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北大荒精神孕育于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之中,成長于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的感召下,形塑于北大荒人民七十多年的奮斗歷程中。作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北大荒篇章,北大荒精神具有深刻而豐富的精神內涵。新時代新征程,大力弘揚北大荒精神,不僅能回應東北振興的時代召喚,也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凝聚起更加蓬勃的精神偉力和實踐動力。
北大荒精神以其強大的精神內核帶動東北地區乃至全國人民凝心聚力、奮勇前進,發揮著增強信心、提振精神的巨大作用。在東北地區振興發展關鍵時期,北大荒精神對于東北全面振興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激勵著中華兒女匯聚民族復興的偉大合力,共同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事業。
一、北大荒精神的歷史生成
“任何文化、任何精神成果,都來自實踐,來自廣大人民群眾生動活潑的創造性活動。”北大荒精神是近百萬拓荒大軍在實踐中淬煉出的內涵豐富的偉大精神。從北大荒精神的形成、發展歷程來看,北大荒精神孕育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成長于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建黨精神下,形塑于北大荒人民數十年的奮斗歷程中,準確把握其歷史生成是新時代、新征程上大力弘揚北大荒精神的前提基礎。
(一)孕育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北大荒精神是有根可循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北大荒精神孕育發展的文化土壤,其蘊含的思想精髓是北大荒人創業實踐的精神源泉。北大荒建設者們自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愛國、奉獻、擔當等價值理念落實于創業實踐行動之中,改變了北大荒一窮二白的原始風貌。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北大荒精神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鍛造生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奉獻意識、建功意念、求變意愿等優秀思想凝聚匯集成為北大荒精神的豐富內涵。“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體現的自強不息精神;“革故鼎新”的進取精神等優秀精神文化共同構成北大荒精神生成的文化基因,為其孕育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養料,鑄就生成了內涵豐富的北大荒精神。
(二)成長于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建黨精神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兒女攻堅克難的強大精神武器,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北大荒精神與偉大建黨精神一脈相承,北大荒精神是偉大建黨精神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由三代北大荒人在東北地區農業生產領域中創造生成的具象化的精神分支。北大荒人民生動實踐了偉大建黨精神中英勇斗爭、不怕犧牲的優秀精神。在70余年開拓創業的歲月中,近百萬墾荒大軍排除萬難、扎根荒原,以自身的實際行動詮釋、踐行著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北大荒篇章。
(三)形塑于北大荒人民數十年的奮斗歷程中
北大荒精神形塑于北大荒人民數十年的奮斗歷程中,是三代北大荒人為國拓荒、艱苦奮進的精神淬煉。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建設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重要指示中號召:“除集中行動負有重大作戰任務的野戰兵團外,一切部隊和機關,必須在戰斗和工作之暇從事生產”,在這個戰略決策指導下,大批黨政干部和軍隊先后進入北大荒開展工作,他們在北大荒艱苦奮斗時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奠定了北大荒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核心思想。以知青為主體的第二代北大荒人,用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為北大荒精神注入了新的內涵,推動了農場生產技術的改進和文教衛生事業的發展。第三代北大荒人受父輩們開荒創業精神的熏陶感染,真心熱愛北大荒農墾事業,他們在用新思維、新理念發展建設北大荒的同時,也深化豐富著北大荒精神的深刻內涵。三代北大荒人共同鑄就了今天生生不息的北大荒精神。
二、北大荒精神的豐富內涵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勇往直前、征服荒原鑄就的精神豐碑,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文明成0hG6tNJozgURRxRkWpZKpB91FS37OVBa5bJKvluZ+UQ=果。北大荒精神的思想內涵深刻豐富,核心在于自力更生,本色在于艱苦創業,精髓在于勇于開拓,境界在于甘于奉獻。北大荒精神以深刻的思想內涵指引著中華兒女凝聚前進力量,奮進新征程。
(一)北大荒精神的核心: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是北大荒人的創業風格,突出表現為北大荒人在艱苦的環境中依靠自己的力量開拓創業的寶貴精神。“北大荒,天蒼蒼,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葦塘……大煙泡,誰敢當,山中霸主熊和虎,原上英雄豺與狼。”這是對北大荒極端自然環境的真實描繪。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首批墾荒者發揚人民軍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本著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的原則,在困境中奮起,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斷破解阻礙建設北大荒的各種難題,義無反顧地投身于北大荒囤墾固邊的宏偉事業中,譜寫了一曲因地制宜、自力更生的奮斗樂章。北大荒人的實際行動有力地詮釋了北大荒精神中自力更生這一核心要義,實現了北大荒由“亙古荒原”到“中國糧倉”的完美轉變。
(二)北大荒精神的本色:艱苦創業
艱苦創業是北大荒人的立業之基,突出體現為北大荒人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拓荒初期,北大荒物質基礎極其匱乏,極差的交通條件為開展拓荒事業造成了極大困難,北大荒人沒有向困難低頭,反而勤奮勞動,立足墾荒戍邊,進行創業實踐,時刻牢記肩負自己為國產糧的崇高責任,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與挑戰。缺乏建場木材,便在深山密林中揮斧伐木;缺少生產工具,就制作鐵匠爐打造農用工具。為了早日產糧,北大荒人經常風餐露宿。艱難的環境沒有磨滅他們的奮斗意志,反而激勵他們以頑強的精神、樂觀的態度和高昂的斗志奮戰在拓荒前線,在茫茫荒原站穩腳跟,從荒野茫茫到沃野良田,北大荒的滄桑巨變正是北大荒人民艱苦創業的生動闡釋。
(三)北大荒精神的精髓:勇于開拓
勇于開拓精神是北大荒事業發展的動力源泉。突出體現為北大荒人敢于棄舊納新,打破陳舊落后舊思想的禁錮,勇于揚棄僵硬化的管理體制,敢拼敢闖的進取精神。由最初的傳統拓荒轉向現代的農業,北大荒人民一路向前,在實踐中不斷突破自我,總結探索出適合自身發展的管理體制和生產經驗,使得北大荒發展不斷邁向新臺階,取得新成就。北大荒人依靠向荒原進軍的勇氣魄力和濃烈的改革意識,在北大荒變革創新的實踐中不斷進行著敢闖、敢試、敢干的新開拓,發展現代農業,走出了一條獨具中國特色,更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現代化農業發展道路。
(四)北大荒精神的境界:甘于奉獻
甘于奉獻是北大荒不斷發展和壯大的必要保證,突出體現為北大荒人任勞任怨的敬業精神。北大荒人奉獻、敬業的故事不勝枚舉,具有代表性的如革命傷殘軍人遲子祥,率領戰士們辦鐵匠爐,揮動傷殘的手打出1200多件小農具支援北大荒生產建設;杭州知青孫文珍為北大荒衛生事業三次放棄返城機會,在北大荒勤懇工作,挽救了上千人的生命,在彌留之際仍掛念北大荒她熱愛的事業。他們是無數平凡崗位上敬業工作的北大荒人的縮影,為了社會主義農墾事業的輝煌發展,扛起建設北大荒的千斤重擔,展示出北大荒人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崇高精神風貌。
三、北大荒精神的時代價值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引領時代發展。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中,大力傳承和弘揚北大荒精神,凝聚起推動墾區發展的精神智慧與奮進力量,以更加磅礴的干勁與更加堅定的信念助推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不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拼搏奮斗、勇毅前行。
(一)推動墾區發展的精神力量
北大荒精神是推動墾區向前發展的寶貴精神力量,弘揚、傳承北大荒精神是墾區繁榮發展的內在需要。黑龍江墾區歷經三代北大荒人的艱苦創業,如今已經成長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實踐證明,北大荒精神不僅激勵了當年北大荒人開展為國拓荒的創業實踐,也引領了當代黑龍江墾區事業的繁榮與發展。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將其與新時代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相結合,可以促使墾區人民摒棄封閉固化的生產模式,注重以實際行動干事創業。發揚勇于開拓、甘于奉獻的精神,將其與新時代自主創新的大趨勢相聯系,促使墾區人民以互利共贏為奮斗目標,以勤勉敬業為共同的價值追求,不斷推動墾區各項事業取得新輝煌。
(二)振興東北經濟發展的精神支柱
北大荒精神是東北地區寶貴的精神財富,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有利于助推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并對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作出重要部署。在新一輪東北振興大潮中,北大荒精神已然成為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重要力量。大力弘揚和踐行北大荒精神,將其融入東北振興發展的偉大實踐中,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狀態積極投身于當下與未來的奮斗實踐中,以勇于開拓、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干事創業、頑強拼搏,走好新時代東北振興發展的長征路。
(三)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精神偉力
北大荒精神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形成的精神文明成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積蓄了寶貴的精神勢能,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力量支撐。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事業健康發展的現實需要。北大荒精神與時俱進,歷久彌新,能夠為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過程中攻堅克難提供精神引領,指引北大荒人民在實踐中凝聚現代化建設發展共識,自信自立走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北大荒精神能夠凝聚民心、匯聚民力、鼓舞斗志,以其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中華兒女在新時代扎根崗位、建功立業,引領中華兒女匯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精神偉力,破除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和重重阻礙,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勝利。
四、結論
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中,準確理解把握北大荒精神的歷史生成、豐富內涵是弘揚北大荒精神的前提基礎。不僅能夠更好地鼓舞北大荒人凝心聚力抓好糧食生產,為實現東北全面振興不斷作出“北大荒貢獻”,同時有利于增強中華兒女干事創業的熱情與信心,以自力更生的干勁、艱苦創業的闖勁、勇于開拓的信念、甘于奉獻的情懷,不懈奮斗,奮楫挺膺,奔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 新華社記者. 奮力譜寫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N]. 人民日報,2023-09-10(2).
[2] 董鴻揚,張洪興. 黑龍江優秀精神資源學習讀本[M].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9.
[3] 黃宏,高躍輝. 北大荒精神[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聶紺弩,周健強. 聶紺弩自述[M]. 北京:團結出版社,1998.
[5] 習近平.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6] 本報評論員. 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N]. 人民日報,2023-09-11(1).