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唯有通過觀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幼兒的內在需求。對于教師而言,良好的觀察能力會使其受益終身。目前,自主游戲的重要意義已經得到了廣大教師的認可,且很多教師在開展自主游戲時能夠給予幼兒足夠的空間和選擇的權利。但這遠遠不夠,教師還需要認真觀察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行為表現。然而,筆者調查發現,部分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在觀察實踐的過程中仍存在不足之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等指導性文件對教師的觀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說,觀察對于教師而言,既是重要職責,又是核心能力。教師只有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才能真正了解幼兒的需求,讓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實現真正的自主。基于此,文章分析了自主游戲中教師觀察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應對策略,以期提高教師的觀察能力。
一、做好調查分析,歸納存在的問題
為了深入了解幼兒園教師在自主游戲觀察方面的實際狀況,筆者借助問卷星軟件對兩個園區近80名教師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并讓教師完成了一次自主游戲的觀察記錄。通過分析調查問卷、觀察教師在自主游戲中的師幼互動情況及仔細翻閱教師所寫的觀察記錄,筆者發現部分教師在自主游戲的觀察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看不見幼兒的行為。受教育觀念、知識水平、固有印象等因素的影響,部分教師在自主游戲中對幼兒的行為視而不見。二是寫不好觀察記錄。部分教師在記錄幼兒的游戲行為時缺乏明確的目的,觀察記錄不完整、不清晰,有時會主觀地給幼兒“貼標簽”。三是讀不懂幼兒的行為。由于缺乏準確的判斷,部分教師對幼兒行為的解讀容易出現偏差,分析得比較淺顯。四是支持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部分教師沒有基于兒童立場和相關理論依據支持幼兒的游戲行為,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
二、提出應對策略,提高觀察能力
筆者以問題為導向,對照上述問題提出以下應對策略,以期提高教師的觀察能力。
(一)細致觀察,做到全面把握
1.準確觀察,留意四“不”。為了確保觀察準確有效,教師在觀察中需要留意以下四個“不”。一是觀察不忽略。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將幼兒放在自主游戲的核心位置,關心每個幼兒的想法和感受,觀察每個幼兒的表情和動作,了解并尊重幼兒在發展過程中的個體差異,支持并引導他們從原有的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二是時間不短缺。教師的觀察應建立在幼兒每次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游戲的基礎上,以保證教師觀察的質量和效果。三是指導不過度。教師在觀察時應盡量減少對游戲的干預,以保證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自然狀態。當幼兒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提供適度的指導,通過對話的方式引導幼兒主動思考,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四是持續不中斷。觀察并非單次行為,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單位時間內,教師要持續觀察,以確保觀察到幼兒典型的游戲行為和完整的發展過程;要進行持續性、多角度、多層次的觀察,以得到較為完整的信息。
2.選擇適宜的觀察方法。選擇適宜的觀察方法能夠提高單位時間內的觀察效率。為了提高觀察效率,教師可以通力合作,分別采用不同的觀察方法。例如,主班教師可以采用掃描觀察的方法,配班教師可以進行定區觀察或追蹤觀察,保育員則配合教師關注幼兒的安全和班級衛生。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進行簡單的交流,分享觀察的收獲并確定后續觀察的分工。
上述觀察方法的具體內容如下。一是掃描觀察(觀察范圍:全體)。掃描觀察是在特定的時間段內,用相對平均的時間輪流觀察所有幼兒,其目的是以概覽的方式全面了解幼兒的游戲狀況,包括幼兒在開展什么游戲、以何種方式進行游戲、游戲進展如何等。這種觀察方法有助于提高觀察效率,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及時調整游戲現場。二是定區觀察(觀察范圍:小組)。定區觀察是指教師選定某個游戲區域,從游戲開始到結束,專注觀察在這個區域內開展的所有游戲活動。這種觀察方法能讓教師對某一組幼兒在某區域的游戲情況(如已有經驗、游戲氛圍、小組合作、材料使用、解決問題等)有更充分的認識。三是追蹤觀察(觀察范圍:個別)。追蹤觀察是指教師在發現個別幼兒具有研究價值時,將其作為固定的觀察對象,追蹤幼兒并進行系統、仔細的觀察。這種觀察方法能讓教師深入、細致地了解個別幼兒的游戲狀態,是進行個案研究的極佳方法。
3.全面梳理觀察內容。為了讓教師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觀察,并在單位時間內最大程度地獲取完整、有用的信息,筆者梳理出以下觀察內容。一是自主游戲開展初期的觀察內容,主要分為游戲主題和角色兩個方面,包括游戲的主題是什么、主題是如何確定的、如何選擇和分配角色等。二是自主游戲開展中期的觀察內容,主要包括六個方面:在游戲材料的使用方面,教師要觀察幼兒喜歡選擇和使用哪些材料,他們能否通過一物多用、以物代物來滿足游戲需求;在游戲情節發展方面,教師要關注游戲過程中出現了哪些情節變化、變化的誘因是什么、幼兒能否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豐富游戲情節等;在游戲中的語言方面,教師要了解幼兒能否大膽地與人交往,能否理解他人的言語并做出回應;在游戲中的情緒方面,教師要觀察幼兒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是否樂意與他人交往、合作并接納他人;在游戲興趣方面,教師要觀察幼兒能否專注地參與游戲、其興趣點是否轉移、受什么影響而轉移等;在游戲規則的遵守方面,教師要觀察幼兒在游戲中能否自覺遵守游戲規則,在出現問題時是否會通過協商制定新的規則。三是自主游戲開展后期的觀察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在游戲結束環節,教師要了解幼兒是否會自覺收拾和整理游戲材料,是按照別人的指令收拾和整理還是主動收拾和整理;在游戲評價環節,教師要觀察幼兒是否樂意回顧游戲,能否說出游戲中的各種情況。當然,這種梳理并非固定不變,根據不同自主游戲的觀察需求,教師可以隨時調整觀察內容。
(二)真實記錄,確保客觀詳盡
1.客觀記錄。教師要明白寫觀察記錄如同拍攝紀錄片,一旦確定了以自主游戲中的某個典型事件為觀察對象,就必須客觀、真實地記錄,不可因自身價值觀和固有印象影響記錄結果。
2.選擇合適的記錄方式。一般而言,記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記錄方式。一是敘事性記錄。這是最常用的記錄方法,記錄內容通常包括觀察的目的、時間、地點、對象、內容、評價和回應等。在使用敘事性記錄方法時,教師可以根據觀察目的,運用白描的手法記錄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表現,包括游戲過程中的典型事件、具體問題及關鍵細節等,做到完整、準確、有條理地記錄。二是圖像式記錄。圖像式記錄包括照片記錄和視頻記錄,這種記錄方式不需要過多的文字描述,只需要為照片和視頻配上簡短的文字說明即可。照片和視頻能真實地記錄游戲過程,且可以反復觀看、慢慢解讀,比較適合觀察、分析能力弱的新手教師。同時,錄制的視頻還可以用來進行資源共享,以供其他教師觀看、解讀。三是表格式記錄。一種是開放式表格,教師可以根據觀察的需要,編輯簡單的表格欄目再進行對應記錄,設計難度小、靈活度高、適用范圍廣;另一種是封閉式表格,在進行記錄時教師只需要在符合的選項上填寫符號或打“√”即可,方便、快捷,如取樣記錄表、行為檢核表和等級評定表等。
(三)科學分析,力求準確到位
有學者提出,兒童知識的欠缺會制約教師的觀察和解讀。因此,要想更好地分析、解讀幼兒,教師就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1.參考《指南》掌握幼兒的特點和規律。掌握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展特點和規律是教師必備的能力。《指南》從橫、縱兩個方向提出了不同目標下各個年齡段幼兒的典型表現及教育指導建議,為教師準確、客觀地分析和解讀幼兒的行為提供了專業的理論參考。
2.從多個維度進行分析和解讀。教師可以從幼兒、材料、環境和自身四個維度出發進行分析和解讀。一是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從綜合能力、社會性發展及學習品質等方面出發,結合幼兒的語言、動作、情緒、認知、愛好、性格、原有水平和成長背景等,全面分析幼兒的發展特點和水平。二是材料。材料是幼兒開展游戲的物質基礎,會對幼兒的游戲行為產生重要影響。教師可以從材料的種類是否豐富、數量是否充足、是否便于收納、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否滿足幼兒創造的需要、能否支持幼兒的發展等方面進行分析。三是環境。教師要關注幼兒的游戲環境是否布局合理、能否互相聯通、是否足夠寬敞以便幼兒進行游戲、是否富有挑戰性、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等。四是教師。《綱要》提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的觀念和行為會對幼兒的游戲產生重要的影響,教師可以從自己是否需要介入游戲、能否選擇正確的介入時機和合理的介入方式等方面展開分析。
(四)有效回應,給予幼兒支持
1.注意回應的有效性。為了使回應真正起到推動作用,教師需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能因回應而使幼兒的游戲變成教師的游戲,要尊重幼兒的游戲意愿,堅持“兒童在前、教師在后”的基本原則,保證回應的有效性;二是對照《指南》的教育指導建議,使回應順應幼兒的天性。
2.選擇合適的回應方式。回應的方式多樣,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運用一種或綜合運用多種回應方式。具體而言,回應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種。一是表揚鼓勵。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表現,給予幼兒鼓勵,表達欣賞和支持,肯定其努力,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二是豐富游戲材料。教師可以根據分析解讀結果,有針對性地提供適合幼兒年齡、興趣和發展需求的游戲資源,投放數量充足、種類豐富的游戲材料,支持幼兒進行自主探索和創造。三是增設挑戰。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適當加大游戲難度,設置新的挑戰,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適應變化的能力。四是提供恰當指導。當幼兒在游戲中遇到超出其能力范圍的問題時,教師可以提供恰當指導,包括參與活動、引導討論和調整材料等,推進幼兒游戲順利開展。五是融入主題活動。在必要時,教師可以將回應融入班級當下開展的主題活動,讓幼兒將在主題活動中獲得的經驗應用于自主游戲,從而推動其發展。
結語
在多種策略的共同作用下,教師能自然地將觀察融入日常游戲和教學中。在今后的工作中,筆者將繼續探索更多元化的教研方式,持續提高教師的觀察能力,為促進幼兒的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福建省寧德市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