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黃芪桂枝湯加減聯合常規西藥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的效果及其對炎癥因子的影響,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陽江市人民醫院收治的78例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不同的治療方式分為對照組(39例,接受常規西藥治療)和觀察組(39例,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黃芪桂枝湯加減治療)。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兩組患兒血清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IL)-2、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較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兒整體療效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均P<0.05)。兩組患兒治療后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更低(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IL-2水平升高,IL-6和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IL-2水平高于對照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黃芪桂枝湯加減聯合常規西藥用于反復呼吸道感染可改善患兒癥狀、體征,減輕其炎癥反應,且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黃芪桂枝湯;反復呼吸道感染;炎癥因子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3.0004.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3.002
反復呼吸道感染好發于學齡前兒童,臨床表現通常為發熱、咳嗽和流涕等癥狀[1]。目前西醫治療雖能快速控制癥狀,但可能復發,且長期使用也可能引發不良反應[2]。中醫學認為,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屬“虛證”等范疇,常見證型為肺氣虛證,病機在于肺氣虛弱、衛表不固,受外邪侵襲后脾胃虛弱致使化源不足、抵御外邪能力減弱,且患兒耗氣傷陰或病情嚴重導致熱邪久羈、耗氣傷陰,表現為久咳不止、氣短而喘、口干舌燥、脈細數等肺氣虛的癥狀[3]。故而應以固表止汗、補氣益衛、補脾益腎為治療原則。而黃芪桂枝湯以其調和營衛與行陽散邪的特性,能夠深入作用于機體,從根源上改善患兒因偏頗體質所致的病理狀態,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較好[4]。本研究探討給予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黃芪桂枝湯加減聯合常規西藥治療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陽江市人民醫院收治的78例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不同的治療方式分為對照組(39例)和觀察組(39例)。對照組患兒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齡2~11歲,平均年齡(8.05±1.32)歲;年感染次數4~9次,平均年感染次數(7.01±1.11)次;感染部位:上、下呼吸道分別為21例、18例。觀察組患兒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7.98±1.45)歲;年感染次數5~9次,平均年感染次數(6.89±1.23)次;感染部位:上、下呼吸道分別為20例、19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年感染次數和感染部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陽江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診斷標準:⑴符合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5];⑵符合《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診療指南》[6]中肺氣虛證的辨證標準(主證:久咳不愈、咳喘氣短、咳痰清稀;次證: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舌脈象:舌苔白,脈細數,需滿足1項主證及2項次證即可確診)。納入標準:⑴符合上述中醫、西醫診斷標準;⑵年齡≤14歲。排除標準:⑴有藥物過敏史患兒;⑵存在凝血、免疫、內分泌功能障礙患兒;⑶存在嚴重感染患兒;⑷存在心、腦、腎等臟器嚴重障礙患兒;⑸近1個月內應用激素類藥物患兒。
1.2 治療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兒常規西藥治療。即磷酸奧司他韋顆粒(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763,規格:15 mg/袋),≤15 kg患兒:30 mg/次;超過15 kg但不超過23 kg患兒:45 mg/次;超過23 kg但不超過40 kg患兒:60 mg/次;>40 kg患兒:75 mg/次,均為2次/d。若患兒體溫>38.5 ℃,則給予2%布洛芬混懸液(武漢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10980022,規格:60 mL∶1.2 g)退熱,1~3歲:10~15 kg,4 mL/次;4~6歲:16~21 kg,5 mL/次;7~9歲:22~27 kg,8 mL/次;10~12歲:28~32 kg,10 mL/次,均為6 h/次。若合并細菌感染,則給予頭孢丙烯顆粒(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20140048,規格:0.125 g/袋),2~12歲:每次7.5 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15 mg/kg,2次/d。觀察組患兒加用黃芪桂枝湯加減治療。基本組方:黃芪15 g,白芍、桂枝各9 g,浮小麥、桑白皮、黨參各10 g,防風、白術、陳皮各6 g,甘草3 g。隨證加減:喘息嚴重者加葶藶子10 g,地龍10 g;發熱者加金銀花15 g,柴胡10 g;咳嗽嚴重者加蘇葉10 g;痰黏稠者加黃芩10 g,魚腥草15 g。上述中藥材均由陽江市人民醫院中藥房提供藥材,加清水400 mL煎煮30 min后取汁200 mL,100 mL/次,2次/d,分早、晚服用。兩組患兒均治療7 d。治療結束后,均行6個月的門診隨訪,1次/月。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治愈:咳嗽等癥狀完全消失,95%≤中醫證候積分減少率≤100%,治療后6個月內未發生呼吸道感染;顯效:咳嗽等癥狀顯著改善,70%≤中醫證候積分減少率<95%,治療后3~6個月未發生呼吸道感染;有效:咳嗽等癥狀部分改善,30%≤中醫證候積分減少率<70%,治療后3~6個月復發,但次數減少;無效:咳嗽等癥狀無改善,中醫證候積分減少率<30%,治療后3個月內復發,發作頻率未減少[6]。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⑵比較兩組患兒中醫證候積分。評估兩組患兒治療前及治療后咳喘氣短、咳痰清稀、久咳不愈、神疲乏力、舌苔白、脈細數癥狀嚴重程度,每項分無(0分)、輕(1分)、中(2分)、重度(3分),總分0~18分,評分越高表示癥狀越重[7]。⑶比較兩組患兒血清炎癥因子水平。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兒空腹外周靜脈血4 mL,使用離心機離心10 min(轉速為3 000 r/mim、離心半徑為10 cm),應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重慶科斯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渝械注準20192220174,型號:AUTOAE 2100)測定白細胞介素(IL)-2、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⑷比較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皮疹、頭暈、腹脹和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各項不良反應發生例數之和/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或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兒整體療效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各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均更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IL-2水平升高,IL-6和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IL-2水平高于對照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中醫認為,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多因肺虛、腎虛、脾虛或表氣不固所致,常見證型為肺氣虛證,治療原則為固表止汗、補氣益衛、補脾益腎[8]。黃芪桂枝湯為針對該證型的經典治療方劑,具有調和營衛等功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整體療效和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兩組患兒治療后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提示觀察組方案療效更好。分析原因為,黃芪桂枝湯中的黃芪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桂枝發汗解肌、溫通經脈,白芍養血調經、斂陰止汗,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浮小麥固表止汗、益氣除熱,桑白皮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防風解表祛風,止痙勝濕,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上述藥物共奏健脾益氣、固表止汗、扶正培本之效[9]。
IL-2為抗炎因子,可促進T細胞增殖,增加免疫球蛋白G的合成、分泌,進而調節免疫,表現出抗病毒、抗腫瘤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效果[10]。TNF-α水平升高可促進炎癥的發生、發展,TNF-α還能影響細胞凋亡和增殖。在炎癥過程中,細胞凋亡和增殖的平衡對于維持組織的穩態至關重要。TNF-α通過調節這些過程,可以進一步影響炎癥的發展和轉歸。IL-6能夠誘導和加重炎癥反應,通過激活多種信號通路和細胞反應,加劇組織損傷和病理過程。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兒IL-2水平均升高,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IL-2水平高于對照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觀察組方案可緩解患兒炎癥反應。本研究所應用的黃芪桂枝湯中桂枝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白芍、防風具有抗炎、抑菌效果。上述諸藥協同作用,可抑制炎癥反應過程中的炎癥介質的釋放,減輕組織損傷和炎癥反應,進而提高血清IL-2水平,降低 IL-6、TNF-α水平[11]。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觀察組治療方案安全性良好。黃芪桂枝湯組方中,黃芪和桂枝等中藥材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安全性得到廣泛的認可,其所致的不良反應較少,且未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可能與本研究中樣本量相對較小有關。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可通過擴大樣本量來進一步驗證本研究的結果。
綜上所述,黃芪桂枝湯加減、常規西藥聯合用于反復呼吸道感染可改善患兒癥狀、體征,減輕其炎癥反應,安全性良好。
參考文獻
黃娟,王桂蘭,劉翔騰,等.學齡前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基礎疾病譜及危險因素[J].廣西醫學, 2021, 43(1): 84-88.
徐燕玲,霍莉莉,武藝林,等.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兩聯序貫性外治方案隨機對照試驗[J].中醫雜志, 2020, 61(13): 1163-1168.
吳佩穎,蔣燦燦,曹樹琦.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外治法治療進展[J].遼寧中醫雜志, 2023, 50(4): 208-211.
高莉. 黃芪桂枝湯合捏脊療法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J]. 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4, 16(5): 66-67.
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兒童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兒童反復上呼吸道感染臨床診治管理專家共識[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17, 32(10): 721-725.
王力寧,汪受傳,韓新民,等.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診療指南[J].中醫兒科雜志, 2008, 27(6): 3-4.
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專業委員會,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肺病分會.支氣管哮喘中醫證候診斷標準(2016版)[J].中醫雜志, 2016, 57(22): 1978-1980.
石海莎,張娟,崔艷平.黃芪桂枝湯對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Th1/Th2平衡及血清miR-155、miR-146a的影響[J].中醫藥信息, 2022, 39(12): 62-66.
王靜,崔霞.基于網絡藥理學探討黃芪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機制[J].中醫藥導報, 2020, 26(12): 109-115.
方麗霞,汪憾,毛麗娟.血白細胞介素水平對兒童呼吸道細菌、病毒感染的診斷價值[J].浙江醫學, 2020, 42(3): 277-279.
郝秀麗,劉應科,王坤,等.黃芪桂枝湯聯合維生素D對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免疫功能水平與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探究[J].吉林中醫藥, 2021, 41(9): 1197-1200.
作者簡介:龐澄清,大學本科,主管藥師,研究方向:臨床藥學。
通信作者:林思敏,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小兒內科相關疾病的診療。E-mail:5225312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