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這為加強黨建引領全面鄉村振興指明了前進方向。因此,有必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從法治視角出發,深入研究黨建引領全面鄉村振興的制度保障機制。只有建立健全系統完善的制度保障機制,才能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在組織領導、輿論宣傳、群眾動員等方面的核心作用,為鄉村全面振興凝聚合力、注入動力。
一、黨建引領全面鄉村振興的重要性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推動鄉村全面發展的重要力量。農村基層黨組織能夠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確保鄉村發展方向與國家戰略保持一致,通過黨內教育、組織生活和政策宣傳等活動,增強村民的政治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到鄉村治理和發展中來。還可通過選優配強村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培養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干部,他們深知鄉村實際,能夠因地制宜地推動各項政策的實施和落地,如農業現代化、生態環境保護、鄉村文化傳承等,從而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執行。
以黨建引領不僅僅局限于政治領導的層面,更廣泛地滲透到鄉村社會治理和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基層黨組織通過構建多元參與的社會治理模式,能有效整合和調動政府、市場、社會和村民的資源和力量,形成合力,推動鄉村社會事務的高效管控和服務保障。例如,黨組織可以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組織開展扶貧開發、社會保障、公共衛生、教育等公共服務,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同時,通過黨建活動,如紅色教育、志愿服務、文化節慶活動等,增強社區凝聚力,促進村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增強社會穩定和諧。
二、當前黨建引領全面鄉村振興存在的問題
黨的領導是實施全面鄉村振興的保證,必須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但在實踐中,我們也發現當前黨建在引領全面鄉村振興中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建引領全面鄉村振興。
(一)黨建工作基礎相對薄弱
在一些鄉村地區,盡管黨的組織架構已經建立,但真正有效的黨建活動開展卻不夠活躍,導致黨建工作的實際影響力和覆蓋面不廣。這種情況往往由于缺乏創新和針對性的黨建活動策劃,以及傳統的黨建模式難以適應當前鄉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使得黨建活動很難吸引廣大黨員和村民的積極參與。例如,傳統的學習、會議等形式可能過于單一和枯燥,難以激發黨員和群眾的興趣和參與熱情。黨建活動的實際效果缺乏評估和反饋機制,導致活動形式和內容難以及時優化升級,不能有效解決村民實際問題,進而影響基層黨組織在村民中的威信。
另外,基層黨組織的干部多為地方村民,他們雖然熟悉當地實際情況,但普遍存在知識結構單一、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部分干部在面對復雜的鄉村治理和經濟發展任務時,往往力不從心,難以提出有效的發展策略或執行中央和地方的政策要求。例如,對于鄉村振興中涉及的現代農業技術、農村市場經濟、社會服務管理等方面,基層干部由于缺乏培訓和知識儲備,難以有效引導和支持鄉村發展。基層黨組織在物質和財政資源上也常常處于不足的狀態,這直接限制了黨建工作的開展和黨組織的功能發揮,比如資金不足以支持常態化和多樣化開展黨建活動,或者無法為村民提供足夠的服務,導致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下降。
(二)黨建工作引領作用發揮不足
黨建工作作為推動全面鄉村振興的重要驅動力,其核心目標應與農村發展的實際需求高度一致。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部分地區的黨建活動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形式主義的層面,無法有效解決農村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比如,一些基層黨組織依舊重視上級的指示和文件精神的傳達,而較少關注如何將這些指示和精神轉化為具體的、可操作的發展措施,導致黨建工作與農村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等方面的實際需求不相匹配。鄉村振興涉及現代農業技術、農產品市場開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民生活質量提升等多方面內容,需要黨建工作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但在某些地區,黨建活動缺乏創新,無法激發廣大黨員和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也難以有效支撐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
基層黨組織是黨的政策和方針在農村的執行者和推動者。然而,一些基層黨組織面臨著組織力弱、戰斗力不足的問題。具體表現在黨員隊伍老化、青年黨員缺乏、黨員活動參與度低、黨員教育和管理不到位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執行力,使得黨建引領全面鄉村振興的作用不顯著。例如,一些村莊的黨組織因為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創新的管理方式,難以調動黨員參與鄉村治理和發展的積極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進而影響整個村莊發展策略的實施和執行。此外,基層黨組織在人才引進和培養方面存在短板,特別是缺乏能夠理解和運用現代管理知識與技術的黨務工作者,使得黨組織的工作方式還停留在較為傳統的層面,難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三、法治視角下建構黨建引領全面鄉村振興制度保障機制
站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既是針對“三農”發展和城鄉關系調整的戰略部署,也是事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的關鍵環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農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中的領導作用,加快構建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以黨建引領筑牢鄉村振興的“壓艙石”,但縱觀實際,當前黨建工作在引領全面鄉村振興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制約了黨建工作的引領作用有效發揮。面對這一現實,亟須從法治視角出發,健全黨建引領全面鄉村振興的制度機制,切實增強黨建工作在全面鄉村振興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為全面鄉村振興貢獻堅強力量。
(一)健全黨建工作法治保障體系
在法治視角下,建構黨建引領全面鄉村振興的制度保障機制,關鍵在于如何健全黨建工作的法治保障體系。首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黨建在全面鄉村振興中的法律地位和職責。為了使黨建工作在全面鄉村振興中發揮核心作用,需要在法律層面對黨建的職責和權利進行明確,形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規范體系,明確規定黨組織在鄉村治理和發展中的領導地位及具體職責,如制定鄉村發展規劃、推動農業現代化、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等。
此外,黨內應設立專門機構負責監督黨建工作的貫徹執行情況,定期進行黨建工作的自查自糾,確保黨建活動符合法律規定和黨的政策。社會監督方面,相關部門可以通過法律賦予村民更多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比如通過村民會議等形式參與黨建活動的監督,確保黨建活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相關部門還應加強對黨建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審查和評估,通過法院、檢察院等國家機關對違反黨建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真正將法治原則貫徹到黨建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
(二)推進黨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為了讓黨建活動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最大效能,必須制定一系列規范性文件,以法規、政策的形式明確黨建的基本職責、操作流程、監督機制和責任追究等。具體來說,相關部門可以通過結合鄉村振興的實際需求,明確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地位,規定黨組織如何參與到鄉村政策的制定、實施及監督中去。同時,相關部門需要詳細制定黨建工作的操作手冊,包括黨員招募、教育培訓、日常管理、活動組織等各個方面的具體流程和標準,確保黨建活動在各級黨組織中能夠規范運作。
規范化的黨建工作需要通過有效的評估和反饋機制來實現持續改進和優化,黨建部門需要建立黨建工作的定期評審系統,通過第三方評估或內部審計等方式,定期對黨建工作的實施效果進行評價,確保各項黨建活動都能達到預期目標,并及時調整不符合實際情況的策略和措施。同時,黨建部門應當建立起黨建工作的反饋機制,鼓勵基層黨員和群眾參與到黨建評價中來,收集他們對黨建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尤其是在鄉村振興的具體問題上,如農業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公共服務健全等方面的反饋,這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可以為黨建工作的調整和完善提供依據。
(三)構建黨建工作多元參與機制
加強法律框架下的黨組織與地方治理的深度融合是構建多元參與機制的基礎。黨建部門應通過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確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領導地位和職責范圍,確保黨的決策和方向能夠有效轉化為地方治理的具體實踐。具體措施包括制定或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明確黨組織與地方政府在鄉村發展中的職責與合作方式,如設立鄉村振興法律顧問團,由黨的基層組織牽頭,整合政府資源,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的法律與政策問題。同時,確保黨建活動的透明性和公正性,比如通過公開透明的方式選拔村干部,確保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成員既符合黨的要求,也得到村民的廣泛認可與支持。
推動社會組織與民眾廣泛參與的多元化黨建活動是實現多元參與機制的重要環節。黨建部門應鼓勵和支持各種非政府組織、志愿者團體、專業合作社等社會力量參與到鄉村振興的黨建工作中,形成政黨引導、社會協同的工作格局。例如,可以設立鄉村振興合作項目,鼓勵社會組織提出項目方案,參與到鄉村教育、醫療、文化和生態建設中,黨組織則從中發揮引導和協調的作用,確保項目的順利執行和有效管理。此外,黨建部門還應通過建立黨群服務中心、開展“黨員進社區”活動等形式,加強黨組織與民眾的互動,使之更加貼近民眾需求,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必須堅強,黨員隊伍必須過硬”。加強黨建引領全面鄉村振興,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根本保證。我們要立足新發展階段,從法治視角出發,建立健全黨建引領全面鄉村振興的制度保障機制,只有通過扎實有力的制度保障,才能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在組織領導、政策宣傳、群眾動員等方面的核心引領作用,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大力量。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機制,扎實推進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持久動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黨建智慧和力量。
【參考文獻】
[1]白振華.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路徑探析——以阜康市為例[J].中共烏魯木齊市委黨校學報,2023(03):57-60.
[2]趙坤明.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制度效能研究[D].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3.
[3]黃華松.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優勢、困境及策略[J].安徽鄉村振興研究,2022(06):32-40.
[4]高文杰,王建國.黨建引領法治鄉村建設的生成邏輯、組織結構與運作[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23(06):52-65.
(作者系中共柘榮縣委黨校助理講師)
責任編輯/陳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