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女性盆底的功能在于支持陰道、尿道、直腸等盆腔臟器保持正常的解剖位置,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PFD)是女性產后常見疾病類型,是影響我國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類型,不容忽視。妊娠及分娩是影響PFD發生的高危因素,產后PFD目前已經上升為社會公共衛生問題。本研究從產后PFD發生的影響因素、評定方法及康復治療方案進行文獻綜述,以期為日后社區醫療機構開展產后盆底康復訓練方案的制訂提供更多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妊娠;盆底康復
中圖分類號:R711.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24)08-0003-03
引用本文 侯方華, 姜從玉. 產后盆底康復的研究進展[J]. 上海醫藥, 2024, 45(8): 3-5; 58.
Research progress of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HOU Fanghua1, JIANG Congyu2
(1.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of Tianping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031, China; 2.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of Hua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 Function of female pelvic floor is to support the vagina, urethra, rectum and other pelvic organs to maintain a normal anatomical position.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PFD) is a common disease after delivery that affecting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women, which should not be ignored. There are high risk factors of PFD during pregnancy and delivery. PFD has become a soci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This study review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ssessment measures and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s of postpartum PFD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community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carry out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lan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pregnancy;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assessment;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review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PFD)是女性常見疾病之一,臨床主要表現為慢性盆腔痛、盆腔器官脫垂、壓迫性尿失禁、肛門失禁及性功能障礙等,是影響我國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類型,不容忽視[1-2]。妊娠及分娩是影響PFD發生的高危因素,且近年來隨著我國生育政策的不斷調整,二胎、三胎政策的全面放開,PFD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需積極干預。對于產后女性,盆底的改變和損傷如未能得到及時的恢復則癥狀只會日益加重,產后盆底康復治療是目前一線推薦的PFD防治措施,且已經在臨床取得較好效果?;谝陨侠碚摶A,本研究從產后PFD發生的影響因素、評定方法及康復治療方案進行文獻綜述,以期為日后在各級醫療機構開展產后盆底康復訓練方案的制訂提供更多依據和參考。
1 PFD概述
女性盆底功能在于支持陰道、尿道、直腸等盆腔臟器保持正常的解剖位置,當各種原因導致女性盆底支持結構變得薄弱,進而導致盆腔內臟器發生移位引發的一系列解剖位置改變和臨床癥候群稱為PFD。PFD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需要引起醫護人員及全社會的共同關注。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是否絕經、肥胖、呼吸系統疾病、盆腔手術、結締組織異常、年齡等因素均會影響PFD的發生,但妊娠、分娩及分娩次數是影響PFD發生的最主要的獨立高危因素[3-4]。孕產婦相關健康問題備受關注,2008年國家衛健委成立盆底防治學組并專項開展了“中國女性盆底康復項目”,使盆底健康和康復被越來越多的人熟悉、認識和重視。
2 妊娠、分娩對盆底功能的影響
眾所周知,妊娠及分娩過程對盆底影響較大,具體如下。(1)妊娠因素:隨著妊娠時間的延長,孕婦體重增加,負擔加重;胎兒體重增加、羊水增多,子宮體積也不斷增大以為長大的胎兒提供充足的空間,導致在孕期肛提肌會出現長時間的超負荷收縮狀態,肌肉乏力在所難免。同時膀胱、尿道的血流量也會受到影響,長時間的血流變化會導致神經支配異常,最終導致盆底功能改變。孕期體內松弛素水平的增加也會導致膀胱、輸尿管及尿道張力降低,同時還會造成骨盆韌帶松弛,使骨盆穩定性下降。最后,孕期膠原蛋白的減少大大降低了盆底肌肉的支持功能。以上因素均增加產后發生PFD的風險。對無PFD女性及PFD確診女性的Ⅰ型膠原蛋白水平的對比分析研究顯示,PFD確診女性盆底韌帶組織Ⅰ型膠原蛋白陽性率顯著低于無PFD女性[5],提示膠原蛋白水平與盆底韌帶功能具有相關性。(2)分娩因素:產婦在經歷陰道自然分娩時盆底肌肉和神經的牽拉、盆底組織的過度擴張均可能損傷恥骨宮頸筋膜、陰道壁等,加之陰道助產、產鉗助產及分娩過程造成的機械損傷均會增加PFD的發生風險。對剖宮產產婦和陰道分娩產婦產后盆底肌力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的研究結果顯示,剖宮產產婦產后盆底肌力顯著優于陰道分娩產婦[6]。
3 產后盆底康復評定方法
產后盆底康復評定主要圍繞盆底功能障礙進行,目前采取的主要方法有盆底超聲、盆底電生理評估、盆底MRI、盆底功能評估問卷等綜合評定。
盆底超聲可觀察到盆底內尿道內口、宮頸最低點、膀胱頸移動度等參數,從而了解有無子宮脫垂、括約肌損傷、直腸膨出等發生[7]。盆底電生理評估采用經陰道探頭采集盆底肌電信息,可以評估快速肌纖維和慢速肌纖維的平均肌電值、下降時間等指標,從而了解盆底肌的功能狀態[8]。盆底MRI可以觀察盆底支持結構及會陰體,三維重建后可以更直觀地了解盆底支持結構與盆底器官的位置關系[9]。盆底功能評估問卷中比較常用的是盆底功能障礙簡易量表(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PFDI-20)、盆底功能影響因素問卷(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PFIQ-7)、澳大利亞盆底自適問卷(中文版)等,可對PFD進行快速篩查及評定[10-12]。
4 產后盆底康復治療方法
產后盆底康復治療是指在康復醫學整體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一系列干預。產后盆底康復治療抓住女性產后盆底康復的黃金時間段,在女性產后早期進行盆底康復鍛煉,能夠使孕期、分娩過程中造成的肌肉及神經損傷得到修復,改善盆底狀態;產后盆底康復治療一般分為西醫治療和中醫治療。
4.1 西醫治療
4.1.1 Kegel訓練法
Kegel訓練法是最常用的盆底肌訓練方法,在臨床應用實踐較久,該訓練方案并無統一的操作及標準,一般是在專業人士指導下患者有節奏、有意識地進行重復的5~10 s收縮盆底肌群+5~10 s放松盆底肌群,保持10~15 min/次,每天堅持2~3次。針對孕產婦的相關研究證實,Kegel訓練可改善盆底肌的肌力,從而降低
PFD的發生率[13-14]。
4.1.2 運動瑜伽
在傳統瑜伽基礎上,結合產后康復理念,聯合呼吸、冥想以及可調節盆底功能的動作(如嬰兒式、仰臥束角、仰臥脊柱旋轉等),以達到刺激盆底肌、改善盆腔血液循環及機體微循環的作用。對產后PFD患者的相關研究提示,瑜伽干預后的產婦在盆底肌肌力、盆底肌電生理指標、盆腔器官脫垂程度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15-16]。
4.1.3 陰道啞鈴
陰道啞鈴是用醫用硅膠制成的外形酷似健身啞鈴的一類工具,其主要作用原理為將啞鈴放入陰道后在其重力作用下刺激肌肉收縮達到鍛煉盆底肌肉的目的,整個過程中使用者需自主控制保持陰道肌肉收縮,避免啞鈴掉落。對PFD患者的研究也顯示,使用陰道啞鈴可改善患者盆底肌肌力、性功能、性生活質量等[17-18]。
4.1.4 電刺激及生物反饋
電刺激用于產后盆底康復的主要原理是通過低頻脈沖電流作用,置入經陰道電極被動刺激盆底和周圍的運動和感覺神經,進而加強盆底的反饋作用,慢慢達到提升盆底肌力的目的。生物反饋療法主要通過經陰道電極對盆底肌電信號進行收集、分析并反饋成圖像、聲音等信號,患者依據儀器提示主動進行盆底肌肉的收縮、放松,幫助患者進行盆底肌訓練,改善盆底功能。目前,臨床應用中的盆底電刺激及生物反饋多采用經陰道電極方式通過同一治療設備聯合進行治療,每次30 min(電刺激及生物反饋序貫進行),每周2~3次。有研究結果支持生物反饋+電刺激干預治療后,可以改善PFD患者的盆底肌肌力、陰道動態壓力及生活質量,降低尿失禁發生率[19-20]。
4.1.5 磁刺激
磁刺激用于產后盆底康復具有非侵入、簡便、安全等特點,更容易被產婦接受。磁刺激的作用原理是動態電磁脈沖誘導、刺激目標組織神經,進而引起盆底肌反復激活,既增強了盆底神經的活性,也增加了盆底肌的耐受力和肌力。治療時線圈一般置于會陰部,刺激頻率的范圍在0~50 Hz,每次20~30 min,每周2~3次。雖然,Pan等[21]2018年的系統綜述未能證明磁刺激在PFD中的作用,但顯示其在改善漏尿、性功能等方面有一定療效。近年,共舒越等[22]的研究提示磁刺激對PFD有效,其中盆底肌力及表面肌耐受力改善較明顯。
4.1.6 其他
近年來,隨著干細胞技術及其他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肢體脂肪源性干細胞移植、凝膠等治療手段也被應用于PFD的預防和治療中,但具體效果及安全性仍需臨床進一步證實,且此類技術在基層單位,特別是社區單位很難推廣。
4.2 中醫治療
4.2.1 中藥內服
PFD的中醫常見病位證素為腎、胞宮、心神、肝,病性證素為氣不固、氣虛、氣滯等[23],因此口服方劑多采用升陽、益氣為主,主要有補中益氣丸、當歸芍藥散等。研究表明,中藥聯合西醫康復治療PFD患者的效果優于單純西醫康復治療[24-25]。
4.2.2 針刺
通過針刺關元、氣海、足三里、中極等穴位可益氣固攝、疏通經絡,促進盆底組織神經等再生,增強盆底肌力量、改善尿道周圍組織的張力,進而達到對PFD的治療作用。已有多項研究證實針刺單獨或聯合其他治療方案作用于PFD患者具有顯著療效[26-28]。
4.2.3 艾灸
艾灸治療PFD是將艾草點燃后作用于與盆底功能相關的下腹部、腰骶部及關元、氣海、足三里、中極等穴位,以達到舒筋通絡的作用。相關研究表明,在西醫康復治療基礎上,聯合艾灸治療后,PFD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性功能等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9-30]。
5 總結
產后盆底康復需把握好時機,產后視產婦具體情況,在條件允許下盡早開始盆底康復干預對產婦盆底功能的恢復、預防PFD發生及遠期生活質量均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中西醫均有各類關于產后盆底康復的指導訓練方法,社區醫療機構應根據自身條件,在臨床實踐中由康復醫師依據患者具體情況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產婦自身情況的干預措施,以期幫助產婦恢復盆底功能,降低PFD的發生,守護產婦健康。
參考文獻
[1] 林洪萍, 許云. 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微波炮制中藥熏蒸治療產后盆底肌功能障礙的效果[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1, 18(24): 3602-3604.
[2] Tennfjord MK, Engh ME, B? K. The influence of early exercise postpartum on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and prevalence of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12 months postpartum[J]. Phys Ther, 2020, 100(9): 1681-1689.
[3] 李云芳, 王小燕, 勾明月. 圍絕經期盆底肌功能障礙患者血清松弛素H2、LN和Fibulin-5變化及意義[J].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 2023, 15(4): 598-601.
[4] Hagen S, Bugge C, Dean SG, et al. Basic versus biofeedbackmediated intensive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women with urinary incontinence: the OPAL RCT[J]. Health Technol Assess, 2020, 24(70): 1-144.
[5] 鄒水娟, 何佳, 馬銀芬. 盆底部位重鏈多肽10 肌球蛋白結合蛋白-C Ⅰ型膠原蛋白表達水平變化與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患病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23, 38(9): 1588-1591.
[6] 王玲佳, 張玲. 分娩方式和盆底肌鍛煉對初產婦產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礙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 2022, 37(14): 2525-2528.
[7] 江渭潔, 王玉, 羅燁, 等. 盆底超聲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盆底功能障礙評估中的應用價值[J]. 臨床醫藥實踐, 2022, 31(4): 289-291.
[8] 吳玥, 李文娟, 沈鳳賢, 等. 盆底電生理評估在產后盆底功能障礙中的應用[J]. 中國婦幼保健, 2019, 34(7): 1538-1542.
[9] Kobi M, Flusberg M, Paroder V, et al. Practical guide to dynamic pelvic floor MRI[J]. J Magn Reson Imaging, 2018, 47(5): 1155-1170.
[10] Spencer JE, Brown HW, Oliphant SS. Health literacy and PFDI-20 and PFIQ-7 completion in urogynecology patients[J]. Int Urogynecol J, 2021, 32(12): 3209-3215.
[11] de Figueiredo VB, Ferreira CHJ, da Silva JB, et al. Responsiveness of 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 (PFDI-20) and 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PFIQ-7) after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in women with stress and mixed urinary incontinence[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20, 255: 129-133.
[12] 王南, 竇本芝. 中文版澳大利亞盆底自適問卷評估產后盆底功能障礙及其與超聲、盆底肌力參數的相關性[J]. 中國性科學, 2021, 30(6): 59-62.
[13] 汪波琴, 徐揚. 孕期Kegel鍛煉對預防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的作用[J]. 系統醫學, 2023, 8(3): 147-150.
[14] 顧萍, 沈蕓, 祝亞平. 探討Kegel訓練對剖宮產產婦盆底功能的保護作用[J]. 中國婦幼保健, 2019, 34(18): 4342-4345.
[15] 鄭紅霞. 產后瑜伽操聯合神經肌肉刺激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對患者性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J]. 中國現代醫生, 2021, 59(33): 81-84.
[16] 劉姜伶, 周嘉禾, 許秋儀, 等. 瑜伽用于產后女性整體盆底功能康復的臨床觀察[J]. 實用醫學雜志, 2023, 39(11): 1433-1439.
[17] 羅彩霞, 何永清, 黃媛. 陰道啞鈴訓練聯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產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臨床效果[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 2022, 39(1): 33-34.
[18] 蔡月云, 張宇, 洪淑蓉, 等. 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Kegel操配合陰道啞鈴的應用效果分析[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21, 34(20): 3660-3662.
[19] 黃小梅, 柯妙芳, 周鍵. 電刺激生物反饋及陰道啞鈴Kegel鍛煉治療對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患者盆底肌力、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J]. 中外醫療, 2023, 42(12): 11-15.
[20] 何惠蘭, 王國賀. 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康復訓練對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盆底肌力及尿失禁的影響[J]. 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 2022, 3(5): 46-49.
[21] Pan H, Bao Y, Cao HH,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patients with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Neurourol Urodynam, 2018, 37(8): 2368-2381.
[22] 共舒越, 上官怡嵐, 曾桂紅, 等. 功能性磁刺激聯合凱格爾運動對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的療效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 2023, 21(15): 144-147.
[23] 劉倩, 吳冬梅, 張敏. 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的中醫證素特征研究[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2017, 24(12): 12-16.
[24] 張淑吟. 康復治療聯合中藥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臨床研究[J].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9, 26(24): 22-23.
[25] 王麗霞, 戚琤紅. 早期盆底康復訓練聯合補中益氣丸對產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干預效果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22, 37(15): 2737-2740.
[26] 高盼, 孟瑤, 李璐, 等. 生物反饋聯合針刺治療產婦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療效觀察[J]. 海南醫學, 2022, 33(20): 2642-2645.
[27] 劉華緣, 王文江, 林華琴. 社區康復護理路徑聯合針灸療法治療氣虛型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30例[J].福建中醫藥, 2022, 53(3): 23-25.
[28] 劉浩, 吳連捷, 崔建峰. 腹針聯合盆底肌電生物反饋療法對產后性功能障礙患者性功能及盆底肌肌力的影響[J]. 上海針灸雜志, 2021, 40(8): 998-1004.
[29] 楊秋曄, 楊義春, 曾燕靜, 等. 超聲影像學評估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產婦采用艾灸聯合盆底肌肉鍛煉的效果[J]. 中國性科學, 2021, 30(10): 123-126.
[30] 伍立群, 肖鳳儀, 李波. 艾灸關元穴聯合盆底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初產女性產后性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 中國性科學, 2018, 27(7): 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