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空間環境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大量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等被廣泛運用在環境設計中。然而,在追求美觀與創新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消防安全這一關鍵要素。消防安全不僅關乎人們的生命安全,也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如何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消防安全理念,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本文基于消防安全視角對環境藝術設計展開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消防安全;環境藝術設計;探討
一、環境藝術設計與消防安全的關系分析
環境藝術設計有比較強的綜合性,涉及建筑、景觀、室內等多個領域,主要目標是為營造兼具美感和舒適性且具有完備功能性的空間。然而,在實踐中,人們往往忽略了最關鍵的一環,即消防安全。消防安全和環境藝術設計是密不可分的,它們相互補充,共同構筑出安全和諧的居住和工作環境。首先,要嚴格按照消防標準進行設計。建筑是人們居住、工作的場所,它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時,應對建筑的防火等級、疏散通道、防火設施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保證其滿足相應的規范要求。這既是對人身安全的一種尊重,更是一種社會責任感。[1]例如,在建筑的內部設計中,要對安全出口進行合理規劃,以保證發生突發事件時的人員可以快速撤離。在此基礎上,合理選用抗火材料,減少消防隱患。
其次,消防安全觀念對環境藝術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消防安全不僅要滿足一定的規范要求,而且要體現出人文關懷、生命尊重等。將消防安全觀念融入環境藝術設計中,能使設計更具人性化和實用性。例如,在園林綠化中,采用綠色植物隔離消防帶,不僅能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還能增強消防安全。在室內設計上,應選用具有較好耐火性能的材質,并注意空間的通風與采光,創造安全、舒適的生存空間。最后,由于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對安全更加重視,使得消防防護技術被更多運用于環境藝術設計中。其中,智能防火系統和煙霧報警等高科技的運用,不但提升了消防安全的科技水平,同時也給環境藝術設計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對消防安全管理的研究,可以使消防人員在發生火災時,能夠更好開展自我保護、自救、互救等工作。[2]
綜上所述,消防安全與環境藝術設計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應始終將消防安全放在重要位置,確保設計作品既美觀實用又安全可靠。同時,應積極探索和創新,將消防安全理念與技術融入環境藝術設計中,為人們創造更加美好、安全的生活與工作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環境藝術設計的目標——創造舒適、美觀且功能齊全的空間,同時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環境藝術設計消防安全隱患分析
(一)粘結劑耐溫性能不夠強
粘結劑作為一種常用的裝飾材料,它的基本作用是將裝飾材料和結構構件緊緊粘接起來,從而達到美化室內裝飾的目的。然而,如果室內發生火災,粘接劑所處的環境溫度將持續升高至200℃,此時粘接劑開始變軟,貼附于天花板及墻壁的結構構件紛紛脫落,部分易燃構件暴露于空氣中,會加速火災蔓延。[3]因此,粘結劑所具備的耐溫性會對火災蔓延速度產生直接影響。
(二)室內裝飾構件可燃性高
當前,有些裝飾材料有著比較強的易燃性,如果將這些裝飾材料附著到不可燃的結構構件上,那么在火災初期便會吸附大量熱能,而不會發生自燃,潛在消防隱患也會降低。然而,如果將這些裝飾材料與易燃結構構件黏合,則極大提高消防隱患的風險性。因此,裝飾材料自身所具有的易燃性,也是影響消防安全風險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電氣線路鋪設不夠規范
為解決室內照明、用電等需求,在室內裝飾時會進行線路鋪設,并且把照明燈具等用電設備都安裝上。如果電線、用電設備未能按照相關規定鋪設,會出現線路短路、過載或漏電等問題,并且可能伴隨火花、電弧等,[4]繼而引發火災。
三、消防安全視角下環境藝術設計分析
(一)科學規劃總體設計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設計者要對建筑物具體狀況展開全面、深入調研,并與建筑物本身所具備的實際功能相結合,進行消防安全設計。同時,應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在火災發生時,建筑物內人員能夠根據具體的情況,及時進行自救,避免自身生命財產安全受到損害。另外,在進行整體規劃時,為了更好進行消防安全設計,提高預防火災出現的有效性,應盡量采用實用性較強的設計。具體來說,設計者在進行初步規劃時,應結合建筑物的實際特征,對建筑物防火間隔、建筑位置進行適當安排,盡量避開主要道路或鄰近建筑物。因為當發生火災時,容易堵塞人員的逃生通道,也會給搜救工作帶來很大困難。另外,應結合建筑物具體情況,合理布置安全出口,提高防火間隔的科學性,保證火災發生時,有關人員能夠通過消防安全通道迅速撤離,而消防車也能夠順利到達火災發生地,從而實現迅速營救被困人員、撲滅火源的目的。因此,設計者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時,需要擁有更加科學的總體設計規劃,而且要將消防方面的相關規定嚴格落實到總體設計規劃中。
(二)提高室內環境設計安全性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社會大眾對室內設計較為熟悉,會通過精心設計與布置等提升室內的舒適性和美學價值,促使社會大眾的居住需求得到切實滿足。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大眾對室內空間的要求也隨之提升,并且對居住環境給予了較多的關注。在此情形下,室內設計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通常來說,裝修費用、視覺效果、空間舒適度等屬于室內設計的重要部分,需要高度重視消防安全問題。室內環境設計竣工后,通過嚴格的消防驗收,最大程度減少消防安全問題。因此,設計者在室內環境設計上要做好充分準備,如要注意選擇恰當的裝修材料。當前,裝修材料品種繁多,包括石膏、軟瓷、陶瓷、涂料、玻璃、紡織品和各類復合材料。根據其使用途徑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類別:地面裝飾材料、內外墻裝飾材料。
以地面裝飾材料為例,水泥砂漿地板具有很強的抗磨損性能,并被廣泛運用于室內設計中,但它仍然存在一些缺點,即彈性不足、導熱系數很大。大理石地板紋理清晰,美觀大方,但價格相對較高,經常用于高檔酒店等其他高檔場所。[5]模板地面因其導熱系數小,回彈性能好,常用于體育館、會議室等場所。內墻裝飾材料也有很多種,其中常用的便是涂刷石灰水或者墻粉,這樣會產生很大的污染。在某些高檔住宅中常采用平光調和漆,雖然能使墻面變得色彩艷麗,但其中的有機溶劑易揮發,會對人身體產生一定危害。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有機合成樹脂被廣泛應用于涂料生產中,這類涂料也逐漸成為室內和外墻的主要裝飾材料。在外墻裝飾中,經常使用的有水泥砂漿、水刷石、白砂漿等,選用時應避免使用易燃、易爆、危害性大的材料。同時,要綜合考慮總體布局,對于易燃易爆的地方要做好隔離工作,如電路、電器周圍不能放置易燃易爆物品,避免陽光直射,而且要為消防設施設備規劃專用的區域或空間,以便在出現火災時,能夠及時進行處置。
(三)提高室外環境設計的安全性
相對于室內消防,室外消防設計更應引起人們的重視。室外環境藝術設計主要是指對室外環境進行設計,涉及城市、鄉村各類景觀的營造。為了減少火災的發生,降低火災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帶來的危害,在室外環境藝術設計中,設計者應把消防安全問題列入設計規劃中。首先,設計者必須對火災傳播路徑、特性有清晰認識,才能在設計時有效阻隔火勢蔓延。例如,對室外燒烤區、篝火區等室外用火設施進行合理規劃,并盡可能避開有可燃物及人煙稠密的地方。同時,要注意室外用電設備的安全性,防止發生短路等事故。其次,要做好室外消防設備的安裝和維修工作。在公共場所、住宅小區內,要有醒目的消防安全出口,以保證在發生火災時,消防車及滅火水源能快速抵達。同時,對消防設備進行定期檢修,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行。另外,加強室外消防安全預警。利用無人機、監控設備等現代化技術,實現對戶外環境的實時監控,一旦發現火災,立即采取措施滅火。[6]同時,要加大消防安全的宣傳和教育力度。通過不同渠道,增強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使市民具備一定的消防安全基礎知識,能夠在發生火警時,快速作出反應,減少火災所帶來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在室外環境藝術設計中,要注意對消防突發事件的處理和應急計劃的制定和執行。有關部門應強化應急計劃的訓練與演練,提高救援隊伍的應急響應能力,確保在火災事故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開展救援工作。
(四)提高建筑裝飾設計的安全性
消防安全是裝飾設計中的重要環節。為了改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設計者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選材。選用具有較強防火性能的材料是關鍵。防火性強的材料能有效延緩火災蔓延速度,從而為人們撤離和撲滅火源爭取更多時間。另外,使用這種材料能夠降低火災所帶來的破壞性,改善建筑物的耐熱和耐火性能。第二,要規劃好防火分區。設計者應該合理設計和細化建筑的消防區域,通過對各個防火分區進行適當劃分,能夠對火災的蔓延范圍進行有效控制,從而降低火災對建筑整體安全造成的危害。同時,防火分區也可以起到引導疏散的作用,保證疏散通道的暢通性與安全性。[7]第三,電氣消防。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設計者也應充分考慮電氣防火的重要性,對線路進行合理布局,避免因線路過載、短路等引起的火災事故。在此基礎上,要做好用電設備的保養與管理工作,保證用電設備的安全性。第四,消防安全評價。在環境藝術設計階段,設計者可以運用消防安全性評價方法,對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等級進行定量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制定全新的消防安全風險評價方法。此外,設計者要熟知消防相關的法律法規,從材料選擇、防火分區、電氣防火等多個角度做好消防安全保障工作,提高建筑的防火能力。同時,設計者也應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消防設計理念,為我國的環境藝術消防安全設計提供更多的借鑒與參考。
(五)積極開展消防安全培訓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出現消防安全問題,主要原因在于施工單位、設計者缺乏責任感,對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認識不足。為此,需要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活動,提高施工單位、設計者消防意識,并引領他們樹立高度的責任感。第一,加強對裝飾企業與工作人員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通過典型消防安全事故實例,闡述環境藝術設計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其中,對工作人員而言,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的重點是技術規范、責任意識,要使他們按照裝修消防安全規范的要求,科學開展裝修施工,確保裝修施工現場清潔、規范、有序,禁止將各種易燃、易爆物帶入建筑工地,并對他們進行滅火訓練,確保其能夠熟練使用消防設施與設備,從而降低火災事故帶來的損害。[8]第二,層層落實消防安全責任,消防監管機構和建設主管部門通過監督檢查、現場指導、會議約談等手段,督促裝修施工企業和第三方監理機構落實裝修施工的消防安全責任,并且在環境藝術設計裝修方案、施工等方面提升消防安全意識,增加現場裝修施工檢查次數,嚴格把關裝修施工質量,全面調查裝修施工消防安全隱患,進而最大限度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
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消防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為了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應該從總體設計、室內環境設計、室外環境設計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環境藝術設計的消防安全性。同時,加強消防安全培訓,提高人們的消防安全意識,也是預防火災事故的重要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一個安全、美好的生活環境。此外,消防部門、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社會各界都應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動環境藝術設計消防安全工作的深入發展,為建設更加安全、和諧的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玉建,別軍皓,余少樂,等.會議中心室外景觀回廊區特殊消防設計與煙氣模擬分析[J].建筑施工,2023,45(04):789-793.
[2]季旭林.室內裝飾的消防安全隱患與防火監督管理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1,7(17):120+122.
[3]徐雷.室內裝飾消防安全隱患與防火監督管理初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1(07):32-33.
[4]宋羿.基于消防安全的環境設計研究[J].居舍,2019(30):105.
[5]李倜.基于消防安全的環境設計研究[J].工業設計,2019(06):101-102.
[6]陳麗萍.關于建筑室外消防給水系統設計幾個問題的探討[J].科學技術創新,2018(15):115-116.
[7]陶倩文,胡釗政,黃剛,等.基于消防安全疏散標志的高精度室內視覺定位[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8,36(02):39-46+60.
[8]石堅韌,雷雅昕,趙秀敏.電商沖擊下的百貨業態空間環境改造關鍵技術及消防安全疏散[J].安全與環境工程,2017,24(02):159-16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