個模塊設置為獨立的學習資源,包含短視頻、互動課件等,在一分鐘內簡單向學生講解并介紹某一部分知識概念,而學生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學習軟件進行自主學習,通過積少成多,不斷補充自身在會計領域的知識儲備。
其次,教師可以開展個性化教學和互動教學,通過引進多元化資源,利用學生閑散的時間開展會計知識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例如,學生可以在坐公交車時抽出1-2分鐘的時間進行學習,或者在排隊等候時拿出手機學習會計概念。
在當前信息化教學背景下,中職會計教師需要針對學生在學習碎片化知識板塊期間存在的問題,引進零散化授課,充分利用學生閑散的時間,帶動學生進行高品質學習。
四、信息技術在中職會計教學中應用的注意事項
在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時,教師需要注意以下事項,以避免對課程教學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
首先,教師需要分析相關會計資源。由于會計資源較為豐富,而學生的信息識別能力較差,在學習期間可能存在資源選取不合適的情況,無法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需要嚴格把關學生的學習資源,篩選相關資源信息,在明確資源需求的情況下開展授課活動。其次,教師不能過于依賴信息資源以及信息技術,在傳統教學與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做好動態平衡管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會計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品質,靈活開發和利用相關教學資源,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作者單位:卞廣昌 郭長英 濟寧市工業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少璠.信息技術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22(20):112-114.
[2]趙浩容. 淺析現代信息技術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 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9):142-142.
[3]陳映瓊.淺析現代信息技術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經貿實踐,2016(3):342.
[4]劉建清.關于信息技術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48(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