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超聲引導聯合靜脈留置針斜軸面在頸內靜脈穿刺中的價值。方法:選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72例女性頸內靜脈穿刺患者,隨機分組,兩組均給予超聲引導處理。對照組應用Y型穿刺針,觀察組應用靜脈留置針,并給予斜軸面穿刺處理。比較兩組穿刺效果。結果:觀察組穿刺次數與穿刺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觀察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失敗率以及穿刺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觀察組醫務人員舒適度以及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頸內靜脈穿刺患者,在給予超聲引導的基礎上,Y型穿刺針以及靜脈留置針斜軸面穿刺處理的穿刺效果均較為理想,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較高,可有效降低穿刺風險,但是對比Y型穿刺針,醫務人員應用靜脈留置針斜軸面穿刺舒適度更高,對穿刺效果更加滿意。
【關鍵詞】頸內靜脈穿刺;超聲引導;靜脈留置針;穿刺成功率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guidance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oblique axial plane in internal jugular vein puncture
SU Maomao, ZHANG Ro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Hefe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Hefei, Anhui 23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value of ultrasound guidance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oblique axial plane in internal jugular vein puncture.Methods:A total of 72 female patients with internal jugular venous puncture treated from July 2022 to July 202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assigned.Both groups were given ultrasound guided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Y-shaped puncture needl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and oblique axial plane puncture.The puncture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number of punctures and the puncture tim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uccess rate of one-time puncture,puncture failure rate and incidence of punctur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scores of medical staff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undergoing internal jugular vein puncture,on the basis of giving ultrasound guidance,the puncture effects of Y-shaped puncture needle and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oblique axial plane are relatively ideal, the success rate of one-time punctureis higher,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puncture,but compared to Y-shaped puncture needle,medical staff use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oblique axial puncture with higher comfort,and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puncture effect.
【Key Words】Internal jugular vein puncture; Ultrasonic guidance;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success rate
頸內靜脈穿刺在臨床中較為常見,通過應用頸內靜脈穿刺管,可提高大靜脈通道開通速度,為患者相關治療工作提供便利。同時,經頸內靜脈穿刺處理后,還能夠監測患者中心靜脈壓,有利于合理調節補液量,緩解患者不適感。但是部分患者因為肥胖等多種因素,將會導致頸內靜脈穿刺困難,不利于患者治療工作的開展。因此,要求臨床應合理選擇穿刺方法,進而有效保障患者穿刺效果。近年來,考慮到盲法解剖定位穿刺存在的不足,超聲可視化技術發展為臨床穿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經超聲引導,為患者進行頸內靜脈穿刺,可有效提升視野的清晰度,進而提升穿刺成功率。為進一步優化患者穿刺效果,臨床強調可在超聲引導的基礎上,給予靜脈留置針斜軸面穿刺處理。經斜軸面穿刺,兼具長軸、短軸穿刺優點,應用效果理想。本文圍繞接受患者進行分析,觀察超聲引導聯合靜脈留置針斜軸面穿刺的處理效果。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為2022年7月—2023年7月,選取72例頸內靜脈穿刺患者(均為女性),經隨機分組后,觀察組(n=36),年齡23~56歲,均值(37.90±4.68)歲;身高160.32~178.45cm,均值(166.97±23.62)cm;體質量指數17~22kg/㎡,均值(19.85±2.63)kg/㎡。對照組(n=36),年齡24 ~57歲,均值(37.96±4.69)歲;身高161.14 ~177.56cm,均值(168.56±23.60)cm;體質量指數18 ~23kg/㎡,均值(20.48±2.66)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大(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患者均同意接受頸內靜脈穿刺,符合手術指征;(2)患者凝血功能正常;(3)患者精神狀態良好,語言功能正常,可與醫務人員正常交流,并配合研究;(4)患者、家屬已經了解研究內容,可接受研究。
排除標準:(1)患者存在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情況;(2)患者穿刺部位感染;(3)患者凝血功能異常;(4)患者存在語言功能異常情況,無法配合研究。
1.2方法
在進入手術室后,給予兩組患者靜脈通路開放處理,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提供面罩吸氧。觀察組給予超聲引導聯合靜脈留置針斜軸面穿刺處理。去枕后,保持患者平臥位,頭部稍微后仰,并向左側偏。操作人員選擇患者頭部位置站定,在患者左側位置放置超聲,給予消毒鋪巾處理。將耦合劑涂抹在探頭位置,套好無菌保護套。選擇患者穿刺部位后,應用利多卡因,為患者提供局部麻醉處理,使用超聲探頭給予定位處理。斜軸面需要定位頸內靜脈,旋轉超聲探頭,獲取圖像,在定位成功后,給予超聲平面穿刺。選取胸鎖乳突肌后緣位置作為進針點,給予靜脈留置針穿刺處理,在套管針內觀察到靜脈回血,可將穿刺針拔出,將套管留在靜脈中,可觀察到靜脈血流出。沖洗套管,以免受到血液凝固影響,將導絲放入后,再次將中心靜脈導管置入其中。對照組穿刺方法與觀察組相同,穿刺針使用Y型穿刺針。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穿刺次數與穿刺時間。(1)比較兩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失敗率與穿刺并發癥。穿刺并發癥包括局部血腫、誤穿動脈等。(2)應用醫院自制量表,評估兩組醫務人員舒適度以及滿意度,兩項評分均為百分制,評分越高醫務人員舒適度與滿意度較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穿刺次數與穿刺時間
觀察組穿刺次數以及穿刺時間均沒有與對照組形成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失敗率與穿刺并發癥
觀察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失敗率以及穿刺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不明顯(P> 0.05),見表2。

2.3比較兩組醫務人員舒適度與滿意度
觀察組醫務人員舒適度與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頸內靜脈穿刺屬于常見治療方式,可起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但是考慮到部分患者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伴隨穿刺困難的問題,要求臨床應積極探索更加先進的穿刺方法,有效提升患者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風險[1]。近年來,醫療技術發展使超聲技術逐漸被應用到頸內靜脈穿刺中,可在頸內靜脈穿刺期間獲取到清晰的圖像,進而為醫務人員穿刺操作提供方便。因此,超聲引導在提升穿刺定位準確性方面優勢顯著[2]。同時,進一步應用靜脈留置針斜軸面處理,不僅能夠提升患者穿刺的安全性,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優化穿刺效果。本文也就這一穿刺方法在頸內靜脈穿刺中的優勢展開分析。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穿刺次數與穿刺時間與對照組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觀察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失敗率以及穿刺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后沒有差異(P>0.05)。這說明,經超聲引導后,無論是應用Y型穿刺針,還是應用靜脈留置針斜軸面穿刺處理,均具有良好的穿刺效果,并且患者穿刺風險較低[3]。既往使用的短軸法雖然同樣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在頸內靜脈移動方面存在不足,在穿刺期間,需要醫務人員不斷調整進針方向。并且該穿刺方法在穿刺針針尖位置方面定位效果較差,對醫務人員專業能力操作嚴格,一旦沒有合理控制穿刺深度,將會增加誤穿靜脈風險,并且穿刺時間較長。而斜軸面穿刺定位更加簡單,整個穿刺用時較短,能夠準確判斷頸靜脈、頸內靜脈位置,進而降低患者出現誤穿靜脈的風險[4]。此外,該穿刺方法借助平面穿刺,穿刺路徑清晰,操作簡單,還能夠進一步降低局部血腫風險。同時,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醫務人員舒適度與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通過給予患者超聲引導聯合靜脈留置針斜軸面穿刺處理,醫務人員舒適度更高,可有效緩解患者的治療痛苦,進一步提升滿意度。具體而言,應用Y型穿刺針,由于進針點距離床面相對較短,醫務人員持針對患者進行穿刺處理相對受限,這也會導致各項操作難以開展。為有效提升穿刺效果,操作人員需要選擇上半身右側傾斜體位。而通過應用靜脈留置針斜軸面穿刺處理,雖然同樣存在操作空間不足的問題,但是靜脈留置針不存在注射器,長度相對較短,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為醫務人員操作提供方便,進而有效提升操作舒適度[5]。
總體而言,超聲引導聯合靜脈留置針斜軸面穿刺處理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并且在操作舒適度方面優勢明顯[6]。考慮到實施頸內靜脈穿刺患者往往病情復雜,需要臨床提高對穿刺處理的重視度,加強各項操作控制,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具體而言,針對病情相對特殊的患者,臨床可采取床邊穿刺操作。考慮到普通病房環境,借助超聲引導聯合靜脈留置針斜軸面穿刺處理,操作簡單,患者接受度良好。同時,針對非經典體位穿刺患者,可選擇端坐位,配套相應的套管針技術,進而有效提升穿刺效果[7]。此外,考慮到患者對于該項穿刺操作了解不足,針對意識清醒的患者,應在穿刺前,加強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實施頸內靜脈穿刺的重要性,講解超聲引導、靜脈留置針相關知識,幫助患者增加了解,積極配合臨床工作。
綜上所述,在頸內靜脈穿刺患者中,超聲引導聯合靜脈留置針斜軸面穿刺處理效果理想,并且能夠提升醫務人員操作舒適度,優化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尚志剛,王皓潔,丁海濤,等.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中不同超聲引導平面技術的應用效果[J].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志,2023,9(5):595-598.
[2] 項小燕.超聲斜軸平面引導技術在PICC穿刺術中的應用研究[D].杭州:浙江中醫藥大學,2023.
[3] 方葉,雷恩駿,龔海霞.超聲引導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的研究進展[J].江西醫藥,2022,57(11):2019-2024.
[4] 項小燕,朱薇,欽曉英,等.超聲斜軸平面引導技術在成人股靜脈PICC置管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22,37(7):48-50.
[5] 胡志文.超聲介導下深靜脈置管技術在重癥燒傷治療中的臨床應用研究[D].銀川:寧夏醫科大學,2022.
[6] 李彬.斜軸法超聲引導下右頸內靜脈穿刺置管在肥胖手術患者麻醉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1,33(14):4-5,11.
[7] 范彬,梅孟雪,黃芬,等.超聲引導留置針技術在老年穿刺困難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醫學,2021, 27(7):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