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種學習過程,是一種復雜的認知活動。在寫作過程中,初中生往往會產生一種寫作焦慮的特殊情緒。正常情況下,學生英語寫作往往包含主旨確立、結構構思、遣詞造句等比較復雜的思維活動,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適當的焦慮有助于提高行動的效率,但這種焦慮比較嚴重時,會妨礙學生寫作行為,影響到學生英語學業成績。進入新時代,我國教育發生很大變化,也給學生學習心理帶來一定的沖擊,不少學生擔心自己英語寫作不好,作為教師要教會學生自我調節,緩解英語寫作的焦慮,進而提高英語寫作成績。
一、充分了解初中生寫作認知焦慮的現狀及其與寫作成績的關系
我們通過問卷調查了某市2所初中3個年級共6個班的284名學生。調查在參照管婧安編制問卷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包含生理焦慮(9)、認知焦慮(4)和行為規避(5)三個維度,共 22 道題目,該問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通過修改共設計了18道題目,采用五級記分,問卷總分90分。學生寫作焦慮水平的評判標準為:均分大于 3.5處于高水平,小于 2.4處于低水平,在 2.5和 3.4之間處于中等水平,分數越高,表明學生越焦慮。
1.初中學生英語寫作焦慮普遍存在,但處于中等水平,高焦慮的學生少。調查表明,初中學生的焦慮得分范圍為31~84分,總平均值為49.83,寫作整體焦慮均值為2.74,處于中等水平。從各維度焦慮來看,認知焦慮(均值3.00)與行為規避(均值2.76)處于中等水平,生理焦慮(均值2.14)水平較低。初中生英語寫作焦慮的整體水平處于中等,與相關研究結論相似,這說明初中生在英語寫作中因個人自我感知的喚起會特別擔心外部的負面評價,進而采取一定的規避行為。
2.初中學生寫作焦慮與寫作成績的關系密切。調查中,我們以臨近測試時間最近的英語寫作成績為準,滿分15分,12分以上為高分,8分以下為低分。研究表明,寫作焦慮與寫作成績呈顯著負相關(r=" " -0.325,a=0.01 )。對不同英語寫作成績學生的焦慮情況進行分析,寫作成績高分組(12分以上,X=59.11)與低分組(8分以下,X=47.07)在寫作焦慮上進行差異性檢驗,發現存在極其顯著差異(t=4.93" df=204" a=0.001)。這進一步說明英語寫作焦慮水平是影響英語寫作成績的一個重要變量。英語寫作焦慮水平越高的學生,英語寫作成績越低。可見教師要積極關注學生英語寫作情緒,注重開展寫作焦慮減緩方法與技巧的訓練。
3.初中男女生寫作焦慮沒有差異,但初一學生寫作焦慮顯著高于初三學生。進一步從性別、年級上進行差異性分析,發現:初中男生(X=49.68)和女生(X=49.07)學生在焦慮總分及各維度上未見顯著差異(t=0.497" df=282" a=0.619)。初一年級(X=14.29)與初三年級(X=13.27)在規避焦慮上存在顯著差異(t=2.293" df=183" a=0.23),初一學生顯著高于初三學生,其他維度的焦慮未見顯著差異。
二、把握學生自我調節策略發展狀況,重視開展自我調節策略的訓練
1.初中學生自我調節策略處于中上水平。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在自我調節策略上的得分范圍為42~104分,平均值為74.30。學生自我調節策略水平處于中上水平(均值3.38)。具體來看,回避策略(均值為4.27)和構思策略(均值為3.65)使用水平較高,情感策略(均值為3.07)與行動策略(均值為2.93)使用處于中等水平。這種情況表明,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要開展自我調節調節策略的訓練,隨著自我訓練的深入,學生自我調節經驗的積累,促使學生自我調節策略的能力水平逐漸提高。。
2.初中生自我調節策略是影響學生寫作成績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自我調節策略與英語寫作成績呈顯著的正相關(r=0.215,a=0.01)。通過對不同英語寫作成績學生的自我調節策略使用的差異分析,發現寫作成績高分組(12分以上)與低分組(8分以下)在總體策略(t=2.54" df=204" a=0.012)及行動策略(t=3.21" df=204" a=0.002)和構思策略(t=3.19" df=204" a=0.002)上存在極其顯著差異,在回避策略和情感策略上未見顯著差異,顯示寫作成績好的學生更善于使用自我調節策略,特別是行動策略和構思策略。
3.初中生自我調節策略不存在差異,但在具體表現上存在一定的性別和年級差異,并隨著年級升高,自我調節策略的應用能力逐漸提高。通過進一步的性別差異性分析發現:初中女生和男生在自我調節策略總分(t=1.88" df=282 a=0.06)和情感策略(t=1.37" df=282" a=0.17)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在行動策略(t=2.40" df=282" a=0.17)、構思策略(t=2.22" df=282" a=0.027)和回避策略(t=2.25" df=282" a=0.25)上存在顯著差異,初中女生比男生更善于使用行動、構思和回避策略。在年級差異上,初一年級學生(X=71.98)與初二(X=75.01)、初三(X=75.21)年級學生在自我調節策略總體(t=1.98" df=184 a=0.49)、構思策略(t=2.88" df=184 a=0.004)上存在顯著差異,初二、初三學生顯著高于初一學生;初三與初二學生在策略總體和各維度上未見顯著差異;顯示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在寫作焦慮的自我調節策略使用水平不斷提升的。
4.自我調節策略在寫作焦慮對寫作成績的影響中存在一定的調節作用。自我調節策略在認知焦慮對寫作成績的間接效應為-.019,總效應為-0.304;生理焦慮對寫作成績的間接效應為-0.174,總效應為" " -0.201;回避行為對寫作成績的間接效應為-0.070,總效應為-0.109。這表明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成績,就必須緩解學生英語寫作焦慮,同時要教會學生焦慮時學會自我調節,這也被以往相關研究的結論所證實。
三、教師有效緩解學生英語寫作焦慮的路徑
1.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一味地加量布置作業或背誦范文和句式是難以改變學生焦慮的,重要的是教師教學要采用學生主體、活動聯結、任務驅動、項目協同等多樣化課內外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與參與積極性。要改變評價方式,對學生寫作進行過程性評價,正面引導鼓勵,提高學生寫作的自信心。
2.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增加寫作主題的趣味性、生活性與時效性。當下社會,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甚至民生等各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深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不斷感受來自我國社會生活的變化所獲得積極體驗,把感受到的用積極的樂觀語言情緒表達出來,既能提高寫作技能,更能緩解焦慮。
3.指導學生掌握寫作的基本策略。學會寫作就是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技巧,這是學生減緩寫作焦慮的基礎與前提。訓練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但都應基于教師對學情的充分了解,并對訓練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計劃與安排。
4.掌握初中學生的學情及學習特點,重點關注少數焦慮嚴重的學生。做好學生尤其是焦慮嚴重學生的學習情緒輔導工作,就必須做好家校協同教育與班級心理輔導工作,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氛圍,對于減緩壓力有很大的幫助。
5.教會學生自我緩解焦慮的策略。實際上一定的焦慮有助于提高寫作水平,但過度的寫作焦慮必然導致寫作成績的下降。因此,教師要通過日常寫作訓練,教給學生調控寫作焦慮的策略。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