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30·60雙碳目標”帶動下,風電未來的裝備制造、安裝、調試、維護與技術改造服務市場巨大,企業對高職人才的需求量大、對培養質量要求提高。課程是高職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對課程內容重構是實現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的直接途徑。以提供一種課程確定及課程內容重構的路徑與方法為目標,開展了相關的研究,主要包含:通過調研跟崗定課,經過分析完成賽融入崗課;基于崗課賽雙融合的原則,采用WBS分析方法,實施崗賽任務七步項目化、課程項目五步任務化、實訓任務三級清單化,完成專業核心課程的內容重構,為遵循學生學習規律培養高質量風電人才提供一種有效的參考路徑與方法。
關鍵詞:課程內容重構;路徑與方法;職業崗位;技能大賽;雙融合
引言
在國家“30·60雙碳目標”下,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有望在2030年達到8億千瓦、2060年達到30億千瓦[1]。在風電快速發展未來,風電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已較大。面對巨大且迫切的風電裝備制造、安裝、調試、維護與技術服務市場,企業希望學生畢業就可以直接上崗,這就對人才培養與產業鏈、創新鏈的緊密銜接提出了明確化的要求。
高職作為風電裝備制造與運維人才培養的主載體,需要校企深度融合從各個方面進行教學改革,滿足人才輸送的基本要求。課程作為人才培養的直接載體,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2],而課程教學內容則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是實現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的直接途徑。文章以風電專業核心課程改革為先驅,探索實現崗課賽融合的路徑與方法;基于WBS實施三步法對接“崗、賽、證”實現課程教學內容重構,為風電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項目制定、實訓任務設置、學習清單列舉提供一種有效的路徑與方法。
一、對接產業鏈、綜合崗位需求確定專業核心課程設置
依托企業辦學優勢,校企雙元協同對風電產業、企業、同行院校、本科院校以及畢業生等開展調研,確定專業主要面向風電產業鏈的中下游,以風電裝備及運維服務為主就業方向、風電場建設、開發與運營為輔方向,對接區域乃至全國的風電機組整機制造、運維與生產運營公司的安裝、調試、運維、生產運營等職業崗位,培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依據產業鏈的對接方向,以學生初就業崗位、發展崗位、職業升遷崗位以及產業鏈各環節崗位對應的典型工作任務為主要調研內容,融合專業對接的“賽、證”標準要求及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確定專業對接的崗位名稱與典型工作任務;對接產品的生產制造工藝與技術,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詳細解析,以制造過程及相關技術技能需求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序化、歸類;依據典型工作任務歸類類型,以OBE為導向,遵循模塊化課程開發理念,按照職業成長規律和認知學習規律,擬定專業核心課程名稱、確定核心課程的前后承接關系,完成以崗定課,見圖1。
二、賽證融課
綜合分析風電專業相關的兩項學生技能大賽“風力發電系統安裝與調試”“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及應用”,羅列出兩個賽項對應的考核任務及能力、素養要求;對兩個賽項的考核任務及能力素養進行歸納與分類;采用知識圖譜的形式,綜合分析分類完成的各技能大賽考核任務與圖1中的典型工作任務、專業核心課程的關聯關系,見圖2,根據關聯度大小將考核任務融合到典型工作任務中或相應課程中,完成課賽融合,見圖1。
職業資格證書的融入與技能大賽融入課程的路徑類似。
三、課程教學內容的重構
可采用崗賽證任務項目化、課程項目任務化、實訓任務清單化三步法完成專業核心課程的內容重構,具體描述如下。
(一)崗賽證任務七步項目化
將職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與學生技能大賽的考核任務轉化為課程的學習項目,可以按照如下步驟執行:
(1)將職業崗位按照風電產品生產制造順序進行排序,如:風電機組裝配人員→風電機組調試員→風電機組運維人員,作為專業核心課程制定、課程學習項目排序的依據之一;(2)將不同崗位類似職責的典型工作任務最優化整合,形成“優化典型工作任務集”,整合后的典型工作任務綜合生產實際執行的次序以及技術技能成長規律進行排序;(3)對學生技能大賽、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任務所需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行系統梳理,確定與“優化典型工作任務集”中各典型工作任務的關聯度,將各項考核任務融入關聯度最高的典型工作任務中,形成崗賽互融的“核心技術技能工作任務集”;(4)按照風電產品生產制造過程將“核心技術技能工作任務集”中的各任務進行歸納、分類,依據關聯度及技術技能前后匹配度完成與專業核心課程的對接;(5)將“核心技術技能工作任務集”中的各任務所需具備的職業能力從素質、知識與技能3個維度進行詳細的序化解析,擬定項目名稱,轉化為課程主要學習項目;(6)考慮學生的成長規律、認知規律以及專業核心課程的前后銜接關系,結合風電技術、工藝、規范的發展趨勢及最新要求等,確定各門課程需要增補的學習項目,列出項目的三維目標;(7)將增補的課程項目與崗賽證融合轉化來的課程學習項目按照職業崗位、技術技能層級關系再次進行排序,最終生成課程學習項目[3]。
(二)課程項目五步任務化
以完成各課程學習項目所需具備的若干技能為分解依據,將經“三、 課程教學內容的重構”中“(一)崗賽證任務七步項目化”確定的課程項目基于WBS分解結構分解成若干實訓任務,具體可按如下步驟執行:
(1)由“三、 課程教學內容的重構”中“(一)崗賽證任務七步項目化”已經得到各項目的三維目標,將三維目標中的知識與素養融入技能當中,形成理實一體、德技并修的學習項目;(2)按照WBS模式對學習項目進行分解,分解為若干任務,每個任務均為產品生產制造中的一個重要且完整的環節;(3)分析課程每個理實一體項目中分析出的各任務的三維教學目標,解析各任務之間的關聯或遞進關系,對單個項目分解出的任務進行優化整合;(4)對所有項目優化整合后形成的任務再次進行三維目標分析,分析任務之間的關聯或遞進關系并再次進行優化整合,形成課程最終的理實一體各任務,并將任務依據與項目的關聯度匹配到各個項目之下;(5)按照風電設備的生產制造順序、各任務執行的難易程度,按照遞進關系對最終的理實一體任務進行排序,確定每個項目下每個任務執行的先后順序,完成課程實訓任務的制定與實施順序。
(三)實訓任務三級清單化
將“三、課程教學內容的重構”中“(二)課程項目五步任務化”確定的理實一體任務轉換成三級清單,清單內容如下:
(1)一級清單:基于WBS列出“三、 課程教學內容的重構”中“(二)課程項目五步任務化”制定的每個理實一體任務的素質、知識、技能三維目標,每一個目標即為任務一級清單中的一項,見圖3;(2)二級清單:對任務三維目標進行解析,確定素質與知識、技能之間的關聯關系,知識與技能之間的關聯關系,形成理實一體的子任務;以知識點、技能點、創新點為清單點,基于WBS列出子任務囊括的目標清單(素質融入知識、技能中);需要拓展的知識獨立于子任務單獨列入清單,見圖3;分析清單中知識點、技能點、創新點之間的關聯關系,按照從易到難的順序完成相應清單項的學習與實施。(3)三級清單:將各理實一體任務關聯的前導與后續知識作為三級清單,應用并創新前導課程的知識與技能,并為后續課程知識與技能的順利學習與實施做好必要的儲備[4]。
結語
綜上所述,為風電行業培養具有適應工作崗位的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是職業教育的宗旨,而課程內容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直接途徑之一。當前,風電專業核心課程的內容還在基于不同的原則在不斷的重構與探索中,需要校企深度融合實施課程開發到人才培養,也需要專任教師提升教學理論的同時不斷深入企業從而提高自身的雙師素質;同時通過對課程內容的重構,繼續推動課程教材與課堂教法的改革。
參考文獻:
[1]本刊.風能北京宣言 開發30億風電,引領綠色發展,落實“30·60”目標[J].風能,2020(11):34-35.
[2]丁才成.成果導向與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開發異同分析與融合應用——基于《悉尼協議》范式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32):30-34.
[3]梁甘冷,陳樂斌,張德成.基于“塔型進階”的中職專業課程體系建構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26):5-10.
[4]李閩.高水平專業群課程開發與課程管理的“職業化”實現路徑[J].職教論壇,2020,36(1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