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職教法背景下,提升高職教師立德樹人能力具有重大意義。針對高職教師立德樹人過程中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建設和職業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迫切需要強化思想政治引導,夯實理論支撐;深化師德師風建設,提升師德修養;加強職業能力培養,強化本領建設。提升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從而促進我國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和職業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新職教法;高職教師;立德樹人
引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在頒布實施26年后,2022年4月20日首次迎來全面大修,并于2022年5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新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以下簡稱新職教法)第44條提出“國家保障職業教育教師的權利,提高其專業素質與社會地位”[1],教師是教育教學的基礎組成部分,是培養人才的主體、立德樹人的關鍵一環,更是新職教法背景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高質量成長的關鍵生力軍,同時也是促進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長期健康成長的重要引路人。新職教法推行后,提升高職教師立德樹人能力可以為培育更高層次的能力人才提供強大保障,為當前的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對我國的教育發展、人力資源儲備和技能型社會的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高職教師立德樹人能力提升的價值意蘊
在新時代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階段,高職教育作為教育類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與社會進步具有無可替代的推動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2]。因此,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立德樹人能力,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這對于培養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技術人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要求
新職教法是我國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時期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教育強國和技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新職教法中第4條規定“職業教育應當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培育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立德為先、樹人為本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中之重,高職院校教師重視立德樹人觀念具有時代特色,體現了高職教師提升立德樹人能力是推動高職教育發展的政策要求。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促進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師資力量和技術支持。
(二)落實立德樹人使命的內在要求
教師擔負著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雙重使命,其職業本質要求教師必須擁有崇高的道德品質。對于高職教師而言,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通過不斷地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給學生傳遞正向道德觀念,幫助其樹立良好的EGgdP2r8Dd8h78bjnzwjFr/UYmehZTqh5OTWvCd+GRQ=思想品德價值觀,為國家發展和社會建設培育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學生是發展中的人,高職教師在培養學生過程中必須做到以身作則、以身立教。教師自身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真正準確地把握時代使命,努力掌握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方向,堅守教書育人的職責。
(三)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支撐
學生是國家未來人才資源的基礎,是國家發展的新鮮血液,是國家前進的重要推動力。建立正確的思想政治基礎,有助于培養符合我國人才培養要求的社會勞動者。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學生群體的發展壯大,對高職教師立德樹人能力的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關系到單個高職院校的學生品德發展,而且與職業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推進質量密切相關。要為社會培養具備優秀理論與實踐能力和學習遷移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核心在于教師隊伍。新職教法頒布后,提升高職教師立德樹人能力,是引領學生樹立正確價值導向的基礎保障,也是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
二、高職院校教師立德樹人存在的現實困境
伴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和國家經濟社會深化發展對高職教育的要求,目前高職教師依然存在思想政治覺悟較差,師德師風建設不足,職業能力欠缺等方面的問題,從不同層面阻礙著高職教師的職業發展,束縛了高職教育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一)思想政治覺悟較差
高職院校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培養一支思想素質過硬、政治立場堅定的優秀教師隊伍,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認知價值觀,培養出更多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高等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日益復雜的形勢,高職教師的思想觀念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因此,深入了解高職教師的思想動態,準確把握其需求和困惑,對高職教師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踐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需要。大部分教師熱愛國家、關注時事、信念堅定,為我國高職教育的發展和人才培養貢獻自己的力量。然而,當前高職院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狀況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部分教師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不夠深入,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受功利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想觀念的影響,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較弱,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入。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教師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也制約了學生的健康發展和學校的整體教育質量,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素質有待提高。
(二)師德師風建設不足
“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師德師風建設應該是每所學校常抓不懈的工作”[3]。教師的師德師風與學生的成長發展息息相關,也關系到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大部分教師以身作則,恪守教師職業道德準則。但是,在全國多所高職院校中,師德失范的典型案例仍有發生,這些案例中的教師或因為個人品行問題,或因為對職業道德的漠視,做出了與教師身份不符的行為,極大損害了教師形象,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這些師德失范行為的發生,一方面源于個別教師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的不足,另一方面與當前教育體制、社會環境等因素有關。高職院校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場所,肩負著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使命[4]。教師不僅是“經師”,更是“人師”。師德師風建設是立德樹人的重要保障,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為國家現代化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三)教師職業能力欠缺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高職教師隊伍中職教知識滯后、實踐教學能力不足、信息技術應用薄弱等問題愈發凸顯,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日新月異,部分高職教師一方面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知識缺乏興趣和探索精神,職業教育理論未能跟上時代步伐。另一方面,高職教師缺乏系統的職業教育理論學習和培訓機會,且培訓內容往往滯后于職業教育領域的最新發展,制約了教師知識體系的更新。其次,目前高職教師培訓主要以理論學習為主,由于時間和資源有限,難以深入企業進行職業崗位技能深造,無法充分掌握實踐操作技能。且高職教師的職稱評定沿用了普通高校評定準則,未能認識到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模式和師資建設路徑上的不同需求,導致高職教師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科研輕技能的不良現象[5]。
此外,高職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與現代職業教育需求脫節,教學內容與行業發展不同步。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師專業知識落后于行業最新發展,且缺少翻轉課堂等現代教學技術和教學方法的應用,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思維[6],制約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加速高職教師專業化建設進程,全面提升高職教師職業素養,是實現我國高職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三、新職教法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立德樹人能力提升的路徑探究
促進高職教師立德樹人能力提升體系的形成,從思想教育引導、師德師風建設、專業發展等方面入手,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教師立德樹人的能力。
(一)強化思想政治引導,夯實理論支撐
高職教師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主要承擔者,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直接影響其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及教學效果,從而影響學生的價值認知和發展方向。加強高職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是應有之義。
1.高度重視與關注思想政治素質
加大力度落實教師隊伍思想教育工作,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領作用,用科學理論武裝高職教師隊伍。通過組織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和活動,引導教師深入理解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涵、發展歷程及優勢。帶領高職教師開展《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相關文件學習,深刻領悟國家關于教師職業道德行為的論述內容和精神。
2.充分發揮教師先鋒模范作用
深入挖掘和宣傳優秀典型杰出事跡,頌揚崇高品德、傳遞標兵效應。通過提供培訓機會、搭建展示平臺等方法,激發教師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為高職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提升提供更多支持,有效提升高職教師的立德樹人能力。高職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傳播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力量,對于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時代人才具有重要意義。高職教師只有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將其融入教學工作中,通過言傳身教影響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深化師德師風建設,提升師德修養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7],將教師隊伍建設置于重要位置,凸顯了師德師風在高素質人才培養中的關鍵作用。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高校應建立健全師德師風長效機制,保障師德師風建設健康、可持續發展。
1.完善制度建設、規范師德師風管理
高職院校應制定和完善師德師風相關制度,明確教師的職業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理清教師的職責、權利和義務,細化違反教育倫理、損害學生權益、濫用職權等禁止性行為,為師德師風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2.強化教育培訓、提升教師師德素養
高職院校應定期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培訓活動,邀請專家學者、優秀教師等進行授課和分享。幫助教師提升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
3.建立師德考核制度、落實師德師風建設
高職院校不僅要對教師的教學和研究成果進行評估,還需通過同行評審、學生評價等方式對高職教師的道德行為進行考核。嚴肅處理違反師德師風規定的行為,而對于師德師風建設中表現突出的教師進行表彰和獎勵,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雙管齊下,激發教師參與師德師風建設的積極性。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和經驗做法,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
(三)加強職業能力培養,強化本領建設
教師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主力軍,也是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過程中的中堅力量,其職業能力水平是確保立德樹人任務有效落實的關鍵。高職教師職業能力的發展需要高職院校的支持。
1.助力專業發展
搭建專業發展平臺、定期舉辦專業培訓課程,更新教師專業知識和教學方法。建立激勵機制,提高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競賽和科研項目,以激發教師積極性和創造力。
2.培養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應加強校企合作、促進產教融合,搭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平臺,提升教師實踐能力,實現教學內容與行業需求的緊密對接。
3.賦能信息技術
引進先進的教學管理平臺和在線教育資源,針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進行專門培訓,如多媒體教學、在線教育平臺的使用等。
從教師自身角度而言,高職教師作為職業能力發展的主體,應當具備專業教學與德育融合的能力。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當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德育元素,并將職業道德、行業規范等內容融入課堂教學。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及小組討論等互動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和理解德育知識。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如多媒體教學、在線課程等方式拓展德育途徑和形式。高職教師將德育元素有機融入專業教學中,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觀引導統一,有助于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思考和探索,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結語
高職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須主動響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充分認識到加強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高職教師要順應高職教育迅猛發展的潮流,不斷致力于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推動職業教育的繁榮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呂成,王波,徐玉成.高職教師評價改革的應然向度、實然困境與必然路徑[J].職業教育,2023,22(24):54-59.
[2]樂天芝,李建榮,薛亞平.新時代背景下提升高職教師立德樹人能力的思考[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06):44-47.
[3]劉錦峰.高職教師課程思政建設意識與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大學,2022(21):130-133.
[4]秦小紅.當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芻議[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1):202-205.
[5]黃衛國.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困境及其破解策略[J].職業技術教育,2012,33(02):67-71.
[6]張威.“雙高”專業建設背景下師資隊伍建設與發展策略[J]. 現代職業教育, 2024,(07):69-72.
[7]施小花,李勇.立德樹人導向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策略探析[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1(04):89-93.
(責任編輯:宋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