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更強調素質教育以及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原則。小學作為小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與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注重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挖掘學科中的德育元素,切實促進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本文首先闡述了德育教育教學活動的意義,分析德育教育與教學管理的關聯性,提出應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策略,希望能為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活動時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
一、引言
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重點在于培養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對于正處于價值觀初步形成階段的小學生而言,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尤為關鍵。然而,在實際的落實過程中,德育教育工作很容易演變為單純枯燥、死板的說教形式,這也導致許多小學生對德育教育產生抵觸情緒,甚至喪失興趣,將德育教育當作耳邊風。長此以往,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無從體現,同時學生對這項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也會嚴重抵觸。
鑒于此,承擔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班主任也肩負起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職責。這要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科學適宜地引入相關德育教育內容,并且挖掘學科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點。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德育教育和日常學習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在理解上更加輕松,潛移默化地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準。
二、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意義
(一)有利于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小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初步探索階段,由于其涉世未深,很容易受到社會中不良因素的影響,阻礙其成長與進步。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尤為關鍵。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小學生清晰、準確地看待周邊事物,并正確分析和對待身邊的問題,以培養小學生形成正確、良好的道德品質。
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和推進將有效促進學生的不斷努力和進步,為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奠定基礎,也為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提供保障。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近些年來,校園安全問題備受關注,無論是校方、家長、社會還是國家都高度重視。由于校園和社會中安全事件、暴力事件頻繁出現,如何才能夠更好地保護小學生,使他們遠離危險,已成為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重點。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一方面可以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小學生在面臨暴力事件或危險事件時冷靜對待、有效處理,避免自己受到來自他方的危害與影響,是對自身強有力的保護體現。
(三)有利于響應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強調的是對學生品質的培養。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要求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學習過程中,不斷深層次地滲透道德觀念、法制觀念等,從而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人生觀念。可以說,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確實有助于培養小學生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也為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奠定了基礎與保障。
三、德育教育與教學管理工作開展的關聯性
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與教師的日常教學管理工作相結合,因為二者在價值取向方面是完全統一的。比如,德育教育以及教學活動開展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培養更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努力打造優秀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接班人。因此,它們的最終目標都是滿足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素質育人是最終目的。
此外,教學管理活動的開展是通過組織管理的方式實現的,這種方式不僅有效傳授知識,還可以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雖然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沒有過分強調德育,但是德育教育工作始終是教學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當然,二者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比如具體的范圍存在差別,內涵也有所不同。德育教育工作開展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包括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內容。教學管理則重點以教學活動的開展為核心,通過尊重學科教學規律,使得教學工作的開展能夠按照計劃、科學、有組織地進行。
四、現階段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常見問題
首先,班主任在自身開展德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缺乏明確的自身定位,這表現為其忽視班主任工作與教學工作的合二為一,也沒有意識到自身對學生所產生的榜樣作用??v觀當前小學教師在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的實際情況,不難發現一些班主任存在對自身定位不夠明確的情況。班主任主要的工作職責就是將班級管理好,所以其必須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同時也需要具備良好的問題解決能力,這對于小學班主任而言尤為重要。然而,一些班主任在日常工作開展過程中僅僅將自身視為班級管理者,對其他方面的關注度明顯不足,對學生的成長關心程度不夠,更不要說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班主任缺乏對自身的明確定位和理解,未能充分履行班主任的職責。
其次,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相對匱乏,這導致教師在學生的身心發育、學習成果等方面的了解嚴重不足。如果不能充分了解小學生的需求和特點,就無法有針對性地為其提供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小學生普遍好奇心較重,叛逆和淘氣的情況也較為明顯。許多學生之所以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實際上都是因為班主任和學生之間溝通不足造成的。許多學生出現問題之后,班主任并沒有第一時間與他們進行溝通和交流,這導致問題不斷擴大。
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班主任教師和學生的溝通較少,尤其在語文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在學習語文學科知識的時候遇到了不少困難,但班主任卻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導致學生對班主任產生了生疏。學生不愿意與班主任進行深入的溝通與交流,當問題出現時也得不到班主任的正確引導,長此以往必然會對小學生在未來的成長與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五、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研究
(一)樹立典范,激勵學生
小學生正處在人格形成以及思維初步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小學生對一些高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可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但是其模仿能力卻相對而言有所提升,其可以通過不斷模仿改進自身的行為、特點等。因此,在小學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班主任的行為和舉止經常成為小學生模仿的對象。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主動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切實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小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典范與形象。小學語文班主任本身兼顧課堂教學任務以及班級管理工作,因教師工作壓力較大。教師需要意識到在日常的授課和管理過程中必須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將自身的表現時刻呈現在每一位學生的面前,這樣,學生可以隨時按照教師的行為舉止規范自身的言行。教師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在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以及表率的作用,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意識,為提高教師的威信力、增強教師的榜樣作用奠定基礎。
(二)挖掘教材內容,進行德育教育滲透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作為小學語文學科班主任,必須意識到這門學科對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積極推進作用。這是因為語文學科一方面可以滿足人們的交際交流要求,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語文學科具有非常顯著的人文因素特點。語文學科的教學素材是學生們每天需要進行表達和使用的語言,因此小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容易,教師也可以更好地對其進行人文精神內涵與價值觀的滲透。簡言之,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小學語文學科所獨有的,也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
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德育教育,就應該積極利用該學科所具有的優勢和特點,從學科教材本身的內容出發,對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進行認真和深入的分析,并且結合互聯網技術深度展現課文內容,從而深化學生對課文的認知。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在內心形成自我德育建設思路。
例如,在講解“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應該充分認識這篇課文所具有的德育教育價值。文章通過簡單描述圓明園被毀滅的歷史,表達出作者深切的愛國之情,這與德育教育過程中強調的愛國主義情懷高度吻合。小學語文教師應將此作為切入點,通過多媒體的方式首先為學生呈現圓明園被毀滅前后的照片作為對比,之后通過資料展示和呈現,為學生講述圓明園背后的歷史故事,使學生了解圓明園毀滅的緣由,進而在內心形成更為強烈的愛國意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切實發揮出語文學科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優勢和作用,實現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思想層面的升華雙重目標。
(三)借助互聯網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離不開互聯網的支持。網絡中有著豐富的資源和內容可供學生學習,因此在語文學科的學習過程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借助網絡資源的優勢,一方面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內容,幫助學生形成豐富的感知與意識,提高學生在文字理解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課外閱讀資源也可以有效針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挖掘網絡中優秀的德育教育素材,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提高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重視度。教師可以定期向學生推薦一些符合學生價值觀的書籍,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思想層面的體驗與感受,進而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
例如,在講解完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三篇課文“威尼斯的小艇”“牧場之國”和“金字塔”之后,教師可以基于文化遺產的相關知識點和具體內容,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搜索,引導學生充分了解和認識到我國的文化遺產有哪些,并且明確文化遺產在我國乃至全世界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意義,從而對文化遺產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帶領學生充分感悟我國悠久文化歷史發展進程的同時,他們也能更加客觀地認知我國歷史文化成就,有效增強小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并提升對我國文化發展與歷史進程的自豪感。這樣的閱讀活動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課外閱讀量,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感受德育教育的意義,切實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和水平,也為促進小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奠定基礎。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尤為重要。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格外注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提升。班主任的榜樣作用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為此班主任可以通過班會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情感和道德教育,也可以通過獨特的語言魅力影響與感染學生,給予學生在班級管理活動中更多的自由與權利,切實營造出良好的班級秩序與環境。小學語文教師在擔任班主任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自身在語言表達方面的優勢,結合個人學科魅力與能力,為學生創設更加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環境與氛圍。班主任的職責并不單單是傳授學生知識,其更多時候也需要為學生樹立榜樣。簡言之,語文教師擔任小學班主任確實具有一定的優勢和意義。通過借助語文學科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優勢和特點,可以向學生潛移默化地傳授相關知識和內容,也可以提高學生對德育教育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學生的重視程度,為促進小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促進小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丁蕾 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海王路小學
參考文獻
[1]蔡玲玲.彰顯班主任智慧,讓班級管理更科學[J].文理導航(下旬),2023(10):88-90.
[2]陳秋梅.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方法[J].第二課堂(D),2023(09):72-73.
[3]楊平山.生本視角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J].基礎教育論壇, 2023(17):109-110.
[4]張盼盼,黃翔翔.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09):161-163.
[5]盛霞.新時代小學班主任有效工作方法略談[J].青海教育,2023(Z2):61.
[6]王浩淼.小學班主任加強德育管理,構建優秀班集體[J].教育界, 2023(20):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