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長興縣龍山中學學生素養提升行動,培育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核心素養,龍山中學開展籃球課堂教學、陽光體育籃球大課間活動、籃球全員運動競賽,充分發揮學校體育課程的特色優勢,探索出“體育課學技術—大課間、課后練技術—全員運動會展技術”的“學—練—評”一體化學校體育工作的新形態。
以學定教,規范體育課堂主陣地,強化“學”
推進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學校根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和《浙江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的要求,結合長興縣學校體育綜合改革方案實施意見,在落實“學—練—評”一體化理念下制訂了《長興縣龍山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并嚴格執行。
學校加強課程內容整體設計,根據學生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和身心發展規律,整體設計課程內容。保證學生學習和掌握基本運動技能,以及專項運動技能和健康技能等,為學生參與運動和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礎;系統安排學生練習多種運動項目,提升學生協調發展的運動能力;關注體育與健康、體能與技能、學練與比賽、體育與其他學科的有機融合。
我們統籌安排課程內容和課時設置,每周保障3節體育課,一學期保障48節體育課。每個學期要求教師完成田徑、武術等國家基礎課程內容的同時,還要確保一個球類大單元18課時的集中教學。同時,根據縣域實際情況,每個學期結合運動項目、中考體育項目開展促進體能的單元教學。教學進度安排從季節氣候、運動項目、不同學段學習任務三個因素出發。首先,考慮季節氣候因素。溫度較低的月份適宜開展身體活動較多的體能或技能類運動,溫度較高的月份適合開展技巧類、非策略性的體育項目。其次,考慮運動項目的劃分,如秉承球類運動項目不沖突的原則,每學期讓學生學習不同的球類項目。最后,不同學段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七年級教學主要為簡單基本的運動項目,為八年級的學習任務打好基礎;八年級的教學要為九年級的中考項目做準備,同時呼應七年級的學習基礎;九年級的教學多為復習性、提升性、專門性的內容,為中考體育考試做沖刺準備。
推進“學—練—評”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模式。體育課堂教學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基石,同時也是最關鍵的環節。龍山中學實施大單元集中教學,合理設置每節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促進學校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變革。
學校開展校本研訓,提高學科教師專業素養,促進學校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滿足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新時代要求。每年對全組體育教師分層分項進行學科教學技能測試,以提升專業素養。學校賽課活動要求教研組內教師全程參與,用賽課引領體育課程的教學方向,改“磨”一節課為“磨”一個單元,營造研究的氛圍,促進年輕教師成長,提高學科教研組的課堂教學改革能力。
以練提質,開展陽光體育籃球大課間,保障“練”
大課間鍛煉是體育課堂教學的延伸,但兩者之間容易脫節。針對這種現象,學校創新大課間形式和內容,以籃球為載體,開展由籃球素質操、籃球基本技能、技術組合練習等相關內容組成的大課間活動,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實現“體育課學—大課間練”的一體化。
“體育課學—大課間練”內容的一體化。籃球大課間練習內容圍繞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展開,引導學生在40分鐘練習時間內,采用集中練習和分項練習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體育課上學的籃球運動技術。龍山中學“籃球行進間運球的技術及綜合運用”大單元教學內容為行進間運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運球急停急起、運—傳—投的組合銜接,因此,在大課間練習內容設置上,我們設置了兩人換位運球、八人換位運球、兩人兩球原地運球+傳接球、運球+投籃等練習內容。
“體育課學—大課間練”內容的層遞性。七、八年級體育課堂學習內容不同,學生掌握運動技術需要層層遞進,縱向上我們針對兩個年級層遞式開展分項練習,橫向上提供多樣化練習菜單,各班體育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練習內容。七年級可選內容為行進間運球、行進間運球急停急起、行進間換手運球、行進間運球+投籃等;八年級可選內容為行進間運球過障礙、行進間雙手傳接球、行進間運球急停急起、行進間運球+傳接球組合等。
“體育課學—大課間練”內容的延伸性。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課程的延伸,是對“體育課學—大課間練”的鞏固補充,練習內容與課堂緊密銜接,在促進學生養成運動行為習慣、建立終身體育意識的同時,也助力校園體育目標的實現,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龍山中學在籃球大單元教學過程中,通過錄制籃球教學指導視頻,布置課后體育鍛煉作業,將學生完成情況納入學期綜合評價指標之一,并向積極參與課后體育鍛煉的學生及家長頒發體育鍛煉優勝家庭證書。
以評導學,組織籃球全員運動,落實系統“評”
評價對促進教學相長、提高教學質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龍山中學以“讓每個孩子都上場比賽”為宗旨,通過開展籃球全員運動會、校園籃球聯賽等活動,對學生的學、練情況進行診斷性評價。
強化裁判員培訓,高效處理評價數據。裁判員作為保障比賽公平公正及賽中評價的直接執行者,通過加強籃球全員運動會及籃球聯賽的裁判員培訓,使比賽執裁工作更專業,為學校提供更為準確的賽果和數據。同時,我們提前謀劃,運用信息技術高效處理數據,為數據的收集整理及評價反饋提供保障。
龍山中學在開展籃球全員運動會、校園籃球聯賽前,會對所有裁判員進行為期一天的預演培訓,充分討論各種突發狀況,制定應急對策,明確各崗位裁判員的職責,強調技術展示評價要求。以龍山中學籃球全員運動會“傳接球+移動+運球過障礙+投籃”項目為例,我們在比賽場地設置3名裁判員,1名裁判員站在籃筐側后方,負責記錄學生進球數,另1名裁判員站在學生運球路線旁,負責觀察學生技術動作,記錄失誤數,裁判長負責巡回引導,保障比賽順利進行。由于比賽場地及參與人數較多,為準確記錄比賽數據,信息與技術教師會提前做好算式求值共享表格,單項比賽結束后由總記錄裁判長統籌錄入比賽成績,在下一項比賽開始前,通過裁判長播報及現場電子屏公示成績。校園籃球聯賽中,我們還會在球場旁設置“戰績榜”,每場比賽后登記比分及各班級得分,便于學生及班級領隊及時掌握學生得分情況。
多樣化獎懲機制,增進協同育人。籃球全員運動會、校園籃球聯賽是學校大型的體育盛會,也是落實“五育并舉”的契機,通過制定多樣化的獎懲機制,放大活動全過程的協同育人實效。
龍山中學制定籃球全員運動會、校園籃球聯賽懲罰制度,注重體育品德培育,增強學生規則意識,培養體育運動精神。在獎勵方面,學校設置集體獎項與個人獎項,集體獎項包括優勝隊、體育道德風尚隊、最佳組織獎等,個人獎項包括籃球明星、進步最快獎、道德風尚個人、最美志愿者等。通過豐富的獎勵機制營造競爭意識,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勇于挑戰、團結互助等品質,在展示與比賽活動中提升學生籃球運動技能和綜合素養。
一年來,龍山中學以籃球全員運動會為輻射點,扎實促進學校從育分到育人的轉變,促進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與創新,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挖掘學生運動潛能,提高學生籃球運動水平,發掘整合學校體育資源,逐步形成了“學—練—評”一體化學校體育新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