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開展新民主主義革命、建設新中國、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的關鍵原因就在于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黨建宣傳工作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應根據時代需求,進一步優(yōu)化機制、創(chuàng)新載體。
[關鍵詞]黨建;宣傳工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黨建宣傳工作與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密不可分,黨建宣傳工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條件,沒有黨建宣傳或者不能發(fā)揮黨建宣傳工作的作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不能讓廣大黨員群眾參與其中,而沒有廣大黨員群眾的參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不可能真正實現(xiàn)。不僅如此,黨建宣傳工作還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前提,如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得不到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就無法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指導思想。黨建宣傳工作的開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前提和客觀基礎。
一、新時代背景下黨建宣傳工作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面臨的困境
新時代,黨中央對于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高度重視且提出了一系列新號召和新舉措,然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建宣傳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清醒認識把握當前形勢發(fā)展變化,是卓有成效開展黨建宣傳工作的前提。
(一)多元思潮侵襲,宣傳引領難度增大
在信息泛濫的背景下,多元思潮對廣大人民群眾的侵襲也越發(fā)嚴重,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宣傳引領難度?!度嗣裾搲吩趯ξ覈鐣汲边M行綜合研判后,從網絡空間的輿論特點出發(fā)認為當下的多元化輿論格局中網絡民粹主義思潮、新自由主義思潮、泛娛樂主義思潮、民族主義思潮具有重要影響力,多元化思潮的存在和釋放影響力將會導致社會思想文化更加復雜多元,人們價值觀也逐漸多樣化。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即便面對同一事件也有可能產生多種看法,甚至會產生巨大分歧。復雜環(huán)境下,黨建宣傳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就會面臨較大阻礙,各種社會思潮會影響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人們對馬克思主義是否能夠適用于當代中國就會產生質疑,這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非常不利的。
(二)供給需求失衡,宣傳內容脫離群眾
由于地域經濟條件發(fā)展的不平衡,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表現(xiàn)出了城鄉(xiāng)、群體上的差異,不同社會群體對精神文化的關注和滿足差別很大。MW9GLz8qYwOOOPGorsCWCg==近年來,國家持續(xù)加大對鄉(xiāng)鎮(zhèn)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投入,但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利用率卻不高。有的地方各種大眾的精神文化產品仍然不能滿足群眾需求,社會文化活動形式簡單,缺乏持續(xù)性,缺少吸引力和創(chuàng)新力。隨著物質條件的提高,人們的精神需求也不斷提高,呈現(xiàn)出多層次、多樣化的特點,優(yōu)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堅持黨建引領,豐富大眾的精神生活勢在必行。
(三)工作重視不夠,宣傳隊伍建設不足
宣傳隊伍自身素養(yǎng)和能力是決定能否持續(xù)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鍵因素,然而從目前的情形來看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對于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缺乏應有的重視,在宣傳隊伍建設方面較為薄弱,宣傳工作人員能力不足是導致難以勝任這項工作的主要原因。宣傳隊伍中傳統(tǒng)思維定式仍然存在,在推進工作的價值觀念、行為規(guī)范方面存在誤區(qū)。部分基層黨員干部認為相對于經濟建設,“做宣傳只花錢不創(chuàng)效”,業(yè)務工作是中心。這種情況在一些企業(yè)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一些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者對黨建宣傳工作停留在硬性任務勉強完成,可做可不做的基本不做。從宣傳隊伍建設方面來看,普遍存在黨建宣傳人才隊伍力量薄弱,特別是基層單位編制少,大多數(shù)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宣傳崗位處于缺編狀態(tài),一人多崗的工作狀態(tài);還存在黨建宣傳思想工作人員文化水平較低、缺乏創(chuàng)新思路、存在能力本領恐慌的問題。
(四)宣傳載體單一,新舊媒體融合不夠
從目前的宣傳載體來看,基層黨建宣傳中宣傳載體還較為單一,受傳統(tǒng)意識的束縛,不少宣傳人員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媒體時代,無論是宣傳理念還是宣傳方法還有待進一步更新。基層黨建宣傳工作方式方法仍然缺少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宣傳手段和社會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已明顯脫節(jié),影響力和接受度逐步減弱。學習宣傳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還是多采用講座、報告、講壇等形式,一些社區(qū)、村子的宣傳思想工作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掛條幅、寫標語、出板報”,在“有形覆蓋”上下功夫投入,搞形式主義,做做表面功夫,片面追求即時效應,實際效果較差。各項理論政策學習資料雖然不少,但真正滿足基層群眾理論需求的不夠多,內容比較枯燥,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入耳卻難入心,理論與實踐“兩塊皮”,難以達到釋疑解惑的效果。
二、新時代加強黨建宣傳工作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對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 ①新時代黨建宣傳工作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需要從上述問題入手采取有效策略才能取得實質成效。
(一)優(yōu)化黨建宣傳工作機制,加強黨建宣傳制度保證
1. 強化馬克思主義引領力
面對社會多元化思潮的侵襲,黨建宣傳工作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應進一步強化馬克思主義吸引力。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一元化指導,不斷提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網絡話語權。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黨建宣傳隊伍應引導廣大媒體抓住網民關心的熱點,用貼近生活的生動素材說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深刻內涵,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的重要成果,彰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必然性,從而引導廣大網民共同維護良好的輿論秩序。在宣傳思想工作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都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tài)、黨管媒體不動搖,確保讓黨的旗幟始終在宣傳思想文化戰(zhàn)線上高高飄揚。
2. 增進輿論引領力
為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各黨建宣傳平臺還應進一步增進輿論引領。黨建宣傳隊伍應持續(xù)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意識形態(tài)的感性傳播,從而增強主流輿論引領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實踐與科學的辯證統(tǒng)一,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需要用多樣化、多層次的話語闡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神實質,避免自身話語的獨白。
(二)創(chuàng)新黨建宣傳活動載體,深化黨建宣傳工作實效
黨建宣傳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要想取得實效就必須接地氣,為實現(xiàn)該目標就要使用靈活的宣傳語言,宣傳內容要生活化,宣傳方式也應多樣化。
1. 靈活轉變宣傳語言
宣傳語言要從官方話語轉變?yōu)槊耖g語言、從學術話語轉變?yōu)樯钫Z言、從書面語言轉變?yōu)榱餍姓Z言。黨建宣傳不能照搬會議文件,在實際宣傳過程中如果一味使用官方話語將會導致群眾產生高不可攀且與己無關的感觀。黨建宣傳應采用群眾愿意聽且聽得懂的語言進行宣傳,要善于使用民間語言,宣傳語言體現(xiàn)了對群眾的感情、體現(xiàn)了宣傳對象的知識和素質。宣傳隊伍如果不能用合適的語言進行宣傳,從本質來看仍然屬于脫離群眾、目中無人,對群眾缺乏感情。
2. 宣傳內容生活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大道理,在日常宣傳中只有貼合群眾實際才能讓更多人了解并信服。因此,從宣傳內容來看要與群眾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實際需求相結合。把深奧、抽象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真理轉化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且通俗易懂的形式是提升宣傳實質效能的關鍵?;鶎狱h建宣傳工作離不開群眾的支持與參與。換句話來說,宣傳的目的就是讓更多的群眾共同加入宣傳新時代的隊伍當中來。因此,宣傳工作要時刻圍繞群眾展開。要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
3. 宣傳方式多樣化
黨建宣傳工作要和基層的具體實際緊密結合,工作方法上可以運用興起的新媒體節(jié)約宣傳成本,提高宣傳的及時性,密切黨組織與黨員、黨組織與群眾、黨員與群眾之間的聯(lián)系,促使黨建宣傳“零距離”傳播和溝通。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要把基層干群推到講解前臺,黨建宣傳中應寓教于樂,可以通過送歌下鄉(xiāng)、戲曲下鄉(xiāng)的方式吸引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應在基層尤其是農村采用更多的文學藝術手段來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三)構建黨建宣傳工作格局,鍛造黨建宣傳干部隊伍
1. 建設高質量宣傳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傳思想部門承擔著十分重要的職責,必須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②基層黨建宣傳工作需要縝密部署,細致落實。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基層黨建宣傳干部隊伍,提升基層黨建宣傳干部隊伍的基本能力與綜合素質顯得尤為重要。發(fā)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鶎有麄麝犖榻ㄔO要合理引進人才、培養(yǎng)人才、使用人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是完善全方位黨建宣傳體系、促進黨的事業(yè)深入人心的內在要求,是凝聚基層力量,錘煉干部本領的有力手段。因此,基層黨建宣傳干部隊伍建設勢在必行。在建設黨建宣傳隊伍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增強基層黨建宣傳崗位的吸引力,探索建立黨委宣傳部、黨委組織部聯(lián)合共同考察推薦、擇優(yōu)選拔的任用制度。
2. 提升黨建宣傳能力
為提升黨建宣傳能力,今后應實現(xiàn)人機一體化、精準配置宣傳主體,數(shù)字化時代,要掌握和運用高科技手段提升黨建宣傳能力。在提升宣傳能力的過程中,還應充分借助數(shù)字化技術優(yōu)勢精準轉化為宣傳效能。黨建宣傳中應以數(shù)字化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契機,努力把握技術優(yōu)勢,主動把技術優(yōu)勢貫穿到黨建宣傳工作中,要以數(shù)字化技術為支撐構建智慧宣傳新模式,從而把技術優(yōu)勢轉換為宣傳效能,技術優(yōu)勢的順利轉化還能使得黨建宣傳工作實現(xiàn)整體性革新和系統(tǒng)性強化,從而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創(chuàng)新格局。
3. 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要建立宣傳思想工作整合調控機制,整合資源、搞好統(tǒng)籌,構建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具體負責,上下互通、橫向聯(lián)合,各條戰(zhàn)線、各部門齊心協(xié)力一起行動的大理論宣傳格局。做好宣傳工作,內聚力量是根本,外樹形象是關鍵。重整基層黨建宣傳流程,重構基層黨建宣傳格局,進一步加強對外傳播能力建設,著力構建多渠道、多層次的基層黨建宣傳工作體系。要強化領導機制、協(xié)調機制、常態(tài)化聯(lián)席會議機制。
(四)加強黨建宣傳陣地建設,匯聚黨建宣傳報道合力
1. 堅持媒介融合導向
融媒體時代,黨建宣傳工作應始終堅持媒介融合導向。融媒體時代,應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這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順利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保證。堅持意識形態(tài)責任工作制是落實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指導地位的具體體現(xiàn),落實好意識形態(tài)責任工作制就是要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傳播全過程實現(xiàn)嚴格管理并且要阻斷錯誤思想和觀點的傳播鏈,同時還要增強責任擔當,旗幟鮮明講政治。
2. 樹立媒介融合意識
為樹立媒介融合意識,黨建宣傳隊伍需要提升融合素養(yǎng)。一是黨建宣傳人員觀念應有所轉變。要通過專門培養(yǎng)和訓練使他們堅持創(chuàng)新驅動,對一切新鮮事物抱有好奇心,鼓勵其掌握更多信息傳播本領,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新理念、新技術守牢、守好傳播陣地。二是黨建宣傳人員心態(tài)也應有所轉變。融媒體時代優(yōu)秀產品只憑一家之力是難以完成的,必須借助市場化媒體的優(yōu)勢共同完成,合理推廣才能取得實效。比如智慧社區(qū)平臺的運用,就打破了黨建宣傳工作時間和空間限制,撬動基層多元合作,為社區(qū)黨建宣傳工作隊伍提供了技術支撐。
3. 整合媒介融合資源
為提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效性,黨建宣傳隊伍還應深度整合各種融媒體資源,內容資源方面應實現(xiàn)各方共享。無論是傳統(tǒng)媒體還是新興媒體,它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內容資源優(yōu)勢。新舊媒體的強強聯(lián)合將有助于打破資源壁壘,實現(xiàn)雙方優(yōu)勢資源共享,進而獲得各媒介形式的內容資源整合力,真正以內容優(yōu)勢獲得發(fā)展優(yōu)勢,從而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實效提供新契機。
注釋:
①②《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47、150頁。
作者系中共山西省委黨??茖W社會主義教研部副教授
(責任編輯 周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