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中,人才振興為重要的一環,高職汽車教師能為人才振興出一份力,能更好地服務和助推鄉村振興。本文以高職院校汽車專業教師參與綠春縣G鄉的鄉村振興為案例,運用案例分析法探析高職汽車教師參與鄉村振興的優勢和作用,認為高職汽車教師在助力鄉村振興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不可或缺的作用,為高職院校教師提出提升參與鄉村振興效果的建議,對“后鄉村振興”時代高職院校參與鄉村振興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汽車;汽車專業人才;鄉村振興
引言
“五個振興”即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和鄉村組織振興的5個具體路徑?!叭嫱七M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中的重點,高職汽車教師能為人才振興出一份力,能更好地服務和助推鄉村振興。高職汽車教師在鄉村振興中有何優勢,如何發揮作用,怎么更進一步提升都值得探究。
一、案例引入
G村隸屬于云南省紅河州綠春縣。G村村委會距離鄉政府0.5公㎞,距縣城有40.2㎞,距離州首府蒙自有165.7㎞。國土面積15.6㎞2,平均海拔1250m,年平均氣溫18.2℃,年降水量1550.45㎜。至2022年年末,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605戶3124人。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耕地面積2400畝,人均面積0.78畝,林地1800畝,人均面積0.5畝,林果面積2500畝,人均面積0.81畝。
參與鄉村振興的隊員,其中有一位是汽車教師W老師(汽車教研室主任、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由高職院校2021年5月派往云南省紅河州綠春縣G村駐村,參與鄉村振興工作,是全國第一批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在為期兩年的鄉村振興工作中,W老師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資源成功幫助了G村的鄉村建設,為當地培養了大量后備汽車人才。具體干了以下4件實事:
(一)創建汽車基地
W老師在當地村委會創建了汽車基地,和當地老百姓宣傳汽車相關的基礎知識,講解汽車的發展歷史,講解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講解安全駕駛的重要性。比如,W老師說:“目前新能源汽車主要依靠動力分類,分為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3類”。當地老百姓YYG說:“在汽車基地了解到很多知識,豐富自己的見識,精神活動也豐富”。
(二)開展駐村小課堂
每周開展一次駐村小課堂的活動,對象有村委會干部、村組干部、村里老百姓、中小學教師等,每次駐村小課堂大家均收獲滿滿,覺得干貨很多。在駐村小課堂中,W老師會教大家一些基礎的汽車檢測和修理知識,比如,更換機油、三濾、檢查胎壓、檢查剎車片、補胎和更換輪胎等。大家覺得確實能學到實用技能,每次都早早來搶占座位,每次結束都會意猶未盡,想拉著W老師再問幾個問題。
(三)組織汽車專業大學生三下鄉活動
2021年和2022年,連續兩年暑假,W老師都組織汽車專業大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開展了地震防災演練活動,通過這樣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了地震的相關知識、發生地震時避險的方法,提高了孩子應對地震的反應能力和自救互助能力。開展了書法培訓活動,培養書法興趣、磨練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審美素養。開展了環保宣傳活動,活動培養了孩子們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抵制環境污染、節約能源、愛護綠色環境的意識。慰問老人活動,通過努力,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給老人以溫暖和關心。同時充分發揮大學生了解社會、關愛社會、奉獻社會的熱情。弘揚民族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四)培訓汽車后備人才
W老師和綠春縣中職學校的老師和學生經常進行交流,為他們帶去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幫助學校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給老師進行培訓,給學生上課,為當地汽車后備人才的培養傾注了心血[1]。
二、高職汽車教師參與鄉村振興的優勢
高職院校汽車教師參與鄉村振興有著獨特的優勢,具體為以下3方面:
(一)專業知識扎實
W老師作為學校的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教研室主任,專業知識是經過時間積累沉淀下來[2]。拿過多次云南省技能大賽維修檢測獎項,出版過汽車教材,有汽車方面的專利,參與各種汽車方面的科研項目,由此可見,高職院校汽車教師在汽車方面的專業知識扎實過硬。截至2021年6月,學校共有教職工520人,其中高級職稱115人,博士10人,碩士197人,“雙師”教師128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云南省“萬人計劃”教學名師2人,云南省十大“云嶺工匠”1人,“云嶺教學名師”1人,云南省級教學名師6人,云南省優秀教師1人,云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國國土資源行指委資源勘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5人,云南省國土資源行業、安全行業、測繪行業、住房和城鄉建設類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4人。創建5個云南省名師工作室,有3個云南省級教學團隊。青年教師在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大賽、云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技能大賽、云南省輔導員技能大賽等比賽中榮獲佳績,指導學生參加中國機器人大賽、全國大學生演講、測量技能、珠寶玉石鑒定技能、玉雕手工加工技能等比賽獲得不同層次的獎項。
(二)學校資源豐富
學校現有3個校區,占地面積共1051畝。學校資產總額達196724.77萬元;固定資產原值68668.13萬元,無形資產9474.91萬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7196.49萬元;數字化校園建設不斷推進,學校內外網絡、校園一卡通、安防監控、中心機房、多媒體教室、校園公共廣播、網絡安全建設、數字化校園應用系統建設等全面展開;成功進入國家“教育信息化建設試點院?!泵麊蝃3]。截至2021年4月,學校圖書館紙質藏書為近70萬冊,電子圖書近60萬余冊。此外,學校還購買了北京萬方學位論文、重慶維普期刊論文、北京超星讀秀、武漢鼎森博看期刊數據庫的服務。圖書館全館實現免費WiFi覆蓋。圖書館現有完全開放書庫6個,工具書庫一個,自習室一間,可容納80人的培訓教室一間,全館擁有閱覽座位1140個。機電設備專業群教研室由機電設備技術、數控技術、汽車電子技術3個專業組成,本專業群在校生有700余人,已為社會培養輸送了2000多名合格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學生就業面向國家戰略性支柱產業中的智能制造、精密加工、設備維護、運輸電氣控制及維護、汽車自動生產線控制及維護、自動控制等工作崗位,從事產品技術工藝設計、控制程序編制調試、設備狀態監測、設備維護管理、產品質量檢測、產品銷售及售后服務等工作[4]。專業群現有教職工22人,其中專任教師20人,具有副高職稱的教師7人,具有中級職稱的教師13人,碩士研究生學歷7人。同時,“雙師”型教師比例達70%。專業群還聘請了10余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兼職教師參與實踐教學。教研室教師多次參加云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師教學能力比賽榮獲多項,榮獲省級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2人次。專業群擁有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和實訓教學設備。建有汽車維修實訓車間、汽車認知實訓室、汽車電子實訓室、汽車營銷實訓室、液壓與氣動實訓室、焊接實訓室、電子與單片機綜合實訓室、電工綜合實訓室、PLC實訓室、電機維修與電機拖動實訓室等10個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的實訓室,1個金工綜合實訓車間,教學、科研設備600余臺套總資產達1000余萬元,實訓場地面積2000余平米。
(三)行業資源廣闊
擁有高校、4s店、汽車制造公司、零部件制造企事業單位等資源。能給當地老百姓車輛交易、學習技能帶來豐富的資源。經過嚴格職業技能訓練,老百姓能成為獲得汽車運用與維修及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可解決就業。當地培養出來的汽車人才,可以選擇到云南省各大4S店、綜合維修企業、學校、部隊、公務員單位等企事業單位就業。
三、高職汽車教師參與鄉村振興的作用
(一)給予指導
駐村隊員是國家派去給基層農村幫扶和指導的。作為高職院校教師,能給予當地指導的更多。當地高職院校教師學歷和知識能力水平過硬,能靠自己的資源給予當地所需的指導,能幫助當地解決困難,并幫助其發展。尤其在專業方面,從專業知識傳遞、人才的培養、就業的渠道等多方面都能給予當地老百姓,學生等有需求的人幫扶指導。
(二)培養人才
依托高職院校資源,設定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知識和主要技術技能,面向汽車維修公司、汽車4S店、汽車制造公司、零部件制造等企事業單位,能夠從事汽車電控系統檢測與維修、汽車電子產品制造與檢修和車聯網應用技術,經過嚴格職業技能訓練,獲得汽車運用與維修及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高校在匯聚和培養人才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需要利用這一優勢,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對此,高校要因勢而進,優化調整專業結構,一方面,打破固有學科邊界,破除專業壁壘,推進農工、農理、農醫、農文深度交叉融合創新發展,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持續提高農村所需人才培養質量;另一方面,以新農科建設為契機,積極布局適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需要的新型涉農專業,著力培養復合型、創新型、拔尖型農業人才。
(三)樹立榜樣
給駐村隊員樹立榜樣和模范,駐村隊員要大力弘揚干實事、求實效、創實績的優良作風,堅定發展信心,保持發展定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扎實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人居環境等重點工作,堅持沉下心、撲下身、扎下根,多走進群眾家里,多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多辦實事、辦好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提升高職院校教師參與鄉村振興效果的建議
雖然高職院校教師參與鄉村振興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作用,但也存在諸多不足。首先,鄉村振興工作內容多,并非一兩個專業就能涵蓋,對于鄉村振興的目標而言,有5個方面的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要做到真正的振興,就需要多方面,多維度的投入、合作、發展;其次,農村基層情況復雜多變,很考驗參與鄉村振興教師的隨機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最后,教師Htgy/3WfxCmy6YDuss6RUg==的農村工作經驗不足。教師教書育人,科研方面的能力出眾,因為專業對口,經驗豐富,但是參與到鄉村振興工作,鄉村振興主陣地是在基層農村,像語言、飲食、風俗等都會給教師帶來很大的挑戰。因此,給出提升高職院校教師參與鄉村振興效果的2個建議,具體如下:
(一)因地制宜地設定發展目標和規劃
學校應該依托自己的優勢和專業給予幫扶的鄉村因地制宜地設定發展目標和規劃。這樣就可以避免如下問題,(1)發展主體設置的目標太空、太大,不易實現;(2)避免發展主體發展方向錯誤,比如,有些農村因看到中草藥經濟價值高,不顧地理特性盲目發展中草藥;(3)發展的持續動力不足,比如,八角種植需要8年,中途可能因看不到收益,就會半途而棄。有著高校經調研論證定出的科學目標就會避免上述問題,更好地實現目標。
(二)派出對口專業人才
根據鄉村特色優勢和資源,派出對口專業教師人才,更好地幫助其發展。比如,紅河元陽地區鄉村主打旅游業,那就派出旅游專業教師人才,給當地合理規劃打造提升,幫助其擴大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轉化成經濟資源;西雙版納盛產茶葉,就派出農業方面專業教師,幫助茶葉的管理,提質增效,派出營銷的老師,幫助其做好綠色品牌,幫助銷售和推廣;綠春地質災害嚴重,派出地災治理專業教師,幫助預防和處理地質災害,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三)加大交流學習力度
多組織像駐村隊員大擂臺比武活動,外出專項培訓等學習。村(社區)駐村工作隊定期各推薦1名隊員代表圍繞駐村工作職責及工作重點任務清單,通過展示工作成績、提煉經驗做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下步打算等多方面進行交流分享。成績中體現出駐村隊員堅持為民服務原則、堅持建強基層組織、參與教育引導領導干部發揮先鋒作用。在每位匯報人發言結束后,評委及參會人員根據匯報內容、所在村(社區)工作情況及了解的工作進行了提問,問題涉及干部規劃家鄉行動、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發展、文化傳承及發展、人居環境提升、鞏固脫貧成果方法及政策知識、亮點打造、教育發展、領導干部群眾思想教育引導等方面,匯報人進行了客觀回答并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駐村隊員會在下步工作中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識,與村組干部共同推動工作落實;提升擔當能力,落實工作有成效,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轉變工作作風,發揮帶頭作用,在全鄉范圍內為領導干部群眾樹立起學習榜樣,更好助力鄉村振興。
結語
總體而言,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中,高職汽車教師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得天獨厚的優勢。本文以綠春縣 G 鄉的為案例,運用案例分析法探析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汽車教師的優勢和作用,認為因地制宜地設定發展目標和規劃、派出對口專業人才、加大交流學習力度才能更好實現人才振興,更好地服務和推進鄉村振興。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當下,對“后鄉村振興”時代高職院校參與鄉村振興有著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馬強.高職院校服務鄉村振興的路徑探析——以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為例[J].現代農機,2023,(01):36-38.
[2]劉敬坡,朱利娟.高職院校服務鄉村人才振興的策略探索[J].才智,2023,(03):155-157.
[3]高俊波,朱鋒釗,楊佳琪,等.涉農高職院校鄉村振興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J].河南農業,2023,(03):49-51.
[4]王媛媛.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J].南方農機,2023,54(01):102-104.
(責任編輯: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