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閱讀的時代背景下,繪本成為兒童喜愛的讀物之一。筆者通過對兒童自主閱讀時對圖書選擇的深入觀察和訪談,并結合相關理論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兒童在自主閱讀時的圖書選擇偏好呈現出多方面的特征。例如:他們更傾向于選擇那些已有所了解或接觸過的繪本;他們對內容情節豐富、富有吸引力的繪本更感興趣;等等?;谝陨习l現,筆者提出以下兩點教育建議:第一,家長應多陪伴孩子進行親子共讀活動;第二,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興趣特點,定期購入適合兒童閱讀的高質量繪本,以滿足兒童的閱讀需求,促進其全面發展。
一、研究過程
筆者選取了一名就讀于縣城公辦幼兒園小班的4歲小女孩姝妍作為觀察對象。姝妍的家庭結構較為簡單,她與母親共同生活。她每天需在班級群中完成規定的讀書打卡任務。
(一)研究方法
1.觀察法。首先,筆者根據編制的“幼兒圖書類型表”對姝妍家中現有的圖書進行分類,以便后期記錄姝妍閱讀的圖書類型。其次,筆者根據自制的“幼兒圖書選擇觀察記錄表”記錄姝妍自主閱讀的第一本繪本及睡前閱讀的繪本名稱、類型、閱讀時長和行為表現。最后,筆者匯總姝妍在28次自主閱讀中的圖書選擇偏好,并分析她在閱讀時的行為表現。
2.訪談法。筆者與姝妍及她的媽媽進行訪談,并用錄音的形式記錄下來。
在研究進行到一半時,筆者與姝妍進行了一次非正式訪談。這次訪談的核心聚焦于筆者觀察到的姝妍的行為表現,旨在了解姝妍圖書選擇偏好的深層次原因。在某次與姝妍媽媽的日常交流中,她主動提及為孩子購置新圖書的話題。借此契機,筆者與她的媽媽進行了非正式訪談。這次訪談的重點圍繞姝妍媽媽在為孩子選購圖書時所考慮的關鍵因素,以及她是如何了解到某系列
圖書的。
(二)資料整理與分析
筆者對觀察記錄進行轉譯、編碼和分析,并對非正式訪談所搜集的資料進行客觀總結。
(三)研究數據
1.圖書類型統計。姝妍共有89本圖書,其中文學故事類42本、益智啟蒙類30本、知識科普類9本、動漫類和詩歌類各4本、藝術類0本。姝妍媽媽常購買的圖書類型分別是以動物為主角的童話故事書、以人物為主角的童話故事書、與算術和英語等有關的啟蒙書、識字圖書或卡片、有關動物的圖書。
2.圖書選擇偏好統計。姝妍常選擇的圖書類型依次是文學故事類(15次)、益智啟蒙類(6次)、知識科普類(3次)、詩歌類(2次)、動漫類(2次)。
在文學故事類圖書中,以動物為主角的童話故事書被姝妍選擇9次,以人物為主角的童話故事書被選擇3次,以人和動物為主角的童話故事書被選擇3次。這與部分學者的研究結果相吻合,即兒童喜歡動物角色的故事書。皮亞杰認為,4~5歲兒童常常把無生命的客體看作具有生命特征的客體,這一階段的兒童存在泛靈心理,傾向于賦予書籍中原本無生命的對象靈魂與活力,因而更加喜歡閱讀以動物為主角的童話故事書。
在益智啟蒙類圖書中,迷宮游戲類圖書被姝妍選擇5次,算術啟蒙類圖書被選擇1次。這是因為4~5歲兒童正處于符號認知階段,他們的認知和表象思維正處于發展關鍵期,而迷宮游戲不僅能夠豐富他們的認知,還能夠鍛煉其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算術啟蒙類圖書僅被姝妍選擇1次,其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媽媽協助讀題。每次放學回家后,姝妍媽媽忙于準備晚餐,無暇顧及姝妍的學習。算術啟蒙類圖書往往需要準確理解題目內容才能順利練習,而姝妍尚無法獨立讀懂題目,因而較少選擇算術啟蒙類圖書。
在知識科普類圖書中,有關動物的圖書被姝妍選擇2次,有關生活常識的圖書被選擇1次。動物科普書恰好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也符合4~5歲兒童更偏愛動物角色圖書的特點。生活常識類科普書被姝妍選擇1次是因為她特別喜歡吃糖,每天放學回來她都要吃風車糖、彩虹糖、巧克力等,姝妍媽媽連續2天帶領姝妍一起閱讀《蛀蟲日記》,姝妍第三天主動拿起了這本書進行翻閱。
在詩歌類和動漫類圖書中,兒歌類圖書被姝妍選擇2次,動畫片類圖書被選擇2次。姝妍在寒假期間將幼兒園教材帶回家中,其中涵蓋兒歌、故事及算術啟蒙等方面的內容。然而,根據筆者對姝妍的觀察記錄,在兩次拿起教材時,她都在低聲誦讀其中的兒歌部分。此外,姝妍對動畫片《小豬佩奇》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種先前已有的視覺與聽覺體驗使得她更傾向于閱讀與兒歌和動畫片相關的圖書。
二、研究結論
(一)受到對繪本熟悉度的影響
在自主閱讀時,兒童更傾向于選擇那些已經較為熟悉的繪本進行閱讀。例如,姝妍喜歡反復翻看媽媽先前講述過或通過掃碼聽過的繪本。在逐步熟悉故事情節后,她嘗試自主閱讀,根據繪本中的文字和圖畫,低聲復述繪本內容。通過不同形式的探索,姝妍不斷發現繪本中的新穎元素,從而加深對故事情節的記憶。隨著重復次數的遞增,姝妍逐漸關注文字,對圖畫的關注度則相對減少。
(二)對內容情節豐富的圖書更感興趣
繪本的故事情節越曲折豐富,越能深深吸引兒童的注意?!队赂业卣f對不起》是姝妍經常翻閱的圖書,其精彩的故事情節使她樂于反復閱讀。該繪本講述了小兔、小狗與小雞在森林探險的旅程中,發生了一場不愉快的風波。小兔不慎摔倒,將指南針摔壞了,卻責怪小狗的呼喚分散了自己的專注力。小雞則理智地指出,是小兔自己不慎摔壞了指南針,不應該責怪別人。這一紛爭使得它們三個的關系緊張起來,它們在森林中迷失方向,疲憊不堪地前行,卻始終沒有找到出路。面對困境,小兔終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鼓起勇氣向小狗道歉。這一舉動不僅化解了它們之間的誤會,還讓他們重歸于好,攜手尋找回家的路。每次翻閱這本繪本,姝妍都能從中發現新的圖畫細節。例如,有一次,她驚喜地發現指南針上裂開了一道縫隙。
(三)喜歡溫柔的動物角色類型
繪本中的角色類型豐富多樣,既有剛毅勇猛的老虎、獅子,又有勇敢正義的超人、蜘蛛俠,同時不乏溫柔可愛的小狗、小兔、小豬、小貓等形象。4~5歲兒童能夠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相應的故事。筆者通過觀察發現,姝妍更傾向于選擇描繪溫柔小動物形象的繪本,喜歡那些結局美好圓滿的故事。此外,姝妍熱衷于翻閱迷宮類圖書《動物園》,該書描繪了長頸鹿、大熊貓、大象、小羊等生動可愛的卡通形象。
(四)受到家長對圖書選擇的影響
陳鶴琴主張家長應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選擇合適的圖書。在與姝妍媽媽交談后,筆者得知姝妍的性格較為內向,她在家中情緒低落時常通過哭泣來宣泄自己的情緒,在被詢問原因時基本保持沉默,很少透露心聲。因此,姝妍媽媽特意為她選購了愛上表達系列圖書,書中的情節與姝妍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境相似。某日姝妍再次哭泣,她的媽媽耐心引導:“姝妍,發生什么事情了?還記得小貓咪咪是怎么做的嗎?她清楚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所以,你能告訴媽媽,你為什么哭嗎?”在媽媽的鼓勵下,姝妍終于抑制住淚水,輕聲地說:“媽媽,我剛剛不小心碰到頭了?!苯涍^多次類似經歷后,姝妍學會了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并開始重復翻閱《不要哭,清楚地說》這本圖書。
(五)更多關注圖書的審美價值
在兒童的閱讀過程中,他們傾向于關注圖書的封面設計、圖畫的色彩搭配、角色形象的和諧性,及故事情節的豐富程度。同時,他們會關注圖書的內容及自身的情感需求。在挑選圖書時,姝妍往往會先被封面所吸引。例如,筆者某次觀察到姝妍選擇了《機器人阿泰》這本書,而在總計28次的觀察記錄中,她僅有一次選擇了該圖書。通過進一步交流,筆者了解到姝妍當時選擇這本書是因為封面上所描繪的蛋糕和面包引起了她的興趣。由此可見,圖書的封面設計在影響兒童的圖書選擇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閱讀《小豬布蘭德的故事》時,姝妍對書中的畫面和情節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例如,豬媽媽皮特因家中糧食短缺而決定將6個孩子送走,只留下2只小豬時,畫面轉為純白色調,小豬們坐在推車上被逐漸帶離,雞媽媽和她成群的孩子與漸行漸遠的小豬背影形成鮮明對比。這種色彩對比鮮明的畫面呈現出強烈的視覺刺激,使姝妍深刻地感受到圖書所傳達的情感,更加理解豬媽媽的無奈之舉。此外,該書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如布蘭德和大哥亞歷山大因通行證被迫分開、布蘭德解救小黑豬潘妮等。由此可見,畫面的色彩運用、角色形象的塑造及故事情節的豐富性,都是影響幼兒選擇圖書的重要因素。
三、教育建議
(一)家長需要多陪伴幼兒進行親子共讀
有學者把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的閱讀方法歸納為:重視學前教育的基礎性,倡導學思結合與深入探究,提倡手抄筆記并反復背誦以加深記憶,強調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注重家長以身作則的示范效應,遵循閱讀時的規章制度以維持閱讀秩序。這些方法對于當今的家庭閱讀指導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有學者通過實證分析發現,家長陪伴兒童進行閱讀,對于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具有顯著的積極影響。然而,在觀察的兩周時間內,姝妍的睡前閱讀行為主要依賴于掃描書上的二維碼來聽故事。盡管姝妍媽媽在特定情境下(如姝妍吃糖過多或情緒不佳時)會主動給孩子講故事,但大部分親子共讀活動由姝妍發起,這主要是因為當姝妍遇到不認識的字或想要了解故事內容時,會向媽媽求助。同時,姝妍媽媽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與姝妍缺少互動,如無眼神交流。這一觀察結果與前人的研究結論相吻合,即家長在親子閱讀中的引導方法和互動性存在不足。因此,筆者認為,家長在親子閱讀過程中應嘗試運用更加生動、夸張的語氣,并結合圖畫進行詳細的講解。同時,家長要加強與孩子的眼神交流和動作互動,以激發孩子對親子共讀的興趣。此外,家長應關注孩子的興趣變化,主動為其提供感興趣的系列圖書或組織相關的游戲活動,以豐富幼兒的認知。
(二)家長需根據幼兒的年齡和興趣定期購入高質量圖書
在選購圖書時,部分家長往往過于注重價格和教育價值,更多地選擇圖書詳情頁中帶有“名著”“必讀”等標簽的圖書,但這些圖書未必真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家長應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積極學習育兒知識,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圖書。例如,3歲兒童正處于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其自我意識、記憶能力、動手能力、想象力等開始快速發展,家長可以選擇情節簡單、畫面色彩鮮艷的繪本作為閱讀材料;4歲兒童的語言能力迅速提高,家長應選擇情節曲折豐富,能激發兒童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圖書;5歲兒童則適合閱讀能夠鍛煉“前書寫”能力、訓練思維及包含迷宮等元素的圖書。此外,家長還可以向教師咨詢適合兒童閱讀的繪本推薦書目,或者通過其他渠道為孩子挑選符合其年齡特點的優質圖書。
(作者單位:青海民族大學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