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出了“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2024年這一概念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為中國發展注入強大新動能。新質生產力是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所催生的全新命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新質生產力的提出,為中國的高質量發展找到了一把新的“鑰匙”,也為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課題。
日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高校是科技人才集聚地、拔尖人才輸出地、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科技創新成果匯聚地,肩負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雙重任務,是培養創新人才主力軍和“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國家隊”,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必須承擔自己的使命,全面提升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以及服務社會的質量和水平,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教育、科技、人才的系統支撐。
深化高教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以發現問題為前提,以解決問題為目的。本期特別策劃聚焦高校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問題與短板,從優化選拔人才機制、深化學科設置供給側改革、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優化人才評價機制、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五大維度探尋解決路徑,推動高校在辦學模式、育人方式、科研范式、治理體系等方面深化改革,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