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和緊張情緒如何緩解?交友壓力導致的孤獨和不安如何消除?家庭親子關系緊張如何改善?新時代學生面臨著諸多心理困惑。為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我校以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為依托,深入探索平臺“心理健康”欄目的應用路徑和方法,以活動帶動師生共同體悟生命的美好,促進學生增進自我了解、培育積極心理。
智慧心育,賦能人力強基礎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形成一支高水平、高素養的“實心模式”的專業人員隊伍,是保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我校鎖定四類教師群體(專職教師、兼職教師、班主任、作為孩子第一任教師的家長),整合智慧教育平臺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賦能教師隊伍建設,為全面服務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專職教師是心育教師隊伍的骨干力量。我校專職教師利用智慧教育平臺的相關資源,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基礎,構建學校特色心育課程。通過研討、集體備課、磨課、交流經驗等方式,針對全校學生,從積極優勢、積極情緒、積極關系、積極應對、積極成長、積極合作六大板塊構建心育課程體系。專職教師在構建課程的實踐過程中,豐富心理學理論知識,提升專業實踐能力與素養。
兼職教師作為心育教師隊伍的補充力量,不可忽視。我校通過智慧教育平臺建立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協作機制,共同備課、互相聽評課、分享資源和經驗,同時為兼職教師充分挖掘心育課程和實踐資源,如兼職教師通過“繪本心育活動塑造健康人格”線上系列微課程,學習如何上好心育課、組織好心育活動、做好學生心理輔導等,與專職教師共同組織課程研討活動,促進幸福心育課程的實施,提升育人能力。
班主任是學生在校期間的重要管理者、觀察者和引導者。以智慧教育平臺為支撐,班主任結合班級學生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平臺資源,及時、準確地運用資源進行干預與指導,提高對學生心理狀態的預判能力與資源應用的有效性。比如,利用“告別拖拉”“當情緒低落時”等心理健康專題班會活動資源,積極開展微班會,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心理輔導,確保日常心育活動的有效落實。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參與者。家長可借助智慧教育平臺,了解和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掌握與孩子積極心理互動的技巧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素養和育兒能力。同時,家長還可在平臺班級群中了解學生在校日常,積極參與家校互動,分享經驗,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守護孩子心靈健康。
智慧心育,豐富活動強陣地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主要依托兩個主陣地開展,心理課堂和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心理輔導室、心理活動室)。心理課堂要保證課程的專業性,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則要保持動態服務。智慧教育平臺為廣大師生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與活動支持,讓其及時了解各種動態,積極參與各項活動,提升心理健康素養。
心理課堂以活動體驗為主,活動豐富多彩,包括促進自我探索的“繪制個人優勢樹”活動、提升情感素養的“涂畫情緒魔法瓶”活動、增進人際交往的“制作友情說明書”活動……學生參與度高,學習效果好。例如,在“生氣獸,拍了拍你”一課中,教師通過在線平臺展示保持積極情緒的方法和技巧,通過感恩日記和正念冥想等方式引導學生參與積極情緒練習。系統還會定期發送問卷進行跟蹤引導,教師據此不斷發現問題并調整課程教學策略,逐漸增強學生體察情緒的能力。
在活動方面,我校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充分利用平臺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和校內外心理教育專業資源,以學校教師為主、家長為輔,同時爭取社會專業機構支持,精心設計并開展特色心理健康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激發個人成長的“心”能量。
心理游園會是其中的特色活動之一,其圍繞“生命,你好!”主題,依據以下四個理念設計開展不同方式的游戲活動,培養學生樂觀、自信、勇敢等不同的積極心理品質,讓他們在游戲中看見自我、了解自我、關心自我,彰顯生命本有的精彩與活力。
一是以學生為中心,全員參與。心理游園會的設計注重關注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每個班級負責一個游戲活動項目,學生自主設計并制作宣傳海報。通過主動參與活動的籌劃與準備過程,學生能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自豪感,感受生命的價值。二是多元化設計,尊重個體。心理游園會涵蓋了音樂表演、繪畫藝術等活動形式,確保滿足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興趣和需求。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心理游園會通過提供多樣化的活動內容,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潛能,從而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展示生命的活力。三是團隊合作,培養社交能力。學校不僅是學習知識的場所,更是培養學生社交技能和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場域。心理游園會設置了許多需要團隊合作的環節,讓學生們通過互相支持、協作,學會與他人溝通,培養團隊精神,體會生命的關聯。四是全員育人,提供有力支持。為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學校每一位教職員工都要積極參與,提供強大的組織和支持力量。班主任、科任教師在心理游園會籌劃、組織、執行等各個環節都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們不僅是指導者,更是學生的合作伙伴,與學生共同完成項目,實現全員育人,傳遞生命的能量。
心理游園會的活動項目設置豐富多樣,涵蓋朋輩互助類、腦力激蕩類、情緒宣泄類和舒心解壓類四大類別,每個類別均設有一個適合各年級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的活動項目。低年級活動項目有考驗學生反應能力的“叛逆者”,還有考驗學生團結協作的“螃蟹賽跑”“穿越火線”“神龍擺尾”等;中高年級活動項目有需要學生協作完成的“紋絲不動”“一圈到底”,還有需要學生開動腦筋的“最強大腦”等。“想唱就唱”項目深受學生喜歡,學生小娜平時很內向,喜歡唱歌,在游園會中,她鼓起勇氣邀請小伙伴一起參加這個活動,隨著活動的進行,她越唱越放松,越唱越開心,引來眾多學生駐足聆聽,小小的麥克風成為學生展現自我的大舞臺。
智慧心育,依托數據重個性
心理健康教育強調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點,理解他們的需求和情感,看見并重視他們的價值。智慧教育平臺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點和發展需求,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我校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借助平臺提供的學生焦慮水平測評、學生積極品質測評等測評工具,進一步了解群體和個體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這一雙向互動的心理服務流程,不僅支持學生主動預約教師進行個性化心理輔導,還支持教師基于平臺預警數據主動介入,對學生進行訪談、評估與輔導,從而幫助學生有效調整心理狀態。
我校還借助平臺MHT等心理測評問卷,全面收集學生的心理健康數據,生成個性化的評估報告。基于預設的預警規則,平臺能夠精準識別并生成預警學生名單。教師可據此精準確定輔導目標并定制個性化的輔導方案,采用角色扮演、認知重構等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為確保輔導的長期效果,我們始終對預警學生進行密切跟蹤,并鼓勵他們提供有效反饋,如通過觀察解讀不同階段的繪畫作品等方式直觀持續地呈現他們的心理變化過程。基于學生的反饋和進展,我們靈活調整輔導計劃和方法,以確保心理輔導的針對性。同時,平臺對輔導過程實施嚴格的監督和評估,確保輔導方案持續優化,進而提升個性化心理輔導的整體質量和效果。
(本文系長沙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一般課題“家校共育視角下小學生樂觀品質培育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CJK202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