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會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yǎng)進取品格,以奮斗姿態(tài)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大陳島墾荒精神”源自偉大的實踐,是臺州人民的精神體現(xiàn),是促進臺州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動力,也為當代青年留下了很多人生啟示。
通過課前調(diào)查,筆者發(fā)現(xiàn)班級學生對于“大陳島墾荒精神”缺乏認識,只有極少數(shù)學生通過網(wǎng)絡等媒介了解過相關故事,但未能深刻認識“大陳島墾荒精神”的內(nèi)涵,更無從談起汲取墾荒精神力量,助力自身成長。同時,身為七年級學生,班級中約三分之二的學生還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每天的學習和生活缺乏斗志。青春少年正當時,理應滿懷夢想、竭力奮斗。
為了引導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堅定奮斗目標,我們充分挖掘“大陳島墾荒精神”的產(chǎn)生與傳承故事,設計以“追尋墾荒之光,滋養(yǎng)綠島之花”為主題的班會。
班會目標
1.通過資料搜集、演講展示、討論分析等方式,了解什么是“大陳島墾荒精神”。
2.對身邊傳承故事進行整理、分享和討論,激發(fā)學生傳承該精神。
3.借助目標卡和分期計劃表等,讓學生樹立目標,將傳承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班會準備
1.課前調(diào)查:了解學生對“大陳島墾荒故事”的認識程度及個人的目標和夢想。
2.分組探索:組建3個小分隊,溯源小分隊探索“大陳島墾荒”故事的源頭,傳承小分隊搜集墾荒精神在本地的傳承事例,開拓小分隊探尋墾荒精神在我校的傳承情況,要求整理搜集資料,并編輯呈現(xiàn)內(nèi)容。
3.課件準備:制作課件、剪輯視頻、準備音樂等。
4.籌備儀式:和學校相關部門、人員溝通,獲取傳承資格,安排傳承儀式。
班會過程
導入 今非昔比嘆墾荒
1.漫談今日大陳島
師:在臺州,有一顆璀璨的東海明珠——大陳島,同學們有沒有去那里旅游過呢?
學生分享大陳島旅游見聞。
2.圖說昔日大陳島
師:現(xiàn)在的大陳島風光旖旎、物產(chǎn)豐富,68年前的大陳島是什么樣子呢?
學生講述已知信息,老師進行補充介紹。
資料補充:1955年,國民黨從大陳島撤退,制造了“大陳浩劫”。眾多房屋被焚毀,水池水庫被炸毀,漁船全部被燒毀,島上居民流離失所,此外全島還埋設了一萬多枚各式地雷。
3.今昔對比思巨變
師:如果把此時荒蕪的大陳島交給你來打理,作為島主,你會怎么辦呢?
學生表達自己的改造方式。
引導銜接:1956年,面對滿目瘡痍的大陳島,共青團中央發(fā)出“建設偉大祖國的大陳島”的號召,開啟了大陳島墾荒的序幕,前后共有467名青年響應國家號召來到大陳島,參與墾荒建設。
【設計意圖】通過大陳島的今昔對比,激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認識青年墾荒志愿者創(chuàng)業(yè)之艱難、付出之巨大。
環(huán)節(jié)一 篳路藍縷訴墾荒
1.溯源分隊說故事
溯源小分隊以情景詩朗誦的形式分享課前搜集整理的有關“大陳島墾荒”的故事。
2.集體交流悟精神
師:在溯源小分隊分享的墾荒故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預設:
(1)張壽春獨自守島,和豬住在一起,吃餿米飯。墾荒隊員就在條件如此惡劣和艱難的大陳島忍受一切,艱苦創(chuàng)業(yè)。
(2)勞動所得的9萬塊錢他們沒想過分掉,而是拿出來買漁船。他們不計個人得失、無私奉獻。
(3)開墾之初非常艱難,但是他們克服了很多人為的困難以及自然條件的艱苦,開墾出幾百畝的土地,取得了大豐收。在他們身上有一種無懼困難、奮發(fā)圖強的精神。
(4)來到島上,墾荒隊員們先開墾荒地,后發(fā)展畜牧業(yè),還斗志昂揚地向海洋進軍,發(fā)展?jié)O業(yè),他們不斷開拓新思路。
師小結:60多年前的大陳島,一片熱土,一群青年,凝聚成一種精神、一座豐碑。艱苦創(chuàng)業(yè)、奮發(fā)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chuàng)新的“大陳島墾荒精神”,是和平建設時期的革命精神。
【設計意圖】“大陳島墾荒”故事中有很多的感人故事,課前請學生搜集整理資料、撰寫朗誦稿、排練朗誦活動等,有助于他們加深對“大陳島墾荒精神”的了解。通過聲情并茂的現(xiàn)場演繹,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墾荒隊員的家國情懷。通過集體交流,學生能更加全面地感悟“大陳島墾荒精神”。
環(huán)節(jié)二 繼往開來承墾荒
1.墾荒精神在臺州
傳承小分隊以圖文解說的形式分享課前整理搜集的資料。
師:平凡的我們也是“大陳島墾荒精神”的傳承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否還有一些平凡的人在傳承著“大陳島墾荒精神”呢?
學生交流討論。
師小結:墾荒精神,也許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傳承墾荒精神。
2.墾荒精神在峰中
師:跟隨著傳承小分隊的步伐,我們發(fā)現(xiàn)“大陳島墾荒精神”就在我們身邊。其實,峰中人也在踐行著“大陳島墾荒精神”。
一年前,我們征用了校外閑置的一座荒島,開始了“綠島墾荒”。我們的開拓小分隊,對此作了一些調(diào)查,還采訪了校長,我們一起來觀看視頻,并思考“綠島墾荒”和“大陳島墾荒”有什么相似之處?
(1)聆聽“綠島開墾”的初心
播放學生采訪視頻,并提醒學生注意采訪時的主要問題:
①楊校長,您為什么會想到建設“綠島勞動”實踐基地?
②去年9月,綠島迎來了第一批志愿者,您稱他們?yōu)椤皦ɑ年爢T”,這是為什么?
③綠島新一期建設中,您對七年級同學抱有什么
期望?
學生思考、交流“綠島墾荒”和“大陳島墾荒”有什么相似之處。
預設答案:
①“綠島”剛開始也是荒島,正如“大陳島”一樣,都需要發(fā)揚墾荒精神,才能改變原有面貌。
②“綠島建設”期間也是困難重重,但都被一一克服了,這就是一種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
師:傳承精神最好的方式是付諸行動。“好學力行,奮發(fā)有為”的峰中人,在綠島用實際行動傳承著“大陳島墾荒精神”。今天,我們邀請到綠島第一批墾荒指導員分享“綠島開墾”的苦與樂,大家熱烈歡迎。
(2)分享“綠島開墾”的苦與樂
“綠島墾荒”指導員丁老師講述“綠島開墾”的苦
與樂;學生與隊員互動。
師小結: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丁老師和“綠島墾荒”隊員身上也有“大陳島墾荒精神”的影子,都具有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
(3)接續(xù)“綠島開墾”的重任
師:我有幸成為綠島的第一代墾荒人,2023年3月5日,在距離中考100天的時候,我?guī)ьI著“星筠”一代成員在綠島的月牙湖畔種下了種子,許下了心愿。6月11日,臨近中考之際,我們收獲了滿園盛開的向日葵,我將“一舉奪魁(葵)”的祝福送給每一位“星筠”成員,也和他們一起期待中考大捷的喜訊。
今天,作為“星筠”二代的成員,你們將成為第二代墾荒人,下面我們將舉行傳承儀式。掌聲請出我們的同學代表和丁老師。
丁老師授予學生代表鋤頭和種子,對學生表達期待;學生代表作出承諾。
師小結:接過鋤頭、捧著種子,從此,我們便是綠島的第二代島主了,期待同學們尋光而行,用心滋養(yǎng)綠島之花。
(4)解析綠島圖標
師:綠島建設初期,學校專門設計了圖標,我們一起來看看。同學們能說出其中的內(nèi)涵嗎?
學生看圖思考、交流。
補充解析:該圖標的整體造型由“綠島”和“勞動”這兩個詞語共同的漢語拼音首字母縮寫“L”和“D”構成,中間的心形是綠島整體的俯視造型,寓意著我們將傳承“大陳島墾荒精神”,共同呵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由大及小,仰望“墾荒精神在臺州”的傳承,平視“墾荒精神在峰江”的傳承,直視“墾荒精神在峰中”的傳承,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偉大的“大陳島墾荒精神”就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繼而用“傳承儀式”激發(fā)學生參與綠島墾荒、追尋墾荒之光、滋養(yǎng)綠島之花的興趣。
環(huán)節(jié)三 意氣風發(fā)續(xù)墾荒
1.俯仰靜思話“荒島”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有沒有這樣一座“荒島”,蘊含無限可能,需要你去開拓、去奮斗,把它變成一座“綠島”?
學生自由表達。
師:面對這座“荒島”,身為島主的你又會怎么做呢?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借助小組同學的力量,尋找開墾“荒島”的方法。
學生開展小組討論。
2.執(zhí)筆書寫繪“綠島”
師:在向日葵卡片上寫下對人生荒島的構想,種下夢想的種子,許下奮斗的誓言,期待它生長。
邀請學生展示對人生荒島的構想,其他同學傾聽,并對克服困難的方法提出建議和意見,展示的學生如覺得方法合適,可虛心采納。
根據(jù)修改建議,提煉制定方法時的注意事項:
① 要有具體可行的方法;
② 要細化自己的方法,盡可能安排好每天的事項;
③ 要有正面激勵,保有熱情,持續(xù)發(fā)展。
在悠揚昂然的音樂聲中,學生將修改后的向日葵卡片“種植”在“荒島”上。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說寫評改”的系列操作,激發(fā)學生的執(zhí)行力,用切實可行的方式提升自己,實現(xiàn)夢想。
師總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1956年,國家一聲召喚,墾荒青年奔赴大陳島,這是他們的使命;而現(xiàn)在,時代也在召喚我們,來聽聽時代對我們的召喚!
播放視頻: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新年賀詞片段。
班會延伸
1. 21天養(yǎng)成期:將自己的夢想細化成每天需要實現(xiàn)的小目標,如實打卡記錄,21天后根據(jù)打卡情況,評選第一期“最美島主”。
2. 45天奮斗期:以45天為一個周期,持續(xù)制訂新周期的計劃,促使自己朝著夢想不斷進步;年末制作個人展示小報,評選年度“最美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