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質教育與網絡時代的雙重加持下,通過網絡提前發布教學視頻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本文從翻轉課堂的定義與理論入手,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比較,并以高中英語外研版必修一為材料,實例分析了如何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最后結合實際情況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開展進行反思與展望。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際應用
一、翻轉課堂的定義與理論基礎
近年來,隨著對自主學習的倡導,起源于美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受到中國高中階段學校的青睞。因此,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高中英語教學的結合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在本章節將對翻轉課堂的定義與理論基礎進行闡述。
(一)翻轉課堂的定義
2007年,一所位于美國山區的學校為了幫助因缺勤而無法上課的學生跟上學習進度,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錄制了對教學PPT進行講解的視頻,并在網絡上發布。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也由此產生,它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今后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對這一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入地研究。Sharon J. Hawks(2014)認為翻轉課堂是課前教師給學生提供教學視頻,課中教師和學生相互討論,解疑釋惑[1]。我國學者張躍國(2012)認為翻轉課堂是一種手段,增加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時間,增加了學生個性學習的時間[2]。根據以上觀點,筆者對翻轉課堂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即基于英語課程標準,課前以視頻為主要形式,學生自主觀看,課中學生先合作學習,最后由教師答疑解惑,是一種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全新教學模式。
(二)翻轉課堂的理論基礎
支持翻轉課堂的理論依據有兩種。第一,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掌握學習理論強調只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并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會有所提高[3]。翻轉課堂的優勢之一就是,在課前發布教學視頻,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個性化學習。第二,于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合作學習理論也是翻轉課堂的重要理論基礎。翻轉課堂中的主要活動是教師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小組內的成員各抒己見,討論課前視頻內容和教師布置的任務。如果仍有困惑,教師則進行解答。
二、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對比
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在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上都有著諸多的差異。
(一)教學方式對比
第一,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主要集中在課中階段,將教學活動擺在了學習活動的前面,忽視了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恰巧能彌補這一缺點,教師在課前先發布從教學內容再提煉出來的微視頻和相應的資料習題,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并能帶著問題完成接下來的課堂學習。第二,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唱著“獨角戲”,在講臺上不停地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4],學生先是合作討論,如有不能在組內或組間解決的問題再向教師請教,教師也不再是一味地“站在講臺上,黑板前”,而是“走下講臺”,在各小組間來回走動,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學習方式對比
第一,傳統教學中,學生對學習目標往往模糊不清,學習目標往往只會在教師的教案上以教學目標的形式體現,而在翻轉課堂中,教師會在課前將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通過網絡平臺傳送給學生,這樣學生就會對自己接下來的學習有一個清晰的方向,不再盲目跟著教師的步子走。第二,傳統教學中,學生往往是自己預習所學內容,有些同學可能會因為自制能力不強,或沒有明確的預習目標,在潦草地看了幾眼之后就放棄了。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課前所學內容是由教師精心設計的,并帶有一定的趣味性,學生在觀看完課前視頻資料還會獲得相應的加分,這都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激勵作用。
三、翻轉課堂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本章以外研版必修一第二單元“Exploring English”為材料,探索如何具體地將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應用于實際教學中。
(一) 教學目標
翻轉課堂的教學目標主要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三種。
1.知識目標
掌握單詞如:Downtown, entrance, exit, negative.
掌握短語如:Have a frog in one’s throat, go up to, decide to do sth, be a part of.
2.能力目標
學習者可以簡要地描述誤解某些英語表達的經歷。
學習者可以運用一些英語母語者經常使用的表達在他們的英語對話中。
學習者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討提升英語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本節內容可以培養學習者的跨文化意識,多了解英語與漢語的差異。
(二)教學過程
翻轉課堂下的教學模式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活動階段。
1.課前活動
課前活動中,教師要制定本節課相關的學習內容,激勵學生完成。
(1)教師活動。首先,翻轉課堂的特點之一就是教師在課前根據教學內容制作簡明扼要的微視頻,并將微視頻發布在“云班課”或其他的類似平臺上,組織學生觀看,學生觀看完微視頻并完成習題就會獲得相應的經驗值,這些經驗值可作為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的一部分。在設計教學視頻時,教師要注意視頻內容、視頻結構、視頻時長。在內容上,要避免包羅萬象,應有針對性地突出教學的重點與核心內容。在本課中應著重英語母語者常用的表達、樓層的表達并對重點單詞與短語進行講解。在視頻的結構上,分為前中后三個部分,視頻開始應設置能喚起學生興趣的問題,例如,Have a frog in throat? 為什么外國人要把青蛙放在嗓子里,是把青蛙吃掉了嗎?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其中的奧妙吧。視頻的中間也就是核心部分應是對重點與核心部分的講解,但是要避免教師單方面的輸出,要設置一定的選擇或填空,讓學生參與進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在視頻的結尾要對本節課的所學內容進行概括。在視頻的時長上,高中生的注意力大概在15分鐘,因此微視頻最理想的時長應是在13分鐘左右。其次,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實現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教師還應為學生準備“學習大禮包(學習任務清單)”。如:
A.學習目標
①掌握重點單詞與短語,明白其漢語意思,并學會使用。
②可以簡要描述自己誤解某些英語表達的經歷。
③掌握本視頻中英語母語者常用的表達,并會在英語對話中運用他們。
④完成自測習題,并總結令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
B.課前自測
教師根據本節所學內容設置讓學生自測的單詞短語,學習收獲,學習困惑等。
(2)學生活動。首先,學生應在課前觀看發布在“云班課”上的視頻,并根據自己的接受程度調整倍速、暫停,以便能夠真正理解所學內容;對于難以理解的部分,可以記錄在學習大禮包中,在小組討論和教師答疑解惑環節中提出問題。與傳統課堂相比,翻轉課堂考慮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解決了傳統課堂中教師無法關注到所有學生、導致“差生”跟不上的問題。其次,學生在觀看完微視頻以后,要獨立地完成任務清單。一方面,學生可以自我反饋,查缺補漏;另一方面,在課堂上討論和講授的內容,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并理解別人的觀點。這使學生感到滿意和自信,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自信心都會提高。
2. 課中活動
課中是教師和學生合作學習,探討的階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布置任務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在“云班課”上的自測情況,布置合作學習任務。首先,教師要對學生有困惑的地方加以整理總結,作為任務布置給小組進行討論。除了學生明確標出的有困惑的地方,教師還應根據知識的模糊點設置探究性問題,作為任務二布置給學生。例如,教師可以根據課前監測發現學生還不能準確描述自己因中美文化差異而遇到的尷尬情況。為了讓同學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表達,可以設置“請小組內每位同學來分別講述自己因中美文化差異,而遇到的尷尬情況。”一人進行講述時,小組內其他成員都是“小老師”,認真聽并指出語法、單詞、發音錯誤。
(2)合作學習。教師將整個班級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分組應根據課前自測的情況來劃分。有相同的問題學生應分散在各個不同的小組,以避免出現小組內的全部成員都對某一困惑難以討論使合作學習難以進行。各小組對教師事先布置好的學習任務依次進行討論,小組內無法解決可以向其他小組請教。例如第一小組對英語中“Not bad”到底是對應中文考試中的“優秀”“良好”“及格”還是“不及格”,就可以向第二小組請教,第二小組派出一位代表對第一小組的同學進行講解。如沒有學習小組可以清晰地解釋這個問題,可以在答疑解惑環節向教師請教。在這整個環節中,教師并不是站在講臺上置身事外,而要走動巡視,檢查各小組的討論情況或者參與到各小組的討論中。但要注意,這時教師絕不可以以主導者的身份參與進去,而是要為有困惑的小組提供解決思路。
(3)匯報學習成果并答疑解惑。合作學習的時間一般是15分鐘左右,因此在15分鐘的合作學習中,每一小組要指派一人對學習的成果進行匯報。其他的組員可以對其進行相應的補充。在每一小組發言之后,教師要多鼓勵,對學生進行稱贊,不要進行過多的批評,以免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有問題的部分可以放在各小組匯報完的答疑解惑環節中。在答疑解惑環節中教師應先對學生匯報中的問題進行糾正,給出正確的答案。接下來,由各小組依次對無法解決的問題向老師進行發問,教師進行細致地解答。
(4)總結評價。在課堂的最后5分鐘,教師要對本節的內容進行梳理總結,使學生在課后可以清晰地重現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評價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導向作用,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彌補不足。當然,評價絕不可以是單一的評價,應是多元的評價。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制定評價量表,里面包括學生是否觀看教學視頻;課堂自測的完成度與準確度;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的參與程度;學習的態度,學生在課后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查看。
3.課后活動
課后活動既包括學生的活動,又包括教師的活動。
(1)教師活動。教師應對本節教學過程進行反思,除了傳統教學過程的課中環節,還應包括對翻轉課堂特有的課前環節進行反思。對于課前環節,教師要反思自己錄制的微視頻在內容上是否合理,對學生的學習是否起到了幫助,也要反思自己的微視頻在信息技術方面是否存在不足,應在課后勤加學習視頻的拍攝角度,保證對焦清晰、構圖合理、畫面穩定,學習視頻剪輯技巧,保證畫面切換的流暢,以及利用插圖、特效等保證視頻的趣味性。對于課中環節,教師要反思自己設計的問題是否讓學生有討論的欲望,討論中不積極參與的同學是否存在什么困難,也要反思答疑時,自己的語言是否清晰明了,對學生起到了醍醐灌頂的作用。
(2)學生活動。第一,學生應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將本節所學的知識變成可以輸出的知識。例如,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本節所學的內容進行復現。第二,學生要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對所學知識進行進一步的鞏固。第三,要根據教師公布在網上的評價量表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避免自己在今后的學習中出現同樣的錯誤。
四、結束語
翻轉課堂為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它以課前錄制微視頻,課中進行合作學習和答疑解惑等特點,將學習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然而,由于我國目前仍強調應試教育,注重的是升學率和分數[5]。因此要想讓翻轉課堂得到家長、社會和學校的認可還需要時間。此外,在這種以分數至上的環境下,教師可能會因為花費大量精力制作微視頻卻得不到認同感而產生懈怠的情緒。這些都是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所面臨的挑戰。因此,相關部門應重視對素質教育的培養,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發展提供鼓勵和支持。另外,對于許多教師來說,信息技術也是一個難題。總之,教師要克服困難,努力探索,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中和其他教學中。
作者單位:劉瑞雪 王麗波 佳木斯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03):9-10.
[2]朱宏潔,朱赟.翻轉課堂及其有效實施策略芻議[J].電化教育研究,2013,34 (08):79-83.
[3]王金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海外英語,2022(19):177-179.
[4]張蕊. 翻轉課堂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7.
[5]張志勇.素質教育的提出、內涵、發展及其實施環境[J].人民教育,2021(11):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