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學校辦學實踐進入了全新的階段。學校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教師的專業能力及持續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及品質塑造是學校辦學過程中自始至終都應該關注的課題。
“人本思想”是基石
“人本思想”在學校辦學中指以學生和教職員工的需求、發展和福祉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陜西省渭南高級中學在辦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一是以學生為中心,教育過程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發展;二是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整體發展,包括學習成果、情感健康、人際交流和創造力等;三是尊重個體差異,用“獨一無二”作視角,提供差異化的教學策略和資源;四是教師價值,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個人福祉,在關注學生的過程中,助力教師實現個體價值;五是終身學習,培養師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幫助他們適應不斷變化的職業和社會環境。
“做正確的事”是核心
“做正確的事”是包括校長在內的管理團隊的工作核心。
聚焦發展規劃,凝聚團隊共識。一是明確愿景和使命,通過愿景描繪學校的長遠目標,通過使命概述學校的核心目的和價值觀。二是建立團隊文化,給予團隊成員明確的責任和自主權,定期監測規劃的實施情況并進行評估。
打造健康生態,建設共生文化。學校建設以人為本的育人文化氛圍。一是推廣尊重與包容,培養一種尊重多樣性和包容不同樣態的人的文化。二是著力強調身心健康,既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健康教育,也關注教職員工的工作壓力和福利。三是努力促進團隊合作,管理團隊促進“搭臺、補臺”,去除“拆臺、倒臺”,把合作共享作為常態工作的主流。
抱持“經營”理念,推動長遠發展。我們抱持“經營”的理念,把學校視為一個有機整體,以一種戰略性和持續性的方式來管理和發展學校。一是強化品牌建設,制定學校發展愿景和階段規劃,凝聚團隊意志,展示學校形象。二是優化資源配置,將教師和學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努力提供個性化的教學、學習支持服務。三是規劃教師專業成長,設置教師發展的多層次平臺。
“方法論”是推進劑
如果一所學校有了系統、明晰的方法論,那么“戰術走向”、發展軌跡就有了保證。
底線思維構筑學校辦學的生命線。實踐工作中,把底線思維作為思考各項活動的“起點”和“界限”。努力確保學校的辦學行為符合教育法規、政策;嚴格遵循安全規范和應急預案,確保師生的心理健康與人身安全;確立教學質量的最低標準,提出教學發展的目標線,通過定期的評估和反饋機制來達到質量管理;建立和維護學校的良好聲譽。
方向思維謀劃學校革新的個性特色。學校以方向思維對標學校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圍繞其進行戰略規劃和創新實踐。明晰優勢,分析學校現有的資源和優勢;現狀調研,了解外部教育環境的需求和趨勢,找尋學校最具潛力的發展方向;目標校正,將學校工作與內涵、目標、效果相聯結,更注重完成度與實際效果。
生態思維營造學校建設的人際氛圍。學校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態系統。學校在建立共同愿景、暢通溝通和合作以外,還注重公平決策、信息共享和團隊合作,關注個人發展,創造包容環境,讓師生在學校有歸屬感,營造積極輕松的人際氛圍,推動學校的長遠發展。
文化思維達成學校管理的精神底色。學校創新生動、和諧、共生的校園文化,把教師和學生留在優秀的生態圈,勤奮工作、快樂提高。學校倡導“愛校、創優、誠信、團結”的核心價值觀;展現不同層次的榜樣力量,用正向敘事的方式推動文化浸潤……文化入心,堅持把學校文化融入日常的教學和管理實踐。
質量思維促進學校發展的品牌價值。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是學校品牌建設的核心。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成就,幫助每個學生挖掘潛力;關注教師專業發展。加強品牌傳播,突出學校的質量敘事和育人動態,表達學校主張和學校影響,推進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