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包括計算機、通信、電子等先進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僅提升了教學效率和質量,而且也很大程度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與各個行業的聯系也日益密切。教育領域中,信息技術更是被廣泛應用,為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融合提供支持。加之小學英語新課標要求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手段和廣泛教育資源教學,探索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融合問題更有必要。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從創設情境、設置問題、開展游戲、小組合作等方面探究了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策略,希望能為小學英語課堂實踐教學提供支持。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有機融合
小學英語教學涉及大量情境、直觀內容,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和情境交際中。而傳統教學方法關注教師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難以得到發揮。信息化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更關注學生主體地位,通過多種渠道拓寬學生知識面,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等。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同時也能夠增強小學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有效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因此,教師應當積極分析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融合策略,持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小學生掌握更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傳統英語課堂教學通常被視為枯燥乏味的記憶工作,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改進,如今小學英語課堂正逐漸擺脫教師主導教學模式,呈現出更加活躍、富有創意的新態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更關注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傳統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背誦單詞和句子,現在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會設計各種互動活動,如角色扮演、小組合作和情景對話,使學生能在實際交流中運用所學知識。
其次,更重視教學中的多樣文化引入。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主導文化通常為西方文化,教授的知識內容也偏向于西方國家的歷史、文學和風俗習慣。而現在,教師們開始引入其他國家文化和中國本土文化的分析。通過分析更多類型的文化,拓寬學生的視野,讓他們愿意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
第三,提倡學生探究精神和主動參與精神培養。學生不只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能通過自主學習和探索方式構建自身獨特的英語學習體系。教師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展示自己的觀點,開展小型研究項目,讓他們在實踐中提升英語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最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除了以上積極層面的改變,實際上仍存在一些挑戰。主要有:其一,師資問題,有些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有待提高。其二,缺乏教材和資源,教師們常常需要花費更多精力尋找適合的教材和教輔資料。其三,課堂時間有限,導致教師們無法開展更多互動活動與個別輔導。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正在向著更加活躍、富有創意的方向發展,在學生的培養方面更關注語言運用能力、文化多樣性以及學生主動性提升。但仍在師資、教材與資源、課堂時間等方面存在局限性,需要引入更先進的教學方法、載體等,打破約束。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從事英語教育的全體成員共同努力,為小學英語教育提供更好的環境和資源。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機融合的重要性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已成為當今教育界的一大趨勢。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不僅順應社會發展潮流,而且也是提升教學效果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有力手段。這種有機融合對于小學英語課堂的重要性,表現在多個方面,主要有:
首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融合信息技術可增強課堂趣味性。相比傳統教學方式,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師提供了更豐富的教學資源與更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投影儀、電子白板、多媒體教學軟件等工具,教師可以將生動的圖片、視頻和音頻資料引入課堂,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英語。例如,播放英語動畫片或英語歌曲,讓學生在生動的故事情節與歡樂的音樂中,學習和記憶英語單詞和句型,使學習過程變得更加輕松愉快。教師還可通過互動教學軟件,設計英語游戲和趣味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其中,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提升學習效率。
其次,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融合信息技術可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傳統英語教學依賴教科書與輔導資料,是課堂為中心的學習模式。但這種方式所有學生統一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忽視了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而信息技術則可打破時空限制,使學生可在課堂之外開展自主學習和知識鞏固。例如,學生可通過電子課本或在線教學平臺,搜索聽力、閱讀、口語、寫作等各種類型的學習資源和材料,隨時隨地學習英語。而且學生還可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需求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最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融合信息技術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與創新思維。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可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的構建和交流中。例如,學生可在互聯網搜索英語學習資料,積累更多的知識和語料庫,并通過社交媒體或在線論壇與其他學習者交流和分享學習經驗與心得,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同時,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融入信息技術,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工具,自主設計和制作英語展示課件或作品,培養創造力和表達能力,提升綜合素質。
總之,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可增強課堂趣味性,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與創新思維,整體意義顯著。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當更加重視課堂教學和信息技術的融合,為學生創設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相信在這樣的教育培養下,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融合的策略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與學習方式。小學英語教學作為培養學生語言交流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重要載體,如何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已成為眾多教育工作者們共同思考的課題。結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與融合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提出以下有機融合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為學生創造更加充滿趣味、生動的學習環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教師可利用投影儀、電子白板等設備展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音頻和視頻,增強課堂視聽效果。小學生處于人生中好奇心最強的階段,所以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實現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目標。教師可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時,課前利用網絡搜索相關圖片、視頻等資料,并將這些資料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和編排,制作成PPT課件。然后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圖片、視頻、歌曲等素材導入到課堂教學中。在播放圖片或視頻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畫面內容回答問題,并鼓勵學生之間進行有效地交流和互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從而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西方文化相關內容教學時,可通過播放英語國家的節日慶祝視頻,讓學生了解不同文化特點,親身感受英語的生活化應用,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Happy Christmas》一課教學時,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圣誕節歌曲與電影片段,讓學生先感受國外的圣誕節文化,展示與圣誕節相關的圣誕樹、圣誕老人圖片,介紹西方國家圣誕節文化背景,再讓學生學會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如單詞Christmas,句型:Can I have some sweets?Here you are。之后再組織學生開展對話表演分組練習。
(二)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問題是思維的“鑰匙”,也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分析與解決問題,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在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現有機融合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例如,在學習“The zoo”部分內容時,教師可通過向學生展示圖片和視頻,來幫助學生了解動物的特點和習性。在學生欣賞圖片和視頻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們覺得這些動物是怎么樣的?它們有哪些相似點呢?”并引導學生結合圖片和視頻內容,自主思考并回答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nimal?”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不僅可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還可幫助學生更全面理解動物的特點和習性。
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現有機融合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為有效教學提供保障。此外,可以運用教育軟件輔助個性化學習?,F如今,許多教育軟件已經面世,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個性化輔導功能。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需求選擇合適的教育軟件,幫助學生鞏固和拓展知識。還是以“The zoo”內容教學為例,教師可利用希沃白板虛擬現實軟件,將各種動物形象以及生活空間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呈現出來,學生可通過佩戴VR眼鏡,對各種動物的特點形成更深刻的印象。通過輔助教學軟件的應用,不僅可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有助于教師更好掌握學生不同學習情況并進行針對性指導。
(三)開展游戲,活躍課堂氛圍
在傳統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一言堂”的方式進行教學,而這種教學模式會使學生對課堂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游戲活動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參與性,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游戲活動,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參與游戲活動中獲得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快樂。例如,在學習“Please”時,教師可以將“please”和“go on”“go some busy”等詞匯融合教學,再組織學生開展英語游戲活動。具體而言,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提前布置好角色類型,讓學生隨機抽取需要扮演的角色,如扮演“醫生”“護士”“收銀員”等角色,完成角色分配后各自準備英語對話內容。在游戲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用英語與其他同學進行對話交流,學生根據要求完成對應任務。又如在《Hello》教學時,使用微課輔助教學,上課之前給學生發送他們喜歡的一些卡通動畫中的英語打招呼短視頻,讓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知識有基本了解;再在課堂上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教材人物相關頭飾,選取學生扮演角色,用英語完成自我介紹。通過以上游戲活動開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還可培養學生敢于說英語、用英語表演的好習慣,為班級中的其他學生起到示范作用。
(四)小組合作,提高課堂效率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機融合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并在小組內設置一個小組長。小組長負責收集小組成員的信息,并把這些信息反饋給其他成員,從而使學生們相互合作和交流。通過學生間的自由討論和交流,進一步解放學生們思維,更利于掌握英語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們在交流和合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比如在教授《My father is a writer》課程內容時,可以組織班級內各小組開展競賽活動。利用學校電子白板中的課堂活動功能,創編競賽類小游戲。將學生之前學習過的職業類相關英語詞語加入其中,再添加一些非職業詞匯。各個詞語都被寫在動態氣球圖畫上,隨著帶有詞匯小氣球的不斷掉落,讓不同小組的學生找出描述職業的詞匯,最終正確率最高的小組獲勝。通過設置競賽活動,提高小組內各個成員的合作能力,增強小組之間的競爭力。學生也可在相互競爭中,鞏固英語知識,提高英語知識應用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新課堂改革的要求變化,小學英語教師應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機融合的重要性,并積極探索有效的融合策略,努力提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這需要明確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機融合的原則,并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融合策略,拓展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范圍,為學生打造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英語學習環境。
作者單位:種敏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
[1]唐文平.提升學生思維品質,踐行小學英語信息化教學[J].中學生英語,2023(24):119-120.
[2]吳哲怡.“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英語信息化教學研究與探索[J].中小學電教,2023(04):76-78.
[3]張愛琴.信息化手段助力小學英語教學的實證研究——以“敏特英語”教學法為例[J].校園英語,2023(06):58-60.
[4]王環.讓英語因“信息化”而多彩——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整合[J].讀寫算,2022(35):153-155.
[5]楊程霞.淺談信息化背景下繪本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2(11):46-48.
[6]黃阿凸.淺談在小學英語課堂反饋教學活動中嘗試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C]//廊坊市應用經濟學會.對接京津——協調推進 基礎教育論文集.對接京津——協調推進 基礎教育論文集,2022:175-177.
種敏(1980.10-),女,漢族,山東棗莊,大學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